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架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391687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落架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申请为申请日为2003年4月2日、名为“起落架装置及其组装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No.031243851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半拖车的起落架装置,尤其是一种起落架装置的齿轮传动装置结构。
本发明的起落架尤其应用在当半拖车和牵引车不相连时,对半拖车的支撑上。传统的起落架包括一对伸缩支架,其能够伸展到和路面或其它支撑面相接合,从而保持半拖车的前端部,当半拖车被牵引车沿着公路拖走时,上述伸缩支架收回并离开地面。上述的伸展和收回经常通过操作者手动的转动通过齿轮装置和上述伸缩支架导螺杆相连的曲柄来完成。该导螺杆和上述支架的伸缩支架部分相连,从而可以根据该导螺杆的旋转方向能够将一个下支架部分收回到一个上支架部分中,或者将一个下支架部分从一个上支架部分中伸出。
半拖车本身通常很大而且笨重,其又承载很大的载荷。为了在伸出上述支架时提升这样的载荷,除了上述曲柄,上述齿轮传动装置还提供了很大的机械优势。在这样的机械优势中,相对于曲柄旋转上述导螺杆的旋转要滞后许多。换句话说,其将需要曲柄转动很多转,使上述下支架部分相对于上支架部分获得一个非常小的线性运动路径。当上述支架实际上承载拖车的载荷时由于伴随的机械优势,就可以获得转数/英寸路径这样的高比值。一旦上述载荷在上述支架上解除,例如当半拖车由牵引车支撑时,下支架部分的缓慢线性运动就成为一个问题,因为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将下支架部分从距离很远的路面安全的收回。而且,下支架部分的缓慢伸展和路面相接合也同样是入们所不想要的。众所周知,提供在齿轮传动装置中高速齿轮和低档齿轮之间的转换,其中低档齿轮为了可以提升很大的载荷而具有所需机械优势,高速齿轮使上述下支架部分能够进行更快地直线运动(也就是需要较低的转数/英寸比)。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4187733就公开了这种类型的齿轮传动。通常,人们希望的是低档齿轮和高速齿轮之间的转数/英寸比差别较大。
有助于在低档齿轮上设置较大提升力的一种方法就是在(曲柄)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惰轮轴上设置一个齿轮,上述输出轴和上述导螺杆相连。这种设置通常可以作为双减速装置。齿轮箱中的惰轮轴需要额外的空间,这就需要额外的费用。另外为了便于安置惰轮轴轴承,齿轮箱还设置了两个额外的开口。这些开口提供了额外的空间使上述起落架装置的使用期限内润滑油泄露更多了。
在传统上,上述齿轮传动装置位于和上述支架分开形成的齿轮箱中。例如,齿轮箱可以形成两半,分别进行冲压,并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组成上述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可以在齿轮箱完成之前安装在其的一半上。该齿轮箱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到上述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内侧或外侧。曲柄的输入轴和连接导螺杆的输出轴通过上述起落架装置支架上的轴承来支撑。上述这种传统的结构除了上述起落架装置支架,还需要一定数量的零件和多个制造步骤来将上述齿轮箱中的齿轮传动装置和上述支架,输入、输出轴组装在一起。众所周知,支架可以结合一些齿轮传动装置,但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些制造步骤来将上述齿轮传动装置的部件和上述输入、输出轴组装在一起。
发明简述在本发明的众多目的和特征之中,可以注意到其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化了的起落架装置;提供的这种起落架装置具有紧凑的齿轮设置;而且这种起落架装置可以在低档齿轮位置提供额外的扭矩,并在高速齿轮位置增加曲柄的旋转,从而增加速度;这种起落架装置还可以防止润滑液的泄漏;这种起落架装置几乎没有外轴承来承载轴;这种起落架装置部件很少;这种起落架重量很轻;这种起落架装置可以高效组装。
在本发明的众多目的和特征之中,可以进一步注意到,其提供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的方法,其可以快速而又精确的实施;这种方法可以减小暴露的外轴轴承数量,从而最小化了泄漏;这种方法减少了制造上述起落架装置的步骤数量。
