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_3

文档序号:9919449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转速为200r/min),得到高分子溶液(嵌段共聚物的用量为有机溶剂的2wt%);
[0083](3)将1g的PBS缓冲液加入到高分子溶液中,持续搅拌(搅拌的转速为300r/min)48h待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即得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
[0084]实施例7
[0085](I)同实施例4的步骤(I),得到PEG5_-b-PLA5Qm嵌段共聚物;
[0086](2)同实施例2的步骤(2),得到PEG5_-b-PLA95Q(x)嵌段共聚物;
[0087](3)称取 0.2g 嵌段共聚物 PEG5_-b-PLA_(^P0.05g 嵌段共聚物 PEG5_-b_PLA95_ 以及0.5mg的荧光分子FITC加入到5g的DCM/石油醚(质量比2:3)中,机械搅拌20min(搅拌的转速为200r/min),得到高分子溶液(嵌段共聚物的用量为有机溶剂的5wt% );
[0088](4)将高分子溶液于35°C真空干燥6h除去有机溶剂,加入0.4mg阿霉素(DOX)和6g水持续搅拌(搅拌的转速为200r/min)72h,即得负载有FITC和阿霉素的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
[0089]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见囊泡上有刺突结构。
[0090]将负载有FITC和阿霉素的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进行透析,除去未被包裹的FITC和DOX后进行细胞培养,将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图6为负载有FITC和DOX的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被HeLa细胞(子宫颈癌细胞的细胞系)吞噬后3小时的共聚焦显微镜照片(630倍);其中(I)为FITC的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绿色;(2)为DOX的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红色;(3)为细胞核染色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蓝色;(4)为(I)?(3)这三者的合并图。从结果可以看出囊泡被细胞内吞后,其所负载的药物已释放出来了并分布到细胞各处。
[0091 ] 实施例8
[0092](I)将6.32g MPC单体和227mg 0EG_Br、116mg CuBr、249mg 2,2:联吡啶加入到1mL甲醇中,氮气氛下于20°C恒温反应2h,得到PMPC聚合物;之后在反应液中继续加入13.07g DPA单体,反应40h,然后在THF中沉析,再溶解在水中,然后冻干8h后即得PMPC6000-b-PDPAi2_嵌段共聚物;
[0093](2)将2.0OgDPA单体和 I.0I g PEG6__Br 大分子引发剂、72mg催化剂CuBr和 158mg
2联吡啶加入到1mL甲醇中,氮气氛下于50°C反应18h,然后在THF中沉析,然后通过水洗去催化剂,之后冻干8h后得到PEG6QQ()-b-PDPA6()(X)嵌段共聚物。
[0094](3)称取0.050g 的 PMPC6_-b-roPAi2(X)(^P0.050g 的 PEG6_-b-PDPA6_加入到 5g 的THF中,机械搅拌10min(搅拌的转速为200r/min),得到嵌段高分子溶液(嵌段共聚物的用量为有机溶剂的2wt% ),之后装入20mL容量的小瓶中静置待溶剂挥发成膜;将10.5g的PBS缓冲液加入小瓶,持续搅拌(搅拌的转速为300r/min)72h,即得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
【主权项】
1.一种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进行自组装制备而成;或者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水溶性聚合物进行自组装制备而成;所述高分子囊泡具有衣壳膜结构和膜表面的刺突结构,所述衣壳膜结构的内层和外层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或水溶性聚合物构成,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还包括负载物; 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的分子量2 2000Da;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的分子量之2000Da; 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的分子量2000Da;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的分子量2 2000Da;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之2000D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的分子量为2000?20000Da;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的分子量为 2000Da ?10000Da; 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的分子量为2000?20000Da;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的分子量为2000Da?I OOOOODa ;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000Da?50000Da。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当亲水链段的分子量比为1: (0.8?1.2)时,疏水链段的分子量比为1: (2?50);当疏水链段的分子量比为1: (0.8?1.2)时,亲水链段的分子量比为I: (2?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低分子量嵌段共聚物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Ax2-b-By2;当亲水链段分子量比xl/x2为1:(0.8?1.2)时,疏水链段分子量比71/72为1:(2?50);当疏水嵌段分子量比71/y2为I: (0.8?1.2)时,亲水链段分子量比xl/x2为I: (2?10); 所述低分子量嵌段共聚物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Ax2-b-By2的质量比为1: (0.1?I ) O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分子量与水溶性聚合物分子量比为I: (2?10);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 (0.1?5)。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为聚乙二醇、聚2-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磷酸胆碱中的一种,所述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2-二异丙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为聚乙二醇、聚2-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磷酸胆碱中的一种,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2-二异丙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水溶性淀粉衍生物、植物胶、动物胶、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聚多肽; 所述负载物为药物、抗体、蛋白、基因片段、荧光分子或生长因子。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将不同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或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水溶性聚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混匀,得高分子溶液; (2)高分子溶液的处理:去除高分子溶液中有机溶剂,并加入水或PBS缓冲溶液,得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或者去除高分子溶液中有机溶剂,加入负载物与水或PBS缓冲溶液,得到负载有负载物的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800r/min,搅拌时间为0.05?6h;步骤(I)所述不同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 (5?50);或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 (5?50); 步骤(I)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氯仿、醋酸甲酯、甲基氰、乙醇、甲基异丁酮、六氟异丙醇、丙酮或石油醚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2)所述高分子溶液与水或PBS缓冲溶液质量比为I: (2?6); 步骤(2)所述高分子溶液的处理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在搅拌条件下,将水或PBS缓冲溶液与高分子溶液混合,得混合乳液;透析或继续搅拌去除有机溶剂,得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或将负载物与水或PBS缓冲溶液加入高分子溶液中,继续搅拌,得到负载有负载物的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所述继续搅拌时间都为5?72h、整个反应的搅拌转速为100?700r/min,所述透析时间都为24?96h; 第二种处理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将步骤(I)的高分子溶液进行干燥,得到复合薄膜;将水或PBS缓冲溶液加入装有复合薄膜的装置中,搅拌,得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或将负载物与水或PBS缓冲溶液加入装有复合薄膜的装置中,搅拌,得到负载有负载物的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所述干燥条件为于35?65 °C干燥2?6h,所述搅拌时间为10?72h,搅拌转速都为 100 ?750r/min。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用于高效纳米载体、药物控释、细胞成像以及纳米反应器的领域。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仿病毒结构高分子囊泡由不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进行自组装制备而成;或者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水溶性聚合物进行自组装制备而成;所述高分子囊泡具有衣壳膜结构和膜表面的刺突结构,所述衣壳膜结构的内层和外层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亲水链段或水溶性聚合物构成,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疏水链段构成。本发明的高分子囊泡具有仿病毒特异性结构,并且结构可控、重复性、可负载药物、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被细胞吞噬;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本发明的高分子囊泡,可用于高效纳米载体、药物控释及细胞成像相关领域。
【IPC分类】C08J3/00, C08L71/02, A61P35/00, A61K31/704, C08L53/00, C08L77/00, A61K9/127, C08L67/04, A61K47/34, A61K49/00
【公开号】CN105694399
【申请号】CN201610060743
【发明人】王林格, 李卫昌, 廖国行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