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31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利用浸渍涂布法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至少一层的层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法中,例如在使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称为“感光体”)的表面带电后,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影,使色粉静电附着到感光体表面,将静电潜影显影,将获得的色粉图像从感光体表面转印到纸等记录介质上并定影,从而形成图像。色粉通过摩擦带电,并通过显影辊等显影剂载体被传送,提供到感光体表面。未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残留在感光体表面的色粉通过去除单元物理性地被抓取,从感光体表面去除。
作为现在实际应用的感光体,从大的方面划分为使用无机类材料的感光体和使用有机类材料的感光体。无机类例如包括使用非晶硒(a-Se)、非晶形硒化砷(a-As2Se3)等硒类材料的感光体;将非晶硅(a-Si)及染料杂化(dye-sensitized)的氧化锌(ZnO)分散到粘合树脂中的感光体。并且,有机类包括将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酞菁染料等、将作为电荷传送物质的腙或丁二烯类化合物等分散到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感光体。
使用有机类材料的感光体和使用无机类材料的感光体相比,由于材料种类多,可进行多种组合,因此可获得较高的电子照相特性,避免毒性,并可以低成本进行生产。
使用有机类材料的感光体的制造方法(感光层的形成方法)中,在含有感光物质的涂液(感光液)中浸渍具有导电性的基体、捞出后干燥以形成感光层的浸渍涂布法的装置构造较为简单,生产性良好,因此被广泛采用。
因此,浸渍涂布法制造技术较为简单、可制造多个,因此适于大量生产,但由于涂布槽、配管等需要较多的感光液,实际上未被使用的感光液会剩余较多,因此在量少品种多的生产中,成本较高。因此开始研究减少涂液的方法。
并且,由于感光液使用有机溶剂,因此易产生有机溶剂的蒸发,为了进行感光液的粘度调整而追加有机溶剂,并且在涂布时为了对溢出的感光液进行回收再利用而进行感光液的循环,但循环时由于容易产生气泡,因此对气泡去除装置进行了各种研究。
但是,特开平9-269604号公报中记载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涂布装置虽然对于溢出的涂液在存储槽之前设置了除气机构,但气泡是由于循环系统的配管、送液泵等而产生的,并未考虑涂布时涂液中的气泡。
并且,特开2001-272803号公报中记载的电子照相用有机感光体的涂布装置中,在送液泵和涂布槽之间设置离心式气泡去除分离器,但其前提也是溢出的涂液返回时产生气泡,因此并未考虑在该离心式气泡去除分离器的下游一侧产生的气泡。
进一步,在非密封系统的涂布系统中,如果涂液整体的量变少,则涂液与空气的接触相对变多,并且如果送出量变多,则易于带入空气。特开平9-269604号公报、特开2001-272803号公报均未记载涂液总量少时的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形成装置,即使在送液中途产生气泡,也不会使该气泡送入到浸渍筒内,形成没有涂膜缺陷的感光层的。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该层形成装置由涂布槽构成,通过浸渍涂布法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至少一层,上述涂布槽具有存储涂液的液槽;下端口浸渍在涂液中的浸渍筒;将从送液泵送出的涂液排出到液槽的涂液排出口,该层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浸渍筒的下端口与涂液排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并且涂液排出口配置得比浸渍筒的下端口靠上方。
