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978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仪表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构造,在该汽车仪表板构造中,在仪表板主体的前上部及后下部分别支承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将面板固定于仪表板主体上,并使该面板围绕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的周围。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0-16840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构造,其中,将娱乐显示器设置于车宽方向中心位置,将驾驶显示器配置于比娱乐显示器更靠近驾驶员一侧且比娱乐显示器更高的位置上,通常,娱乐显示器用于显示道路地图信息,这种信息量虽大但其紧迫性较低,驾驶显示器用于显示道路引导信息、紧急道路交通信息、接触障碍物警报,这些信息量虽小,但其紧迫性较高,通过如上述配置娱乐显示器和驾驶显示器,可提高驾驶显示器的可视性。
然而,由于在驾驶时驾驶员的视线大致朝向车体前方,所以若将仪表配置于从驾驶员的正面向横向偏移了的位置上,则在前方景物与仪表之间使视线移动时,驾驶员视线移动量过大,从而引起仪表可视性下降这一问题。特别是,若仪表配置于离驾驶员较近的位置上,则驾驶员从观察前方景物切换为观察仪表时眼球对仪表对焦所需的时间较长,同样,驾驶员从观察仪表转为观察前方景物时眼球对前方景物对焦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因而有可能使得驾驶员对仪表的可视性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设置于仪表板主体上的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的可视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在仪表板主体的前上部及后下部分别支承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将面板固定于仪表板主体上,并使该面板围绕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的周围,其特征在于,在方向盘的上半部的上侧及下侧分别配置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并且使上述面板的上边缘大致与方向盘的上半部的形状一致。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汽车仪表板构造之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构造的基础上,上述面板被分割为上部面板及下部面板。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汽车仪表板构造之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构造的基础上,上述上部仪表至少包括车速表和转速表之一。
其中,实施例中的上部面板1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面板;实施例中的下部左面板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面板或下部面板。
采用技术方案1的构造,由于将设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前上部上的上部仪表配置于方向盘的上半部的上侧,且将设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后下部上的下部仪表配置于方向盘的上半部的下侧,所以能够不受方向盘的妨碍而切实地目视确认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并且由于使配置有上部仪表的面板的上边缘大致与方向盘的上半部的形状一致,所以即使将以往配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上部仪表配置在驾驶员的正面也不会有不和谐感。另外由于面板相对于仪表板主体可自由装卸,所以通过将面板卸下,容易对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进行维护,而且即使为了确保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而将覆盖上部仪表的面板的遮檐部的后边缘向下弯曲,也不会妨碍向仪表板主体安装上部仪表。
采用技术方案2的构造,由于将面板分割为上部面板及下部面板,所以,可通过选择不同构造或材料、例如使上部面板具有表皮、而下部面板没有表皮,提高设计的通用性。
采用技术方案3的构造,通过在仪表板主体的前上部配置上部仪表,不仅视线在前方景物与上部仪表之间切换时的视线移动量小,而且由于从驾驶员到上部仪表的距离增大,所以眼球的焦点调整也变容易,从而提高了上部仪表的可视性。由于该高可视性的上部仪表至少包括重要度高的车速表和转速表之一,所以能够切实地读取车速或转速。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包括支承仪表的仪表板主体;固定于仪表板主体上的面板,该面板由内芯和表皮构成并形成有围绕着仪表周围的开口;将仪表的周围与面板的开口连接的仪表遮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仪表遮板由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构成,使形成于上部仪表遮板后端的槽与将上述开口的上边缘朝向下前方折回而成的边缘部接合。
