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含腈基的薁-苯乙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10526974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含腈基的薁-苯乙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荧光染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腈基的薁?苯乙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出的含腈基的薁?苯乙烯衍生物是在腈基苯乙烯结构上引入薁而得到的3?(1?薁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衍生物,其对酸具有高效的响应,与酸作用后荧光有明显的增强,可作为一类优良的pH荧光增强型探针,可用于水体、土壤及生物体内pH值的检测。此外,该类衍生物与酸形成的复合物还对紫外光有响应,用紫外光进行照射后,在近红外区产生很强的荧光发射信号,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用于生物体及细胞的荧光标记等。
【专利说明】
一种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含腈基的莫-苯乙烯衍生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荧光染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以及该 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荧光技术由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分析及造影方面 的应用十分广泛。传统的荧光分子探针的发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的范围(400-750 nm),同 时许多生物体及其组织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自身会发射荧光,从而对生物样品的荧光检 测和成像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为600-900 nm,可避 免生物样品自身的干扰,在生物样品分析中有明显的优势。
[0003] 腈基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典型的光致异构π共辄分子,其光照顺反异构现象 可被用于分子开关、光敏调控等体系。它的反式异构体在热力学上比较稳定,在有光照的条 件下,反式异构体可以转变为顺式异构体,分子内的双键是重要的光敏基团(W. Fub,et al.如gw. CAei,及/.,2004,妨,4178.),此类化合物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 环境的变化(Z. R. Grabowski, et al. 7?eK·,2003,2似,3899·)。但目前对于此 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其应用主要集中在"聚集诱导发光效应"上(B.-K. An,et al.上 CAeffi. 5bc.,2002,224,14410.),而对其进行衍生化从而得到能对特定刺激产生相应的 智能材料的研究非常少。
[0004] 奧及其衍生物是一类能对酸产生响应的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其七元环可以稳定 氢离子,同时其吸收和发射光谱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0005] 结合以上研究背景,目前,开发出能对多种刺激进行精确响应的、可调控的、高灵 敏度近红外荧光染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光电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用于化学传感、 生物标记、智能材料和发光器件等方面。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多种刺激进行精确响应的、可调控的、高灵敏度 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 本发明首先设计、合成一种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该化合物能对酸高效的响 应,与酸作用后荧光有明显的增强,可作为一类优良的pH荧光探针;除此之外,在其和酸作 用之后,再用紫外光进行照射,能在近红外光区有良好的荧光发射信号,可以作为一种近红 外荧光染料。
[0008] 本发明利用腈基苯乙烯对光照的刺激响应性,在腈基苯乙烯结构上引入奧作为对 酸响应的活性位点,利用二者的性质产生协同作用,实现了对pH的响应和近红外荧光的发 射。
[0009] 本发明提供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是在腈基苯乙烯结构上引入奧而得到 的3-(1-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衍生物,可作为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通 式I所示,
通式I 其中: R为氢,或1-8个碳原子的烷基; 进一步的,R为4-6个碳原子的烷基; 进一步的,R为4个碳原子的烷基。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 在氮气保护下,以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将适量的三氯氧磷滴入 后,逐渐升至室温,反应0.5-2小时;然后将底物奧加入,三氯氧磷和奧的摩尔质量比为1-3 mmol:0.8-l mmol;在25-40 °C下反应0.5-3小时,得到1-奧甲醛,即为反应式中化合物3; (2) 以乙酸酐为溶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将4-羟基苯乙腈与乙酸酐反应得到乙酰化的产 物(4-氰基甲基)苯酚乙酯,即为反应式中化合物4;其中,4-羟基苯乙腈与乙酸酐的摩尔体 积比为〇.8 _2 mmol:5_20 mL; (3) 在氮气保护下,将1,8_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加入到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吡啶溶 液中,在回流条件下反应8-12小时,得到缩合产物3-(1-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即 为反应式中化合物2;其中,1,8_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与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摩尔质量 比为0.8-2 mmol :0.8-2 mmol :0.8-4 mmol ; (4) 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溶于干燥的丙酮中,加入碳酸钾和相应的溴代烷(RBr), 在25-80 °C下反应4-20小时,得到取代的3-(1-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即为反应式 中化合物1。
[0011] 本发明中,步骤⑷中,化合物2(3-(1-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和丙酮的摩 尔体积比为0.8~1.2 mmo 1:18~30 mL,化合物2、碳酸钾、溴代烷的摩尔比为0.8~1.2: 2~3: 0.8~1.6,在25-80 °C下搅拌反应4-20小时,过滤,滤液真空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取代的3-(1-奧基)-2-( 4-羟基苯基)丙稀腈。