通常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用于可选择支撑半拖车的一种起落架装置。该起落架装置包括一个支架,该支架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该两部分并可以彼此伸缩设置,一个安装的导螺杆,用来基于导螺杆的旋转,彼此相对的伸展和收回上述上、下部分。上述起落架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在上述导螺杆上施加扭矩的输入轴,以驱动其旋转,输入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并沿上述第一旋转轴线平移,从而在一个处于低档齿轮操作的第一位置和一个处于高速齿轮操作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上述起落架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输出轴,该输出轴包括一个将扭矩传递到上述导螺杆上的输出齿轮,输出轴安装的能够绕一个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并通常和上述输入轴轴向对齐没置。上述起落架装置还包括一个齿轮传动部件,其构造的使输入轴每个的旋转,输出轴的旋转小于低档齿轮操作的一个旋转,并在上述第二位置将通常轴向对齐没置的输入、输出轴互相连接起来,以便对于输入轴每个的旋转,输出轴的旋转大于一个旋转,从而当输入轴处于第一位置时上述齿轮传动装置提升力增加,位于在第二位置时,速度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也是用于可选择支撑半拖车的一种起落架装置。该起落架装置包括一个支架,该支架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该两部分并可以彼此伸缩设置,上述上部分具有相对侧壁,第一侧壁在其上端具有一个槽。上述起落架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的导螺杆,用来基于导螺杆的旋转,彼此相对的伸展和收回上述上、下部分,该输入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并在操作中和上述导螺杆相连以驱动其旋转。输入轴通过上述笫一侧壁中的槽延伸到上述支架的上部分。上述起落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和上述上部分相连的盖板,其通常盖住上述槽,上述盖板包括一个容纳上述输入轴通过的轴承。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在轴承件的轴承上安装至少一个轴的步骤和将安装上述轴的轴承件插入到上述起落架装置支架的上部分上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用于制造起落架装置支架的一种部件。该部件包括一个安装在上述支架开口顶部的轴承件和一个安装在上述轴承件上进行旋转的轴。该部件还可以包括和上述轴相连的齿轮传动装置用于传递旋转,其中上述轴和齿轮传动装置都支撑旋转,而和安装在上述支架上无关。
附图简述

图1是一个从其牵引拖车松开的半拖车侧视图,该半拖车具有起落架装置支撑其前部;图2是图1中起落架装置的起落架支架的放大透视图;图3是图2中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前视图;图4是图2中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右视图;图5是图2中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分解视图,其可以在传统安装和反向安装的支架上容纳齿轮传动部件;图6是图2中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安装板的侧视图;图7是起落架装置支架上部分的侧视图;图8是起落架装置支架上部分的平面视图;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顶盖和相连的惰轮轴以及齿轮传动装置的底侧透视图;图10是图9中顶盖和惰轮轴的倒置视图,其中装置零件分解示出;图11是图9中单惰轮轴起落架装置支架截面简图,其中输入轴位于低档齿轮位置;图12是图9中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单惰轮轴的截面简图,其中输入轴位于高速齿轮位置;图13A是图9中单惰轮起落架装置的单惰轮轴的端视图;图13B是上述惰轮轴沿着图13A中的线13B-13B的剖面图;图14是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顶盖的底侧透视图;图15是图14中顶盖的倒置透视图,其中装置零件分解示出;图16是另外一种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剖面简图,其惰轮轴支撑在上述支架的内侧;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顶盖