根据本发明,层形成装置由涂布槽构成,通过浸渍涂布法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至少一层,上述涂布槽具有存储涂液的液槽;下端口浸在涂液中的浸渍筒;以及将从送液泵送出的涂液排出到液槽的涂液排出口。浸渍筒的下端口与涂液排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并且涂液排出口配置得比浸渍筒的下端口靠上方。因此,由于浸渍筒的下端口与涂液排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并且涂液排出口配置得比基体用的浸渍筒的下端口靠上方,因此气泡不会进入到浸渍筒。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层形成装置,即使气泡进入到涂液中,气泡也不会进入到浸渍筒,可获得没有涂膜缺陷的、良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当用于电子照相装置时不会出现图像缺陷,可确保高画质的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涂液排出口和浸渍筒的下端口在上下方向上分离5mm以上。
根据本发明,涂液排出口和浸渍筒的下端口在上下方向上分离5mm以上。因此,即使含有气泡的涂液从涂液排出口排出,由于排出口和浸渍筒的下端口的高度差为5mm以上,因此气泡在浸渍筒的外侧停止,不会进入到内侧。这样一来,可获得在应涂布涂液的基体中不存在气泡的良好的感光层。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向涂液排出口送液的涂液送液口,在涂液送液口上方配置形成涂液排出口的板状的分散板。
根据本发明,层形成装置还具有向涂液排出口送液的涂液送液口,在涂液送液口上方配置形成涂液排出口的板状的分散板。因此,可使从涂液送液口送出的涂液分散为放射状。例如,当形成多个涂液排出口时,通过分散涂液,可实现从各涂液排出口排出涂液,适用于多个浸渍筒的处理。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分散板上,在和涂液送液口上方对应的位置上设置锥形的液分散用凸部。
根据本发明,在分散板上,在和涂液送液口上方对应的位置上设置锥形的液分散用凸部。由于涂液送液口上方形成为锥形,因此可顺利地进行液体的分散。并且,可以较大的面积接受送液的冲突,因此可抑制液体之间的冲突引起气泡的产生。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涂布槽由具有液槽的下部槽和比其靠上方的上部槽构成,该下部槽和上部槽可上下分割为二部分。
根据本发明,涂布槽由具有液槽的下部槽和比其靠上方的上部槽构成,该下部槽和上部槽可上下分割为二部分。因此,对涂液更换的清洁、保养变得容易,并且可缩短作业时间。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液槽的上部形成为锥形,并且在液槽顶部设有用于将气泡排出的排气泡管。
根据本发明,在浸渍筒的外部,在涂布槽的里面形成液槽,液槽的上部形成为锥形,并且在液槽顶部设有用于将气泡排出的排气泡管。因此,气泡沿上部锥形的倾斜向上移动,可将这些气泡通过排气泡管切实地排出。并且,由于气泡不会停留,因此不会进入到浸渍筒。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涂液是电荷传送层用涂液。
根据本发明,由于涂液是电荷传送层用涂液,因此对于和底涂层或电荷产生层用的涂液相比易于产生气泡的电荷传送层用的涂液,也可简单地去除气泡。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层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构成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以及循环装置,该循环装置至少具有用于使液槽中存储的涂液循环的循环路径、和用于将涂液送到循环路径的送液泵。
根据本发明,层形成系统由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及循环装置构成,该循环装置至少具有用于使液槽中存储的涂液循环的循环路径、和用于将涂液送到循环路径的送液泵。因此,可构成由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及循环装置构成的层形成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通过下述详细说明及附图可得以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形成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分离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上部槽和下部槽的正面截面图。
