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67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边梁式车架,特别涉及多轴超重型越野车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左右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和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结构。纵梁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一般为槽形或箱形结构,为方便各总成的布置,纵梁在水平面内或纵向平面内做成弯曲结构,横梁一般也用钢板冲压成型。有些汽车车架为加强纵梁和横梁的连接,并使车架具有较大的刚度,用钢板制成的盖板焊在或铆在连接处,使梁断面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加工不方便。
目前,多轴超重型越野车底盘的悬架装置大都采用钢板弹簧型式,对于安装体积较大的发动机、变速箱时,由于槽形纵梁的断面尺寸小,同时又要满足安装钢板弹簧的需要,势必将车架做成前宽后窄的结构,使车架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皱纹,使用时在由宽到窄的过渡区易形成应力集中。对于平顺性要求较高的重型越野车底盘就无法布置双横臂双扭杆独立悬挂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重型越野车底盘提供一种车架,便于安装发动机、变速箱等总成,易于布置双横臂双扭杆独立悬挂装置,又提高车架的加工工艺性和可靠性,使车架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适宜的扭转刚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设计的车架由两根位于左右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左右两边的纵梁的断面为“Z”形,它们由纵梁外侧板、上翼加强板、下翼加强板冲压“Z”形叠合焊接而成,其断面尺寸为500~700mm。两根纵梁的宽度为等宽,它们分别构成车架两侧的边框。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两端及中间分别铆接着若干根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突破了传统车架结构的约束,将纵梁的断面结构由槽形改为Z形,其断面尺寸由100~200mm改为500~700mm,即方便布置发动机、变速箱等总成,又实现了采用双横臂双扭杆独立悬挂装置,高断面尺寸使车架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整个车架采用前后等宽的结构型式,这样就实现了利用普通的折弯机代替复杂昂贵的压床和冲模来弯曲成型,从而大大简化了工艺装备,提高了车架的加工工艺性和可靠性。


图1为汽车车架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汽车车架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汽车车架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汽车车架的B-B剖视示意图;图5为汽车车架纵梁断面图。
图中(1)为横梁,(2)为I桥前横梁,(3)为悬挂下横梁,(4)为I桥悬挂上横梁,(5)为驾驶室横梁支座,(6)为变速器中支座,(7)为扭杆上横梁总成,(8)为扭杆下横梁,(9)为II桥悬挂上横梁,(10)为右纵梁,(11)为尾拖钩,(12)为尾部小横梁,(13)为前储气筒,(14)为车首横梁,(15)为发动机前支座,(16)为发动机后支座,(17)为变速器前支座,(18)为中心减速器支座,(19)为左纵梁,(20)为左纵梁外侧板,(21)为上翼加强板,(22)为下翼加强板,(23)为悬挂下支座,(24)为横梁管,(25)为悬挂上支座,(26)为横梁管,(27)为扭杆上支座、(28)为横梁管,(29)为扭杆下支座,(30)为横梁管。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四轴重型越野车车架的实施例,车架由两根位于左右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左纵梁(19)为左纵梁外侧板(20)、上翼加强板(21)、下翼加强板(22)按要求的尺寸下料,冲压“Z”形叠合焊接而成(右纵梁结构同左纵梁结构),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两端及中间分别铆接着底部横梁(1)、I桥前横梁(2)、悬挂下横梁(3)、I桥悬挂上横梁(4)、扭杆上横梁(7)、扭杆下横梁(8)、II桥悬挂上横梁(9)、尾部小横梁(12)、前储气筒(13)、车首横梁(14),其中悬挂下横梁(3)由悬挂下支座(23)与横梁管(24)在其端部焊接而成,I桥悬挂上横梁(4)由悬挂上支座(25)与横梁管(26)在其端部焊接而成,扭杆上横梁(7)由扭杆上支座(27)与横梁管(28)在其端部焊接而成,扭杆下横梁(8)由扭杆下支座(29)与横梁管(30)在其端部焊接而成。整个车架前后等宽,其横截面为左右纵梁及上、下两根横梁构成的箱形结构,车架上平面采用连续焊焊接、中部及下端采用断续焊焊接的方式分别组焊成车架的左右纵梁构成车架两侧的边框,各悬挂横梁及扭杆横梁按要求放在组合夹具上定位组合,将钢管和支座焊接成型,再将焊接成型的左、右纵梁及各横梁固定在专用工装上采用铆接的方式将其组合成车架。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架,由两根位于左右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其特征是左右两边的纵梁的断面为“Z”形,其断面尺寸为500~700mm;两根纵梁的宽度为等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将汽车车架的纵梁的断面结构由槽形改为Z形,其断面尺寸由100~200mm改为500~700mm,既方便布置发动机、变速箱等总成,又实现了采用双横臂双扭杆独立悬挂装置,高断面尺寸使车架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整个车架采用前后等宽的结构型式,这样就实现了利用普通的折弯机代替复杂昂贵的压床和冲模来弯曲成型,从而大大简化了工艺装备,提高了车架的加工工艺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G1/00GK2671846SQ20032010147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李左龙, 黎西亚, 王峻 申请人: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