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车辆、气囊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907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车辆、气囊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具体涉及装载有下述结构的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的构筑技术当发生事故时,气囊抵抗就座于车辆座椅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而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
背景技术
在以往,提出了阻止被称为所谓“前潜现象”的现象的发生的各种技术,所谓“前潜现象”,是指在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佩戴安全带的安全带佩戴状态下,随着发生事故时的该车辆乘员腰部的向前移动,该车辆乘员沿着座椅面钻过安全带的现象。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发生事故时为了阻止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膨胀的气囊从下方压缩座垫的结构的车辆座椅,但设计这种车辆座椅时,存在对可以实现轻量化并可以确保与气囊工作时的载荷相适合的强度的合理车辆座椅的构筑技术的要求。
专利文献1特开平5-229378号公报发明内容因此,在本发明中,在装载有下述结构的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中,当发生事故时气囊抵抗就座于车辆座椅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而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实现车辆座椅的轻量化并可以确保强度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构成本发明。另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装载在以汽车为首的卡车、公共汽车、电车、船舶等各种车辆上的车辆座椅的构筑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技术方案1所述的该车辆座椅是装载于车辆上的车辆座椅,形成至少具有左侧侧面框架、右侧侧面框架、托架、座椅底板、气囊模块、连接固定部件的结构。
本发明的左侧侧面框架为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垫下方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框架构成部件。本发明的右侧侧面框架为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垫下方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框架构成部件。本发明的托架为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垫下方连接左侧侧面框架和右侧侧面框架的座椅框架构成部件。典型地,通过焊接或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连接该托架与左侧侧面框架及右侧侧面框架。
本发明的座椅底板在座垫下方,配置于左侧侧面框架与右侧侧面框架之间,并具有气囊模块收容部。本发明中所称的“座椅底板(seatpan)”为构成车辆座椅的座椅底面的部件,也可以特别地定义为承受座垫的座垫面板、座垫框架或座垫底板。关于该座椅底板的配置方式,只要将该座椅底板的全部或局部配置在左侧侧面框架与右侧侧面框架之间即可,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以架设状将该座椅底板固定到左侧侧面框架及右侧侧面框架上;或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将该座椅底板固定到位于左侧侧面框架与右侧侧面框架之间的部件上。
本发明的气囊模块,具有气囊,被收容在气囊模块收容部中,并且被设定为在发生事故时气囊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以抵抗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该气囊模块典型地主要以下述部件为主体构成被以规定折叠方式折叠而收容的气囊、在发生事故时产生气囊膨胀用气体并提供给气囊的气体供给部以及收容气体供给部的保持器。还可以将该气囊模块称为“气囊装置”或“乘员约束装置”。
本发明的连接固定部件,构成连接固定气囊模块、座椅底板以及托架的部件。典型的为,可以采用螺栓螺母连接、铆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而且,在本发明中,形成下述结构利用该连接固定部件连接固定气囊模块、座椅底板以及托架,从而在发生事故时由连接固定成一体的座椅底板和托架承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压力、即气囊模块工作时的载荷。
若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座椅底板的板厚上增加了与该座椅底板连接固定的托架的板厚,所以提高了该座椅底板的强度,因此,可以相应地抑制座椅底板的板厚,并确保车辆座椅所需的强度。
因此,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可以通过座椅底板和托架的共同协作来实现车辆座椅的轻量化并确保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二发明是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该车辆座椅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模块至少具有气囊、气体供给部、保持器以及固定用螺栓。本发明的气体供给部,具有在发生事故时产生气囊膨胀用气体并提供给气囊的功能。该气体供给部被收容到本发明的保持器中。本发明的固定用螺栓,安装到保持器上并构成连接固定部件。该固定用螺栓,可以是一体固定到保持器上,也可以是以分体状态安装到保持器上。在本发明中,在将保持器一侧的固定用螺栓插入到贯穿座椅底板和托架的通孔中的状态下,利用该固定用螺栓的连接力,连接固定保持器、座椅底板以及托架。
若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座椅底板的板厚上增加了与该座椅底板连接固定的托架的板厚,所以提高了该座椅底板的强度,因此,可以相应地抑制座椅底板的板厚,并确保车辆座椅所需的强度。
因此,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可以通过保持器、座椅底板和托架的共同协作来实现车辆座椅的轻量化并确保强度。
本发明的第三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三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座椅。技术方案3所述的该车辆座椅,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结构中,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气囊的展开方向与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即,当发生事故时,气囊沿着固定用螺栓的轴向展开。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将固定用螺栓的连接力有效地用作抵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气囊载荷的力。
本发明的第四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四发明是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技术方案4所述的该车辆,至少具有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约束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安全带。在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佩戴了安全带的安全带佩戴状态下,利用搭载在车辆座椅上的气囊模块阻止该车辆乘员随着发生事故时该车辆乘员腰部向前移动而要沿着座椅面钻过安全带的动作、即所谓“前潜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五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五发明是技术方案5所述的气囊模块。技术方案5所述的气囊模块,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构成元件即气囊模块实质相同的结构。