图3是分离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上部槽和下部槽的侧面截面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正面截面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侧面截面图。
图6是图3的A-A’截面图。
图7是图3的B-B’截面图。
图8是表示分散板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表3的结果的图表。
图10A是切断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而观察到的截面图。
图10B是切断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而观察到的截面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使用的分散板的平面图。
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使用的分散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形成系统41的概要图。图2是分离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上部槽25和下部槽24的正面截面图。图3是分离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上部槽25和下部槽24的侧面截面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正面截面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涂布槽的侧面截面图。形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层形成系统41包括层形成装置30和循环装置37。层形成装置30至少具有多个浸渍筒7、浸渍浴槽31、及浸渍装置32。层形成装置30与具有送液泵13、回流配管15及供给配管16的循环装置37连接。层形成系统41是如下系统从循环装置37向层形成装置30提供已调制的涂液,在充满所提供的涂液的浸渍筒7中,通过浸渍装置32浸渍圆筒状基体1,通过向圆筒状基体1涂布涂液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
浸渍浴槽31在内部形成空间33,在该空间33中充满涂液。浸渍浴槽31具有下部槽24及上部槽25,通过连接下部槽24和上部槽25而形成。下部槽24和上部槽25之间通过防漏液机构实现密封,上述防液漏机构由未图示的密封部件等形成。浸渍浴槽31上侧的内壁部中,在沿上下(垂直)方向的平面切开的截面中,与上下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A1上观察的截面的轮廓线形成为锥形、具体而言形成为V字状,与上下方向垂直且与第一方向A垂直的第二方向A2上观察的截面的轮廓线随着从第一方向一端向另一端而向上方倾斜。该浸渍浴槽31中设有多个浸渍筒7。
浸渍筒7形成为圆筒状,轴方向两端开口。浸渍筒7中,轴方向下端口7a配置在浸渍浴槽31的内部,浸渍到空间33内的涂液中,浸渍筒7内布满涂液。浸渍筒7的上端部7b上设有溢出涂液接收器17。
溢出涂液接收器17是接收并存储从浸渍筒7的上端部7b溢出的涂液的器皿,设有回流配管15。回流配管15是连接溢出涂液接收器17和搅拌槽10的配管,形成使溢出涂液接收器17中存储的涂液返回到搅拌槽10的流路。
搅拌槽10是存储液体的槽,具有利用搅拌叶片9搅拌存储的液体的搅拌机8。搅拌槽10中,涂液从溢出涂液接收器17通过回流配管15返回,溶剂从溶剂供给单元12被提供,涂液从涂液供给单元11被提供,并通过搅拌机8搅拌。搅拌槽10中设有供给配管16。供给配管16是连接搅拌槽10和浸渍浴槽31的配管,形成用于将搅拌槽10内的液体、具体而言将涂液提供到浸渍浴槽31的流路。供给配管16与浸渍浴槽31中形成的涂液送液口18相连,涂液从涂液送液口18提供到空间33。供给配管16中具有送液泵13及过滤器14。送液泵13构成为从搅拌槽10向浸渍浴槽31提供涂液。过滤器14具有去除异物的功能,配置得比送液泵13靠送液方向下游一侧。
进一步,在浸渍浴槽31的内部、即空间33中,配置分散板20。分散板20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板体,配置在空间33内,以将空间33分割为上侧及下侧。形成空间33上侧部分的分散板20和浸渍浴槽31的内壁部称为液槽21。并且将空间33下侧部分称为分散流路34。分散板20上形成多个圆筒状的涂液排出筒35。位于分散流路34的涂液通过涂液排出筒35从作为涂液排出筒35的上端口的涂液排出口19排出到液槽21。各涂液排出口19相对于多个浸渍筒7的下端口7a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地形成,形成得比多个浸渍筒7的下端口7a靠上方。
