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合金的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8441254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实施方式】中 的描述。
[0050] 实施例1
[0051] 连续法工艺制备聚丁稀合金材料
[0052] 本发明所述聚丁烯合金材料的气相连续聚合制备方法是在一套连续运行的中试 装置上按以下步骤进行:
[0053] 预聚是在一满釜操作的5L高压釜内进行,负载钛催化剂进料量2g/h(钛含量 2. 5-3. 5wt% ),助催化剂三乙基铝进料量6g/h(配制成5wt%的己烷溶液进料),外给电子 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进料量〇.6g/h,预聚合进丙烯料量15kg/h,冷至5°C低温进料。预 聚温度16°C,停留时间20min得到活性预聚物。
[0054] 气相聚合反应分两段进行,两个气相反应器反应段容积均为175L,活性预聚物进 入第一段反应器中,压入丙烯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气相聚合,丙烯气相组成95mol%、氢 气气相组成5mol%,聚合压力2.OMPa,聚合温度70°C,停留时间40min,将物料沉积输送入 旋风分离器,丙烯气体从分离器上方流出,纯化后进入循环气体管线返回第一气相反应器, 固态颗粒物料从分离器下方掉出。固态颗粒物输送入下一个气相反应器中。通入丁烯-1 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丁烯-1气相组成95mol%、氢气气相组成5mol%,继续引发丁烯-1聚 合。聚合压力〇? 8MPa,聚合温度为30°C,停留时间4h。
[0055]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56] 实施例2
[0057] 连续法工艺制备聚丁稀合金材料
[0058]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连续聚合反应装置和操作工艺,助催化剂改为三异丁基 错,进料量4g/h(配制成5wt%的己烧溶液进料),外给电子体改为>异丙基基>甲氧基娃 烷,预聚合单体改为液相丙烯进料量改为〇.5g/h,预聚时间改为lh。其他同实施例1。
[0059]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60] 实施例3
[0061] 连续法工艺制备聚丁稀合金材料
[006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连续聚合反应装置。预聚是在一满釜操作的5L高压釜内 进行,催化剂活性组分进料量2g/h,助催化剂三乙基铝进料量6g/h(配制成5wt%的己烷溶 液进料),外给电子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进料量〇. 6g/h,预聚合进丁烯-1料量16kg/h, 预聚温度5°C,停留时间30min得到活性聚合物。
[0063] 气相聚合反应分两段进行,两个气相反应器反应段容积均为175L,活性预聚物 进入第一段反应器中,压入丁烯-1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气相聚合,丁烯-1气相组成 95mol%、氢气气相组成5mol%,聚合压力0. 9MPa,聚合温度40°C,停留时间4h,将物料沉积 输送入旋风分离器,丁烯-1气体从分离器上方流出,纯化后进入循环气体管线返回第一气 相反应器,固态颗粒物料从分离器下方掉出。固态颗粒物输送入下一个气相反应器中。通 入丙烯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丙烯气相组成95mol%、氢气气相组成5mol%,继续引发丁烯-1 聚合。聚合压力为1. 5MPa,聚合温度为70°C,停留时间60min。
[0064]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65] 实施例4
[0066] 连续法工艺制备聚丁稀合金材料
[0067] 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连续聚合反应装置和操作工艺,助催化剂改为氢化二乙基 铝,进料量4g/h(配制成5wt%的己烷溶液进料),外给电子体改为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预 聚合单体进料量改为〇.8g/h,丙烯段氢气气相组成改为Omol%。其他同实施例1。
[0068]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69] 实施例5
[0070] 间歇法工艺制备聚丁烯合金材料
[0071] 惰性气氛保护下,向一个带有机械搅拌装置和控温夹套的钢制耐压反应釜中 依次计量加入三乙基铝(A1)、外给电子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Si)和负载钛催化剂 (Ti) 1. 0g(钛含量2. 5-3. 5wt% ),三乙基铝中的A1元素与主催化剂中Ti元素的摩尔比为 150:1,三乙基铝的A1元素与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10:1。加入液相丙烯进行预聚,温度 20°C,聚合 20min。
