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15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
背景技术
地下滴灌是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一,与地面滴灌技术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节水、节能、省工、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及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棵间蒸发等诸多优点。滴头是滴灌技术的核心部件,主要作用是使水在流经其细长的流道时产生足够压降,从而使得通过各级支管的流量基本相同,实现对作物稳定、均匀的灌溉。灌溉用水在进入滴头流道之前虽然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但水中的微小杂质仍容易在滴头内聚集,会使滴头流道堵塞,导致滴灌系统失效,尤其在地下滴灌系统表现更为突出。为提高地下滴灌系统综合抗堵塞性能,研制高效抗堵塞性能的滴头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抗堵塞、自清洗功能的抗堵塞多流道滴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包括储水腔、滤水槽和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水口,该两个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流道相连;所述流道为半圆齿状、双行流道,其双行中间设有所述滤水槽;所述滤水槽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水口,该两个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流道相通;所述储水腔上设有管滴孔,其长度为所述流道的长度的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道为双行、半圆齿状流道,因此,使水流通过流道的流线与流道的上下壁面形状基本平行,有效地避免了涡流区、滞留区的产生,可满足流道“自清洗”功能,同时,在畅通的流道内,流速变化不大,近壁面的速度较高,使微小杂质不能聚集,被流水带出,有效地提高了抗堵塞性能。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道为双行,因此,有效地保证了流道有足够长度,保证流道运行充分消能,从而形成平稳压降,使出水均匀。3、本实用新型中的滤水槽开在双行流道中间,有效保证了流道有足够长度,保证流道运行充分消能,形成平稳压降,使出水均匀;并且双行流道分别有进出口,因此,有效地保证了流道进出水量,充分利用滴头有限的平面空间,缩小了滴头结构尺寸。4、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易于生产,适于地下、地面滴灌管线内镶嵌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流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流道结构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B向视图。图中:I一储水腔 2—出水口 3—滤水槽 4一流道 5—进水口 6—管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f 4所示,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包括储水腔1、滤水槽3和流道4。储水腔I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水口 2,该两个出水口 2分别与流道4相连;流道4为半圆齿状、双行流道,其双行中间设有滤水槽3 ;滤水槽3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水口 5,该两个进水口 5分别与流道4相通;储水腔I上设有管滴孔6,其长度为流道4的长度的1/3。滴灌系统供水时,滴灌管内的水就经过滤水槽3,通过进水口 5进入流道4,通过窄长流道沿程消能,平衡压降,通过出水口 2进入储水腔1,当储水腔水I中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时,水流通过管滴孔6进入土壤。
权利要求1.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包括储水腔(I)、滤水槽(3)和流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I)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水口(2),该两个出水口(2)分别与所述流道(4)相连;所述流道(4)为半圆齿状、双行流道,其双行中间设有所述滤水槽(3);所述滤水槽(3)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水口(5),该两个进水口(5)分别与所述流道(4)相通;所述储水腔(I)上设有管滴孔(6),其长度为所述流道(4)的长度的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包括储水腔、滤水槽和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水口,该两个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流道相连;所述流道为半圆齿状、双行流道,其双行中间设有所述滤水槽;所述滤水槽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水口,该两个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流道相通;所述储水腔上设有管滴孔,其长度为所述流道的长度的1/3。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抗堵塞性能好,易于生产,适于地下、地面滴灌管线内镶嵌,可实现对作物稳定、均匀的灌溉。
文档编号B05B1/20GK203002504SQ2012206390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闫卫东, 王栋, 谢永生, 王立军, 薛瑞清 申请人:武威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