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81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于1901年首次发现于日本,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中毒死亡。因此该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因其能够产生对多种昆虫具有很强毒性作用的杀虫晶体蛋白,并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而成为全球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备的问题,提供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备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备装置,包括发酵罐控制器、发酵罐、蒸发浓缩装置;所述发酵罐与所述蒸发浓缩装置连接;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一温控器;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一电磁线圈规则缠绕在所述罐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所述第一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控器与所述发酵罐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温控器电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浓缩装置相连通;还包括氧气仪和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氧气仪连接,所述氧气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所述氧气仪与所述发酵罐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通过在罐体外周设置第一电磁线圈,加热更加均匀,以及设置搅拌装置,使发酵液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效率,另外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加热处理,满足菌种发酵的条件,能很大程度的节省发酵时间;同时通过氧气仪和氧气管,保证罐体内的氧溶量符合菌种发酵的条件;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罐体内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或者过高时,发酵罐控制器控制第一温控器工作,调节罐体内的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发酵罐还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外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电能。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搅拌臂;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顶端的中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所述的多个搅拌臂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搅拌装置,加快发酵液的混合,提高发酵效率,节约时间。

进一步:所述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改变搅拌电机的转动频率,从而使物料更充分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搅拌轴呈中空结构;在所述搅拌轴的外壁设有多个通气孔;在每个所述通气孔处均设有过滤网;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管活动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氧气管与搅拌轴连接,并在搅拌轴上设置通气孔,使氧气管输入的氧气通过通气孔散开,使氧气分布更加均匀,过滤网防止杂物进入通气孔,堵住氧气管。

进一步:所述氧气管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单向阀。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发酵液流入氧气管。

进一步:在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氧溶量传感器;所述的多个氧溶量传感器与所述发酵罐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实时测量罐体内的氧溶量,保证氧溶量符合发酵要求,提高发酵效率。

进一步:所述蒸发浓缩装置包括第二温控器、第二电磁线圈、蒸发浓缩筒、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电磁线圈规则缠绕在所述蒸发浓缩筒的外周;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蒸发浓缩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蒸发浓缩筒的顶端;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温控器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电磁线圈对蒸发浓缩筒进行加热,热量分布均匀,同时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蒸发浓缩筒内的温度,通过第二温控器可根据需要调整蒸发浓缩筒内的温度,加快蒸发浓缩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蒸发浓缩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外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电能。

进一步:还包括冷凝装置和冷凝收集装置;所述冷凝收集装置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收集装置的气管上;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外周;所述冷却水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的底端;所述冷却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的顶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冷凝装置用于对蒸发浓缩筒内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以改善工作区间内的空气环境,冷凝收集装置用于对冷凝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还能防止其污染环境,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备装置,其包括发酵罐控制器1、发酵罐3、蒸发浓缩装置8;所述发酵罐控制器1与所述发酵罐3电连接;所述发酵罐3与所述蒸发浓缩装置8连接。

所述发酵罐3包括罐体35、搅拌装置4、第一电磁线圈33和第一温控器2;所述搅拌装置4设置在所述罐体35上;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3规则缠绕在所述罐体35的外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3与所述第一温控器2电连接;所述第一温控器2与所述发酵罐控制器1电连接;在所述罐体35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1;所述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1与所述第一温控器2电连接。

在所述罐体35的顶端设有第一进料口31和第一出气口32;在所述罐体35靠近底端的侧面设有出水口36,所述出水口36倾斜设置;在所述罐体35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37。

还包括氧气仪5和氧气管51;所述氧气管51的一端与所述氧气仪5连接,所述氧气管5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35内;所述氧气仪5与所述发酵罐控制器1电连接。在所述罐体35的内壁设有多个氧溶量传感器11;所述的多个氧溶量传感器11与所述发酵罐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发酵罐3还包括第一保温层34;所述第一保温层3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3的外周,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

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电机41、搅拌轴42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搅拌臂43;所述搅拌电机41设置在所述罐体35顶端的中部;所述搅拌轴42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35内;所述的多个搅拌臂43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42上,且所述的多个搅拌臂43的长度不相同,方便将发酵液搅拌均匀,充分混合。所述搅拌电机41为变频电机,可根据需要调整搅拌电机41的频率,提高搅拌混合效率。

