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调节畜禽肠道菌群平衡的丁酸梭菌的筛选及应用_2

文档序号:9344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5] 二、丁酸梭菌HDRyYBl的生理生化鉴定
[0036] 对筛选出的丁酸梭菌HDRyYBl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实验,进一 步进行种的鉴定。包括:木糖、蔗糖、乳糖、淀粉、明胶、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棉籽糖、甘露 醇、鼠李糖、蜜二糖、松三糖。将鉴定结果(见表1)与《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关于丁酸 梭菌属种间鉴别的描述相对照。初步确定分离株HDRyYBl是丁酸梭菌。
[0037] 表1 丁酸梭菌HDRyYBl生化鉴定结果
[0038]
[0039] 三、分离菌株种的确证
[0040] 在上述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上述梭菌分离株HDRyYBl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 检测和种特异性基因检测,对菌株所属的种进行确证鉴定(见序列表SEQIDN0 :1所述的 序列)。
[0041] (一)分离株基因组提取步骤:
[0042] (1)分别取lmL分离株HDRyYBl纯培养物,加入1. 5mLEP管中,室温8000rpm离心 5min,弃上清,沉淀重新悬浮于lmLTE(pH8. 0)中。
[0043] (2)加入 6yL50mg/mL的溶菌酶,37°C作用 2h。
[0044] (3)再加2厘恥(:150 1^,10%十二烷基硫酸钠(303)110 1^,2011^/1^的蛋白酶1( 3yL,50°C作用3h或37°C过夜。
[0045] (4)将菌液均分到两个1. 5mLEP管,加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体积比为 25 : 24 : 1),混匀,室温放置5-10min;12000rpm离心lOmin;如此重复抽提两次。
[0046] (5)加0? 6倍体积的异丙醇,混勾,室温放置lOmin。12000rpm离心lOmin。
[0047] (6)用75 %的乙醇洗涤沉淀。风干后,溶于50yLddH20中,加入1yLlOmg/mL RNaseA,37°C消化 2-3h。
[0048] (7)取2-5yL电泳检测。贮存于-20 °C备用。
[0049] (二)扩增16SrRNA基因的引物设计:
[0050] 参照已发表的丁酸梭菌菌16SrRNA基因序列(基因登录号AB687551. 1),应用 Primer5. 0分析软件设计引物,引物由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引物的DNA 序列如下所述:
[0051] 正向引物F: 5 ' -AGAGTTTGATCCTGGCTCAG- 3 ',
[0052] 反向引物R: 5 ' -GGTTACCTTGTTACGACTT- 3 '。
[0053] (三)PCR扩增 16SrRNA基因
[0054] 以上述引物对分别扩增上述分离株基因组的16SrRNA基因。反应体系见表2。PCR 程序为:94°C5min, 94°Clmin, 61. 5°Clmin, 72°C1. 5min,30 个循环后 72°C延伸lOmin。取 PCR产物在0.8%的琼脂糖凝胶(含溴化乙锭)上进行电泳检测,扩增得到的目的片段大小 约为1500bp的特异性条带(见序列表SEQIDNO: 1所述的序列)。用DNA纯化试剂盒(购 自TIANGEN公司)回收目的片段,送至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 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较。检索发现,本发明分离的HDRyYBl菌株的16SrRNA与 已报道的丁酸梭菌的序列(KC195777. 1)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99%,序列参见SEQIDNO: 1 ( 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的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
[0055] 表 2 丁酸梭菌HDRsEf16SrRNA的PCR体系
[0056]
[0057] (四)PCR扩增 16S-23SrRNA间隔序列
[0058] Nakanishi等[1]利用16S-23SrRNA间隔序列的差异性设计了一套丁酸梭菌的特 异引物,本发明参照其引物序列,以上述丁酸梭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种特异性片段。
[0059] 引物对的DNA序列如下:
[0060] 正向引物F1:5 ' -CCTCCTTTCTATGGAGAAATCTAGCA- 3 '
[0061] 反向引物F2:5 ' -TGTAGCTTGACCTTTTTAAGTTTTGA- 3 '
[0062] ?0?程序为:94£€51^11,941€3〇8,55 1€3〇8,721€3〇8,30个循环后72°(:延伸1〇111111。
[0063] 取PCR产物在0? 8 %的琼脂糖凝胶(含溴化乙锭)上进行电泳检测,扩增的目的 片段大小约为260bp(见序列表SEQIDN0:2所述的序列)。用DNA纯化试剂盒(购自 TIANGEN公司)回收目的片段,送至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在 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较。检索发现,本发明分离的HDRyYBl菌株的16S-23SrRNA 间隔序列特异性片段与已报道的丁酸梭菌的16S-23SrRNA间隔序列(AB178159. 1)同源性 最高,相似性为100%,序列参见SEQIDNO:2( 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的16S-23SrRNA间 隔序列特异性片段序列)。由此表明从本发明分离的丁酸梭菌HDRyYBl中能扩增出丁酸梭 菌16S-23SrRNA间隔序列特异性片段,进一步证明了本发明的分离株HDRyYBl为丁酸梭菌 (Clostridiumbutyricum)〇
