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331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填充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底部填充胶是设计用于使用在覆晶芯片中,以增强其可靠度的。由于硅材料做成的芯片的热膨胀系数远比基板的低的多,虽然做热循环测试中常常会有相对位移的产生,导致机械疲劳而引起的焊点脱落或者断裂的问题。但底部填充胶的加入的芯片的可靠性得到了加强。 底部填充胶通常是用于把芯片和基板材料粘结起来,保护焊球。从而提高芯片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还被运用到一些手持设备,比如手机的电路板设计中,因为手持设备必须要通过严苛的跌落试验和滚动试验,如果没有底部填充胶的保护,芯片封装的焊点很难承受这样的试验。添加底部填充胶的步骤通常会被安排在电路板组装时完成,就是在芯片完全通过电性能测试确定芯片功能没有问题才会执行,因为在使用底部填充胶之后的芯片就很难对其进行修理和重做。

在硬盘、显卡等使用时发热量比较多的电子产品上,随着作为电子产品核心部件的线路板的贴装密度日益增加,印刷线路的间隔也在日益变窄;同时湿气、结露、油份、清洗剂、霉点、虫子的尸体、灰尘等异物的附着,目前很多底部填充胶由于耐高温性能不佳,熔点温度大致在80~90℃,在电子元件发热量大温度升高,加之震动、内部应力等作用下,底部填充胶熔融导致电路失控、短路、断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底部填充胶耐高温性能不佳,在高温条件下,易熔融,而导致电路失控、短路、断路现象,缩短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轻木屑与椰子壳粉碎后,浸泡于双氧水中,再经过滤,干燥,挤压,接着将其进行梯度煅烧碳化,再将其与乙醇溶液、硅酸钠等物质进行加热反应,并添加燃烧的镁条,得到出料物,接着将其煅烧,得到填料,最后将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等物质进行加热搅拌混合,即可得到耐高温底部填充胶。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耐高温性能好,熔点温度大致在170~200℃,保证了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取轻木放入木头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轻木屑,并与轻木屑质量12~16%的椰子壳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完全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5%双氧水,在45~50℃下,以160r/min搅拌40~50min后过滤,将滤渣放入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90~95℃,干燥4~6h,随后放入挤压机中,设定压力为25~27MPa,挤压6~9min,收集挤压物;

(2)将上述挤压物放入管式碳化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为240~280℃,预碳化1~2h,再以12℃/min升温至460~480℃,碳化2~3h,随后以20℃/min升温至720~780℃,碳化50~8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收集碳化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

(3)按重量份数计,取40~45份上述过筛颗粒、16~18份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12~14份硅酸钠、10~15份草酸及2~5份氧化锆,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使用混合气将反应釜中空气排出,设定温度为70~80℃,以200r/min搅拌20~30min,随后点燃氧化锆质量1~2倍的镁条,放入反应釜中,待镁条完全燃烧后停止搅拌,静置2~3h后出料,收集出料物,所述混合气为氮气和氩气按体积比4:1混合而成;

(4)对上述出料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并放入马弗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700~900℃,保温煅烧1~2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煅烧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得填料;

(5)按重量份数计,取45~5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9~22份上述填料、11~14份二乙烯三胺、0.6~1.3份三乙氧基硅烷、4~6份咪唑及2~3份丙酮,首先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2~85℃,保温10~15min,再加入上述填料、三乙氧基硅烷、咪唑及丙酮,以160r/min搅拌30~40min,随后加入二乙烯三胺,升温至140~145℃,搅拌保温30~35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耐高温底部填充胶。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将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置于烧杯中,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为180~250℃,加热35~45min后,将其均匀涂覆于半导体晶片上,控制涂覆的厚度为180~220μm,待涂覆结束后,将涂覆后的半导体晶片置于温度为70~8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50~70min后,将晶片切割成单个管芯即可。经检测,该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熔点达到170~200℃,导热性能好,导热系数达到0.958~1.123W/(m·k)。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具有耐高温性能,其熔点达到170~200℃;

(2)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导热性能好,导热系数达到0.958~1.123W/(m·k);

(3)本发明所需要的原材料获取简便,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取轻木放入木头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轻木屑,并与轻木屑质量12~16%的椰子壳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完全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5%双氧水,在45~50℃下,以160r/min搅拌40~50min后过滤,将滤渣放入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90~95℃,干燥4~6h,随后放入挤压机中,设定压力为25~27MPa,挤压6~9min,收集挤压物;将上述挤压物放入管式碳化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为240~280℃,预碳化1~2h,再以12℃/min升温至460~480℃,碳化2~3h,随后以20℃/min升温至720~780℃,碳化50~8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收集碳化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再按重量份数计,取40~45份上述过筛颗粒、16~18份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12~14份硅酸钠、10~15份草酸及2~5份氧化锆,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使用混合气将反应釜中空气排出,设定温度为70~80℃,以200r/min搅拌20~30min,随后点燃氧化锆质量1~2倍的镁条,放入反应釜中,待镁条完全燃烧后停止搅拌,静置2~3h后出料,收集出料物,所述混合气为氮气和氩气按体积比4:1混合而成;

对上述出料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并放入马弗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700~900℃,保温煅烧1~2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煅烧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得填料;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45~5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9~22份上述填料、11~14份二乙烯三胺、0.6~1.3份三乙氧基硅烷、4~6份咪唑及2~3份丙酮,首先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2~85℃,保温10~15min,再加入上述填料、三乙氧基硅烷、咪唑及丙酮,以160r/min搅拌30~40min,随后加入二乙烯三胺,升温至140~145℃,搅拌保温30~35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耐高温底部填充胶。

