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67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轨车辆的驱动轴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差速装置及其需要配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
在现有的无轨车辆(以下简称车辆)中,传动轴与驱动轴、驱动轴与驱动轮之间采用的传动差速方式及其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一种是简单的传动差速方式,即在一根设有链轮传动的驱动轴的两端装设车轮,其中一端的车轮与驱动轴固定装设,另一端的车轮与驱动轴滑动装设,用固定装设的车轮驱动车辆行驶,用滑动装设的车轮解决车辆在转向过程中驱动轴两端的车轮发生的转速差,这种简单的传动差速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只能使驱动轴一端的车轮具有驱动力,当这一端的车轮发生打滑时,车辆便不能行驶。因此,在较大功率的车辆中很少采用,但由于其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等特点,在一些小功率车辆(如三轮车)中仍有使用。另一种是长期以来普遍采用至今堪称是先进的传动差速方式,即用差速器把两根名为半轴的轮轴相联接并传递扭矩称之为驱动轴,在每根半轴的外端固定装设有车轮称之为驱动轮,本发明称其为“差速器传动差速装置”。其所以说至今堪称是先进的原因在于利用差速器具有的差速传动功能在硬度高且平坦、正常的路面上,既能在车辆直向行驶过程中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又能在车辆转向时在解决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发生的转速差的过程中仍可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但是,本发明认为这种至今堪称是先进的传动差速装置仍然存在着有必要改进的缺陷差速器的结构设置不仅能够导致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发生无确定限度的打滑或空转,而且还能够导致当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发生打滑或空转时,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将大幅度下降的缺陷。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往往使那些行驶在硬度低、平坦程度差和路面虽硬度高且平坦但有雨、水、泥、雪、冰等不正常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因为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稍有打滑,而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却随之下降使车辆不能及时驶出打滑路面,以至打滑的驱动轮愈滑愈甚、愈滑愈陷,导致阻车的后果发生。这样,不仅难于使那些在矿山、工地、农田等路面硬度低、平坦程度差的场地上作业的车辆正常行驶,而且会使那些在路面虽硬度高且平坦但有雨、水、泥、雪、冰等不正常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因易于发生打滑而影响正常行驶,也就不能很好的适应那些在复杂路况下分秒必争、工作重要的消防、救护、越野、比赛、抢险、救灾、科研考察以及战地运输等车辆的行驶需要。不但影响车辆及其司乘人员的生产工作效率,而且不利于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因此,本发明对现有的传动差速装置提出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生产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以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的、避免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无确定限度地打滑的、即使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完全失去驱动能力或空转时,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不仅不能下降,相反还能提高以至所装设的动力机“全力一驱”的、“既然(车辆)立得稳、(动力机)转得好、(新型传动差速装置)则驱得动”的新型传动差速装置,即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以及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以提高车辆及其司乘人员的生产、工作效率以及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幅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实现的,以下结合(示意图)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加以说明。
一、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由车辆上装设的动力机、变速箱、传动轴或传动链条、驱动轴和驱动轴上装设的齿轮或链轮(1)、半轴(37)及半轴上固定装设的驱动轮和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所组成,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设计是设置一个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壳体(12),该壳体(12)内设置有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零部件有a、在壳体(12)内的中段部位设置一根用棘爪轴轴承(9)支承旋转的棘爪轴(8),在棘爪轴(8)上固定装设有便于与传动链条(或传动轴)联接并传动的链轮(或齿轮)(1);在棘爪轴(8)两端的端部分别固定装设有规格相同的棘爪主盘(17),在每个棘爪主盘(17)的端面与外圆相近部位设有用爪盘装配销柱(22)并通过爪盘销柱(22)内螺孔中装设的螺栓装配的棘爪副盘(10),在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的与外圆相近的同一圆周线上均匀制有多个处在同一中心线上的棘爪轴孔座以便在棘爪主盘(17)与棘爪副盘(10)之间装设具有双向传动功能的、其外形设置为回转轴两侧分别设有棘爪的、并且在回转轴朝向棘爪轴(8)的弧面上设有弧形齿轮的规格相同的多个双向棘爪(13);在棘爪主盘(17)与棘爪副盘(10)之间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的弧形齿轮的共同节线圆上设有一个外齿轮与其啮合的、以便控制多个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同步啮合或换向啮合的内外设有齿轮(宜制成间断式以节省空间、材料)的换向齿轮(19),在换向齿轮(19)的两侧和两侧对应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的内侧部位分别制有滚珠轴承滑道以便用装设的换向齿轮轴承(18)支承换向齿轮(19)顺利地对双向棘爪(13)进行回转控制;在棘爪主盘(17)上与装设的换向齿轮(19)的内齿轮和设有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两个伸缩导杆(30)上制有的齿条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与换向齿轮(19)的内齿轮和伸缩导杆(30)上的齿条相互啮合的两个导杆传动齿轮(39),以便用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对双向棘爪(13)进行回转控制;在棘爪主盘(17)上对应于双向棘爪(13)的棘爪两端的相近部位分别装设(不一定每爪必设)有在没有外力影响时能够使双向棘爪(13)回转到与双向棘轮(11)分离的空档状态的扭转弹簧限位柱(27)和扭转弹簧装配柱(25)以及扭转弹簧装配桩(25)上装设的棘爪扭转弹簧(26);b、在壳体(12)内的棘爪轴(8)的同一条轴心线上、与两个棘爪主盘(17)外端面相邻部位留有旋转间隙的分别设有用轮盘轴轴承(20)支承的、能够联接并传动半轴(37)旋转的轮盘轴(21),在每根轮盘轴(21)的与棘爪主盘(17)相邻的一端留有旋转间隙的装设有端面上设有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及其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的外圆相对应的外圆凸缘并且在外圆凸缘的内圆上均匀设有能够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上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双向啮合的双向式棘爪穴体的、或者在外圆凸缘的内圆上设有多个传动凸体的棘轮盘(14),当棘轮盘(14)采用外圆凸缘的内圆上设有多个传动凸体的设置方式时,应在棘轮盘(14)的外圆凸缘内增设一个用棘轮盘(14)内圆上的传动凸体和装设的吸震弹簧(24)相互带动旋转的、内圆上均匀设有能够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上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双向啮合的双向式棘爪穴体的、并且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及其装设的双向棘爪(13)之间留有旋转间隙的吸震式双向棘轮(11),用棘轮装配螺栓(23)通过吸震式双向棘轮(11)外侧设有的弧形矩状螺孔把吸震式双向棘轮(11)轴向定位、周向在吸震弹簧(24)的伸缩范围内回转滑动的装配到棘轮盘(14)的外圆凸缘内;这样,就能够把动力机传递到棘爪轴(8)上的前进或后退扭矩通过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控制双向棘爪(13)与吸震式(或不吸震式,以下均称为双向棘轮)双向棘轮(11)的啮合或换向啮合传递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上,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的前进或后退行驶。
以下对使用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车辆在不同路况条件下转向时的传动差速方式加以说明1、车辆行驶在硬度高且平坦、正常的路面上转向时的传动差速方式车辆在这种路面上转向时自然由驱动轴两端行驶弧线短的一端的驱动轮继续驱动车辆行驶,而行驶弧线长的一端的驱动轮由于其半轴上间接相联的双向棘轮(11)与双向棘爪(13)的顺向滑动性能可以顺利地加速旋转,即用行驶弧线长的一端的驱动轮的加速旋转方式来解决车辆转向过程中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发生的转速差。当车辆转向结束,由于加速旋转的驱动轮的半轴上间接相联的双向棘轮(11)与双向棘爪(13)可能存有一个小量的不啮合角而使该驱动轮暂时释去驱动力,这个小量的不啮合角要靠车辆在继续行驶中由继续驱动车辆行驶的驱动轮与地面的打滑及轮胎的扭变量实现其跟踪啮合,使暂时释去驱动力的驱动轮加入、恢复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的正常工作中。本发明把这种以实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为结果的打滑称之为“共驱打滑”。
2、车辆行驶在硬度低、平坦程度差以及爬坡坡陡或雨、水、泥、雪、冰等不正常的路面上转向时的传动差速方式车辆在这种路面上转向时往往先由继续驱动车辆行驶一端的驱动轮的连续或断续打滑使另一端的本应加速旋转的驱动轮连续或断续、保持或加入、恢复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的正常工作中。这样,就能够通过这种有确定限度的共驱打滑收到既能解决车辆转向时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发生的转速差,又能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的效果。