[0064] 实施例2 :丁酸梭菌HDRyYBl对肠道致病菌抑制作用和对有益菌的增殖作用 [0065] 以猪霍乱沙门氏菌C78_l(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和猪致病性大肠杆 菌0157 (保藏号ATCC35150,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为致病菌指示菌,以屎肠球菌HDRsEfl(专利公开 号:CN102747003A)和双歧杆菌(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CICC6165,以 下简称双歧杆菌)这些媒介菌株为有益菌的指示菌(实施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菌株,只要 是同类菌株就可以)进行平行测试,对本发明的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对肠道致病菌抑制 作用和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
[0066] 具体步骤如下:
[0067] 丁酸梭菌HDRyYBl活化:将其冻干菌粉于RCM琼脂平板上划线,置厌氧培养箱中厌 氧培养24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装有RCM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厌氧培养箱培养36h,置80°C水 浴lOmin后转接小三角瓶,接种量为5% (v/v),37°C培养16h,使其处于对数生长期备用。 [0068] 致病菌的活化:将保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猪致病性大肠 杆菌0157转接斜面试管,37°C培养18h备用。
[0069] 益生菌的活化:将双歧杆菌、屎肠球菌的菌种分别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购自美 国BD公司)、TPY液体培养基(购自美国BD公司),37°C静置厌氧培养24h备用。
[0070] 发酵液的制备和处理:将丁酸梭菌HDRyYBl菌液按2 % (v/v)接种于RCM液体培 养基中,静置厌氧培养48h,,10000rpm、30min离心,离心取上清液,再离心一次,收集上清, 4°C备用,
[0071] -、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0072] 将丁酸梭菌HDRyYBl分别与动物肠道致病菌猪致病性大肠杆菌0157和猪霍乱沙 门氏菌C78-1共培养,以研究丁酸梭菌HDRyYBl对动物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0073] 1.试验方法:将活化好的大肠杆菌0157、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菌液稀释至 105-106CFU/ml,然后以10 %的接种量接种于RCM液体培养基中,再分别接入相同接种量的 丁酸梭菌HDRyYBl培养液进行混合培养,同时分别以大肠杆菌0157:H7、沙门氏菌单独培养 物作为对照,37°C静置厌氧培养24h,每4h取样检测各混合培养组、单独培养组的活菌数。 各组3个平行,结果取平均值,比较试验结果。
[0074] 2?试验分组:
[0075] A组:大肠杆菌0157和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混合培养组;B组:大肠杆菌0157单 独培养组;C组: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和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混合培养组;D组:猪霍乱 沙门氏菌C78-1单独培养组。
[0076] 表3 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对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0077]
[0078] 3.试验结果(见表12):试验过程中,混合培养组(A组、C组和E组)的肠道致病 菌(大肠杆菌0157、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始终低于单独培养 组(B组、D组和F组),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活菌数差异逐步增大,在培养24h后,A组 与B组中大肠杆菌0157活菌数差异大3个数量级,C组与D组中沙门氏菌C78-1活菌数差 异大5个数量级,E组与F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差异大3个数量级。由此可见丁酸 梭菌HDRyYBl对大肠杆菌0157、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极显著的抑制 作用。
[0079] 二、对肠道益生菌的促增殖作用
[0080] 将丁酸梭菌HDRyYBl的发酵上清按1:2的比例加入双歧杆菌、屎肠球菌适宜生长 的液态培养基中培养,以此研究丁酸梭菌HDRyYBl的发酵提取物在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方 面的作用,
[0081] 1.试验方法:将丁酸梭菌HDRyYBl的发酵上清液作为营养成分,按体积比为1 : 2 的比例分别添加到屎肠球菌和双歧杆菌生长的MRS、TPY液体培养基中,同时以不添加丁 酸梭菌HDRyYBl发酵提取物的相同培养基作为对照。试验组和对照组以相同的种子菌液, 10%的接种量接种后,37°C静置厌氧培养24h,每4h取样检测各组培养液中双歧杆菌、屎肠 球菌的活菌数。各组3个平行,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0082] 2?试验分组:
[0083] A:屎肠球菌+ 丁酸梭菌HDRyYBl的发酵提取物混合培养组;B:屎肠球菌单独培养 组;C:双歧杆菌+ 丁酸梭菌HDRyYBl的发酵提取物混合培养组;D:双歧杆菌单独培养组。
[0084] 表4 丁酸梭菌HDRyYBl发酵提取物对肠道有益菌增殖的影响(单位:X106CFU/ mL)
[0085]
[0086] 3.试验结果:添加了丁酸梭菌HDRyYBl发酵提取物的混合培养组(A组和C组) 的屎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均生长良好。其中屎肠球菌活菌数,其混合培养组(A组)与单独培 养组(B组)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早期(0-8h)差异不明显,而在生长后期较为明显。培养 24h后,试验组活菌数比对照提高了 75. 2%,差异显著(P〈0. 05)。而双歧杆菌活菌数,在整 个培养过程中混合培养组(C组)活菌数均高于同条件下的单独培养组(D组),且在生长后 期尤为明显。培养24h后,试验组活菌数比对照提高了近1倍,丁酸梭菌菌株HDRyYBl发酵 提取物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