和相连的双惰轮轴以及齿轮传动装置的底侧透视图;图18是图17中顶盖和双惰轮轴的倒置透视图,其中装置零件分解示出;图19是带有支架侧壁和其他可选部件的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剖面简图,其示出了输入轴处于高速齿轮位置的结构;图20是带有支架侧壁和其他可选部件的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剖面简图,其示出了输入轴处于低档齿轮位置的结构;图21是上述双惰轮起落架装置的放大侧视简图;图22A是上述双惰轮起落架装置的下惰轮轴的端视图;图22B是上述下惰轮轴沿着图22A中线22B-22B的剖面图;图23A是上述双惰轮起落架装置的上惰轮轴的端视图;图23B是上述上惰轮轴沿着图23A中线23B-23B的剖面图;图24是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顶盖的底侧透视图;图25是图24中顶盖的分解透视图;图26是一种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前视简图,其部件基本上和图20、21中的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相同;图27是带有支架侧壁和其他可选部件的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的侧视简图。
整个附图的视图中相应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应的部件。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1说明了当半拖车不和牵引车相连时,用于支撑半拖车的起落架装置,通常由10表示。上述起落架装置10通常包括一对分别位于半拖车12前角部的支架11(只示出了一个支架)。众所周知,每个支架11都可以伸展和路面S或其它支撑面相接合,从而保持上述半拖车的前部。起落架10的脚部14枢装在支架11上,和路面S接合。当上述半拖车12被牵引车(没有示出)在地面上拖动的时候,支架11也可以缩回,离开地面。曲柄手柄16一般用来伸展和收缩上述支架11的长度,下面将要描述。下列描述只限定于一个支架11。另一个支架(没有示出)具有类似的结构,但如果其通过诸如在上述半拖车12前端下部延伸的输出轴和所述的支架传动装置相连,那么另一个支架就不需要现在所述支架的一些传动装置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的结构,而不需要再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2-5,上述起落架支架11包括一个下支架部分13(图5)可伸缩的被接纳于一个上支架部分15中。下支架部分13是一种方钢管。上述上支架部分15最好是一种钢制的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方管。上支架部分15的内径大于下支架部分13的内径,所以下支架部分可伸缩的收容在上支架部分中。上、下支架部分13、15也可以有其他的截面形状,诸如矩形、圆形等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支架部分是一种具有沿着其长度延伸的一个开放前侧面的钢管。将拖车12和支架11相连的安装板17通过螺栓和/或焊接连接到上述上支架部分15上。安装板17上的孔17A可以容纳将支架11连接到拖车12上的固定件(没有示出)。支架11可以通过“传统安装”或“反向安装”方式连接到拖车上。这些方法都可以被本领与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所以不需要进一步描述。
图5中上支架部分15具有两个U形切口18,20,它们在上支架部分的相对两侧,从上支架部分的上端轴向向下延伸。在最后的安装中,切口18,20分别由外盖板19和内盖板21来关闭。出于说明的目的,传统的安装支架11,上述“外”盖板19朝向半拖车的侧面,“内”盖板21朝向半拖车的中心。上支架部分15上有两个在上支架部分的相对两侧、从上支架部分向外延伸的罩22。上述罩22形成在上支架部分没有切口18、20的那两个侧面。罩22的大小是为容放一个惰轮,对此下面将要叙述。
上述下支架部分和上支架部分13、15由一个导螺杆23(图5只是示出了上部分)连接到一起,基于上述导螺杆的旋转,下支架部分13相对于上部支架部分15伸缩。上述导螺杆23具有一个安装在其上端的锥齿轮25,用于驱动导螺杆,这将在后面描述。上述起落架装置支架11包括一个通过外盖板19收容在支架内的输入轴27,和一个通过内盖板21收容在支架内的输出轴31。上述输入输出轴27、31一起连接到一个进一步包括齿轮传动装置的部件32上,其将在后面描述。尤其是,该齿轮传动装置部件32最好是构造成可以安装在上支架部分15的截面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轴31可以延伸到前述的起落架那个另一个支架(没有示出)上,以便驱动该支架上导螺杆的旋转。曲柄手柄16(图1)最好是和输入轴27的外端相连,从而可以手动的施加扭矩来旋转输入轴。
