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仪表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10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仪表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辆仪表板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摩托车1,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车架11、转向机构12、前轮13、坐垫14、动力是统15及后轮16所构成,该车架11的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12,该转向机构12的下方设有前轮13,而车架11的上方设有坐垫14,坐垫14的下方为一动力是统15,该动力是统15接设有后轮16,而摩托车1作动时,是将外界导入的新鲜空气和燃油混合为油气后,再将油气输入动力是统15内的引擎燃爆产生动力,而推动活塞做高速往复运动,以连动的曲轴带动变速是统来驱动后轮16的转动,后轮16则带动前轮13同步转动,来达到行进的目的。请参阅图2,驾驶者双手握持于转向机构12二侧的把手121,借助双手的转动,而带动转向机构12,来改变摩托车1的行进方向,在把手121的间设有一仪表座122,该仪表座122内设有油料、方向、灯光及速度等显示面板,以供驾驶者可透过观视该显示面板的指针的指示,来了解行车的状况,以进行即时及适当的掌控,避免发生无油抛锚甚至交通违规等情事。
习知的仪表板2,请同时参阅图3、4所示,主要是由一本体21、数个导光环22与一透视罩23所组成,本体21设有指示面板211,该指示面板211设有不同的指示区块,以供时速显示区212、转速显示区213及辅助仪表显示区214设置,该导光环22的形状是对应于指示面板211的各显示区,导光环22下方设有一电路板221,该电路板221上设有数个光源单元222,该光源单元222是对应于导光环22下方的端点,该导光环22是借助一固定件P与电路板221结合,本体21外侧设有一控制盒215,该控制盒215内装设有控制装置2151,该控制装置2151是与电路板221接设,藉此来控制电路板221上的光源单元222。
当车辆的灯源开启时,仪表板2借助该导光环22与本体21指示面板211的各显示区为相对应的形状,该光源单元222发光时,光源可沿着导光环22,使整个导光环22发亮,令仪表板2的指示面板211上各显示区作一明显的区隔。
习知的仪表板2虽然已可达到供驾驶人,透过观视该指示面板211的指针的指示,来了解行车状况的目的,但由于该仪表板2的光源单元222是呈直线照射,而导光环22的弧形曲线会使光源分散,造成光源无法集中的缺点,且导光环22的光源容易与仪表板2的照明光源发生混光现象,造成仪表板2辨识的困难,而导光环22与电路板221须利用固定件P结合,亦增加了该仪表板2的制造成本,故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车辆仪表板装置,可令光源朝导光圈的锥面集中出光,藉此来提升导光圈的亮度,以增加仪表板的识别性,并提升仪表板的商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仪表板装置,该仪表板至少包含有基座、指示面板、导光机构及透视罩,该基座内设有第一光源,于指示面板上设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机构的导光圈内侧设有遮光元件,该导光圈的出光面内侧形成一渐缩的锥面,当第二光源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机构的导光圈时,该遮光元件可令光源朝导光圈的锥面集中出光,藉此来提升导光圈的亮度,以增加仪表板的识别性。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助该导光机构6的导光圈61、62内侧设置遮光元件614、624,并于导光机构6与指示面板5间设置第二光源641,使第二光源641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机构6的导光圈61、62时,该遮光元件614、624可令光源朝导光圈61、62的锥面612、622集中出光,以提升导光圈61、62的亮度,增加仪表板3的识别性;另借助导光圈61、62连接部63的勾扣件631直接可将导光圈61、62及第二光源641的电路板64固设于指示面板5上,以减少组装的零件,并可达到组立的便利性;而利用将第二光源641以多色LED为的,可使导光圈61、62借助多色LED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以提升仪表板3的商品性。


图1习知摩托车的示意图。
图2习知摩托车的立体图。
图3是习知仪表板的示意图。
图4是习知仪表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仪表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仪表板的部分组合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仪表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图示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5A、5B,本实用新型的仪表板3,主要是由基座4、指示面板5、导光机构6及透视罩7所组成。
基座4,是为一盒体,于基座4的内部设有数个第一光源41,该基座4的二侧设有固定座42,而基座4的四周则设有数个固定凸耳43。
指示面板5,是为一形状与基座4相对应的板体,指示面板5具有时速显示区51、转速显示区52及油量显示区53,另于指示面板5上设有固定孔54。
导光机构6,是以透光材质制成且呈环形的二导光圈61、62,该导光圈61、62的出光面611、621的内侧截面由上方形成一渐缩的锥面612、622,该导光圈61、62间具有一连接部63,该连接部63的上下二侧设有勾扣件631,而导光圈61、62于接近连接部63处各设有一向内凹入的集光室613、623,该导光圈61、62与指示面板5间设有一电路板64,电路板64上设有第二光源641,该第二光源641的位置是恰好对应于导光圈61、62的集光室613、623,电路板64上另设有与勾扣部631相对应的贯穿孔642,其中,该导光圈61、62的内侧各设有一遮光元件614、624。
透视罩7,该透视罩7亦为与基座4为相对应的形状,且对应于各显示区处设有通孔71,以时速显示区51为例,该通孔71的内周缘711恰可抵顶于导光圈61的出光面611上,通孔71外侧设有一饰环72,而通孔71与饰环72间设有一透光片73,借助该透光片73可供驾驶者观看指示面板5的显示值,于透视罩7设有与基座4固定凸耳43相对应的固定凸耳74。
本实用新型的仪表板3,于组合时,是先将指示面板5固定于基座4内,接着将遮光元件614、624置于导光圈61、62的内侧,再将导光圈61、62连接部63的勾扣件631对应于电路板64的贯穿孔642及指示面板5的固定孔54压入,此时电路板64与导光圈61、62会借助该勾扣件631固定于指示面板5上,如图6所示,最后将透光片73置于透视罩7的通孔71上,以螺固元件将饰环72锁固于透视罩7上,再将透视罩7盖合于基座4,如图7所示,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
再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仪表板3A-A的剖面图,当车辆的电源启动后,指示面板5的时速显示区51、转速显示区52及油量显示区53,可借助基座4内第一光源41得到发光显示,而为了令各显示区更具识别性,则利用第二光源641于导光圈61、62的集光室613、623内发光,将光源导入导光圈61、62的出光面611、621,但由于导光圈61、62内侧设有遮光元件614、624,且导光圈61、62的出光面611、621恰好被透视罩7通孔71的内周缘711恰可抵顶住,因此第二光源641所发出的光源会集中于导光圈61、62的锥面612、622出光,而于指示面板5的时速显示区51及转速显示区52形成一光圈,藉此以增加指示面板5时速显示区51及转速显示区52的识别性。而本实用新型另于实施时,亦可将第二光源641以多色LED为的,使导光圈61、62可借助多色LED(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以提升仪表板3的商品性。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仪表板装置,该仪表板至少包含有基座、指示面板、导光机构及透视罩,该基座内设有第一光源,于指示面板上设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机构的导光圈内侧设有遮光元件,该导光圈的出光面内侧形成一渐缩的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圈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设有勾扣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圈的出光面是被透视罩通孔的内周缘抵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源为多色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车辆仪表板装置,该仪表板是由基座、指示面板及透视罩所构成,基座内设有第一光源,于指示面板上设有一导光机构,该导光机构的导光圈内侧设有一遮光元件,导光机构与指示面板间设有第二光源,当第二光源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机构的导光圈时,该遮光元件可令光源朝导光圈的锥面集中出光,藉此来提升导光圈的亮度,以增加仪表板的识别性,并提升仪表板的商品性。
文档编号B60Q3/00GK2866251SQ200520105619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
发明者施辰桦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