3、车辆在直向道路上行驶时的传动差速方式由于车辆在直向道路上行驶会遇到让路、超车的现象使车辆出现相应的由路中到路边、由路边到路中的轻微转向,这种轻微的转向也会使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的转速发生轻微的共驱打滑或加速旋转,但是,由于本装置设置的吸震弹簧(24)不仅能够减轻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的啮合撞击、对车辆起到缓冲作用,而且能够在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出现在吸震弹簧(24)伸缩范围内的轻微加速时使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仍然保持啮合,因此能够使车辆在驱动轴两端驱动轮的驱动力一端大一些、一端小一些的相互变化中共同驱动车辆行驶。
以下对使用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车辆在转向时影响驱动轮加速旋转和共驱打滑的有确定限度的基本因素及计算方法加以说明1、车辆转向时影响驱动轮加速旋转有确定限度的基本因素及计算方法驱动轮加速旋转有确定限度的大小与车辆的转向角、驱动轴两端驱动轮行驶弧线距离以及驱动轮直径有关,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弧距除以轮径乘以转向角”。例如一辆车的转向角是90度,驱动轮行驶弧距是1.57米,轮径为0.68米,试计算其驱动轮的加速旋转限度1.57÷0.68×90=208度,这个208度就是该车辆在转向角为90度时驱动轮加速旋转有确定的最大限度。
2、车辆转向时影响驱动轮共驱打滑有确定限度的基本因素及计算方法驱动轮的共驱打滑有确定限度主要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硬度高且平坦、正常的路面上行驶的共驱打滑限度,这种路况的共驱打滑限度的大小与驱动轮的加速旋转角、传动差速装置上设有的双向棘爪穴体与双向棘爪(13)的最大啮合数量有关,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共驱打滑角等于加速旋转角除以圆角与双向棘爪穴体和双向棘爪的最大啮合量之比所得整数商数后的余数”,例如驱动轮的最大加速旋转角仍以上述的208度为例,传动差速装置上所设的双向棘爪穴体与双向棘爪的最大啮合量以本附图1设置的4个为例,试计算其共驱打滑的最大限度208÷(360÷4)=2……28度,所得的整数商数2是指本举例的双向棘轮与双向棘爪顺向滑过的啮合点的数量,它是计算双向棘轮与双向棘爪的磨损及使用寿命的重要依据,余数28度就是本举例的双向棘轮与双向棘爪顺向滑过两个啮合点后多旋转的角度,这种双向棘轮与双向棘爪的不啮合角需要靠驱动轴另一端的驱动轮的共驱打滑使之跟踪啮合,因此,这里的28度就是本举例车辆的驱动轮的最大共驱打滑限度。由此可见,这种正常的共驱打滑限度能够根据具体车种的常用转向角、驱动轮行驶弧距以及驱动轮直径,通过适当设置双向棘爪穴体与双向棘爪的最大啮合数量使之达到最佳限度。另一种是在路面硬度低且平坦程度差或爬坡坡陡以及雨、水、泥、雪、冰等不正常的路面上必需用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才能使车辆行驶的共驱打滑限度,这种共驱打滑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车辆行驶的路况,其次是驱动轮的摩擦力,其共驱打滑有确定限度的基本计算方法与驱动轮加速旋转有确定限度的计算方法相同。
以下对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与现有的差速器传动差速装置的两种不同的打滑所具有的不同特点通过举例加以分析比较假设我们把两种装置的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的摩擦力不管相同与否相加后都等于1,并假设当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的摩擦力等于百分之十时即会出现打滑、能够使车辆继续行驶的总摩擦力是百分之九十为例。假定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驱动轴上装设的行驶弧线长的一端的驱动轮行驶轨迹上的摩擦力具有百分之九十,但因其处于加速旋转状态而释去驱动力,其驱动力可看作零,而继续驱动车辆行驶一端的驱动轮行驶轨迹上的摩擦力只有处在发生打滑的百分之十,这时,必然会出现共驱打滑至另一端的驱动轮加入共同驱动车辆行驶的工作中为止,使驱动轴两端驱动轮的摩擦力相加等于1,因而能够保证车辆的继续行驶。同样,差速器传动差速装置的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行驶的轨迹上的摩擦力也是处在发生打滑的百分之十时,便会出现不确定角度的打滑,这种打滑如果能够使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等于或大于摩擦力,该车辆尚能继续行驶,可是,往往由于已经发生打滑的驱动轮的不确定限度的打滑致使具有行驶摩擦力的驱动轮难以获得足以驱动车辆行驶的等于或大于摩擦力的动力而不能继续行驶。如果我们把上述举例中的“当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的摩擦力等于百分之十时即会出现打滑”条件中的“百分之十”改为“任何比例”时,那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能够适合在任何比例条件下继续驱动车辆行驶,而差速器传动差速装置则一旦出现打滑即可能导致阻车。因此,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能够提高车辆在较差路况下行驶的适应能力。
以下归纳出两种传动差速装置具有的不同特点,以便对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性能特点作出明确的评价1.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特点有a.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只有在车辆转向时才会出现共驱打滑;b.这种共驱打滑是有确定限度的;c.这种共驱打滑不在一个点上,不会使驱动轮愈滑愈陷;d.这种共驱打滑是为了使车辆获得驱动轴两端驱动轮的共同驱动摩擦力;e.当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出现空转时,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能够增加至动力机的动力全力一驱;f.用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可以驱动车辆行驶;g.能够充分利用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2.差速器传动差速装置的特点有a.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在直向或转向中都会发生打滑;b.这种打滑无确定限度;c.这种打滑大量地发生在一个点上而易于使驱动轮愈滑愈陷;d.这种打滑易于降低驱动轮的共同驱动摩擦力;e.当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打滑或空转时,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易于下降甚至接近于零;f.用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难于驱动车辆行驶;g.不能充分利用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
由于本装置采用双向棘爪与双向棘轮式传动差速方式,具有充分利用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只是车辆在硬度高且平坦、正常的路面上转向时才会出现用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驱动车辆行驶,当车辆转向结束,仍能充分利用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的特点,故而称之为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
通过以上对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具体设置、传动差速方式以及性能特点的说明、分析比较,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使用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车辆,能够充分利用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行驶,除了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同时发生打滑使车辆停止行驶外,不会因为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打滑使车辆停止行驶,即使驱动轴一端的驱动轮完全失去驱动能力或空转时,另一端的驱动轮的驱动力不仅不会下降,相反还会增加以至所设动力“全力一驱”,可以说是一种“(车辆)立得稳、(动力机)转得好、则驱得动”的新式传动差速装置,能够实现提高车辆及其司乘人员的生产工作效率以及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幅度的目的。
二、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是指能够配合变速箱的档位变换,通过变速杆手动与附设的其他方式手动控制的、由电控装置组成的能够对棘爪轴(8)两端设有的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的啮合、换向啮合实施统一控制和分别与统一控制的,使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广泛的适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中使用并配合其更好行驶的控制电路。所说的统一控制是用变速箱上的变速杆控制的一个变速箱式开关装置同时对棘爪轴(8)两端设有的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进行啮合、换向啮合控制。其基本设置方式是把设置在棘爪轴(8)两端装设的棘爪主盘(17)上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电磁线圈通过轴内导线(7)设置成用一套电刷滑环装置、一个变速箱式开关装置和一组电器元件组成的一个控制系统实施的统一控制。所说的分别与统一控制是用变速箱上的变速杆控制的一个变速箱式开关装置对棘爪轴(8)的一端、用另外设有的一个变速箱式开关装置对棘爪轴(8)的另一端的分别对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的啮合、换向啮合实施独立控制;通过在两个变速箱式开关装置的开关线路之间设置的电路转换开关(ZK)的转换实现用变速箱上的一个变速杆实施的统一控制,即在分别控制的基础上达到统一控制。其基本设置方式是把棘爪轴(8)两端装设的棘爪主盘(17)上设有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电磁线圈经轴内导线(7)分别与棘爪轴(8)上设有的左端电刷滑环装置的各滑环和右端电刷滑环装置的各滑环相连接,用两套电刷滑环装置,两个(或叁个)变速箱式开关装置和两组(或叁组)电器元件及一个转换开关(ZK)组成的两个控制系统实施的分别与统一控制。本发明为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选择配置了两种控制电路,目的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电器元件及部分电路的互换配置得出更多更好的控制电路,以适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中使用并配合其更好的行驶。一种是简单控制电路a、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如附图2。另一种是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控制电路b、变速杆手动附加在棘爪轴(8)与轮盘轴(21)的转速近同(接近同步或同步)时使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自动啮合的光控电路,以下简称为变速杆手动附加爪轮自动啮合光控电路,如附图3。两种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的基本设置方式见附图1。
a、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组成该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包括1、电磁铁控制装置,由衔铁(32)和(32’)电磁线圈(33)、导磁体(34)和衔铁弹簧(38)以及导杆收缩弹簧(31)组成的具有配合控制特点的多块控制电磁铁所组成。[另外,还应包括根据不同电路设置的需要与否在衔铁(32)和(32’)与导磁体(34)或外壳之间装设的用于控制前进、空档、后退等灯光显示的电路控制触头,由于图面限制,附图1中没有画出该控制触头],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说明,在附图2(和附图3)中把附图1中只标有序号(33)的四个电磁线圈用虚线框格加以划分并分别用不同符号加以区分。