进一步,在分散板20中,在面对分散流路34的表面部34a中形成液分散用凸部36。液分散用凸部36向离开上述表面部34a的方向、具体而言向下方突出。液分散用凸部36设置在涂液送液口18的上方,第一及第二方向A1、A2的侧面部形成为锥形。进一步具体说明,液分散用凸部36配置在从涂液送液口18排出的涂液碰撞的位置,各侧面部形成为锥形,以使该碰撞的涂液大致均匀地分散到分散流路34。
浸渍浴槽31的上部、即液槽21的上部(以下称为“锥形部”)21a的顶部形成排气泡管23。排气泡管23形成为圆筒形,轴线方向一端及另一端开口,轴线方向一端配置成面向空间33,另一端配置成与溢出涂液接收器17的上端为一个面。排气泡管23是用于将液槽21内充满的涂液中存在的气泡从液槽21排出到外部的管子。
浸渍装置32是用于将圆筒状基体1浸渍到浸渍筒7的装置。浸渍装置32是所谓线性伺服机构,具有电机2、齿轮列3、滚珠丝杠4、具有螺母部件5的支持体6。电机2通过齿轮列3可驱动滚珠丝杠4旋转地构成。支持体6的构成为螺母部件5与滚珠丝杠4螺合,通过滚珠丝杠4的旋转驱动,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支持体6通过夹持部把持圆筒状基体1。
含有液槽21、浸渍筒7、涂液排出口19的构造相当于涂布槽。
在将作为被涂布物的圆筒状基体1由具有未图示的夹持部的支持体把持的状态下,利用电机2的旋转,朝向充满涂液的浸渍筒7中下降,使圆筒状基体1的上端部浸到涂液中。之后使电机2反向旋转,以预定的速度提升圆筒状基体1。这样一来,湿润状态的感光层形成在圆筒状基体1的表面,之后作为涂液的组成成分的有机溶剂蒸发,接着进行加热干燥,从而可获得感光层。
接着说明涂液中的气泡的流动。涂液中的气泡40在送液泵13送液时、在搅拌槽10内搅拌时、在供给配管16内涂液循环时等产生,但例如对于在送液泵13产生的气泡40的流动进行说明如下。在气泡40存在于涂液中的状态下,通过供给配管16、用于去除垃圾及杂质等的过滤器14,到达涂液送液口18。
之后,涂液与分散板20冲突,分散为放射状后,从涂液排出口19送入到液槽21中。之后,气泡40在液槽21中向上方上升,到达锥形部21a,沿该锥形部21a向该锥形部21a的顶部移动。
在锥形部21a的顶部上形成的、用于排出气泡40的排气泡管23中上升,从该排气泡管23的上端部排出。
排出时,气泡40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较多,即由于气泡40向空气开放的机会较多,因此气泡40会释放并消失在空气中。当气泡40未释放到空气中而未消失时,则残留到溢出涂液接收器17中。含有该气泡40的涂液通过回流配管15返回到搅拌槽10。因此,含有气泡40的涂液在送液泵13、供给配管16、液槽21、排气泡管23、搅拌槽10的循环系统中循环。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30中的涂液的气泡去除方法参照图2及图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30如图2所示,由存储涂液的下部槽24及具有浸渍筒7、锥形部21a和排气泡管23等的上部槽25构成。
实际使用涂液进行层形成时,如图3所示,使上部槽25和下部槽24合为一体使用,为了不漏液而在上部槽25及下部槽24的连接部分附加未图示的防液漏机构。
锥形部21a也可形成在以A1及A2方向中央部为顶的四角锥上,也可通过将气泡40集中到液槽21的中央部、将排气泡管23配置在液槽的中央部而去除气泡40。
图6是图3的A-A’截面图。如图6所示,具有16个外径为95mm的浸渍筒7,具有8个外径为8mm的涂液排出口19,具有1个排气泡管23,为使涂液中含有的气泡40不直接进入到浸渍筒7中,需要在浸渍筒7和涂液排出口19投影到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的状态下不互相重叠。具体而言,浸渍筒7和涂液排出口19的水平方向分离距离L1优选为15~70mm,进一步优选20~60mm。
图7是图3的B-B’截面图。图8是表示分散板20的平面图。如图3及图7所示,浸渍筒7的下端口和涂液排出口19的上下的位置关系是,涂液排出口19配置在上方。这是用于防止涂液中含有的气泡40进入到浸渍筒7中。该上下方向的距离L2因使用的涂液而不同,具体而言,在底涂层用涂液时设置为3mm以上、在电荷产生层用涂液时设置为1mm以上、在电荷传送层用涂液时设置为5mm以上,则可切实抑制气泡40进入到浸渍筒7。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30中,如果使用具有距浸渍筒7的下端口5mm以上并配置在其上方的涂液排出口19的形状的分散板20,则可实现共享。