若采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将仪表的周围与面板的开口连接的仪表遮板由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构成,由于上部仪表遮板不是从后方向前方安装,而是从前方向后方安装,所以在进行其安装时不必将上述开口的上边缘向上方压弯,从而能够提高上部仪表遮板的安装性。而且由于使形成于上部仪表遮板后端的槽与将面板的开口的上边缘朝向下前方折回而成的边缘部接合,所以不必设置用于将上部仪表遮板的后端安装于面板的开口上边缘上的安装座,由此能够减小面板的开口的上边缘向上方隆起,从而确保驾驶员的前方视野。此外,由于使上部仪表遮板的后端的槽与面板的开口的边缘部相接合,所以通过将面板的表皮的折回部(耳部)压入上述槽内,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以上述下部仪表遮板的后端从上方压住上述开口的下边缘。
若采用这种构造,由于以下部仪表遮板的后端从上方压住面板的开口的下边缘,所以不会看到面板的开口的下边缘,从而提高了外观性。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仪表遮板与上述开口的上边缘连接;上述下部仪表遮板与上述开口的下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连接。
若采用上述构造,由于上部仪表遮板与面板的开口的上边缘连接;下部仪表遮板与面板的开口的下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连接,所以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的接缝位于仪表遮板的角部,且由于该接缝与视线平行地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延伸,因此,该接缝不显眼。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仪表遮板具有装饰面,该装饰面与上述面板的表面平滑地连接。
若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在下部仪表遮板上设置与面板的表面平滑连接的装饰面,所以可利用装饰面确保将下部仪表遮板固定于面板上的固定部的面积,从而将下部仪表遮板牢固且外观良好地安装于面板上。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上部仪表遮板覆盖的面板的开口的内面侧设有肋。
若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在由上部仪表遮板覆盖的面板的开口的内面侧设有肋,所以能够提高上部仪表遮板安装部的刚性,从而可切实地将其固定于面板上。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具有仪表板主体,该仪表板主体支承大致方形的仪表;面板,该面板在仪表的后方形成有开口、并固定于仪表板主体上;仪表遮板,该仪表遮板由上壁、下壁及左右侧壁构成,并将仪表的周围与面板的开口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仪表遮板的上壁及下壁朝向仪表其上下间隔变窄,上述仪表遮板的左右侧壁朝向仪表其左右间隔恒定或变宽。
若采用上述构造,在固定了在由仪表板主体支承的大致方形的仪表的后方具有开口的面板,且由上壁、下壁及左右侧壁构成的仪表遮板将仪表的周围与面板的开口连接了时,即使因驾驶员的身高差别其眼部的高度变化,也由于仪表遮板的上壁及下壁的上下间隔朝向仪表变窄,所以不会有因仪表的上下边缘被隐藏于仪表遮板中而无法被看到的可能。
另外即使驾驶员的身高不同,只要驾驶员正确地坐在座席上,其眼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即使仪表遮板的左右侧壁从面板的开口朝向仪表其左右间隔恒定或变宽,也不会因仪表的左右侧边缘被隐藏于仪表遮板中而无法被看到。由此,不仅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了仪表遮板的后端的开口面积而且抑制了遮板表面的光的反射而提高了可视性,而且能够使面板的可利用表面更广阔。
此外,若仪表遮板的上壁及下壁朝向前方其间隔变窄,仪表遮板的左右侧壁朝向前方其间隔恒定或变宽,则由于成为模制时难以脱模的形状或由于脱模锥度不当,从而在模制时不能脱模,较难将仪表遮板成形为一个部件,但通过将仪表遮板两分为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则能使其成形变得容易。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仪表遮板由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构成,上述上部仪表遮板具有上壁及左右侧壁;上述下部仪表遮板具有与上述左右侧壁的下端相连接的下壁。
采用上述构造,上述仪表遮板由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构成,上述上部仪表遮板具有上壁及左右侧壁;上述下部仪表遮板具有与上述左右侧壁的下端相连接的下壁,因此,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的接缝位于仪表遮板的角部,且由于该接缝与视线平行地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延伸,所以不显眼。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仪表遮板由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构成,上述下部仪表遮板间隔形成供转向轴穿过的开口的上表面。
其中,实施例的下部左面板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面板,实施例的下部仪表18对应于本发明的仪表。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仪表遮板由上部仪表遮板及下部仪表遮板构成,下部仪表遮板划分出供转向轴穿过的开口的上表面,所以不需要特别的用于划分出转向轴穿过的开口的上表面的部件,不但削减了部件数目,而且因减少了部件数目,而使得部件的接缝数目也减少,从而提高了外观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如下的汽车仪表板的固定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前部支承仪表的仪表板的后部与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结合,位于仪表板前方的前围下板与上述横梁经由支架相连接,仪表板的前部与上述支架通过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空调用管道相连接。