上述起落架支架11的组装可以通过下落顶盖47和部件32的相连组件到上支架部分15的顶部开口来完成。这样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部件的齿轮传动装置例如惰轮轴、输出轴、小齿轮和大直径输入齿轮,都收容在上支架部分15内,其将在后面描述。输入轴27经过上支架部分15外侧的切口18,输出轴31经过上支架部分15内侧的切口20。盖板螺栓穿过盖板19、21上的孔,进入顶盖47以将上述部件32固定到支架11上。上述盖板19、21也可以焊接到上支架部分15上和/或在盖板(19,21)和上支架部分之间设置一个垫圈(没有示出)。
最好是,支架11构造的使其可选择的进行传统的安装在半拖车上,或通过转动上述部件32相对上支架部分15转过180度进行反向的安装。支架再没有其他的变化,但却简化了制造过程。可以看出上支架部分15的上端具有横向向外设置的相对罩22。另外,上支架部分15的前侧具有一个向外设置的部分24。罩22为惰轮轴的齿轮(没有示出)提供了空间,而和上述部件32的方位无关。上述向外设置的部分24使上支架部分15中心分别到切口18、20的距离相等。这样,部件32中的一个小锥齿轮元件(将在下面参考图9说明)将和在导螺杆23顶部的上述锥齿轮25的配合,无论上述顶盖部件如何取向。图5示出了顶盖部件32在传统安装和反向安装的两种取向。在另一种取向中,上述部件32可以下落到上支架部分15的开口顶部中来安装上述支架11。
图6说明了用于上支架部分(没有示出)的一个成型为管状的安装板17′,其构造的可以覆盖上支架部分的开口前侧。图7和8说明了一个方管起落架支架的上支架部分15″的修改实施例,上支架部分15″具有一个和其相连的安装板17″,上支架部分15″前端向外弯曲形成罩22″和向外设置部分24″,上述罩22″和向外设置部分24″分别沿其侧壁宽度延伸出一个部分。上支架部分15″的结构基本上和上支架部分15相同。上支架部分15在其上端关于中心面P对称。
图9-16说明了一个部件,通常由32来表示,其各个部分单独分开,并可以和支架11结合。参考图9和10,上述部件32包括一个单惰轮轴45(图13)用来机械的将输入轴27和输出轴31相连。上述输入轴27通过外盖板上的轴承29收容在支架11上,输出轴31通过支架11内盖板21上的轴承33收容在支架上。在图9中为了便于清楚去掉了顶盖47。
上述输入轴27的内端具有减小的直径,收容并支承在一个输出轴31的输出齿轮35的轴向开口中,可以相对上述输出齿轮自由转动和轴向移动。或者,输出轴具有减小直径端部(没有示出),其可以收容在输入轴的轴向开口中,或者上述轴可以彼此独立地支撑。这样输入输出轴27、31可以同轴。外盖板19中支撑输入轴27的轴承29可以使输入轴相对轴承旋转或者轴向移动。对于轴向移动,可以设置一个球或弹簧装置(没有示出)和轴承29啮合,从而可以分别根据低档齿轮(图11)和高速齿轮(图12)在两个轴向位置可释放地锁紧输入轴27。
输入轴27承载一个小齿轮37,其被销接在输入轴的减径部分上,用来连接输入轴的旋转。可以想到的是,小齿轮37可以和输入轴27形成一个单件。小齿轮37直径很小,并具有一个第一系列轮齿38和一个第二系列轮齿40。输入轴27也可以安装一大直径齿轮39,以便于相对于输入轴自由旋转,除了如下所述,还可以保持防止其沿着输入轴的轴线相对于上支架部分15运动。上述输入齿轮39的一个中心内齿开口42的直径大于输入轴27,从而可以接纳上述小齿轮37一部分到中心开口中。上述大直径输入齿轮39包括一个平的中心部46和一个带角的外部48。这种结构使得大直径齿轮39可以紧密的靠在外盖板19上,并安装到外盖板和导螺杆23的锥齿轮25之间。大直径齿轮39的环形外部48向外成角,并形成轮齿以和如下所述的另一个齿轮咬合。
上述输出齿轮35销接在输出轴31上用来连接旋转。输出齿轮35包括接受输入扭矩驱动输出齿轮的第一齿轮元件41,和第二小锥齿轮元件43,该齿轮43和导螺杆23的锥齿轮25咬合。上述第一齿轮元件41基本上是平的,并紧密地靠在内盖板21上,且位于到上述锥齿轮25和内盖板之间。如上所述,上述输出齿轮35可以由管形材料形成一个单件。但是,也可以由多件成形,它们彼此分开并固定到一个共用管上,或直接固定到输出轴31上。
输入轴27和输出齿轮35的驱动连接是通过具有三个惰轮的惰轮轴45来实现的。其中这三个惰轮与惰轮轴制成一体。也可以从轴上形成分离的齿轮,和轴相连。如图11和12所示,惰轮轴45在上支架部分15通过顶盖47来支撑旋转。在本发明的某些状态下,上述顶盖47可以认为是一种“轴承件”。下面将会更详细的描述顶盖。一个第一惰轮49在惰轮轴上直径最小,并和上述大直径输入齿轮39永久咬合。一个第二惰轮51具有最大直径,其通常位于惰轮轴45的中部来选择和输入轴27的小齿轮37的轮齿40配合。一个第三惰轮53位于惰轮轴45的左远端,其直径在第一、第二惰轮直径之间并永久的和输出齿轮35的第一齿轮元件41咬合。