(感光层构成及其涂液材料)
为了实现圆筒状基体1的伤口及凹凸的被覆、防止产生小洞、防止反复使用时带电性的退化、改善低温及低湿环境下的带电特性、改善带电性、阻止来自基体的不需要的电荷注入、改善感光层的粘合性等,很多情况下在圆筒状基体1和电荷产生层之间设置底涂层。
作为底涂层用的树脂,可使用聚酰胺、共聚尼龙、聚乙烯醇、聚氨酯、聚酯、环氧、酚醛树脂、酪蛋白、纤维素或明胶等树脂。特别是多使用醇溶性的共聚尼龙。并且根据需要,为了设定底涂层的体积电阻率、改善低温及低湿环境下的反复陈化特性等,利用球磨机、珠磨机及超声波振动器等分散机分散含有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铟、二氧化硅或氧化锑等无机颜料。
底涂层用涂液首先将上述树脂和无机颜料分散到水或各种有机溶剂中来调制。特别优选水、甲醇、乙醇或丁醇的单独溶剂,水及醇类或二种以上的醇类等的混合溶剂,或者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或全氯乙烯等氯类溶剂与醇类的混合溶剂。底涂层中的无机颜料的比例优选为30~90重量%的范围。
电荷产生层以通过光照射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物质为主要成分,根据需要可含有粘合剂、可塑剂及增感剂等。
作为电荷产生物质,例如可使用二萘嵌苯酰亚胺、二萘嵌苯酸酐等二萘嵌苯类颜料;喹吖啶酮、蒽醌等多环醌类颜料;金属或无金属酞菁、卤化无金属酞菁等酞菁类颜料;squarium(スクエアリウム)染料;azulenium(アズレニウム)染料;噻喃(thiapyrylium)染料;具有咔唑骨架、苯乙烯基芪骨架、三苯胺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二唑骨架、芴酮骨架、双芪骨架、二苯乙烯基二唑骨架或二苯乙烯基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特别地具有高电荷发生性能的颜料的例子包括无金属酞菁颜料、氧钛(oxotitanyl)酞菁颜料、含芴环和芴酮环的双偶氮颜料、以及含芳族胺的三偶氮颜料。
并且,电荷产生层的粘合剂例如包括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苯氧树脂、聚乙烯缩丁醛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酯树脂。
电荷产生层用涂液将上述粘合剂溶解到溶剂中,并分散电荷产生物质而调制。溶剂例如可使用丙酮、甲基乙基甲酮及环己酮等酮等,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及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电荷产生层中的电荷产生物质的比例优选为30~90重量%的范围。
电荷传送层设置在电荷产生层上。将具有接收电荷产生物质所生成的电荷并将其传送的能力的电荷传送物质、粘合剂及防桔皮涂平剂作为必须成分,根据需要可含有可塑剂、增感剂等。
电荷传送物质例如包括聚-N-乙烯咔唑及其衍生物、聚-γ-咔唑乙基谷氨酸及其衍生物、芘-甲醛缩合物及其衍生物、聚乙烯芘、聚乙烯菲、噁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9-(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蒽、1,1-双(4-二苄基氨苯基)丙烷、苯乙烯基蒽、苯乙烯基吡唑啉、吡唑啉衍生物、苯腙类、腙衍生物、三苯胺类化合物、三苯甲烷类化合物、茋类化合物、或具有3-甲基-2-苯并噻唑啉环的吖嗪化合物等的供电子物质,或芴酮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茚并噻吩衍生物、菲醌衍生物、茚并吡啶衍生物、噻吨酮衍生物、苯并[c]噌啉衍生物、叶枯净衍生物、四氰乙烯、四氰对苯醌二甲烷、四溴代苯醌、四氯代苯醌、及苯醌等吸电子物质。
电荷传送层的粘合剂只要是与电荷传送物质具有相溶性的物质即可,例如包括聚碳酸酯及共聚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缩丁醛、聚酰胺、聚酯、聚酮、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酮、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苯氧基树脂、聚砜树脂及它们的共聚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或混合二种以上使用。特别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及共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及聚酯的体积电阻率为1013Ω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及电位特性,因此优选使用。
