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S-四羟基-β-D-葡萄糖苷-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645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3-S-四羟基-β-D-葡萄糖苷-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3-S-四哲基-0 -D-葡萄糖巧-1,2, 4- S挫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1,2, 4- S挫糖巧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癌、抗病 毒、消炎等,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参见文献;E1,S,比E1,A. ;E1,S,H. E1 T. ;Mohy,E,D, A,El,F. ;Ahmed,T. A. B. ;Heba M. A,El,N. Eur. J. Med. Qiem. 2013, 66, 106-113 ;Karim,A, D. ;Fazel,N,Pur ;Nima,H,J. ;Asma,A. ;Zahra,N。;Farrin,M. 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2014, 189, 81-87。
[0003] 2013年,哉丹等W邻哲苯甲酸脂为起始原料,合成的含有1,2, 4- S挫糖巧类化合 物,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对白色念珠菌(M. a.) (ATCC10231)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S. a.) (ATCC 6538)和大肠杆菌巧.C. H8099)抗菌活性不敏感,参见文献Ji,D, Lu J R,Lu B W,Xin C W, Peng C Y,Bao X R'Bioorg. Med. Qiem. Lett, 2013, 23, 1997。
[0004] 我们根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哲苯基"分子片断与"1,2, 4- S挫"、"糖基"合 理组装,设计合成了一种3-S-四哲基-0 -D-葡萄糖巧-1,2, 4- S挫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突 出,表现出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同时大大提高溶解性能,降低了副作用。
[0005] 目前,开发新型的低毒、广谱、耐药性强的抗菌药物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因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极强抗菌活性的3-S-四哲基-0 -D-葡萄糖巧-1,2, 4- S挫类化合 物,经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阳性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表 现出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极具开发潜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分析,提供一种3-S-四哲基-0 -D-葡萄糖 巧-1,2, 4- S挫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不仅结构新颖、合成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产率高, 而且抑菌活性强、副作用低,其在抗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和真菌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0引一种3-S-四哲基-0 -D-葡萄糖巧-1,2, 4-立挫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3-S-2' ,3' ,4' ,6'-四-哲基-0-D-化喃葡萄糖基-4-氨基-5-取代苯基-1,2,4-S 挫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0009]
【主权项】
1. 一种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 3-S-2',3<W -四-羟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氨基-5-取代苯基-1,2,4-三 唑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III)式中:R为苯、卤代苯、氨基苯、羟基苯或硝基苯。
2.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制备步骤如下: 1) 中间体溴代乙酰化葡萄糖的制备 在装有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加入乙酸酐,滴加浓度为70-72wt%的HClO4 溶液,HClO4溶液与乙酸酐的体积比为1:90-120,然后将无水葡萄糖加入到反应器中,并用 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200°C,继续反应至溶液澄清,加入红磷,控制反应温度在20°C以下, 充分搅拌后逐滴加入液溴,反应半小时,逐滴加入水并且控制温度不超过20°C,其中乙酸 酐、无水葡萄糖、红磷、液溴和水的摩尔比为7-10 :1 :0. 2 :2-4 :4-6,待水滴加完后,撤掉冰 浴继续反应两个小时,然后加入溶剂A,无水葡萄糖和溶剂A质量比为1 :4-6,抽滤,将滤液 倒至冰水中,分出有机层,水洗,然后再用饱和NaHCO3溶液调到中性,有机相用无水MgSO 4干 燥,抽滤,在压力为100-200Pa下减压旋蒸,得亮黄色糖浆状固体,用溶剂B重结晶,得到白 色固体状中间体; 2) 3-S-2<,3<W -四-0-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氨基-5-取代苯 基-1,2, 4-三唑(II )的制备 在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溶剂C和碱,搅拌溶解后加入化合物3-巯基-4-氨 基-5-取代芳基-1,2, 4三唑(I ),其中化合物I、碱、蒸馏水和溶剂C的摩尔比为 1:1-5:10-12:30-40,搅拌30min,加入溴代乙酰化葡萄糖,化合物I和溴代乙酰化葡萄糖的 摩尔比为1:1-2,于室温下搅拌反应,TLC跟踪至原料斑点消失后停止反应,展开剂为体积 比为1:2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在压力为100-200Pa下减压旋蒸除掉溶剂C,将所 得固体溶于溶剂D中,水洗2次,水相用溶剂D萃取2次,然后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无水硫 酸镁干燥后过滤,在压力为100-200Pa下减压旋蒸除去溶剂D,得到目标化合物(II ); 3)3-S-四羟基-β-D-葡萄糖苷-1,2,4-三唑类化合物即3-S-2',3<,6< -四-羟基-β -D-吡喃葡萄糖基-4-氨基-5-取代苯基-1,2, 4-三唑(III)的制备 在反应器中加入溶剂E和碱,再加入上述化合物(II ),其中化合物II、碱和溶剂E的摩 尔比为1:1-5:100-150,搅拌溶解,室温下搅拌反应,TLC跟踪至原料斑点消失后停止反应, 展开剂为体积比为5:1的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物,加入73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调 PH至中性,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III)。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溶剂A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 丁醇、仲丁醇、丁二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环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异辛醇、仲辛醇、乙 腈、二氯甲烷、氯仿、丙酮和乙醚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溶剂B为 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仲丁醇、丁二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 醇、环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异辛醇、仲辛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丙酮和乙醚中的一种或 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 钾、碳酸锂、碳酸氢钾、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锂、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磷酸钠、磷酸氢二钠和 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溶剂C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 丁醇、仲丁醇、丁二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环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异辛醇、仲辛醇、乙 腈、二氯甲烷、氯仿、丙酮和乙醚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溶剂D为 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仲丁醇、丁二醇、正戊醇、异戊醇、正 己醇、环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异辛醇、仲辛醇、乙腈、二氯甲烷、氯仿、丙酮和乙醚中的一种 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用的碱为氢化钠、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二乙胺、三 乙胺、乙二胺、甲胺、乙胺、三乙醇胺、苯胺、吡啶和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 意比例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溶剂E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 仲丁醇、丁二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环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异辛醇、仲辛醇、乙腈、二 氯甲烷、氯仿、丙酮和乙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8.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3-S-四羟基-β -D-葡萄糖苷-1,2, 4-三唑类化合物的应 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抗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和抗真菌药物的制备。
【专利摘要】一种3-S-四羟基-β-D-葡萄糖苷-1,2,4-三唑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是:取代苯甲酰肼与二硫化碳生成钾盐,然后和水合肼作用,得到3-巯基-4-氨基-5-取代芳基-1,2,4三唑类化合物;与溴代乙酰化α-D-吡喃型葡萄糖反应合成3-S-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氨基-5-取代苯基-1,2,4-三唑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生成3-S-2′,3′,4′,6′-四羟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氨基-5-取代苯基-1,2,4-三唑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制备方法简单、生成成本低、产率高。
【IPC分类】C07H17-00, C07H1-00, A61P31-10, A61P31-04
【公开号】CN104725447
【申请号】CN201510154077
【发明人】卢俊瑞, 张瑞波, 刘金彪, 王宏韫, 杨旭云, 穆江蓓
【申请人】天津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