2、电刷滑环装置,由棘爪轴(8)上固定设有的相互且与棘爪轴(8)之间绝缘的、与连接至棘爪轴(8)两端的双联式或分别连接至棘爪轴(8)两端中的一端的单联式轴内导线(7)相连接的多个滑环(6),壳体(12)的对应于棘爪轴(8)上设有的多个滑环(6)的部位上设有的与壳体(12)绝缘的电刷架(4),电刷架(4)上装设的与滑环(6)数量相同且相互绝缘的多个电刷(5)和没有具体画出的电刷压触弹簧以及接线端子与安装压紧盖等所组成。电刷滑环装置上设有的电刷滑环的具体数量需要根据具体控制电路采用的统一或分别控制方式以及灯光显示触头的装设与否确定。附图2所示的是采用分别与统一控制方式的分别控制棘爪轴(8)两端上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五组电刷滑环,而在附图3中所示的乃是采用对棘爪轴(8)两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统一控制方式的五组电刷滑环,由于所设置的电刷滑环装置与现有的组成方式基本相同,因此附图1中只画出能够帮助说明其基本设置部位以及本控制电路的构成部分的四组电刷滑环。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说明,在附图2(和附图3)中把电刷滑环装置用符号(DHZ)表示并用虚线框格加以划分和把各组用不同符号加以区分。
3、变速箱式开关装置,由适合不同控制电路设置需要的数量有所不同的多个短暂通电与瞬时通电的档位开在与档间开关所组成。因为这些开关的设置方式需要适合变速箱的档位变换,所以称之为变速箱式开关装置。由于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分为统一和分别两种控制方式,因此,变速箱式开关装置可以分为;受变速箱上的变速杆控制式和变速箱式开关装置上配置的变速杆控制式以及装设在车辆的仪表盘面上的控制盘手动控制式等多种设置方式。由于车辆的种类繁多、控制电路的具体设置方式也可以由本发明选择配置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控制电路互换配置成多种,这样,不同的控制电路对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设有的开关的具体设置要求也可有所不同。本附图2的控制电路对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设有的开关提出的具体要求比较简单即把所设有的开关全部设置成一种能够在变速杆扳向变速箱任一档位的本档定位点的位移过程中完成一次接通与断开的、并且在变速杆从本档退出时不应接通的短暂通电“档位开关”。所说的短暂通电是指通电时间要确保电磁铁控制装置的正常工作,原则是宁可长两秒不可不留有充分余时。由于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设有的开关只需控制接触器或继电器的吸引线圈、或可控硅的控制极以及光信灯泡等电流很小的副电路,其工作电压属于安全低压范围,制造材料易得、技术设计也不难并且具体设置方式也不只一种,因此,本控制电路对变速箱式开关装置的基本设置方式未加


。为了便于对电路说明,在附图2(和附图3)中把变速箱式开关装置用符号(BSKG)表示和用虚线框格加以划分,并对各开关用不同符号加以区分。
4、接触器,接触器是本控制电路用于对主电路的通断控制的重要电器元件。其特点是电路简单、易于维修;缺陷是易产生工作火花及工作噪音。在使用汽油为燃料以及高档车辆中采用直流电源控制时,以选用附图3电路中采用的可关断可控硅控制为宜。在本附图2的直流电路中采用的是直流接触器,当控制电路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应采用交流接触器或可控硅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5、连接导线,由固定埋设在棘爪轴(8)内的相互且与棘爪轴(8)绝缘的、与棘爪轴(8)上设有的一套电刷滑环装置的各滑环(6)双联连接至棘爪轴(8)两端的、或与棘爪轴(8)上设有的两套电刷滑环装置的(负极电刷滑环可以共用一组,并由一根轴内导线与之双联至两端)各滑环(6)分别单联连接至两端中的一端的、装设棘爪主盘(17)的棘爪主盘轴套部位上设有的各固定接线触点之间的多条轴内导线(7)和适合在车辆的活动性部位装设的耐弯曲连接导线以及固定性装设的耐蚀抗震连接导线所组成。棘爪轴两端设有的各固定接线触点应分别与棘爪主盘轴套内孔中设有的与各控制电磁铁的电磁线圈相连接的各接线触头相接触。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控制电路中是否设置灯光显示触头确定是否在棘爪轴(8)上增设轴内导线和接线触点,同时确定是否在刺爪主盘轴套内孔中增设连接灯光显示触头的接线触头。
6、工作电源,工作电源通常从车辆上装配的蓄电池上取得,但也可以设置适合不同电路要求的专用直流或交流安全电压供电电源,主电路和付电路工作电源通常是从一个电源中获得,特殊需要时也可以分别设置。
7、变速杆,利用变速箱上的变速杆兼控本控制电路的变速相式开关装置是最便捷而有效的设置方式,由于本控制电路还可以设置成棘爪轴(8)两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方式,因此,变速杆的设置方式还会有一个变速杆既可控制一端又可对两端统一控制与另外设置一个只控制一端的一主杆和一付杆(或一付控制盘)的设置方式和一个变速杆实施统一控制,另外设置两个各控制一端的一主杆和两付杆(或两付控制盘)的设置方式。
8、转换开关,转换开关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分别与统一控制电路的转换控制和可以设置备用控制电路,当在先使用的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的转换启用备用控制电路使车辆继续行驶。
以上是对组成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的说明,本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附图2)的电控装置的基本设置与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是电控装置的基本设置特征是在棘爪主盘(17)的棘爪主盘轴套至装设的换向齿轮(19)之间的盘面上设置有前进电磁铁(QDC)与配合前进电磁铁(QDC)工作的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电磁铁(HDC)与配合后退电磁铁(HDC)工作的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等四块控制电磁铁组成的电磁铁控制装置;在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的各导磁体或外壳(34)与各衔铁(32’)之间各装设有能够使各衔铁(32’)具有弹动功能的衔铁弹簧(38),并把各衔铁(32’)的外端制成便于限位弹动的、当前进电磁铁(QDC)和后退电磁铁(HDC)的各衔铁(32)吸合时能够锁住其保持吸合状态的锁舌式;把前进电磁铁(QDC)和后退电磁铁(HDC)的各衔铁(32)的外端制成当其吸合时便于被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上装设的具有限位弹动功能的各锁舌式衔铁(32’)锁控在吸合状态的端面,并且在各衔铁(32)的端面上设有内孔,以便导向滑动装设外部制有齿条的伸缩导杆(30)以及能够使各伸缩导杆(30)具有传动与之啮合的各导杆传动齿轮(39)转动的导杆收缩弹簧(31),[当棘爪主盘(17)上设有棘爪扭转弹簧(26)时,导杆收缩弹簧(31)还应具有克服棘爪扭转弹簧(26)的扭转弹力的收缩弹力],两个伸缩导杆(30)外部制有的齿条应与设置在棘爪主盘(17)上的两个导杆传动齿轮(39)分别传动啮合。
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是蓄电池(DC)的正负极上各用导线与两极开关(DK)的不动触头的接线端子(附图中没有具体画出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极开关(DK)的两个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各用导线与两个主熔断器(1RD)的电源端(为了便于对电路说明,把电器元件的两端用电源端和负载端加以区分)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个主熔断器(1RD)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通过导线并联连接的负载回路有1、前进直流接触器的两个动合常开触头(QZ-1)电源端的两个接线端子,(QZ-1)负载端的两个接线端子中的正极接线端子上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导线与控制棘爪轴(8)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前进电刷滑环(Q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另一路导线通过分别与统一控制转换开关(ZK)的不动触头、可动触头与控制棘爪轴(8)另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前进电刷滑环(Q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QZ-1)负载端的负极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负极电刷滑环(F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前进电刷滑环(QDH)、(Q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与之分别单联连接至一端和双联连接至两端的轴内导线(7)连接有并联(可以设置成串联)负载;后退空档电磁线圈(HKDX)与前进电磁线圈(QDX);2、后退直流接触器的两个动合常开触头(HZ-1)电源端的两个接线端子,(HZ-1)负载端的两个接线端子中的正极接线端子上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导线与控制棘爪轴(8)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后退电刷滑环(H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另一路导线通过分别与统一控制转换开关(ZK)的不动触头、可动触头与控制棘爪轴(8)另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后退电刷滑环(H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HZ-1)负载端的负极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负极电刷滑环(F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后退电刷滑环(HDH)、(H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与之分别单联连接至一端和双联连接至两端(负极轴内导线可用一根)的轴内导线(7)连接有并联(也可设置成串联)负载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和后退电磁线圈(HDX);3、两个副熔断器(2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两个副熔断器(2RD)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通过导线并联连接有(1)、通过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用导线并联连接的前进档位开关(Q1)、(Q2)、(Q3)、(Q4)串联连接有副电路的负载前进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QZ);(2)、通过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用导线并联连接的档位开关空档(KD)、后退(HT)和限滑(XHG)串联连接有付电路的负载;后退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HZ)。