采用上述构造,虽然仅凭至少在前部支承仪表的仪表板的后部与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相结合,还不能使加载有上述仪表的重量的仪表板前部支承刚性足够大,但通过使位于仪表板前方的前围下板与横梁经由支架相连接,且仪表板的前部与上述支架通过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空调用管道相连接,使得横梁、前围下板、支架及空调用管道相互加强,从而可牢固地支承仪表板的前部。特别是,通过将原来就配置在仪表板内部的空调用管道用于加强,可将用于加强的部件数目控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汽车仪表板构造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用管道与仪表板由振动焊焊接。
其中,实施例的上部仪表板16对应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仪表板,实施例的第1空调用管道28对应于本发明的空调用管道。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空调用管道与仪表板由振动焊焊接,所以将空调用管道及仪表板牢固地一体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仪表板的支承刚性。


图1是汽车的仪表板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2-2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箭头3所示方向的向视图。
图4是上部面板及仪表遮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的沿5-5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5-5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沿6-6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6-6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沿7-7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7-7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8是下部左面板及仪表遮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沿9-9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9-9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沿10-10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10-10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沿11-11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11-11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1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汽车的仪表板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沿2-2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2-2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2的箭头3所示方向的向视图,图4是上部面板及仪表遮板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的沿5-5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5-5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图6是图4的沿6-6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6-6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图7是图4的沿7-7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7-7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图8是下部左面板及仪表遮板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8的沿9-9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9-9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图10是图8的沿10-10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10-10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9的沿11-11线截断的放大剖视图,该视图是在11-11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剖视图。其中,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与车辆的前后左右相对应。