电荷传送层用涂液将上述粘合剂溶解到溶剂中,溶解电荷传送物质并调制。作为溶解粘合剂及电荷传送物质的溶剂,例如包括甲醇、乙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乙基甲酮及环己酮等酮类,(二)乙醚、四氢呋喃等醚类,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及二氯甲烷等脂肪族卤代烃,苯、氯苯及甲苯等芳香族烃。特别优选四氢呋喃。电荷传送层中的电荷传送物质的比例优选为30~80重量%。
(基体)作为具有导电性的圆筒状基体1,例如可使用铝、铜、黄铜、锌、镍、不锈钢、铬、钼、钒、铟、钛、金或白金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铝合金、或氧化锡。并且,也可将蒸镀或涂布了金或氧化铟等的薄膜缠绕到纸或塑料等上来使用。这些材料的最终形状为圆筒状。
(涂布及干燥条件)底涂层的形成是,使用上述图1所示的层形成装置30,通过浸渍涂布法将已调制的涂液涂布到圆筒状基体1外周面上后,利用未图示的干燥装置干燥。涂膜的干燥条件设定为40℃~130℃下,在10分~2小时的范围内,使用溶剂不剩余。
形成底涂层时的提升速度根据底涂层用涂液的粘度、浓度、涂布层的厚度而设定,但优选为0.1~5.0cm/s。浸渍速度优选为提升速度的1.2~10倍。底涂层的膜厚设定为0.1~5μm左右的范围。
电荷产生层和底涂层一样,调制电荷产生层用涂液,利用图1所示的层形成装置30通过浸渍涂布法将该涂液涂布到形成了底涂层的圆筒状基体1上,利用未图示的干燥装置干燥而形成。涂膜的干燥条件设定为在40℃~130℃下,在10分~2小时的范围内,使用溶剂不剩余。
形成电荷产生层时的提升速度根据电荷产生层用涂液的粘度、浓度、涂布层的厚度而设定,但优选为0.1~5.0cm/s。浸渍速度优选为提升速度的1.2~10倍。并且,电荷产生层的膜厚设定为0.05~5μm的范围,优选设定为0.1~2.5μm的范围。
电荷传送层和底涂层、电荷产生层一样,调制电荷传送层用涂液,利用图1所示的层形成装置30通过浸渍涂布法将该涂液涂布到形成了底涂层及电荷产生层的圆筒状基体1上,利用未图示的干燥装置干燥而形成。涂膜的干燥条件设定为在40℃~130℃下,在10分~2小时的范围内,使用溶剂不剩余。
形成电荷传送层时的提升速度根据电荷传送层用涂液的粘度、浓度、涂布层的厚度而设定,但优选为0.1~5.0cm/s。浸渍速度优选为提升速度的1.2~10倍。并且,电荷产生层的膜厚设定为10~50μm的范围,优选设定为15~40μm的范围。
(实施例)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但不发明不受其任何限定。
圆筒状基体1使用长340mm、外径65mm的铝管,浸渍筒7使用半径95mm的部件,分散板20使用图4所示的涂液排出口19的直径为8mm、涂液排出口19的个数为8个的装置,层形成装置30使用可处理16个的图2~图5所示的装置,使送液量变化为2~60L/min,确认气泡40的产生状态。
(试验1)底涂层用涂液使用如下组成,目测(目测时间60秒)测定溢出时的浸渍筒7出口附近的气泡产生数。
溶剂甲醇、41重量份、1-3二氧杂环戊烷、41重量份添加剂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TTO-D-1)、9重量份树脂共聚尼龙(東レ株式会社制造CM8000)、9重量份液体粘度7mPa·s其结果如表1所示。在表1中空栏表示没有进行实验。
表1

(试验2)电荷产生层用涂液使用如下组成,同样通过目测(目测时间60秒)测定溢出时浸渍筒7出口附近的气泡产生数。
溶剂THF(四氢呋喃)、97重量份电荷产生材料X型无金属酞菁染料(東洋インキ株式会社制造)、2重量份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BX-1)、1重量份液体粘度2.5mPa·s其结果如表2所示。在表2中空栏表示没有进行实验。
表2

(试验3)电荷传送层用涂液使用如下组成,同样通过目测(目测时间60秒)测定溢出时浸渍筒7出口附近的气泡产生数。
溶剂THF(四氢呋喃)、80重量份电荷传送物质丁二烯类化合物(下述结构式A)、12重量份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三菱气体化学株式会社制造Z200)、14重量份添加剂防氧化剂(2,6-t-丁基-4甲基苯酚)、0.2重量份液体粘度400mPa·s化学式(1)

结构式A其结果如表3所示。在表3中空栏表示没有进行实验。图9是表3的结果图表化后的结果。