[0072] 预聚催化剂转移入气相搅动床中,减压将液体抽出,压入丙烯与氢气的混合气体 进行气相聚合,丙稀气相组成99mol%、氢气气相组成lmol%,聚合压力0. 9MPa,聚合温度 40°C,聚合时间2. 5h后,后将釜内气相压力降至0. 00IMPa,并维持30秒,然后压入丁烯-1 与氢气至〇? 4MPa,丙烯气相组成99mol%、氢气气相组成lmol%,降温至25°C继续反应12h,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73] 实施例6
[0074] 间歇法工艺制备聚丁烯合金材料
[0075] 采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聚合装置及操作工艺,助催化剂改为二甲基一氯化铝,A1 元素与主催化剂中Ti元素的摩尔比为200:1,外给电子体改为叔己基三甲氧基硅烷,A1元 素与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20:1。丁烯均聚段聚合压力改为0. 8MPa,聚合时间改为30°C, 聚合时间改为8h。其他同实施例5。
[0076]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77] 实施例7
[0078] 间歇法工艺制备聚丁烯合金材料
[0079] 采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聚合装置及操作工艺,惰性气氛保护下,向预聚反应器 中依次计量加入三乙基铝(A1)、外给电子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Si)和负载钛催化剂 (Ti) 1. 0g(钛含量2. 5-3. 5wt% ),三乙基铝中的A1元素与主催化剂中Ti元素的摩尔比为 150:1,三乙基铝的A1元素与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10:1。加入液相丁烯-1进行预聚,温 度 5°C,聚合 40min。
[0080] 预聚催化剂转移入第一段气相搅动床中,减压将液体抽出,压入丁烯-1与氢气 的混合气体进行气相聚合,丁烯-1气相组成95mol%、氢气气相组成5mol%,聚合压力 0. 6MPa,聚合温度30°C,聚合时间8h后,后将釜内气相压力降至0.OOlMPa,并维持30秒,升 温至70°C,压入丙烯与氢气至1.OMPa,丙烯气相组成95mol%、氢气气相组成5mol%,继续 反应2h。
[0081]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82] 实施例8
[0083] 间歇法工艺制备聚丁烯合金材料
[0084] 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聚合装置及操作工艺,主催化剂改为V,三乙基铝中的A1元 素与主催化剂中V元素的摩尔比为200:1。两段气相聚合中氢气气相组成改为Omol%,其 他同实施例7。
[0085] 最终得到产物为细粉状球形颗粒,聚丁烯合金性能见表1。
[0086] 表1实施例1~8的聚丁烯合金性能参数
【主权项】
1. 一种聚烯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聚合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 在预聚反应器中,铝化合物、外给电子体、氢气、主催化剂在丙烯液相本体环境 下,-KTC~90°C之间进行预聚合,所述主催化剂中主金属元素与丙烯的摩尔比为1~ 100(T:1,铝化合物中的Al元素与主催化剂中主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10~200:1,外给电 子体与主催化剂中主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0. 1~50:1,氢气与丙烯摩尔比为0~30:100, 控制预聚时间〇. 1~Ih得到活性预聚物; (2) 将步骤(1)所得活性预聚物以固定速率连续进入气相反应器,气相丙烯单体、氢气 以固定速度进入该反应器,进行丙烯的气相本体聚合,控制聚合反应温度为20°C~KKTC, 丙烯分压为〇. 3~2. 5MPa,氢气分压为0. 0~0. 2Mpa,聚合时间为0. 1~3h,得到粉末颗粒 状丙烯均聚物; (3) 将步骤(2)反应釜中物料沉积进入气固分离器,丙烯气体从分离器上方流出,并通 过分离单元进行回收、纯化后加压继续导入第一气相反应釜中,固态颗粒物料从气固分离 器下方流出; (4) 步骤(3)中气固分离器下方流出的物料以固定速度输送到下一个气相反应器中, 气相丁烯单体、氢气以固定速度进入该反应器,控制聚合温度为-KTC~70°C,丁烯-1分压 为0? 3~2. OMPa,氢气分压为0? 0~0?2Mpa,停留时间为0?1~24h; (5) 将步骤(4)反应釜中的物料沉积进入气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