以下采用结合变速杆在车辆的前进、空档、后退等档位的变换、述说该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的方式进一步对该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加以说明1、车辆在前进行驶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接通电源开关(DK),以便蓄电池(DC)通过主熔断器(1RD)为主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同时,通过副熔断器(2RD)为副电路提供工作电源。附图所示的是一种分别与统一控制的控制电路,这种控制方式虽然在车辆中采用的不多,但可以方便那些如采用链轨驱动式车辆在转弯半径较小时的转向行驶,根据车辆行驶需要把转换开关(ZK)转换到需要的控制位置,该转换开关(ZK)按照本控制电路的要求应设置成在转换到分别控制的同时接通另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电源的方式,由于两个控制系统的电路控制方式相同,所以只安附图2画出的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并把转换开关(ZK)置于分别控制的位置加以说明。检查变速杆并置于空档位置,启动动力机运转为车辆行驶作好准备。当把变速杆扳向前进1档位时,受变速杆控制的前进1开关(Q1)发生短暂通电,副电路中的短暂电流经前进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QZ)构成回路,使连接在主电路中的前进接触器的动合常开触头(QZ-1)吸合经相应的短暂通电后断开,主电路中的短暂电流经前进电刷滑环(QDH)、并联相接的后退空档电磁线圈(HKDX)和前进电磁线圈(QDX)与负极电刷滑环(FDH)构成回路,由于后退空档电磁线圈(HKDX)发生相应的短暂电流通过,把装设在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上的衔铁(32’)吸合,使被衔铁(32’)锁控在吸合状态的后退电磁铁(HDC)上装设的衔铁(32)得到释放,同时,由于前进电磁线圈(QDX)发生相应的短暂电流通过,把装设在前进电磁铁(QDC)上的衔铁(32)吸合,这时,相邻的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上装设的衔铁(32’)弹动锁住前进电磁铁(QDC)上被吸合的衔铁(32)使其保持在吸合状态,这样,被锁控在吸合状态的衔铁(32)内孔中装设的具有收缩弹力的伸缩导杆(30)通过外部设有的齿条与导杆传动齿轮(39)和换向齿轮(19)与双向棘爪(13)上设有的弧形齿轮的相互啮合传动作用,使双向棘爪(13)由原来的与双向棘轮(11)的后退啮合状态回转到前进(把棘爪主盘顺时针旋转定为前进)啮合状态,把动力机经前进档位1传递到棘爪轴(8)上的前进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上,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前进行驶。
当车辆需要在前进档位之间换档提速或减速时,由于并联相接的前进档开关(Q1)、(Q2)、(Q3)(Q4)在变速杆从其中的任一档位退出扳向其余任一档位的过程中都不会把空档档位开关(KD)和后退档位开关(HT)接通,因此,使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仍能保持在前进啮合状态,这样,在变速杆扳向任一前进档位时,电路中会重复发生一次短暂电流通过,由于棘爪轴(8)的旋转惯性,在变速杆经过短暂换档后,很快会使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驱动啮合,使前进中的车辆在前进档位之间的顺利互换中继续行驶。
2、车辆在空档滑行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由于本发明采用双向棘爪与双向棘轮的逆向啮合传动、顺向滑动差速方式,为了避免行驶中的车辆在变速杆扳向空档时的空档滑行中和变速杆由空档扳向前进档位时双向棘轮(11)与双向棘爪(13)所出现的顺向滑动敲击磨损,本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采用把双向棘爪(13)换向在与双向棘轮(11)后退啮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当变速杆从前进(包括后退)任一档位扳向空档档位时,受变速杆控制的空档开关(KD)都会发生短暂通电,副电路中的短暂电流经后退接触器的吸引线圈(KZ)构成回路,使连接在主电路中的后退直流接触器的动合常开触头(HZ-1)吸合经相应的短暂通电后断开,主电路中的短暂电流经后退电刷滑环(HDH)、并联相接的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和后退电磁线圈(HDX)与负极电刷滑环(FDH)构成回路,由于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发生相应的短暂电流通过,把装设在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上的衔铁(32’)吸合,使被衔铁(32’)锁控在吸合状态的前进电磁铁(QDC)上装设的衔铁(32)得到释放,同时,由于后退电磁线圈(HDX)发生相应的短暂电流通过,把装设在后退电磁铁(HDC)上的衔铁(32)吸合,这时,相邻的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上装设的衔铁(32’)弹动锁住后退电磁铁(HDC)上被吸合的衔铁(32)使其保持在吸合状态,这样,被锁控在吸合状态的衔铁(32)内孔中装设的具有收缩弹力的伸缩导杆(30)通过外部设有的齿条与导杆传动齿轮(39)和换向齿轮(19)与双向棘爪(13)上设有的弧形齿轮的相互啮合传动作用,使双向棘爪(13)由原来的与双向棘轮(11)前进啮合状态换向回转到后退啮合状态,把驱动轴两端驱动轮的惯性旋转扭矩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出齿轮上使输出齿轮旋转;这样,当车辆在滑行中减速至适合变速杆从空档扳向某一前进档位时便可扳动变速杆换档,受变速杆控制的某一档位开关便会发生短暂通电,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与前进行驶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相同,由于双向棘轮(11)与双向棘爪(13)的顺向滑动调节作用和吸震弹簧(24)的缓冲调节作用,能够使采用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车辆在前进行驶中实现较现有车辆的进一步平稳换档。
为了适应本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的空档滑行设置方式,避免车辆在空档滑行中刹车时棘爪轴(8)不能及时停转对双向棘轮(11)与双向棘爪(13)造成的高速顺向滑动敲击磨损,本发明在棘爪轴(8)上设置有刹车盘(3),该刹车盘(3)的作用还可以使棘爪轴(8)保持适当旋转惯性以利于换档,重要的还在于能够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的刹车平衡性增强或实现平衡,提高车辆的刹车性能,这是在现有的车辆中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棘爪轴(8)上装设刹车盘(3)并在车辆上配置有关刹车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在附图2的控制电路中设有的限滑开关(XHG)是一个手动式可以自动返回的动合常开短暂通电开关,其用途是当车辆下坡前进时变速杆既需要置于前进某一档位上,又需要把双向棘爪(13)换向在与双向棘轮(11)的后退啮合状态,以便把驱动轮的惯性旋转扭矩通过变速箱的前进某一档位传递到动力机上,用动力机的转速限制车辆的惯性加速滑行,为使车辆下坡前进时平稳行驶而专设的限制滑行的开关,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与空档滑行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相同。
3、车辆后退行驶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当车辆欲后退行驶时,需将变速杆从空档或前进某一档位扳向后退档位,这时,受变速杆控制的与空档档位开关(KD)并联相接的后退档位开关(HT)发生短暂通电,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与空档滑行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相同。同样可以实现把双向棘爪(13)换向在与双向棘轮(11)(变速杆由空档扳来时则已经换向)后退啮合的状态,把动力机经后退档位传递到棘爪轴(8)上的后退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上,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后退行驶。
以上通过采用结合变速杆在车辆的前进、空档、后退等档位的变换述说该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的方式进一步对该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的说明,可以看出该控制电路能够为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实现很好的配合。但是,如果能够把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的变速杆手动啮合控制方式改进为在棘爪轴(8)与轮盘轴(21)的转速近同时自动啮合的自动控制方式时,不仅会改变这种仍需凭司机的驾驶经验实现平稳换档、避免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发生啮合撞击与高速滑动磨损的状况,而且可以把控制电路设置成在变速杆扳向空档位置时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同样处在分离的空档状态方式,使传动轴与棘爪轴(8)能够在停止旋转的无功耗、无磨损空档滑行状态实现换档提速前进;如果再把主电路中采用的易于产生工作火花和工作噪音的接触器改设为无触点控制无噪音的可关断可控硅控制,就会为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实现更好的配合,为此,本发明配置了附图3的变速杆手动附加爪轮自动啮合光控电路。
B、变速杆手动附加爪轮自动啮合光控电路,组成该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包括1、组成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中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电刷滑环装置、变速箱式开关装置、连接导线和工作电源与变速杆以及转换开关;本控制电路对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提出的相适应的设置要求是设置前进空档开关(JK)和后退空档开关(HK)两个空档开关,其中的前进空档开关(JK)的具体设置方式又可分为叁种,(1)、把前进空档开关(JK)设置成一种能够在变速杆从前进的任一档位退出之后扳向后退(包括空档)档位的本档位移之前的档间位移过程中完成一次接通与断开的,并且在变速杆从后退(包括空档)档位退出扳向任一档位时不应接通的瞬时通电档间开关(空档可以设成档位开关)(2)把前进空档开关(JK)设置成一种能够在变速杆从前进的任一档位退出之后扳向除前进1档位之外的其余任一档位的本档位移之前的档间位移过程中完成一次接通与断开的,并且在变速杆从后退(包括空档)档位退出扳向任一档位时不应接通的瞬时通电档间开关(这种开关可以是一个多用,也可以采用并联多个设置方式,空档可以设成档位开关);(3)在前进档位之间有选择的设置瞬时通电档间开关;把后退空档开关(HK)设置成一种能够在变速杆从后退档位退出扳向任一档位的本档位移之前的档间位移过程中完成一次接通与断开的,并且在变速杆从任一档位扳向后退档位时不应接通的瞬时通电档间开关(空档可以设成档位开关);其余开关都应设置成瞬时通电的档位开关。
2、本控制电路需要改换和增加的电路元件可关断可控硅、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光信灯泡与光敏管等。
以上是对组成变速杆手动附加爪轮自动啮合光控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的说明,本控制电路(附图3)的电控装置的基本设置与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是电控装置的基本设置特征是在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的前进1档位之外的前进高档档位开关上附设有光控线路,在棘爪主盘(17)的与外圆相近的盘面上的同一圆周线上设有多个(具体数量主要根据棘爪轴的转速确定,附图1中采用在四个双向棘爪的回转轴上设置通孔兼作导光孔的设置方式)爪盘导光孔(15);在棘轮盘(14)的对应于爪盘导光孔(15)的同一圆心距的圆周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轮盘轴转速低的可以设多个,但其数量应少于爪盘导光孔的数量)轮盘导光孔(16);在壳体(12)的与棘爪主盘(17)相邻的盘状壳体上和与棘轮盘(14)相邻的盘状壳体上对应于爪盘导光孔(15)和轮盘导光孔(16)的同一圆心距的圆周线上、最大边缘弧距小于爪盘导光孔之间的最小边缘弧距(具体实施时以不能同时透过光线为准)的两个点上,相互、分别设有能够装设前级光信灯泡(QGX)的前级光信灯孔座(28)与装设前级光敏管(QGM)的前级光敏管孔座(28’)和能够装设后级光信灯泡(HGX)的后级光信灯孔座(29)与装设后级光敏管(HGM)的后级光敏管孔座(29’);前级光信灯孔座(28)与前级光敏管孔座(28’)后级光信灯孔座(29)与后级光敏管孔座(29’)应分别处在同一中心线上。
