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盐单胞菌tf-1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8937794阅读:来源:国知局
. 3mg/l、K2HPO4O. 27mg/L、 氯化钢6mg/L抑值为7.0。
[0040]发酵条件:接种量2%,接种龄12h,初始抑7. 0,溫度37°C,揽拌速度18化pm,pH =7,通气量:lL/min,培养24h后评价。
[0041] 发酵液的性能参数评价及结果:
[0042](1)W原油为唯一碳源的生长能力评价
[0043] 将盐单胞菌TF-1CGMCCNo.10619接种于W原油为唯一碳源的控类培养基中, 37°C、ISOrpm下振荡培养,不同时间取样进行细菌密度测试,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该 菌种W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培养化后细菌浓度为6X1〇8个/mL。 W44] 0)发酵液乳化降粘能力评价
[0045] 脱水原油在60°C用旋转粘度计测其粘度y。= 3269mPa?S,脱水原油和盐单 胞菌菌液按照7 : 3的比例在60°C水浴中恒溫30min,迅速揽拌测其60°C的粘度y1= 279m化?S,根据降粘率计算公式f= [ (y厂y1) /y0]X100%,测其乳化降粘率为91. 7%。
[0046] (3)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值评价
[0047] ①岩屯、准备:装填岩屯、和灭菌,测定空气渗透率为1300X10 3ym2;
[0048] ②抽真空、饱和模拟地层水,测定岩屯、孔隙度为0. 325 ;
[0049] ③饱和原油,岩屯、老化7天,计算束缚水饱和度为0. 115 ;
[0050] ④一次水驱,水驱至采出水含水98%W上,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
[0051] ⑥注入盐单胞菌TF-1CGMCCNo.10619发酵液0.2PV~0.3PV;
[0052]⑧二次水驱,水驱至产出液含水100%,计算盐单胞菌TF-1CGMCCNo.10619发酵 液提高采收率值,TF-I菌株发酵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值见表1。
[0053] 表1TF-I菌株发酵液物理模拟提高原油采收率性能评价结果
[0054]
[0055] 从表I可W看出TF-I发酵液可W在一次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5. 3%。
[0056] 实施例3:
[0057] 本发明提供的盐单胞菌TF-1CGMCCNo.10619发酵液在胜利油田油井C单井吞吐 应用。
[0058] 油井概况:地层溫度60°C,地层水矿化度2. 4X104mg/l,油层有效厚度6. 7m,孔隙 度 0. 30,渗透率 551X10 3ym2。
[0059] 实施步骤:将盐单胞菌TF-I发酵液IOOm3用累车经油井C油套环空W8m的注 入速度注入地层,关井IOd后恢复生产。
[0060] 试验结果:试验完成后,该井产液和产油均上升,6个月累计增油28化。 W61] 实施例4:
[0062] 本发明提供的盐单胞菌TF-1CGMCCNo. 10619发酵液在胜利油田油井D微生物清 防蜡应用。
[0063] 油井概况:地层溫度55°C,地层水矿化度6. 7X104mg/l,最大载荷101. 18KN,上行 电流61. 45A,该油井结蜡严重,采取热洗的方式维持正常生产,热洗周期为15d。 W64] 实施步骤:用加药累将200kg盐单胞菌TF-1CGMCCNo. 10619发酵液由油井D的套 管加入油套环空,加入速度为3(K)L/min,每25d投加一次发酵液。 W65] 试验结果:试验完成后,该油井最大载荷下降为64. 36kN,上行电流下降为 42. 35A,热洗周期为ISOdW上,热洗周期延长了 165d。
【主权项】
1. 一株盐单胞菌TF-1,已于2015年3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 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命名为Halomonas sp.TF-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61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单胞菌TF-1,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形态学特性为在好氧 高盐固体培养基下培养1~2d出现大小一般为0. 4~0. 8_白色菌落,细胞形态为短杆状, 大小4~8ymX0. 2~0. 5ym ;生理生化特性为好氧,生长温度30~60°C,生长pH值范围 5~8, NaCl的耐受性0~26% ;其营养培养基为葡萄糖0. 3mg/L、蛋白胨0. 3mg/L、酵母粉 0? 3mg/L、K2HPO4O. 27mg/L、氯化钠6mg/L,pH值为7. 0~7. 5 ;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接 种龄12h,初始pH7. 0,温度37°C,搅拌速度180rpm,pH = 7,通气量:lL/min。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盐单胞菌TF-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生长温度为37°C。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盐单胞菌TF-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生长pH范围7~7. 5。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单胞菌TF-I,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发酵液性能为以原油为 唯一碳源生长,细菌浓度大于5 X IO8个/mL ;发酵液乳化降粘率大于90%;物理模拟实验提 高采收率值大于15%。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单胞菌TF-I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 用工艺包括以下两种:(1)微生物单井吞吐;(2)微生物清防蜡。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盐单胞菌TF-I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 生物单井吞吐,其具体步骤为用栗车将配制好的TF-I发酵液50~IOOm 3经油井油套环空 注入地层,注入速度为6~Sm3A ;油井关井培养10~20d后开井生产,利用盐单胞菌TF-I 繁殖代谢提高单井的产能。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盐单胞菌TF-I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 生物清防蜡,其具体步骤为用加药栗将TF-I发酵液100~200kg由油井的套管加入油套环 空,加入速度为300~600L/min,每20~30d投加一次发酵液,利用盐单胞菌TF-I与井筒 中的原油及井筒表面作用,减缓井筒结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盐单胞菌TF-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菌株是从胜利油田油水井样品中通过37℃、常压条件下以NaCl含量为6.0%的高盐培养基富集培养筛选得到,并通过耐温耐盐性能考察反复筛选传代获得,其命名为Halomonas?sp.TF-1,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0619。该菌营养培养基为葡萄糖0.3mg/L、蛋白胨0.3mg/L、酵母粉0.3mg/L、K2HPO4?0.27mg/L、氯化钠6mg/L,pH值为7.0~7.5。该菌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细菌浓度大于5×108个/mL;发酵液乳化降粘率大于90%;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值大于15%。微生物单井吞吐平均增油量大于250吨;微生物防蜡平均延长热洗周期120d以上。因此,本发明提供的TF-1菌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单井处理的现场试验中。CGMCC No.1061920150312
【IPC分类】C09K8/582, C12R1/01, C12N1/20
【公开号】CN105154367
【申请号】CN201510626828
【发明人】谭晓明, 冯云, 宋欣, 王静, 林军章, 徐登霆, 巴燕, 徐闯, 段传慧, 刘涛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