如图1及图2所示,配置于汽车的车室前部的仪表板11由仪表板主体12和上部面板13、下部左面板14及下部右面板15构成,上述仪表板主体12是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上述上部面板13、下部左面板14及下部右面板15均由合成树脂制成,且在驾驶席前方位置安装于仪表板主体12的后表面上。仪表板主体12是板状部件,其从前方朝向后方呈阶梯状变低,在其前部的高位置上由自攻螺钉17将上部仪表16固定,并使该上部仪表16朝向后方,在仪表板主体12后部的低位置上由自攻螺钉19固定下部仪表18,该下部仪表8面向后方。
由于上部仪表16位于靠近前风挡玻璃20的下边缘的位置上,且离驾驶员较远,所以透过前风挡玻璃20注视前方的驾驶员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视线移至上部仪表16并容易使眼部的焦点对焦于上部仪表16。于是,将比较重要且紧急的行驶信息系统的显示机构、即车速表或转速表配置于由如上所述的可视性好的上部仪表16中。
另一方面,由于下部仪表18位于远离前风挡玻璃20的下边缘的位置上,且离驾驶员较近,所以透过前风挡玻璃20注视前方的驾驶员较难将视线移至下部仪表18并使眼部的焦点对焦于下部仪表18上。于是将重要性和紧迫性较低的车辆信息系统的显示机构、即燃料表、水温表、警报灯、各种指示器等配置于由如上所述的可视性较差的下部仪表18中。
在前围上盖板21的后端固定前风挡玻璃20的下端、仪表板主体12的前端及前围下板22的上端,前围下板22的下端经由支架24与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23相连接。仪表板主体12的后部下表面由螺栓25固定于横梁23上,转向柱管27固定于与横梁23相连接的支撑件26上。
另外在仪表板主体12的下表面上沿车体左右方向配置有由合成树脂吹塑成形的第1空调用管道28和第2空调用管道29,从第1空调用管道28向前上方延伸的臂部28a通过振动焊与前围下板22及仪表板主体12焊接,从第1空调用管道28向后下方延伸的臂部28b由自攻螺钉30固定于支架24上。另外从第2空调用管道29向后方延伸的臂部29a通过振动焊与仪表板主体12焊接,从上述腕部29a向下方延伸的腕部29b由螺拴31固定于支架24上。
这样,虽然在仪表板主体12的前部及后部分别支承有大重量的上部仪表16及下部仪表18,但由于在下部仪表18附近,仪表板主体12与坚固的横梁23结合,所以仪表板主体12后部有足够的支承刚性。与之相比,虽然在上部仪表16附近,仪表板主体12与前围下板22结合,但仅凭这样,仪表板主体12的支承刚性仍显不足。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围下板22的下部与横梁23由坚固的支架24结合,进而利用第1空调用管道28将仪表板主体12的前部和支架24相连接,所以可使横梁23、前围下板22、支架24及第1空调用管道28相互加强,而牢固地支承仪表板主体12的前部。特别是,通过利用已有的第1空调用管道28,能够将用于加强的部件数目的增加抑制到最小限度。而且由于第1空调用管道28与仪表板主体12通过振动焊焊接,所以能够牢固地将第1空调用管道28及仪表板主体12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支承刚性。
接下来,根据图1及图4~图7对上部仪表16的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上部面板13的上边缘通过多个卡止部13a……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卡止于驾驶员的正面的仪表板主体12上,而且设置于下部左面板14的上边缘上的卡止部14a……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卡止于设置在上部面板13的下边缘上的卡止部13b……中。其中,下部右面板15也以同样方式卡止于上部面板13的下边缘上。上部面板13具有由表皮42覆盖内芯41表面的构造,在其中央形成有面向上部仪表16的后表面的开口13c。连接上部仪表16与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之间的仪表遮板43具有二分为上部仪表遮板44及下部仪表遮板45的构造。
上部仪表遮板44从前方向后方安装成沿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上边缘的状态,通过4根自攻螺钉46固定在上部面板13上。此时,在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上边缘上形成有边缘部e,该边缘部e朝向下前方折回成J字状,在该边缘部e上接合有沿上部仪表遮板44的后边缘形成的槽g。
这样,由于相对于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而言,不是从后方向前方安装上部仪表遮板44,而是从前方向后方安装上部仪表遮板44,所以其安装时不必将上述开口13c的上边缘向上方折弯,从而可提高上部仪表遮板44的安装性。另外由于将形成于上部仪表遮板44后端的槽g与通过将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上边缘朝向下前方折回而成的边缘部e相接合,所以不必在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上边缘上设置用于安装上部仪表遮板44的后端的安装座,由此减小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上边缘向上方隆起,从而能够确保驾驶员的前方视野。
而且由于使上部仪表遮板44的后端的槽g与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边缘部e接合,所以将上部面板13的表皮42的折回部(耳部)压入上述槽g中从而可提高外观性。另外由于在安装有上部仪表遮板44的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边缘部e的内侧设有呈三角形的多个肋13d……(参照图6),所以能够加强自攻螺钉46……所贯通的凸起部。