[0012] 本发明提供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可以用于检测检测PH值。将该化合物与 氢离子反应,生成具有通式II结构的化合物,导致荧光改变,从而检测溶液中的H+;
通式II 通式II中R与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R相同。
[0013] 所述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用于检测H+的工序如下: (1)将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与H+反应; (2 )测定由上述工序中的反应引起的体系荧光变化。
[0014] 本发明提供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也可以作为近红外荧光染料。将通式II 结构的化合物用紫外光光照,生成具有通式III结构的化合物,其在近红外区有新的荧光发 射峰。
[0015] 通式 III 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近红外荧光测定的工序如下: (1) 将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与H+反应,形成通式II结构的化合物; (2) 将通式II结构的化合物用紫外光照射,形成通式III结构的化合物; (3 )测定由上述工序中的反应引起的体系荧光变化。
[0016]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用于水体、土壤或生物体系中的检测。
[0017] 相对于现有的pH荧光探针和近红外荧光染料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3-(1-奧基)_ 2-(4-羟基苯基)丙烯腈衍生物具有合成简单、单分子多功能化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探针单一响应、成本较高、合成路线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8] 图1.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应用的原理示意图。
[0019] 图2.实施例1中,0.5 ymol/L化合物I在加入不同当量的三氟乙酸后荧光发射图 谱,从下到上,三氟乙酸的浓度依次为0、0.05、0.1、0.2、0.3、0.4、0.5 111〇1/1,溶液体系为三 氯甲烷,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荧光强度值。
[0020] 图3. 0.5 ymol/L化合物1-1在加入0.5 mol/L的三氟乙酸后,经过365 nm的紫外 光照射30分钟后,荧光发射强度有明显的减弱,溶液体系为三氯甲烷,横坐标为波长,纵坐 标为荧光强度值。
[0021] 图4. 0.5 ymol/L化合物1-1在加入0.5 mol/L的三氟乙酸后,经过365 nm的紫外 光照射30分钟后,用430 nm的紫外光激发能得到503 nm和810 nm两个发射峰,溶液体系为 三氯甲烷,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荧光强度值。
[0022] 图5. 0.5 ymol/L化合物1-1在加入0.5 mol/L的三氟乙酸后经过365 nm的紫外光 照射30分钟后,用725nm的近红外光激发能得到810 nm的荧光发射峰,溶液体系为三氯甲 烷,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荧光强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其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 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4]下列实施例中所说的室温是:25-28 °C ;所用原料及试剂均未市售品。
[0025] 实施例1 (1)化合物3的合成 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lmL N,N-二甲基甲酰胺,0 °C下缓慢加入O.lmL三氯氧磷,之 后缓慢升至室温反应30分钟,随后加入奧(0.128 mg,l mmol),在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加入 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15mLX3),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 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 l(v/v) 为洗脱剂,得深紫色油状液体3,产率95%。咕M1R (400 MHz,CDC13) <?(ppm):10.38 (s, 1Η),9·62 (d,/= 9.6 Ηζ,1Η),8·54 (d,/= 9.7 Ηζ,1Η),8·30 (d,/= 4.2 Ηζ,1Η), 7.89 (t,/= 9.7 Ηζ,2Η),7·66 (t,/= 9.9 Ηζ,1Η),7·56 (t,/= 9.7 Ηζ,2Η),7·36 (d, /=4.1 Hz,lH)〇
[0026] (2)化合物4的合成 在lOO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乙酸酐,随后加入4-羟基苯乙腈(0.665 mg,0.5 mmol)和两滴浓硫酸。在氮气保护下回流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缓慢倒入冰水中,用饱和碳酸 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20mLX3),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 硫酸钠干燥。真空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 l(v/V)为洗脱剂,得 白色固体4,产率95%</H NMR (400 MHz, CDC13) <?(ppm):7.37 - 7.32 (m,2H),7.14-7.09 (m,2H),3.75 (s,2H),2.31 (s,3H)〇
[0027] (3)化合物2的合成 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醛基奧(1 mmol)和5mL吡啶,随后加入乙酰基-4-羟基苯乙 腈(1.2 mmol)、DBU(1.2 mmol),在氮气保护下100 °C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二 氯甲烷稀释,倒入稀盐酸中,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15mLX3),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 洗,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 l(v/v)为洗脱 剂,得绿色粉末状固体2,产率70%。咕 MMR (400 MHz,CDC13) <?(ppm):9.03 (d,/= 4.4 Ηζ,1Η),8·53 (d,/= 9.9 Ηζ,1Η),8·39-8·34 (m,lH),8.02 (s,lH),7.71 (t,/= 9.8 Ηζ,1Η),7·66-7·62 (m,2H),7.52 (d,/= 4.4 Ηζ,1Η),7·33 (dd,/= 9·6,7·8 Hz,2H), 6.95-6.91 (m,2H),4.99 (s,lH). 13C NMR (101 MHz,CDC13) <?(ppm):155.87,143.59, 139.64,139.01,137.74,135.91,133.13,131.29,129.29,127.01,126.18,124.95,120.56, 116.03,115.98。