变速杆手动附加爪轮自动啮合光控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是主电源蓄电池(1DC)的正负极上各用导线与两极开关(1DK)的不动触头的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极开关(1DK)的两个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各用导线与两个主熔断器(1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个主熔断器(1RD)的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中的负极接线端子上除用导线直接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通过导线与(1RD)的正极接线端子上连接的导线并联连接的负载回路有1、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后退电路的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阳极,(H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后退电刷滑环(H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吸引线圈(HJ);后退电刷滑环(H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后退电磁线圈(HDX);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HR)和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HJ-1);2、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后退空档电路的后退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K3G)的阳极,(HK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后退空档电刷滑环(HK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后退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HKJ);后退空档电刷滑环(HK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后退空档电磁线圈(HKDX);后退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K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HKR)和后退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头(HKJ-1);3、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前进空档电路的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阳极,(QK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前进空档电刷滑环(QK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QKJ);前进空档电刷滑环(QK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QKR)和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头(QKJ-1);4、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前进电路的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阳极,(Q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前进电刷滑环(Q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吸引线圈(QJ);前进电刷滑环(Q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前进电磁线圈(QDX);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QR)和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QJ-1);副电源蓄电池(2DC)的正负极上各用导线与两极开关(2DK)的不动触头的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极开关(2DK)的两个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各用导线与两个副熔断器(2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个副熔断器(2RD)的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中的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与限滑开关(XHG1.2.3.4)的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并通过可动触头与动断常闭的不动触点1的常闭接触把正极电源传送到不动触点1上,不动触点1的接线端子上用导线与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的各个开关以及动合常开触头的电源端接线端子相连接,各个开关以及动合常开触头的负载端接线端子连接的电器元件及负载回路有1、后退档位开关(HT)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并联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与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路与限滑开关的不动触点(4)相连接;2、后退空档档间开关(HK)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并联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与后退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K3G)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路与限滑开关的不动触点(3)相连接;3、前进空档档间开关(JK)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并联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与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路与限滑开关的不动触点(2)相连接;4、前进1档位开关(Q1)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用导线通过串联相接的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2)与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相连接;5、前进档位开关(Q3)、(Q4)两端的接线端子上分别并联连接有电源维持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ZJ-1)、(ZJ-2);前进档位开关(Q2)、(Q3)、(Q4)的负载端接线端子用导线相连接后相继连接的光控电路的负载及电器元件有(1)、与负极之间通过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3)串联相接的负载电源维持继电器的吸引线圈(ZJ);(2)、与负级之间相连接的并联负载前级光信灯泡(QGX)与后级光信灯泡(HGX);(3)、前级光敏管(QGM)的发射极,(QGM)的集电极与负极之间连接的负载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SJ);(4)、与后级光敏管(HGM)的发射极之间相连接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开启动合常开触头(SJ-1),后级光敏管(HGM)的集电极的接线端子上用导线与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上连接的动断常闭触头(QJ-2)的能够与控制极断开一端的接线端子相连接。
本光控电路对设置在前级光敏管(QGM)与后级光敏管(HGM)电路中的、带延时开启动合常开触头的时间继电器的控制性能要求有两点,1、该触头(SJ-1)的闭合速度要快,即必须在车辆设计的最高换档档位转速条件下的棘轮盘(14)最高转速时,棘轮盘(14)上设有的同一个轮盘导光孔(16)从转至与前级光信灯孔座(28)透过光线使前级光敏管(QGM)导通,相连接的时间继电器投入工作开始,到高速转至与后级光信灯孔座(29)开始或尚未开始透过光线之前的棘轮盘高速旋转弧距时间内闭合。2、该触头(SJ-1)的设定延时开启时间性能要精确稳定,其延时开启时限的设定需根据最长延时开启时限和最短延时开启时限确定。最长延时开启时限即应该在车辆设计的最高换档档位转速条件下的棘轮盘(14)最高转速时,如果棘轮盘(14)上设有一个导光孔(16)时,从这个导光孔(16)转至与前级光信灯孔座(28)能够透过光线开始,到高速旋转至接近一周的与前级光信灯孔座(28)或一周后的与后级光信灯孔座(29)不得或尚未开始透过光线之前的棘轮盘高速旋转弧距时间内开启。原则是,只可提前不可迟后,但究竟可以提前多少时间还要根据最短延时开启时限确定。最短延时开启时限即必须在车辆设计的前进2档换档转速条件下的棘轮盘(14)最低转速时,棘轮盘(14)上设有的同一个轮盘导光孔(16)从转至与前级光信灯孔座(28)透过光线使前级光敏管(QGM)导通,相连接的时间继电器投入工作开始,到低速转至与后级光信灯孔座(29)透过光线之后的棘轮盘低速旋转弧距时间外开启。本光控电路的有效时间控制计算结果时最短延时开启时限应小于最长延时开启时限。该触头(SJ-1)的延时开启时限设定原则是在两种计算时限的结果之间选定。影响该触头(SJ-1)的延时开启时限长短的因素与车辆设计的前进最高档档位和2档档位高低速换档时的转速、前后级光信灯孔座之间的弧距、孔径以及棘轮盘上设有的导光孔的数量、孔径等有关,在具体实施时应统筹考虑,另外还应统筹考虑配置延时开启性能精确而稳定的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以下采用结合变速杆在车辆的前进、空档,后退等档位的变换,述说该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的方式进一步对该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特征加以说明1、车辆在前进行驶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接通主电源开关(1DK)和副电源开关(2DK),(此两个开关应设置成联动式),以便蓄电池(1DC)通过主熔断器(1RD)为主电路提供工作电源或者同时为车辆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源,同时,使蓄电池(2DC)通过副熔断器(2RD)为副电路提供工作电源,检查变速杆并置于空档位置,启动动力机运转为车辆行驶作好准备;当把变速杆扳向前进1档位时,受变速杆控制的前进1档位开关(Q1)发生瞬时通电,副电路的触发电压通过连接导线经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F-2)加到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上使之导通,这时,主电路中的电流通过(Q3G)阴极上连接的两路导线中的一路经前进电刷滑环(QDH)、通过轴内导线(7)相连接的前进电磁线圈(QDX)、负极电刷滑环(FDH)构成回路,由于前进电磁线圈(QDX)发生了电流通过,使前进电磁铁(QDC)的导磁体(34)产生的电磁力把装设的衔铁(32)吸合,同时,相邻的一块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上设有的衔铁(32’)弹动、锁住已吸合的衔铁(32)使其保持在吸合状态,这样,被锁控在吸合状态的衔铁(32)内孔中装设的伸缩导杆(30)通过外端设有的齿条与导杆传动齿轮(39)和换向齿轮(19)与双向棘爪(13)上设有的弧形齿轮的相互啮合传动作用,使双向棘爪(13)转动至与双向棘轮(11)前进啮合的状态,把动力机经前进1档位传递到棘爪轴(8)上的前进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上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前进行驶;(Q3G)阴级上连接的另一路导线中的电流经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吸引线圈(QJ)与负级构成回路,使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上装设的动断常闭触头(QJ-2)、(QJ-3)和动合常开触头(QJ-1)断开与闭合,这时,主电路中的负电压通过限流电阻(QR)加到已经导通的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上强迫其关断;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电磁铁使用寿命的设置要求。