参考图14和15,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11的顶盖47可旋转的安装在上述惰轮轴45上。最好是,支架11的外部不需要额外的开口来接纳转轴,也就是消除了润滑油泄漏的位置。顶盖47可以部分或全部由聚合物制成,例如尼龙。但是可以想到顶盖也可以由其他合适材料制成,例如球墨铸铁和铸铝,也都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相信如果顶盖47由尼龙或类似材料制成,就不再需要单独的轴承。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盖47的侧突板70具有容纳螺栓或螺钉的开口72,以固定盖板19(参看图10)到顶盖上。顶盖可以具有一个第一向外设置罩74,其从顶面75延伸设置。罩74为接纳上述第二惰轮51(参看图10)提供了空间。顶盖47还可以具有一个第二向外设置的罩76,其从顶面75向外延伸,用来接纳第三惰轮53。顶盖47的侧突板78具有开口(没有示出)用来容纳将盖板21(参看图10)固定到顶盖上的螺栓和螺钉。
现在看图15,顶盖47包括一个第一轭81和一个第二轭83,第一轭81用来在第一惰轮49和第二惰轮51之间接纳惰轮轴45的一部分,第二轭83用来在第二惰轮和第三惰轮53之间接纳惰轮轴的一部分。上述第一、第二轭81、83每个都有一个下部81A、83A,它们可以和上部81B、83B单独分开,从而将上述惰轮轴45放置到顶盖47中。螺栓84可以分别将上述下部81A、83A和上部81B、83B连接起来。上述齿轮传动装置部件32,顶盖47,外盖板19,内盖板21,输入轴27和输出轴31都可以组装并下落到图5所示的上支架部分15中去。
再来参考图11和12,下面是起落架装置的操作。假定上述下支架部分13(图2)收回到上支架部分15中,准备再伸展。操作者首先将输入轴27轴向向外移动到如图12所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小齿轮37部分收容在大直径齿轮39的中心开口42中。小齿轮37采用共同转让美国专利No.4187733中的技术。其公开的内容作为参考结合在这里。小齿轮37右侧的第一系列轮齿38和大直径齿轮39的内齿咬合,以便于上述大直径齿轮得以固定来连接输入轴27的旋转。这样大直径齿轮39和第一惰轮49的啮合关系是一种驱动啮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惰轮轴45比输入轴27旋转得更快,扭矩被惰轮轴45传递到和输出齿轮35的第一齿轮元件41咬合的第三惰轮53上,从而以大于输入轴27转速的速率驱动上述输出齿轮。例如但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如果上述大直径齿轮39轮齿相对第一惰轮49的速比为31T/7T,第二惰轮53的轮齿相对第一齿轮元件41的速比为13T/25T,上述输出轴就比输入轴转速快2.3倍。曲柄手柄16(参考图1)的转数/英寸下支架部分13移动距离的比率为1.97。这样,下支架部分13就可以快速的从上支架部分15中伸展出来,和路面S接触。
一旦支架11和路面接触,就需要增加齿轮传动装置提供的机械优势来提升半拖车12(图1)离开牵引车(没有示出)的第五轮。为了做到这一点,操作者轴向向内移动输入轴27,使得小齿轮37移出大直径输入齿轮39的中心开口42,并和第二惰轮51的轮齿配合(如图11所示)。上述大直径输入齿轮39尽管仍然和惰轮轴45的第一惰轮49配合,但已经不会从输入轴27传递任何扭矩了,而且也不随输入轴旋转。小齿轮37左侧的第二系列轮齿40和第二惰轮51的轮齿咬合。显而易见的是,输入轴27的旋转基本上由第二惰轮51来减速,而且扭矩伴随着增加。第三惰轮53将上述增加的大扭矩传递到输出齿轮35的第一齿轮元件41上,获得进一步(或“双”)减速。现在输入轴27的旋转就使得下支架部分13的伸展处于较低的速度,但却具有较大的升起半拖车12及其载荷的提升力。
图16说明了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111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对应的零件参考标记相同,只是多了个前缀“1”。惰轮轴145由和内外盖板121、119相连的衬套支撑,而不是由顶盖支撑。在这个实施例中,顶盖147不用来支撑上述惰轮轴145。另外,这种结构基本上和图9中的一致,所以在这里就不进一步描述了。再来参考图16,可以看出惰轮轴145在其右端具有一个减小直径轴端185,在其左端具有一个扩径部分187。上述根部185是一个在衬套189内的轴颈,衬套189安装到内盖板121上形成的孔内便于惰轮轴145的旋转。上述衬套189锁住上述开口有助于密封支架11。短轴191通过内盖板121中的孔收容在惰轮轴的扩径部分187中的槽中,来安装惰轮轴145进行旋转。上述短轴191可以密封的固定到上述内盖板121上,例如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的衬套189和短轴191在内外盖板121、119之间安装惰轮轴145进行旋转。这样就没有可以移动的部件通过上述内外盖板121、119延伸了。所以尽管惰轮轴145支撑在支架11的两侧,但是并不穿过这两侧面。相应的,就消除了润滑油泄漏的主要位置(通过旋转轴轴承)。
下面列出了曲柄手柄16转数/英寸上述支架移动距离的单惰轮支架11高速齿轮和低档齿轮速比的一些可能的实例。