下部仪表遮板45从后方向前方安装成沿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下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的状态,具有由下壁45a及左右侧壁45b、45c构成的U字状遮板面、和与上部面板13的表面平滑地连接的装饰面45d。下部仪表遮板45的下壁45a及左右侧壁45b、45c能够与上部仪表44共同覆盖上部仪表16的周围。上部仪表遮板44及下部仪表遮板45的接缝位于上部仪表遮板44的左右端部与下部仪表遮板45的左右侧壁45b、45c的上端相对接的角部,而且由于其接缝与视线平行地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延伸,所以其不显眼,从而使外观更优美上部仪表遮板44从前方朝向后方安装于上部面板13上,与之相反,下部仪表遮板45从后方朝向前方安装于上部面板13上,此时设置于下部仪表遮板45上的多个卡止部45e……与设置于上部面板13上的多个卡止部13e……接合,设置于下部仪表遮板45上的多个卡止部45f……与设置于上部面板13上的多个卡止部13f……接合,且将设置于下部仪表遮板45上的两个销45g、45g嵌合于在上部仪表遮板44上所设的销孔44a、44a中,由此将上部仪表遮板44及下部仪表遮板45固定于上部面板13上。
这样,通过在下部仪表遮板45上设置装饰面45d,能够容易地确保有空间来设置卡止部45e……和肋45f……等,该卡止部45e和肋45f等用来将下部仪表遮板45固定于上部面板13上,提高了下部仪表遮板45的安装刚性。而且由于以下部仪表遮板45的后端从上方压住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下边缘,所以不会看到上部面板13的开口13c的下边缘,从而使外观更优美。
接下来,根据图1及图8~图11对下部仪表18的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在上部面板13的下侧安装着下部左面板14及下部右面板15,在下部左面板14上形成有倒U字状的开口14b、和位于该开口14b左侧的空调用出气口14c。另外在下部右面板15上形成有导航装置的监视器的安装开口15a、音频装置的安装开口15b、空调用出气口15c。另外在下部左面板14的倒U字状的开口14b的上部前方具有方形的下部仪表18,在其开口14b内安装有仪表遮板53,该仪表遮板53由上部仪表遮板51及下部仪表遮板52构成。上部仪表遮板51及下部仪表遮板52都形成倒U字状,设置于上部仪表遮板51的下部两端上的支架51a、51a各由两个自攻螺钉54固定于支架52a、52a上,该支架52a、52a朝向下部仪表遮板52的上部两端。
组装好的仪表遮板53从前方向后方地安装于下部左面板14的开口14b上,并由两个自攻螺钉55……紧固于在下部左面板14上所设置的凸起部14d……上,上述两个自攻螺钉55……贯通设置在上部仪表遮板51的上表面上的两个支架51b、51b。此外,在下部左面板14的开口14b的下部两侧上突出设置的两个肋14e、14e与形成于下部仪表遮板52上的两个切口52b、52b接合,且在上部仪表遮板51的支架51b、51b上所形成的销孔51f、51f中接合有突出设置于下部左面板14的开口14b的中央部两侧的两个销14f、14f,由此可正确地将仪表遮板53相对于下部左面板14定位。
由图9可知,配置于下部左面板14的开口14b上的仪表遮板53的上壁51c及下壁52c之间的间隔朝向下部仪表18、即朝向前方以角度α缩窄。虽然坐于座席上的驾驶员的眼部高度因身高而差异很大,但由于从仪表遮板53的开口53a朝向下部仪表18,其上壁51c及下壁52c的间隔变窄,所以能够防止下部仪表18的上下边缘因被仪表遮板53的开口53a的上下边缘遮挡而无法被看到。
另一方面,只要驾驶员正确地坐在座席上,即使驾驶员的身高不同,其眼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也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如图11所示,即使仪表遮板53的左右侧壁51d、51e之间的间隔从开口53a朝向下部仪表18、即朝向前方以角度β扩宽,也不会因下部仪表18的左右侧边缘被仪表遮板53的开口53a的左右侧边缘遮挡而无法被看到。由此,不仅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仪表遮板53的开口53a的面积,并抑制了下部仪表18表面的光的反射从而提高了可视性,且能够确保下部左面板14有大的表面面积从而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另外,若仪表遮板53的上壁51c及下壁52c朝向前方其间隔变窄、而左右侧壁51d、51e朝向前方其间隔变宽,虽然由于成为模制时难以脱模的形状或由于脱模锥度不当,从而在模制时不能脱模而较难将仪表遮板53一体成形,但通过将仪表遮板53分割为上部仪表遮板51及下部仪表遮板52这两部分则能使其易于成形。
而且由于仪表遮板53是通过使具有上壁51c及左右侧壁51d、51e的上部仪表遮板51、与具有下壁52c的下部仪表遮板52结合而构成的,所以其接缝位于截面呈矩形的仪表遮板53的左右下侧的角部,且由于接缝与视线平行地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延伸,所以不显眼。此外,由于仪表遮板53由上部仪表遮板51及下部仪表遮板52构成,且后端具有方向盘56的转向轴57所穿过的开口52d的上表面由下部仪表遮板52划分出,所以不需要用于划分出转向轴57所穿过的开口52d的上表面的特别的部件,不但削减了部件数目,而且因部件数目的削减使得部件的接缝数目也减少,从而使外观更优美。
此外,由图3可知,由于设置于仪表板主体12的前上部上的上部仪表16位于方向盘56的上半部的上侧,设置于仪表板主体12的后下部上的下部仪表18位于方向盘56的上半部的下侧,所以能够不受方向盘56的妨碍而切实地视认上部仪表56和下部仪表18。另外,原来的上部仪表配置于偏离驾驶员的正面的位置、即配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而在本实施例中,装配有上部仪表16的上部面板13的上边缘大致呈与方向盘56的上半部的形状一致的圆弧形状,因此即使在其圆弧形状部上,将上部仪表16配置于驾驶员的正面,也不会有不和谐感。
另外,由于上部面板13、下部左面板14及下部右面板15相对于仪表板主体12可自由装卸,所以通过将这些面板13、14、15卸下能够容易地对上部仪表16或下部仪表18进行维护,而且像使上部面板13具有表皮、下部左面板14和下部右面板15没有表皮那样,通过改变构造或材料可以提高设计性。而且即使为了确保驾驶员透过前风挡玻璃20的前方视野而将覆盖上部仪表16的上部面板13的遮檐部的后边缘向下弯曲,也不会对向仪表板主体12安装上部仪表16带来妨碍。