由于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被关断,使连接在(Q3G)阴级与负极线路之间的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因吸引线圈(QJ)断电把装设的动断常闭触头(QJ-2)、(QJ-3)和动合常开触头(QJ-1)恢复到原设的准备工作状态,为变速杆的下次档位变换控制作好准备。
2、车辆在空档滑行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车辆在需要空档滑行时应将变速杆从前进的某一档位扳向空档位置,这时,设在空档位置的前进空档档间开关(JK)发生瞬时通电,副电路的触发电压通过连接导线加到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控制极上使之导通,这时,主电路中的电流通过(QK3G)阴极上所连接的两路导线中的一路经前进空档电刷滑环(QKDH)、通过轴内导张(7)相连接的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负极电刷滑环(FDH)构成回路,由于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发生了电流通过,使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的导磁体(34)产生的电磁力把装设的衔铁(32’)吸合,这时,被锁控在吸合状态的前进电磁铁(QDC)上装设的衔铁(32)便失去锁控力,在导杆收缩弹簧(31)的拉动作用和棘爪扭转弹簧(26)对双向棘爪(13)的回转弹力,通过双向棘爪(13)上设有的弧形齿轮与换向齿轮(19)及导杆传动齿轮(39)与伸缩导杆(30)外端设有的齿条的相互啮合传动作用,拉动其从失去锁控力的吸合状态释放出来;双向棘爪(13)在扭转弹簧(26)的回转弹力下继续回转至扭转弹簧限位柱(27)限位的空档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为实现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的自动啮合控制创造条件,而且还可以实现传动轴与棘爪轴(8)在停止旋转状态下的无功耗、无磨损滑行,为车辆的换档行驶作好准备(QK3G)阴级上连接的另一路导线中的电流经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QKJ)与负级构成回路,使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上装设的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头(QKJ-1)延时(延时一般在几秒之内)闭合,这时,主电路中的负电压通过限流电阻(QKR)加到已经导通的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控制极上强迫其关断;同样可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电磁铁使用寿命的设置要求。由于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被关断,使连接在(QK3G)阴级与负极线路之间的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因吸引线圈(QKJ)断电把装设的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头(QKJ-1)恢复到原设的准备工作状态,为变速杆的下次档位变换控制作好准备。
3、车辆在后退行驶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车辆在需要后退行驶时应将变速杆从空档位置或状态扳向后退档位,这时,受变速杆控制的后退档位开关(HT)发生瞬时通电,副电路的触发电压通过连接导线加到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控制极上使之导通,这时,主电路中的电流通过(H3G)阴极上连接的两路导线中的一路经后退电刷滑环(HDH)、通过轴内导线(7)相连接的后退电磁线圈(HDX)、负极电刷滑环(FDH)构成回路,由于后退电磁线圈(HDX)发生了电流通过,使后退电磁铁(HDC)的导磁体产生的电磁力把装设的衔铁(32)吸合,同时,相邻的一块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上设有的衔铁(32’)弹动、锁住已吸合的衔铁(32)使其保持在吸合状态,这样,被锁住在吸合状态的衔铁(32)内孔中装设的伸缩导杆(30)通过外端设有的齿条与导杆传动齿轮(39)和换向齿轮(19)与双向棘爪(13)上设有的弧形齿轮的相互啮合传动作用,使双向棘爪(13)转动至与双向棘轮(11)后退啮合的状态,把动力机经后退档位传递到棘爪轴(8)上的后退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上使驱动轴两端的驱动轮共同驱动车辆后退行驶;(H3G)阴级上连接的另一路导线中的电流经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吸引线圈(HJ)与负极构成回路,使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上装设的动合常开触头闭合,这时,主电路中的负电压通过限流电阻(HR)加到已经导通的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控制极上强迫其关断;同样可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电磁铁使用寿命的设置要求。由于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被关断,使连接在(H3G)阴极与负极线路之间的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因吸引线圈(HJ)断电把装设的动合常开触头(HJ-1)恢复到原设的准备工作状态,为变速杆的下次档位变换控制做好准备。
4、变速杆从后退档位扳向空档和前进任一档位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当变速杆从后退档位退出后,除扳向空档可以在本档位移过程中接通后退空档开关(HK)外其余任一档位必须在扳向本档位移之前的档间位移过程中接通后退空档开关(HK),这时,其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与变速杆从前进任一档位扳向空档的车辆空档滑行时前进空档开关(JK)接通时相同,其区别是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是在后退空档电路中发生,其结果是把被锁控在吸合状态的后退电磁铁(HDC)上的衔铁(32)释放出来,使双向棘爪(13)回转到与双向棘轮(11)分离的空档状态,为变速杆的下次档位变换控制作好准备。由于已有控制原理相同的控制电路可供参考,因此,不再进行具体说明。
5、车辆在行驶中变速杆从空档扳向前进1档之外的前进高档档位时光控电路的控制过程;当变速杆扳向前进高档档位中的任一档位时,并联相接的前进高档档位开关(Q2)、(Q3)、(Q4)中的一个必然会发生瞬时通电,这个瞬时通电电流通过连接导线在光控电路中的工作过程是(1)、通过电源维持继电器的吸引线圈(ZJ)经串联相接的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3)与负极构成回路,从而使并联在前进高档位开关(Q3)、(Q4)上的电源维持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QJ-1)、(QJ-2)闭合,以维持光控电路的工作电源的继续供给;(2)、通过并联相接的前级光信灯泡(QGX)与后级光信灯泡(HGX)与负极构成回路并使之发光而投入工作;(3)、把正极电源传送到前级光敏管(QGM)的发射极上使之待机工作;(4)、把正极电源传送到后级光敏管(QGM)的与发射极串联相接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开启动合常开触头(SJ-1)上使之待机工作;这样,动力机通过变速杆扳动后的变速箱的某一前进高档位把前进扭矩传递到棘爪轴(8)上使之从停止旋转状态加速旋转,当棘爪主盘(17)上设有的多个爪盘导光孔(15)中的一个导光孔与棘轮盘(14)上设有的一个轮盘导光孔(16)在旋转中转到前级光信灯孔座(28)与前级光敏管孔座(28’)能够透过光线的位置时,前级光敏管(QGM)导通,连接在前级光敏管(QGM)集电极与负极之间的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SJ)发生瞬间电流通过,使连接在正极与后级光敏管(HGM)的发射极之间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开启动合常开触头(SJ-1)闭合,为后级光敏管(HGM)提供工作电源;这时,如果棘爪轴(8)的转速仍低于轮盘轴(21)的转速时,在轮盘导光孔(16)转到后级光信灯孔座(29)能够通过光线时,爪盘导光孔(15)却与轮盘导光孔(16)发生错位致使光线不能透过,即使轮盘导光孔(16)旋转一周后继续转到与后级光信灯孔座(29)可能会发生与爪盘导光孔(15)中的一个导光孔透过光线时,但因延时开启动合常开触头(SJ-1)在此之前已经开启而使后级光敏管不能导通工作,因此,只有在棘爪轴(8)的转速与轮盘轴(21)的转速接近同步或同步时,爪盘导光孔中的同一个导光孔(15)才能与同一个轮盘导光孔(16)一起在转至后级光信灯孔座(29)与后级光敏管孔座(29’)的位置时仍可透过光线使后级光敏管(HGM)导通,后级光敏管(HGM)集电极的电压信号便可通过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2)加到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上使之导通,此后主电路的控制过程与变速杆扳向前进1档位(Q1)开关接通时的控制原理相同,能够实现在棘爪轴(8)与轮盘轴(21)的转速近同时使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自动啮合的自动控制。副电路工作电源的关断是利用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3)的断开来实现的,同样可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电器元件使用寿命的设置要求并且能够为变速杆的下次档位变换控制作好准备。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前进1档位开关(Q1)的设置方式不适合使用光控电路的车辆在行驶中把变速杆从空档扳向前进1档位使用,必要时可以把前进1档位开关(Q1)设置成可以延时接通的方式加以解决,具体延时接通时间可以根据棘爪轴(8)变换1档时的提速时间确定。
6、变速杆在前进档位之间变换时控制电路采用非光控方式的控制过程,这种控制方式是指在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的前进档位开关之间不设置前进空档档间开关(JK),即在变速杆从前进任一档位退出时不会把前进空档电路接通,因此,变速杆可以在双向棘爪(13)仍然与双向棘轮(11)保持前进啮合的状态下利用棘爪轴(8)的旋转惯性实现前进档位之间的顺利换档。