表3

(感光体评价)1)目测评价对圆筒状基体1上仅涂布了底涂层、电荷产生层、电荷传送层的感光层的圆筒状基体1,进行UV光下的感光体的目测检查时,发现与涂液的的测定的气泡40的个数一致个数的涂布膜缺陷。
2)图像评价从向底涂层及电荷产生层中的未发现气泡40附着的圆筒状基体1上涂布了传送层的感光体中,提取涂布缺陷个数为0、1、3、5、8的感光体,搭载到市场有售的图像形成装置(商品名数字全彩色复合机ARC-150,夏普株式会社制造),在A3大小的记录纸张上打印整面半色调时,在和可目测确认的气泡40对应的部分上出现了黑点或白点的图像缺陷。
在此,实施例是用上述层形成装置30制造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没有涂布缺陷的情况,比较例是具有一个以上涂布缺陷的情况。
表4

根据本发明,层形成装置30由涂布槽构成,通过浸渍涂布法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至少一层,上述涂布槽具有存储涂液的液槽21;下端口浸在涂液中的浸渍筒7;将从送液泵13送出的涂液排出到液槽21的涂液排出口19,其中,浸渍筒7的下端口与涂液排出口19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并且涂液排出口19配置得比浸渍筒7的下端口靠上方,因此即使气泡40进入到涂液中,气泡40也不会进入到浸渍筒7,可获得没有涂膜缺陷的、良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当用于电子照相装置时不会出现图像缺陷,可确保高画质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涂液排出口19和浸渍筒7的下端口在上下方向上分离5mm以上,因此,即使含有气泡40的涂液从涂液排出口19排出,由于涂液排出口19和浸渍筒7的下端口的高度差为5mm以上,因此气泡40在浸渍筒7的外侧停止,不会进入到内侧。这样一来,可获得在应涂布涂液的圆筒状基体1中不介入气泡40的良好的感光层。
根据本发明,层形成装置还具有向涂液排出口19送液的涂液送液口18,在涂液送液口18上方配置形成涂液排出口19的板状的分散板20,因此可使从涂液送液口18送出的涂液分散为放射状,当形成多个涂液排出口19时,通过分散涂液,可实现从各涂液排出口19排出涂液,适用于多个浸渍筒7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在分散板20上,在和涂液送液口18上方对应的位置上设置锥形的液分散用凸部36,因此可顺利地进行液体的分散。并且,可以较大的面积接受送液的冲突,因此可抑制液体之间的冲突引起的气泡40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涂布槽由具有液槽的下部槽24和比其靠上方的上部槽25构成,该下部槽和上部槽可上下分割为二部分,因此,对涂液更换的清洁、保养变得容易,并且可缩短作业时间。
根据本发明,在浸渍筒7的外部,在涂布槽的里面形成液槽21,液槽的上部形成为锥形,并且在液槽顶部设有用于将气泡40排出的排气泡管23,因此,气泡40沿上部锥形的倾斜向上,可将这些气泡40通过排气泡管23切实地排出。并且,由于气泡40不会停留,因此不会进入到浸渍筒7。
根据本发明,对于和底涂层或电荷产生层用的涂液相比易于产生气泡40的电荷传送层用的涂液,也可简单地去除气泡40。
根据本发明,层形成系统41由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30及循环装置37构成,该循环装置37至少具有使液槽21中存储的涂液循环的回流配管15及供给配管16;用于将涂液送到回流配管15及供给配管16的送液泵13,因此,可制造不存在气泡40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
从上述试验及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比较可知,即使循环涂液中含有气泡40,只要使气泡40不进入到实际的浸渍筒7中,则可制造没有涂布缺陷的良好的感光体。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层形成装置30,则不会向圆筒状基体1涂布气泡40,可制造出没有涂布缺陷的、良好的感光体。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圆筒状基体1使用外径为65mm的装置,上层或分散板也可如图10A及图10B所示一样进行变更,可对应30mm~120mm的外径。
