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4533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水隔热的屋顶楼顶胶。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建筑房屋平屋顶所用的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这些防水材料致命的弊病是防水寿命短,仅几年就发生漏渗水。一个建筑物的寿命几十年至一百余年,光防水的小修大修重新做就得几十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麻烦,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每年全国各地区仅部分房屋防水维修所用的费用就高达几十个亿,而且这些防水材料用场又都是单一化防水。现有的防水胶产品只能做防水功能,寿命短、不耐老化、不耐低温、不隔热、不防火。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低温、延伸性强的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所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其中,所述均泡剂选自硅油AK8830(德美)、H-3202(中山市东峻化工公司)或L-5304(美国迈图公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选自十(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或DBTL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发泡剂选自正戊烷、环戊烷或二氯氟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阻燃剂选自三聚氰胺氰尿酸酯、氯化石蜡或TCEP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水剂选自氯化铝、乳化沥青、氯化铁或金属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更为优选,所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在上述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还进一步优选了均泡剂、催化剂、阻燃剂、发泡剂和防水剂的具体成分,即所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在隔热、耐高温、粘结性方面具有更佳优异的表现。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升温至40~50℃,加入四羟基聚醚、防水剂、阻燃剂,搅拌10~20分钟,混料升温至55~65℃加均泡剂、催化剂和发泡剂,于60~70℃搅拌1小时后,加入MDI搅拌均匀即得。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四羟基聚醚、防水剂、阻燃剂,在40~50℃搅拌10~20分钟,能够更好的利于均匀反应,之后将混料升温至55~65℃加入均泡剂、催化剂和发泡剂,有利于产品合格。作为优选,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升温至45℃,加入四羟基聚醚、乳化沥青、TCEP,搅拌15分钟,混料升温至60℃加硅油AK8830、催化剂十(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和正戊烷,于65℃搅拌1小时后,加入MDI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在建筑顶部隔热防水中的应用。即可将其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楼顶屋顶,做保温隔热防水层,发挥其耐热、隔热、不透水的优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采用无公害原料MF合成,在MF混合时,添加了催化剂、阻燃剂、发泡剂、聚合物、防水剂等,使其冬天耐低温夏天耐高温,遇火不燃,没有任何毒溶气体释放,起到夏天隔热冬天保温的作用。此外,本发明产品无毒无味,克服了现有防水功能的产品,寿命短、不耐老化、不隔热、不防火的不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1、组成2、制备方法: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升温至45℃,加入四羟基聚醚、乳化沥青、TCEP,搅拌15分钟,混料升温至60℃加硅油AK8830、催化剂十(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和正戊烷,于65℃搅拌1小时后,加入MDI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乳化沥青替换为氧化铝。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正戊烷替换为三氧氟乙烷。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TCEP替换为氯化石蜡。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升温至40℃,加入四羟基聚醚、乳化沥青、TCEP,搅拌10分钟,混料升温至55℃加硅油AK8830、催化剂十(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和正戊烷,于60℃搅拌1小时后,加入MDI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成不同,如下所示: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成不同,如下所示: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成不同,如下所示: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成不同,如下所示:实验例1耐低温试验将实施例1~9所述的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涂于表面积为10m2的水泥平面(模拟屋顶楼顶)上,放置于-30℃条件下72小时以上,观察开裂情况,结果见表1:表1-30℃条件下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的开裂情况试验组开裂情况实施例1不开裂实施例2不开裂实施例3不开裂实施例4不开裂实施例5不开裂实施例6不开裂实施例7不开裂实施例8不开裂实施例9不开裂实验例2耐火试验将实施例1~9所述的填缝胶涂于水泥平面(模拟屋顶楼顶)上,使用明火测试所述填缝胶是否会被明火引燃,结果见表2:表2-30℃条件下填缝胶的燃烧情况试验组燃烧情况实施例1不燃实施例2不燃实施例3不燃实施例4不燃实施例5不燃实施例6不燃实施例7不燃实施例8不燃实施例9不燃实验例3防水、耐热、耐老化性能试验1、防水性能:将实施例1~9所述的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分别涂于表面积为10m2的水泥凹面上,并在凹面处放满水,模拟屋顶楼顶的积水情况。连续进行测试3个月,均无漏水、无脱落、无起皮。2、耐热、耐老化性能:将实施例1~9所述的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分别涂于表面积为1m2的水泥平面上,并于60℃下高温烘烤10次/天,每次4分钟,连续进行测试3个月,结果发现未出现裂纹现象,也未有老化现象。实验例4粘结性试验对实施例1~9所述的屋顶楼顶防水隔热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剥离强度测试(GB279和GB8808规定的测试方法),比较其粘结性,结果见表2:表3粘结性试验试验组粘结性实施例1优实施例2优实施例3优实施例4优实施例5优实施例6优良实施例7优良实施例8一般实施例9一般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