实例1

首先取轻木放入木头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轻木屑,并与轻木屑质量16%的椰子壳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完全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5%双氧水,在50℃下,以160r/min搅拌50min后过滤,将滤渣放入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95℃,干燥6h,随后放入挤压机中,设定压力为27MPa,挤压9min,收集挤压物;将上述挤压物放入管式碳化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为280℃,预碳化2h,再以12℃/min升温至480℃,碳化3h,随后以20℃/min升温至780℃,碳化8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收集碳化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再按重量份数计,取45份上述过筛颗粒、18份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14份硅酸钠、15份草酸及5份氧化锆,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使用混合气将反应釜中空气排出,设定温度为80℃,以200r/min搅拌30min,随后点燃氧化锆质量2倍的镁条,放入反应釜中,待镁条完全燃烧后停止搅拌,静置3h后出料,收集出料物,所述混合气为氮气和氩气按体积比4:1混合而成;对上述出料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并放入马弗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900℃,保温煅烧2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煅烧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得填料;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5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22份上述填料、14份二乙烯三胺、1.3份三乙氧基硅烷、6份咪唑及3份丙酮,首先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5℃,保温15min,再加入上述填料、三乙氧基硅烷、咪唑及丙酮,以160r/min搅拌40min,随后加入二乙烯三胺,升温至145℃,搅拌保温35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耐高温底部填充胶。

将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置于烧杯中,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为250℃,加热45min后,将其均匀涂覆于半导体晶片上,控制涂覆的厚度为220μm,待涂覆结束后,将涂覆后的半导体晶片置于温度为8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70min后,将晶片切割成单个管芯即可。经检测,该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熔点达到200℃,导热性能好,导热系数达到1.123W/(m·k)。

实例2

首先取轻木放入木头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轻木屑,并与轻木屑质量12%的椰子壳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完全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5%双氧水,在45℃下,以160r/min搅拌40min后过滤,将滤渣放入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90℃,干燥4h,随后放入挤压机中,设定压力为25MPa,挤压6min,收集挤压物;将上述挤压物放入管式碳化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为240℃,预碳化1h,再以12℃/min升温至460℃,碳化2h,随后以20℃/min升温至720℃,碳化5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收集碳化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再按重量份数计,取40份上述过筛颗粒、16份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12份硅酸钠、10份草酸及2份氧化锆,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使用混合气将反应釜中空气排出,设定温度为70℃,以200r/min搅拌20min,随后点燃氧化锆质量1倍的镁条,放入反应釜中,待镁条完全燃烧后停止搅拌,静置2h后出料,收集出料物,所述混合气为氮气和氩气按体积比4:1混合而成;对上述出料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并放入马弗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700℃,保温煅烧1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煅烧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得填料;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4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9份上述填料、11份二乙烯三胺、0.6份三乙氧基硅烷、4份咪唑及2份丙酮,首先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2℃,保温10min,再加入上述填料、三乙氧基硅烷、咪唑及丙酮,以160r/min搅拌30min,随后加入二乙烯三胺,升温至140℃,搅拌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耐高温底部填充胶。

将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置于烧杯中,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为180℃,加热35min后,将其均匀涂覆于半导体晶片上,控制涂覆的厚度为180μm,待涂覆结束后,将涂覆后的半导体晶片置于温度为7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50min后,将晶片切割成单个管芯即可。经检测,该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熔点达到170℃,导热性能好,导热系数达到0.958W/(m·k)。

实例3

首先取轻木放入木头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轻木屑,并与轻木屑质量14%的椰子壳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完全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5%双氧水,在47℃下,以160r/min搅拌45min后过滤,将滤渣放入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92℃,干燥5h,随后放入挤压机中,设定压力为26MPa,挤压7min,收集挤压物;将上述挤压物放入管式碳化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为260℃,预碳化2h,再以12℃/min升温至470℃,碳化3h,随后以20℃/min升温至760℃,碳化7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收集碳化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再按重量份数计,取42份上述过筛颗粒、17份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13份硅酸钠、12份草酸及3份氧化锆,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使用混合气将反应釜中空气排出,设定温度为75℃,以200r/min搅拌25min,随后点燃氧化锆质量1倍的镁条,放入反应釜中,待镁条完全燃烧后停止搅拌,静置2h后出料,收集出料物,所述混合气为氮气和氩气按体积比4:1混合而成;对上述出料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并放入马弗炉中,使用氮气保护,设定温度800℃,保温煅烧1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煅烧物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得填料;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47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20份上述填料、13份二乙烯三胺、0.8份三乙氧基硅烷、5份咪唑及3份丙酮,首先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3℃,保温12min,再加入上述填料、三乙氧基硅烷、咪唑及丙酮,以160r/min搅拌32min,随后加入二乙烯三胺,升温至142℃,搅拌保温32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耐高温底部填充胶。

将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置于烧杯中,对其进行加热,控制温度为2200℃,加热39min后,将其均匀涂覆于半导体晶片上,控制涂覆的厚度为190μm,待涂覆结束后,将涂覆后的半导体晶片置于温度为75℃的烘箱中进行干燥60min后,将晶片切割成单个管芯即可。经检测,该耐高温底部填充胶熔点达到180℃,导热性能好,导热系数达到0.989W/(m·k)。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