图10A是切断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30A而观察到的截面图,图10B是切断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30B而观察到的截面图。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30A使用的分散板20A的平面图,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形成装置30B使用的分散板20B的平面图。层形成装置30A、30B与层形成装置30中,仅仅设置的浸渍筒7的个数及涂液排出口19的个数不同。
具体而言,层形成装置30A具有5个浸渍筒7,该5个浸渍筒7中的4个浸渍筒7的轴线设置在四角形的对角上,剩余的1个设置在连接上述对角的对角线的交点上。分散板20上形成4个涂液排出口19,各涂液排出口19的轴线配置在连接相邻的浸渍筒7的轴线的直线上。因此,涂液排出口19配置在浸渍筒7之间。
层形成装置30B具有64个浸渍筒7,该64个浸渍筒7配置为8行8列的矩阵状。分散板20上形成54个涂液排出口19。各涂液排出口19配置为6行9列的矩阵状,42个涂液排出口19的轴线配置在连接相邻的浸渍筒7的轴线的直线上。因此,42个涂液排出口19配置在浸渍筒7之间。
本发明可不脱离其主旨及主要特征地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从各方面而言仅是单纯的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范围所示,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进一步,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均属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该层形成装置由涂布槽构成,通过浸渍涂布法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至少一层,上述涂布槽具有存储涂液的液槽;下端口浸在液槽的涂液中的浸渍筒;以及将从送液泵送出的涂液排出到液槽的涂液排出口,该层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浸渍筒的下端口与涂液排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并且涂液排出口配置得比浸渍筒的下端口靠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液排出口和浸渍筒的下端口在上下方向上分离5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向涂液排出口送液的涂液送液口,在涂液送液口上方配置形成有涂液排出口的板状的分散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散板上,在和涂液送液口上方对应的位置上设置锥形的液分散用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涂布槽由具有液槽的下部槽和比其靠上方的上部槽构成,该上部槽和下部槽可上下分割为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槽的上部形成为锥形,并且在液槽顶部设有用于将气泡排出的排气泡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液是电荷传送层用涂液。
8.一种层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形成装置;以及循环装置,至少具有用于使液槽中存储的涂液循环的循环路径、和用于将涂液送到循环路径的送液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涂液中没有气泡卷入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层形成装置。在通过浸渍涂布方法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层形成装置(30)中,即使涂液循环中途存在气泡,使浸渍筒的下端口与涂液排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并且涂液排出口配置得比基体用浸渍筒的下端口靠上方,使得在实际涂布中使用的涂液部分不会进入气泡。
文档编号B05C3/02GK101055434SQ200710096788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吉冈孝司, 坂元雅游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