低档齿轮-29.2低档齿轮-32.8低档齿轮-35.1高速齿轮-1.8 高速齿轮-1.97高速齿轮-3.3低档齿轮-38 低档齿轮-41.8低档齿轮-35.1高速齿轮-1.8 高速齿轮-1.97高速齿轮-4.5低档齿轮-35.1高速齿轮-3.9图17-25集中所示的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起落架装置支架211及其组件。其中对应的零件参考标记与起落架装置支架11所述的相同,只是多了个前缀“2”。图17和18说明了一个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211的齿轮传动装置部件232和一个顶盖247。上述部件232包括一个专用的低档齿轮惰轮轴257(图22A,22B),和一个分开的专用高速齿轮惰轮轴263(图23A和23B)来将输入轴227和输出轴231机械的连接。上述输入轴227通过一个外盖板219上的轴承229收容在上述支架211中,上述输出轴231通过一个内盖板221上的轴承233收容在支架211中。顶盖247可旋转的安装在双惰轮起落架支架211的低档齿轮惰轮轴257和高速齿轮惰轮轴263上。最好是,支架211的外部不需要额外的开口来容纳转轴通过,也就是消除了润滑油泄漏的位置。
图19和20说明了输入轴227和输出轴231同轴,输入轴的减径内端收容并支承在输出轴内。或者,输出轴具有一个减径端部收容在输入轴的一个轴向开口(没有示出)中。外盖板219上用来支撑输入轴227的轴承229使输入轴相对于该轴承既可以旋转也可以轴向移动。当轴向移动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球和弹簧装置(没有示出)和轴承229啮合,从而可以分别根据低档齿轮和高速齿轮在两个轴向位置可释放地锁紧输入轴227。上述部件232在图19中处于高速齿轮位置,在图20中处于低档齿轮位置。
可以注意到小齿轮37和输入轴227形成一个单件,输出齿轮235和输出轴231形成一个单件。可以理解的是,小齿轮237和输出齿轮235也可以和各自的轴(227、231)分开设置。小齿轮237包括一个第一系列轮齿238和一个第二系列轮齿240。大直径输入齿轮239稍微小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直径齿轮39,其也是平的。但除了当由小齿轮237的第一系列轮齿238啮合时,其也类似的安装在输入轴227上进行自由旋转。输出齿轮235区别于上述单惰轮输出齿轮结构,具有一个第三小直径齿轮元件244。尤其是,上述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包括一个低档齿轮惰轮轴257,其又包括一个大直径第一齿轮259和一个第二小直径齿轮261,其中第一齿轮259与小齿轮237啮合来驱动上述低档齿轮惰轮轴的旋转,第二齿轮261永久的和输出齿轮235的第一齿轮元件241进行咬合。单独的高速齿轮惰轮轴263包括一个永久的和上述大直径输入齿轮239咬合的第一高速齿轮惰轮265,和一个永久的和上述输出齿轮235的第三齿轮元件244进行咬合的第二高速齿轮惰轮267。所以,就不再需要平衡高速齿轮的速度和低档齿轮的扭矩关系。上述分开的专用惰轮轴257、263就可以消除这些设计特征的相互影响。
如图21所示的,低档齿轮惰轮轴257的轴线A1和高速齿轮惰轮轴263的轴线A2在垂直面P的相对两侧面偏离,该垂直面P包括输入、输出轴227、231的公共旋转轴线A3。最好是,上述偏移尽可能小,以便于惰轮轴257、263的上述齿轮都和输入、输出轴227、231的上述同轴设置的齿轮(235,237,239)相咬合。
除了用于高低档齿轮的不同惰轮轴257、263以外,上述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211的操作和图5所示的单惰轮起落架装置11实施例的操作相类似。在高速齿轮中,小齿轮237的第一系列轮齿238部分的收容在大直径输入齿轮239中,以便于大直径齿轮和输入轴227旋转连接(图19)。可以想到的是,高速齿轮惰轮轴263比输入轴227旋转得更快。例如,大直径输入齿轮239有19个轮齿,高速齿轮惰轮265具有9个轮齿,上述惰轮轴263转速就是输入轴227的2.11倍。通过和输出齿轮的第三齿轮元件244咬合的第二高速齿轮,惰轮267就再次提高了转速。这种结构的低档齿轮惰轮轴257转动但不传递任何扭矩。对于低速高扭矩操作情况下,输入轴227轴向移动到左侧,以便于大直径输入齿轮239分离,并且小齿轮237另一端的上述笫二系列轮齿240和上述笫一低档齿轮惰轮259相咬合(图20)。通过第二低档齿轮惰轮261和输出齿轮235的第一齿轮元件241,上述输入轴扭矩由低档齿轮惰轮轴257传递到输出齿轮。通过相咬合齿轮的相对两侧,从输入轴227到低档齿轮惰轮轴257和从低档齿轮惰轮轴到上述输出齿轮235都可以获得实质上的减速。
最好是,上述支架每移动一英寸,曲柄转动转数的数值范围处于高速齿轮时,为1.02到4.5之间,处于低速齿轮时,为26到44之间。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任何高低传动比的结合都是可能的。最好是,双惰轮支架211正处于低档齿轮时,可以提供良好的提升力(例如每英寸35转),并且是为处于高速齿轮时的选择方案。例如,高速齿轮既可以为1.02,也可以为4.5,齿轮和其他部件的极小变化都有必要设置所需的高速齿轮传动比。