7、变速杆在前进档位之间变换时控制电路采用光控方式的控制过程这种控制方式是指在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的前进档位开关之间设置前进空档开关(JK),即在变速杆从前进某一档位或任一档位退出时可以把前进空档开关(JK)接通,使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分离到空档状态,这样,当变速杆扳向某一前进档位时,光控电路便可对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实施转速近同自动啮合的自动控制。
设在副电路中的限滑开关(XHG1.2.3.4)的用途与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的限滑开关的用途相同,只是该开关的设置方式有所不同,其区别是在需要把可动触头扳向后退啮合的不动触点(4)并使之发生瞬时通电之前必须先接通前进空档电路的不动触点(2),而当限滑工作结束需要把可动触头扳回至不动触点(1)之前,应该先接通后退空档电路的不动触点(3),以便使变速杆的控制恢复正常工作。
以上通过结合变速杆在车辆的前进、空档、后退等档位的变换对该光控电路的控制过程的述说,可以看出该光控电路能够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实现更好的工作,是一种平稳换档、安全、可靠的控制电路。
以下对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和电磁铁控制装置中的有关配件可以变换设置的基本方式加以说明附图1所示的壳体(12)中采用的是轴向分体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改用径向分体方式,如在棘轮盘煞车盘等部位进行分体。用虚线画的齿轮(36)是在轮盘轴(21)不采用直接传动半轴(37)的设置方式时装设在轮盘轴(21)上的传动齿轮,利用该传动齿轮传动与之啮合的用虚线所画的从动齿轮(35)、再用从动齿轮(35)带动半轴(37)旋转,这样,可以使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在那些装设小径驱动轮的车辆上得以装设利用,另外,还可以使那些因棘爪轴(8)和轮盘轴(21)的转速太高而难于设置光控电路的车辆通过传动齿轮(36)和从动齿轮(35)的变速使之适合装设光控电路。在那些装设驱动轮轮径较大的车辆中,还可以把壳体(12)内设置的轮盘轴(21)省去不用,用驱动轮的轮圈兼作棘轮盘并在内圆上设置双向棘轮,把棘爪轴(8)加长至能够直接滑动装设棘轮盘式驱动轮轮圈的长度,并在棘爪轴(8)两端的端部固定装设有棘爪主盘(17)和配合设置有滑动装设的棘轮盘式驱动轮轮圈。附图1所示的链轮(1)与煞车盘(3)和棘轮盘(14)与轮盘轴(21)采用的是一体式,具体实施时可以改用分体式。油封(2)是为了防止油污渗漏到电刷滑环装置和煞车盘(3)上而设置的密封配件。链轮(1)可以根据需要改设为齿轮或皮带轮。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的衔铁(32’)上可以装设弹动止回、电磁吸合式止回装置。
综上所述,有了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和配合其更好工作的控制电路,能够提高车辆在各种路面上行驶的适应能力,大幅度降低或杜绝因驱动轮的无限制打滑而造成的阻车,并且能够使采用本装置的车辆因为驱动轮的有限制打滑而使行驶速度得到保障和提高,从而降低燃料消耗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车辆及其司乘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特别是可以为率先使用本装置参加比赛夺冠的车辆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车辆)既然立得稳、(动力机)转得好,则驱得动”的新型传动差速装置,能够实现提高车辆及其司乘人员的生产、工作效率以及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幅度之目的。
权利要求
1.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由车辆上装设的动力机、变速箱、传动轴或传动链条、驱动轴和驱动轴上装设的齿轮或链轮(1)、半轴(37)及半轴上固定装设的驱动轮和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所组成,其特征是设置一个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壳体(12),该壳体(12)内设置有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零部件有a、在壳体(12)内的中段部位设置一根用棘爪轴轴承(9)支承旋转的棘爪轴(8),在棘爪轴(8)上固定装设有便于与传动链条(或传动轴)联接并传动的链轮(或齿轮)(1);在棘爪轴(8)两端的端部分别固定装设有规格相同的棘爪主盘(17),在每个棘爪主盘(17)的端面与外圆相近部位设有用爪盘装配销柱(22)并通过爪盘销柱(22)内螺孔中装设的螺栓装配的棘爪副盘(10),在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的与外圆相近的同一圆周线上均匀制有多个处在同一中心线上的棘爪轴孔座以便在棘爪主盘(17)与棘爪副盘(10)之间装设具有双向传动功能的、其外形设置为回转轴两侧分别设有棘爪的、并且在回转轴朝向棘爪轴(8)的弧面上设有弧形齿轮的规格相同的多个双向棘爪(13)在棘爪主盘(17)与棘爪副盘(10)之间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的弧形齿轮的共同节线圆上设有一个外齿轮与其啮合的、以便控制多个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11)同步啮合、换向啮合的内外设有齿轮的换向齿轮(19),在换向齿轮(19)的两侧和两侧对应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的内侧部位分别制有滚珠轴承滑道以便用装设的换向齿轮轴承(18)支承换向齿轮(19)顺利地对双向棘爪(13)进行回转控制;在棘爪主盘(17)上与装设的换向齿轮(19)的内齿轮和设有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两个伸缩导杆(30)上制有的齿条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与换向齿轮(19)的内齿轮和伸缩导杆(30)上的齿条相互啮合的两个导杆传动齿轮(39),以便用为配合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的工作而设置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对双向棘爪(13)进行回转控制b、在壳体(12)内的棘爪轴(8)的同一条轴心线上、与两个棘爪主盘(17)外端面相邻部位留有旋转间隙的分别设有用轮盘轴轴承(20)支承的、能够联接并传动半轴(37)旋转的轮盘轴(21),在每根轮盘轴(21)的与棘爪主盘(17)相邻的一端留有旋转间隙的装设有端面上设有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及其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的外圆相对应的外圆凸缘并且在外圆凸缘的内圆上均匀设有能够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上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双向啮合的双向式棘爪穴体的、或者在外圆凸缘的内圆上设有多个传动凸体的棘轮盘(14),当棘轮盘(14)采用外圆凸缘的内圆上设有多个传动凸体的设置方式时,应在棘轮盘(14)的外圆凸缘内增设一个用棘轮盘(14)内圆上的传动凸体和装设的吸震弹簧(24)相互带动旋转的、内圆上均匀设有能够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上装设的多个双向棘爪(13)双向啮合的双向式棘爪穴体的、并且与棘爪主盘(17)和棘爪副盘(10)及其装设的双向棘爪(13)之间留有旋转间隙的吸震式双向棘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有两种a、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组成该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包括由衔铁(32)和(32’)、电磁线圈(33)、导磁体(34)和衔铁弹簧(38)以及导杆收缩弹簧(31)组成的具有配合控制特点的多块控制电磁铁所组成的电磁铁控制装置和电刷滑环装置、变速箱式开关装置、接触器、连接导线、工作电源与变速杆以及转换开关等所组成,本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设置与电路构成特征是在棘爪主盘(17)的棘爪主盘轴套至装设的换向齿轮(19)之间的盘面上设置有前进电磁铁(QDC)与配合前进电磁铁(QDC)工作的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电磁铁(HDC)与配合后退电磁铁(HDC)工作的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等四块控制电磁铁组成的电磁铁控制装置;在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的各导磁体或外壳(34)与各衔铁(32’)之间各装设有能够使各衔铁(32’)具有弹动功能的衔铁弹簧(38),并把各衔铁(32’)的外端制成便于限位弹动的、当前进电磁铁(QDC)和后退电磁铁(HDC)的各衔铁(32)吸合时能够锁住其保持吸合状态的锁舌式,把前进电磁铁(QDC)和后退电磁铁(HDC)的各衔铁(32)的外端制成当其吸合时便于被前进空档电磁铁(QKDC)和后退空档电磁铁(HKDC)上装设的具有限位弹动功能的各锁舌式衔铁(32’)锁控在吸合状态的端面,并且在各衔铁(32)的端面上设有内孔,以便导向滑动装设外部制有齿条的伸缩导杆(30)以及能够使各伸缩导杆(30)具有传动与之啮合的各导杆传动齿轮(39)转动的导杆收缩弹簧(31),两个伸缩导杆(30)外部制有的齿条应与设置在棘爪主盘(17)上的两个导杆传动齿轮(39)分别传动啮合。蓄电池(DC)的正负极上各用导线与两极开关(DK)的不动触头的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极开关(DK)的两个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各用导线与两个主熔断器(1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个主熔断器(1RD)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通过导线并联连接的负载回路有1、前进直流接触器的两个动合常开触头(QZ-1)电源端的两个接线端子,(QZ-1)负载端的两个接线端子中的正极接线端子上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导线与控制棘爪轴(8)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前进电刷滑环(Q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另一路导线通过分别与统一控制转换开关(ZK)的不动触头、可动触头与控制棘爪轴(8)另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前进电刷滑环(Q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QZ-1)负载端的负极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负极电刷滑环(F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前进电刷滑环(QDH)、(Q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与之分别单联连接至一端和双联连接至两端的轴内导线(7)连接有并联(可以设置成串联)负载后退空档电磁线圈(HKDX)与前进电磁线圈(QDX);2、后退直流接触器的两个动合常开触头(HZ-1)电源端的两个接线端子,(HZ-1)负载端的两个接线端子中的正极接线端子上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导线与控制棘爪轴(8)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后退电刷滑环(H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另一路导线通过分别与统一控制转换开关(ZK)的不动触头、可动触头与控制棘爪轴(8)另一端的电磁铁控制装置的后退电刷滑环(H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HZ-1)负载端的负极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负极电刷滑环(FDH)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后退电刷滑环(HDH)、(H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与之分别单联连接至一端和双联连接至两端(负极轴内导线可用一根)的轴内导线(7)连接有并联(也可设置成串联)负载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和后退电磁线圈(HDX);3、两个副熔断器(2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两个副熔断器(2RD)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通过导线并联连接有(1)通过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用导线并联连接的前进档位开关(Q1)、(Q2)、(Q3)、(Q4)串联连接有副电路的负载前进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QZ);(2)、通过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用导线并联连接的档位开关空档(KD)、后退(HT)和限滑(XHG)串联连接有副电路的负载后退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HZ)。