所述搅拌轴42呈中空结构;在所述搅拌轴42的外壁设有多个通气孔421;在每个所述通气孔421处均设有过滤网422,防止杂物进入通气孔421,堵塞氧气管51;所述搅拌轴42远离所述搅拌电机41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管51活动连接,所述搅拌轴42在连接处设有内螺纹,所述氧气管51在连接处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在内螺纹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扣,防止在所述搅拌轴42转动过程中,氧气管51随着螺纹转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氧气管51与所述搅拌轴42连接的一端设有单向阀,防止发酵液流入氧气管51。所述氧气管51与所述搅拌轴4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防止发酵液流出。

所述蒸发浓缩装置8包括第二温控器82、第二电磁线圈83、蒸发浓缩筒84、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7和第二出气口88;所述第二电磁线圈83规则缠绕在所述蒸发浓缩筒84的外周;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7设置在所述蒸发浓缩筒84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87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蒸发浓缩筒84的内壁的不同位置,以便测量蒸发浓缩筒84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所述第二出气口88设置在所述蒸发浓缩筒84的顶端;所述第二电磁线圈83、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7分别与所述第二温控器82电连接。第二进料口81设置在所述蒸发浓缩筒84的顶端;在所述蒸发浓缩筒84的底端还设有第二出料口85。第二进料口81与第一出料口37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蒸发浓缩装置8还包括第二保温层86;所述第二保温层86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83的外周,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

还包括冷凝装置6和冷凝收集装置7;所述冷凝收集装置7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口88连接;所述冷凝装置6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收集装置7的气管上;所述冷凝装置6包括冷凝管62、冷却水入口63和冷却水出口61;所述冷凝管62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外周;所述冷却水入口63设置在所述冷凝管62的底端;所述冷却水出口61设置在所述冷凝管62的顶端。

冷凝装置6用于对蒸发浓缩筒84内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以改善工作区间内的空气环境,冷凝收集装置7用于对冷凝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还能防止其污染环境,节能环保。在冷凝收集装置7中设有多个紫外灯,用于对冷凝液进行消毒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一级菌种培养:在2500ml三角瓶中装有1000ml一级种子培养基,115℃至121℃下湿热灭菌17min至32min,取5ml苏云金芽孢杆菌活菌冻干管菌种接种于一级菌种培养基中,在30℃至35℃培养8h至14h;一级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的原料及用量为:葡萄糖0.5%至2.5%,牛肉膏0.5%至3%,蛋白胨0.5%至1.5%,氯化钠0.5至1%,培养基pH为7.0至7.5。

二级菌种培养:在400L发酵罐中装有150L二级菌种培养基,115℃至121℃下湿热灭菌15min至30min,将3000ml一级菌种接种于二级菌种培养基中;在30℃至35℃下培养8h至14h;二级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的原料及用量为:葡萄糖0.5%至2.5%,酵母抽提物0.5%至3%,蛋白胨0.5%至3%,磷酸氢二钾0.02%至0.05%,培养基pH调为7.0至7.5。

发酵:罐体35中装有4000L苏云金芽孢杆菌活菌发酵培养基,在温度为115℃至121℃下湿热灭菌17分钟至32分钟,将150L二级菌种接种于苏云金芽孢杆菌活菌发酵培养基中,控制罐体35的罐压在0.02Mpa至0.05Mpa之间,在30℃至35℃培养30h至36h;发酵所用培养基的原料及用量为:葡萄糖1%至3%,豆粕1%至4%,玉米浆1%至3%,蛋白胨1%至3%,磷酸氢二钾0.05%至0.1%,硫酸镁0.1%至0.2%,硫酸锰0.002%,培养基pH6.5至7.5。

当发酵8h至12h,开始流加由葡萄糖20%至60%、水40%至80%配制成的葡萄糖补料培养基,发酵25h至28h;当芽孢形成率大于等于90%时,结束发酵。

将发酵液加热到35℃至60℃后加入到蒸发浓缩装置8,在真空度为-70kpa至-95kpa下进行浓缩结晶,得到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