如上所述的相对于单惰轮实施例,顶盖247最好由类似尼龙的聚合材料制成。但是它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球墨铸铁或铸铝,而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相信如果顶盖247由尼龙或其同类材料制成,就不再需要单独的轴承了。上述输入和输出轴227、231由顶盖247支撑在一个和上述顶盖无关的第一轭269中。还设置有一个第二轭271支撑低档齿轮惰轮轴257的一端,一个第三轭273支撑高速齿轮惰轮轴263的一端。图24和25说明了安装有惰轮轴257、263进行旋转的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211的顶盖247。可以看到,每个轭269、271、273(广义的“轴承件”)都包括通过一对螺栓分别和一个上部269B、271B、273B相连的一个可各自移动的下部269A、271A、273A。也可以想到的是,上述顶盖247和轭269、271、273可以制成一体的单件。这样,惰轮轴257、263可以制成两半(没有示出)使它们的插入部可以进入到轭269、271、273的孔内。在上述插入之后,上述两半惰轮轴就可以连接在一起了。在这个实施例中,上述笫一轭269具有三个孔,包括容纳输出轴231的第一孔275A,容纳低档齿轮惰轮轴257的第二孔275B,容纳高速齿轮惰轮轴263的第三孔275C。第二轭271具有一个单孔277容纳低档齿轮惰轮轴257的另一部分,第三轭273类似的具有一个单孔279用来高速齿轮惰轮轴263的另一部分。输出轴231收容在第一轭269的第一孔275A中,并由上述笫一轭支撑配合。
为了把上述惰轮轴257、263放到上述第一、第二、第三轭(269、271、273)中,可以去掉上述轭的下部(269A、271A、273A),从而打开上述第一轭的第二和第三孔275B,275C和第二、三轭的孔277、279。低档齿轮惰轮轴257放到顶盖247上(最好是反向安装),以便于邻接于上述第一低档齿轮惰轮259的上述轴的部分可以收容在仍然和顶盖相连的第一轭269上部269B的第二孔275B的暴露部分中。同时,靠近上述第二低档齿轮惰轮261的低档齿轮惰轮轴257的部分收容在仍然和顶盖247相连的第二轭271上部271A的孔277中。类似的,上述高速齿轮惰轮轴263放置得使邻接于上述第一高速齿轮惰轮265的轴部分收容在仍然和顶盖247相连的第三轭273上部273B的孔279的暴露部分中。同时,靠近上述笫二高速齿轮惰轮267的高速齿轮惰轮轴263的部分收容在第一轭269上部269B的第三孔275C的暴露部分中。
通过螺栓将上述下部269A、271A、273A固定到各自的上部269B、271B、273B上,使上述惰轮轴257、263固定到合适的位置上,从而围绕着上述惰轮轴的轴截面。这样,上述惰轮轴257、263通过顶盖247就完全被安装好了。外盖板219可以和输入轴227先预装好,内盖板221同样和输出轴231预装好。输入和输出轴(及其相连的盖板)就可以如图18所示的和顶盖247安装到一起。输出轴通过笫一孔275A收容在第一轭269中,并且输入轴227的减径部分插入到输出轴中。螺栓经过盖板219、221插入到顶盖247中。这样上述除了和导螺杆(没有示出,但基本和图5中的导螺杆23相同)顶部相连的锥齿轮225以外,包括起落架支架211所有齿轮传动装置的部件232就完成了。还可以进一步考虑的是单惰轮支架11可以使用一个基本类似于双惰轮支架211中顶盖247的顶盖,而不用上述轭271、273中的一个,如下所述。上述部件232形成为可以在制造过程中使其下落到上述支架211的开口顶部中。盖板219、221固定到支架211上,将上述部件232和支架的上部分215组装在一起。
图26和27所示的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211′,其使用了一个具有轭269′,271′,273′的顶盖247′,基本上和上述说明的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211的顶盖相同。这样,相同的顶盖和支架部分就既可以用于制造单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也可以用于制造双惰轮起落架装置支架。在图27和26说明的实施例中,输入和输出轴227′,231′同样由顶盖247′支撑在和顶盖无关的第一轭269′上。第二轭271′或第三轭273′都可以容纳并支撑在上述惰轮轴245′上。上述部件232′则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轭273′和271′。这个实施例的操作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的单惰轮支架11的操作。对于这个实施例,单惰轮部件232′和双惰轮部件232都可以使用一个共同的顶盖,从而有利于制造。
