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减振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81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减振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减振阀,属油压减振器类。
背景技术
减振阀是置于高速电力机车或其他高速机车车辆的油压减振器内,使减振器产生阻尼力消除机车车辆振动的重要构件。
目前的减振器,在拉伸或压缩工况下,大多只有一个直径固定的节流孔和减振阀孔,只能满足机车车辆在低速、中速运行时对孔径大小的要求,而不能满足高速运行时的要求,高速运行时振动速度成倍增加,通过减振阀孔的油量也成倍增加,因孔径不能加大,造成油缸内压力过大,形成刚性冲击,影响机车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造成减振器的破损,漏油。虽然目前也有些油压减振器设计成有多个减振阀,但没有按低、中、高速运行阶段对减振阀截面积大小的不同要求,来自动控制减振阀孔截面积大小,因为低速、中速时如果减振阀孔截面积过大,使油缸内压力过大,又容易造成瞬间刚性冲击,影响高速机车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甚至会造成减振器的损坏和漏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电力机车在不同速度运行阶段都能达到最佳阻尼力的减振阀,这种减振阀能确保机车在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提高油压减振器的质量和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减振器储油缸端内,设置四个功能各异的减振阀,以协调完成全部减振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由高速节流减振阀5,高速卸荷减振阀6,全工况节流减振阀12和全工况卸荷减振阀8组成,所有减振阀都置于油压减振器储油缸端1内,并呈圆周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合理,用于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内,能确保机车在任何速度阶段内运行,均能获得最佳阻尼力,保证了机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油压减振器的质量和寿命。2、减振阀的阻尼力在不拆卸减振器的条件下,可调节到需要的范围。


图1为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减振器储油缸端,12-减振阀,17-上油缸,18-活塞,19-储油缸,20-活塞杆,21-联结头,22-止逆阀,23-下油缸,24-底部止逆阀。
图2为高速减振阀结构示意图,其中,1-减振器储油缸端,2-调簧螺帽,3-节流减振阀压紧弹簧,4-节流减振阀滑套,5-高速节流减振阀,6-高速卸荷减振阀,7-高速减振阀压紧弹簧。
图3为全工况减振阀结构示意图,其中,8-全工况卸荷减振阀,9-卸荷减振阀压紧滑套,10-卸荷减振阀压紧弹簧,11-高速垫圈,12-全工况节流减振阀。
图4为减振阀在储油缸端内的分布示意图,其中,5-高速节流减振阀,6-高速卸荷减振阀,12-全工况节流减振阀,8-全工况卸荷减振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当机车振动时,活塞18在油缸23内上下移动,减振器拉伸时,活塞在油缸23内向上移动,止逆阀22关闭,底部止逆阀24打开,上油缸内压力增加,顶开减振阀12的压紧滑套4,油流进储油缸19,同时,下油缸23因容积加大造成负压使储油缸19内油顶开底部止逆阀24,流向下油缸23,反之,当减振器压缩时,活塞18向下移动,底部止逆阀24关闭,下油缸23内的油顶开止逆阀22流向油缸17,因油缸内活塞杆20加长,体积加大,故整个油缸的容积变小,故多余的油顶开减振阀13的压紧套4进入储油缸19。
参见图24,当机车车辆为一般速度运行时,由于减振器振动速度不大,产生的油压只能打开全工况节流减振阀12和全工况卸荷减振阀8,此时高速节流减振阀5和高速卸荷减振阀6处于工作状态,故减振器油缸内压力能达到最佳阻尼力;当机车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由于减振器的振动速度成倍增加,此时仍靠全工况节流减振阀12和全工况卸荷减振阀8的孔径,已不能满足通过双倍的油流量,因此,减振器油缸内压力加大,顶开高速节流减振阀5和高速卸荷减振阀6,使油缸内油压仍保持在允许范围内,而孔的截面积增加一倍,这就保证了减振器油缸内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最佳的减振阻尼力,同时,也避免了产生刚性冲击的可能性,确保了机车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减振阀,其特征在于它由高速节流减振阀(5)、高速卸荷减振阀(6),全工况节流减振阀(12)和全工况卸荷减振阀(8)组成,所有减振阀都置于油压减振器储油缸端(1)内,并呈圆周形分布。
专利摘要一种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减振阀,属油压减振器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电力机车在不同速度运行阶段都能达到最佳阻尼力的减振阀,这种减振阀能确保机车在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提高油压减振器的质量和寿命。该减振阀的特征在于它由高速节流减振阀、高速卸荷减振阀,全工况节流减振阀、全工况卸荷减振阀组成,所有减振阀都置于油压减振器储油缸端内,并呈圆周形分布。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高速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内,使减振器产生阻尼力消除机车车辆的振动。
文档编号B60G13/00GK2486371SQ0124927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1日
发明者黄鸿儒 申请人:株洲庆云电力机车配件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