[0028] (4)化合物1(即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 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丙酮、化合物2、碳酸钾和1-溴正丁烷,在氮气保护下回 流8小时,过滤,滤液真空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 l(v/v)为洗脱 剂,得绿色粉末状固体 1-1,产率95%。咕 MMR (400 MHz,CDC13) <?(ppm):9.04 (d,/ = 4·4,1Η),8·53 (d,/= 9·9,1Η),8·36 (d,/= 9·3,1Η),8·02 (s,lH),7.70 (t,/= 7.5, 1Η),7·66 (m,2H),7.52 (d,/= 4·3,1Η),7·31 (dd,/= 15·1,7·6,2Η),6·97 (m,2H), 4.02 (t,/= 6·5,2Η),1·81 (m,2H),1.53 (m,2H),1.00 (t,/= 7.4,3H). 13C NMR (101 MHz, CDC13) (ppm):159.31,143.52,139.54,138.95,137.65,135.88,133.10,130.85, 129.03,128.02,126.72,126.08,124.86,123.45,120.51,120.23,114.97,67.91,31.31, 19.27,13.88〇
[0029] 实施例2 将上述所得化合物I溶解于三氯甲烷中,配置成0.5 ymol/L的溶液。将2mL溶液加入到1 cmXl cmX4 cm的带塞比色皿中,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三氟乙酸后均匀 混合1分钟后,测试其荧光发射光谱,= 302 nm,结果如图2所示。随着三氟乙酸的不断加 入,溶液的荧光强度逐渐加强。
[0030] 实施例3 将上述所得化合物I溶解于三氯甲烷中,配置成0.5 ymol/L的溶液。将2mL溶液加入到1 cmXl cmX4 cm的带塞比色皿中,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三氟乙酸后均勾 混合1分钟后,将加入酸之后的溶液置于365 nm光照下30分钟,测试其荧光发射光谱,λΘΧ = 302 nm,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溶液的颜色会发生显著变化,由黄绿色变为深绿色,同时荧 光强度也有明显的下降,结果如图3所示。
[0031] 实施例4 将上述所得化合物I溶解于三氯甲烷中,配置成0.5 ymol/L的溶液。将2 mL溶液加入到 1 cmXl cmX4 cm的带塞比色皿中,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三氟乙酸后均 匀混合1分钟后,将加入酸之后的溶液置于365 nm光照下30分钟,测试其荧光发射光谱,λΘΧ =725 nm,在810 nm仍能有很强的荧光发射,结果如图5所示。
【主权项】
1. 一种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是在腈基苯乙烯结构上引入奧而得到 的3-α-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衍生物,可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通式I 所示:通式I 其中: R为氢,或1-8个碳原子的烷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中R为4-6个碳 原子的烷基。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中R为4个碳原 子的烷基。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 骤如下: (1) 在氮气保护下,以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将适量的三氯氧磷滴入 后,逐渐升至室温,反应0.5-2小时;然后将底物奧加入,三氯氧磷和奧的摩尔质量比为1-3 mmol:0.8-l mmol;在25-40 °C下反应0.5-3小时,得到1-奧甲醛,即为反应式中化合物3; (2) 以乙酸酐为溶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将4-羟基苯乙腈与乙酸酐反应得到乙酰化的产 物(4-氰基甲基)苯酚乙酯,即为反应式中化合物4;其中,4-羟基苯乙腈与乙酸酐的摩尔体 积比为〇.8 _2 Mnol :5_20 mL; (3) 在氮气保护下,将1,8_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加入到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吡啶溶 液中,在回流条件下反应8-12小时,得到缩合产物3-(1-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即 为反应式中化合物2;其中,1,8_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与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摩尔质量 比为0.8-2 mmol :0.8-2 mmol :0.8-4 mmol ; (4) 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溶于干燥的丙酮中,加入碳酸钾和相应的溴代烷,在25-80 °C下反应4-20小时,得到取代的3-(1-奧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即为通式I所示的 化合物。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化合物2和丙酮的摩尔体积 比为0 · 8~1 · 2 mmol: 18~30 mL,化合物2、碳酸钾、溴代烷的摩尔比为0 · 8~1 · 2:2~3:0 · 8~1 · 6; 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滤液真空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取代的3-(1-奧基)-2-(4-羟基苯基) 丙稀腈。6. 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在检测pH值的应 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工序为: (1)将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与H+反应,生成具有通式II结构的化合物:通式II 通式II中,R与通式I的化合物中的R相同; (2 )测定由上述工序中的反应引起的体系荧光变化,从而检测溶液中的H+。8. 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含腈基的奧-苯乙烯衍生物作为近红外荧光染料方面的应 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工序为 (1) 将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与H+反应,形成通式II结构的化合物:通式II 通式II中,R与通式I的化合物中的R相同; (2) 将通式II结构的化合物用紫外光照射,形成通式III化合物:通式III (3 )测定由上述工序中的反应引起的体系荧光变化。
【文档编号】C07C255/37GK105884650SQ20161024133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9日
【发明人】朱亮亮, 周蕴赟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