b、变速杆手动附加爪轮自动啮合光控电路,组成该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除了组成变速杆手动控制电路中的有关电控装置及电器元件外还有需要改换和增加的可关断可控硅、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光信灯泡与光敏管等电器元件,本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设置与电路构成特征是在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的前进1档位之外的前进高档档位开关上附设有光控线路,在棘爪主盘(17)的与外圆相近的盘面上的同一圆周线上设有多个爪盘导光孔(15);在棘轮盘(14)的对应于爪盘导光孔(15)的同一圆心距的圆周线上设有一个轮盘导光孔(16);在壳体(12)的与棘爪主盘(17)相邻的盘状壳体上和与棘轮盘(14)相邻的盘状壳体上对应于爪盘导光孔(15)和轮盘导光孔(16)的同一圆心距的圆周线上、最大边缘弧距小于爪盘导光孔之间的最小边缘弧距(具体实施时以不能同时透过光线为准)的两个点上,相互、分别设有能够装设前级光信灯泡(QGX)的前级光信灯孔座(28)与装设前级光敏管(QGM)的前级光敏管孔座(28’)和能够装设后级光信灯泡(HGX)的后级光信灯孔座(29)与装设后级光敏管(HGM)的后级光敏管孔座(29’)前级光信灯孔座(28)与前级光敏管孔座(28’)、后级光信灯孔座(29)与后级光敏管孔座(29’)应分别处在同一中心线上。主电源蓄电池(1DC)的正负极上各用导线与两极开关(1DK)的不动触头的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极开关(1DK)的两个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各用导线与两个主熔断器(1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个主熔断器(1RD)的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中的负极接线端子上除用导线直接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通过导线与(1RD)的正极接线端子上连接的导线并联连接的负载回路有1、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后退电路的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阳极,(H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后退电刷滑环(H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吸引线圈(HJ);后退电刷滑环(H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后退电磁线圈(HDX);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HR)和后退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HJ-1);2、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后退空档电路的后退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K3G)的阳极,(HK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后退空档电刷滑环(HK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后退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HKJ);后退空档电刷滑环(HK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后退空档电磁线圈(HKDX);后退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K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HKR)和后退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头(HKJ-1);3、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前进空档电路的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阳极,(QK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前进空档电刷滑环(QK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QKJ)前进空档电刷滑环(QK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前进空档电磁线圈(QKDX);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QKR)和前进空档电路关断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头(QKJ-1);4、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连接的控制前进电路的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阳极,(Q3G)的阴极除用导线直接与前进电刷滑环(QDH)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外,还与负极之间连接有负载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吸引线圈(QJ);前进电刷滑环(QDH)与负极电刷滑环(FDH)之间通过轴内导线(7)连接有负载前进电磁线圈(QDX);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与负极之间串联连接有关断限流电阻(QR)和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QJ-1);副电源蓄电池(2DC)的正负极上各用导线与两极开关(2DK)的不动触头的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极开关(2DK)的两个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各用导线与两个副熔断器(2RD)的电源端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两个副熔断器(2RD)的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中的正极接线端子上用导线与限滑开关(XHG1.2.3.4)的可动触头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并通过可动触头与动断常闭的不动触点1的常闭接触把正极电源传送到不动触点1上,不动触点1的接线端子上用导线与变速箱式开关装置(BSKG)上的各个开关以及动合常开触头的电源端接线端子相连接,各个开关以及动合常开触头的负载端接线端子连接的电器元件及负载回路有1、后退档位开关(HT)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并联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与后退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3G)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路与限滑开关的不动触点(4)相连接;2、后退空档档间开关(HK)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并联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与后退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HK3G)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路与限滑开关的不动触点(3)相连接;3、前进空档档间开关(JK)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并联连接有两路导线其中的一路与前进空档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K3G)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路与限滑开关的不动触点(2)相连接;4、前进1档位开关(Q1)的负载端接线端子上用导线通过串联相接的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2)与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相连接;5、前进档位开关(Q3)、(Q4)两端的接线端子上分别并联连接有电源维持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头(ZJ-1)、(ZJ-2);前进档位开关(Q2)、(Q3)、(Q4)的负载端接线端子用导线相连接后相继连接的光控电路的负载及电器元件有(1)、与负极之间通过前进电路关断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头(QJ-3)串联相接的负载电源维持继电器的吸引线圈(ZJ);(2)、与负级之间相连接的并联负载前级光信灯泡(QGX)与后级光信灯泡(HGX);(3)、前级光敏管(QGM)的发射极,(QGM)的集电极与负极之间连接的负载时间继电器的吸引线圈(SJ);(4)、与后级光敏管(HGM)的发射极之间相连接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开启动合常开触头(SJ-1),后级光敏管(HGM)的集电极的接线端子上用导线与前进电路可关断可控硅(Q3G)的控制极上连接的动断常闭触头(QJ-2)的能够与控制极断开一端的接线端子相连接。
全文摘要
2-1-2棘爪传动差速装置,在壳体(12)内设置有a、中段部位设置一根用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的棘爪轴(8),在棘爪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有能够装设双向棘爪(13)和控制其回转的齿轮与电磁铁控制装置的棘爪主盘(17);b、在棘爪轴(8)两端的同一轴心线上装设有能够带动半轴(37)旋转的轮盘轴(21),在轮盘轴(21)上装设有内圆上设置有能够与双向棘爪(13)双向啮合的棘轮盘(14),通过对双向棘爪(13)与双向棘轮的啮合换向啮合控制实现车辆的前进后退行驶。
文档编号B60K17/16GK1397446SQ02102230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4日
发明者高旭奕 申请人:高旭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