此外,由于在仪表板主体12的上部配置上部仪表16,所以在前风挡玻璃20前方的景色与上部仪表16之间使视线移动时,其视线移动量也小,提高了上部仪表16的可视性。另外由于在仪表板主体12的上部配置前部仪表16,所以从驾驶员到上部仪表16的距离增大、眼部焦点的调整就变得容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上部仪表16的可视性。由于在该高可视性的上部仪表16中配置重要度高的车速表和转速表,所以能够切实地读取车速和转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仪表板构造,在仪表板主体(12)的前上部及后下部分别支承上部仪表(16)和下部仪表(18),并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将面板(13、14)固定于仪表板主体(12)上,并使该面板(13、14)围绕上部仪表(16)和下部仪表(18)的周围,其特征在于,在方向盘(56)的上半部的上侧及下侧分别配置上部仪表(16)和下部仪表(18),并且使上述面板(13、14)的上边缘大致与方向盘(56)的上半部的形状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分割为上部面板(13)及下部面板(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仪表(16)至少包括车速表和转速表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面板(13)由内芯(41)和表皮(42)构成,且在面板(13)上形成有开口(13c),该开口(13c)围绕着上部仪表(16)周围,上述汽车仪表板构造具有仪表遮板(43),该仪表遮板(43)将上部仪表(16)的周围与面板(13)的开口(13c)连接,上述仪表遮板(43)由上部仪表遮板(44)及下部仪表遮板(45)构成,使形成于上部仪表遮板(44)后端的槽(g)与将上述开口(13c)的上边缘朝向下前方折回而成的边缘部(e)接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以上述下部仪表遮板(45)的后端从上方压住上述开口(13c)的下边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仪表遮板(44)与上述开口(13c)的上边缘连接;上述下部仪表遮板(45)与上述开口(13c)的下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仪表遮板(45)具有装饰面(45d),该装饰面(45d)与上述面板(13)的表面平滑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上部仪表遮板(44)覆盖的面板(13)的开口(13c)的内表面侧设有肋(13d)。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面板(14)上,在下部仪表(18)的后方形成有开口(14b),上述仪表板构造具有仪表遮板(53),该仪表遮板(53)将下部仪表(18)的周围与面板(14)的开口(14b)连接,上述仪表遮板(53)由上壁(51c)、下壁(52c)及左右侧壁(51d、51e)构成,上述仪表遮板(53)的上壁(51c)及下壁(52c)随着朝向下部仪表(18)延伸其上下间隔变窄,上述仪表遮板(53)的左右侧壁(51d、51e)的左右间隔恒定、或上述仪表遮板(53)的左右侧壁(51d、51e)的左右间隔随着左右侧壁(51d、51e)朝向下部仪表(18)延伸而变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仪表遮板(53)由上部仪表遮板(51)及下部仪表遮板(52)构成,上述上部仪表遮板(51)具有上壁(51c)及左右侧壁(51d、51e);上述下部仪表遮板(52)具有与上述左右侧壁(51d、51e)的下端相连接的下壁(52c)。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仪表遮板(53)由上部仪表遮板(51)及下部仪表遮板(52)构成,上述下部仪表遮板(52)划分出贯通有转向轴(57)的开口(52d)的上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仪表板主体(12)的后部与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结合,仪表板主体(12)的前部通过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空调用管道(28)与支架(24)连接,且,上述支架(24)将位于仪表板主体(12)前方的前围下板(22)与上述横梁(23)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用管道(28)与仪表板主体(12)由振动焊焊接。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仪表板构造,提高了对设置于仪表板主体上的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的可视性。由于将设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前上部的上部仪表设置于方向盘的上半部的上侧,且将设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后下部的下部仪表配置于方向盘的上半部的下侧,所以可不受方向盘妨碍地切实地目视确认上部仪表和下部仪表,而且由于配置有上部仪表的面板的上边缘大致呈与方向盘的上半部一致的形状,因此即使将原来配置于仪表板主体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上部仪表配置于驾驶员的正面也不会有不和谐感。另外由于面板相对于仪表板主体可自由装卸,所以能够将面板卸下从而容易地对上部仪表或下部仪表进行维护。
文档编号B60K37/00GK1680131SQ20051006323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
发明者佐藤正, 福岛哲司, 桦山秀俊, 镇西尚哉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