当本发明或优选实施例引入零件的时候,冠词“一个”,“上述”,“所述的”都是指一个或多个零件。术语“由...组成”,“包括”和“具有”都是指包括在内的,其表示除了所列的零件,那里还可以有额外的元件。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本发明能够达到的多个目的以及实现其其他的附带效果。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任何对以上结构的变化都是可以的,附图所示的内容和说明书所包含的主题都只是作为解释说明用的,而并不是来限制范围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轴承件的轴承上安装至少一个轴;将安装上述轴的轴承件插入到上述起落架装置支架的上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步骤包括在顶盖至少一个轴承件的轴承上各自安装一个输入轴、一个输出轴和一个惰轮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步骤包括将安装有上述输入、输出轴和惰轮轴的顶盖通过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开口顶部下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步骤包括将安装有上述输入、输出轴和惰轮轴的顶盖通过起落架装置支架的开口顶部以两种方向的一种可选择的下落,使得起落架装置支架可以传统安装,也可以反向安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步骤进一步包括在至少一个轴承件的轴承上安装另一个惰轮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装起落架装置支架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顶盖和轴承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形为单件。
7.一种用于制造起落架装置支架的部件,该部件包括一个安装在上述支架开口顶部的轴承件和一个安装在上述轴承件上进行旋转的轴,以及和上述轴相连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用于传递旋转,其中上述轴和齿轮传动装置都被支撑着旋转,而和在上述支架上的安装无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轴由一个第一惰轮轴组成,该部件还进一步包括一个安装在上述轴承件上进行旋转的第二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轴由一个第二惰轮轴组成,该部件还进一步包括安装在上述轴承件上进行旋转的一个输入轴和一个输出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件包括一个顶盖,一个和上述顶盖相连的外盖板,以及一个和上述顶盖相连的内盖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部件和可选择支撑半拖车的一种起落架装置支架相结合,其特征在于,该起落架装置支架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且该两部分并可以彼此伸缩设置,以及一个安装的导螺杆,用来基于导螺杆的旋转,彼此相对的伸展和收回上述上、下部分,上述输出轴绕一个旋转轴线旋转,并连接上述导螺杆,从而驱动其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合,其特征在于,顶盖容纳在上述支架上部分的开口上端,并可以闭合上述开口上端,上述轴承件由顶盖支撑。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结合,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件位于上述支架上部分之内,并包括一个承载上述惰轮轴的旋转的第一轴承元件,由上述上部分支撑的上述轴承件所处位置高于上述轴承元件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选择支撑半拖车的起落架装置及其组装方法。该起落架装置包括一个支架,该支架具有上部分和可伸缩的收容在上部分的下部分。一个导螺杆,用来基于导螺杆的旋转,彼此相对的伸展和收回上述上、下部分。一个在上述导螺杆上施加扭矩的输入轴,以驱动其旋转,输入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并沿上述第一旋转轴线平移,从而在一个处于低档齿轮操作的第一位置和一个处于高速齿轮操作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一个输出轴,和上述输入轴轴向对齐设置,该输出轴包括一个将扭矩传递到上述导螺杆上的输出齿轮。一个齿轮传动部件容纳在上述上部分中,其构造的使当输入轴处于第一位置时上述齿轮传动装置提升力增加,位于在第二位置时,速度增加。
文档编号B60S9/08GK1911714SQ20061011506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日
发明者M·W·彭维勒 申请人:霍兰德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