因此,若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座椅底板和托架的共同协作来有效实现车辆座椅的轻量化并确保强度的气囊模块。
本发明的第六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六发明是技术方案6所述的气囊模块。技术方案6所述的气囊模块,具有与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的构成元件即气囊模块实质相同的结构。
因此,若采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保持器、座椅底板和托架的共同协作来有效实现车辆座椅的轻量化并确保强度的气囊模块。
本发明的第七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七发明是技术方案7所述的气囊模块。技术方案7所述的气囊模块,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中,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所述气囊的展开方向与所述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即,当发生事故时,气囊沿着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展开。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将固定用螺栓的连接力有效地用作抵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气囊载荷的力。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装载有下述结构的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中,当发生事故时气囊抵抗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而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特别是通过连接固定气囊模块、座椅底板以及托架而在发生事故时由连接固定成一体的座椅底板和托架承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压力,可以实现该车辆座椅的轻量化并确保强度。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0的内部构造的图,是从车辆斜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业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120及气囊模块1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220及气囊模块2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320及气囊模块3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30收容到座椅底板3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业的概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一个实施方式即车辆座椅100的结构。其中,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0的内部构造的图,是从车辆斜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0是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座椅,以座椅框架10、座椅底板20、气囊模块30为主体构成。该车辆座椅100构成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座座椅、副驾驶座座椅。并且,在装载有该车辆座椅100的车辆上,还装载有就座于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员所佩戴的安全带(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安全带”)。其中,图1中的“FR”的方向为车辆前方,“UP”的方向为车辆上方。
座椅框架10构成形成车辆座椅100的骨架部分的框架,至少包括底部框架12和背部框架14。该座椅框架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座椅框架”。在底部框架12上安装了由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等具有柔软性的原材料形成的座垫(图示省略),该座垫构成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面。并且,在底部框架14上安装了由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等具有柔软性的原材料形成的座椅靠背(图示省略),该座椅靠背构成车辆座椅100的背面。并且,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外表面被由皮革、布等形成的表皮(图示省略)覆盖。
底部框架12为设在座垫下方的框架,具有向车辆座椅100的前后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延伸的左右一对侧面框架12a、12b(左侧侧面框架12a及右侧侧面框架12b)。在此所称的左侧侧面框架12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左侧侧面框架”,右侧侧面框架12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右侧侧面框架”。
并且,在底部框架12的上部侧,在侧面框架12a、12b之间架设加固用的托架13。该托架13构成具有规定板厚的板状(在图1中为弯曲板状),通过焊接或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连接到侧面框架12a、12b上。该托架13是支撑座椅底板20的支撑部件,并且构成连接保持侧面框架12a、12b的保持部件。并且,该托架13兼具有在连接侧面框架12a、12b时进行定位的作用,因而装配性良好。该托架1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托架”。
背部框架14为可通过支轴15和倾斜装置(图示省略)转动地连接到底部框架12上的框架。在该背部框架14的上部,在与车辆乘员的头部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头枕16。
座椅底板20,在托架13的上方且座垫的下方,从上方覆盖左右一对侧面框架12a、12b地进行架设。该座椅底板20为构成车辆座椅100的座椅底面的部件,也可以特别定义为承受座垫的座垫面板、座垫框架或座垫底板。详细情况在后文中描述,该座椅底板20可以通过在两处进行螺栓螺母连接而安装到托架13上。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将该座椅底板20接合到侧面框架12a、12b上。该座椅底板20具有承受来自座垫的载荷的功能。该座椅底板2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座椅底板”。
并且,在该座椅底板20上设有收容气囊模块30的收容部21。该收容部2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气囊模块收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收容部21为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3(又称为“凹入部”、“凹部”或“凹入区域”)的结构。该凹陷部23为可在该凹陷部23内保持气囊模块30的部位。
如图2所示,该收容部21包括构成凹陷部23的底面的第一延伸部20a和在比第一延伸部20a更靠后的后方(图2中的右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0b,通过第一延伸部20a和第二延伸部20b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高低差产生阶梯部(阶梯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延伸部20a在比第二延伸部20b低的部位延伸而构成。并且,该收容部21向斜后上方开口。因此,气囊模块30的气囊(后述的气囊31)的展开方向(又称为“突出方向”)为图2中的箭头40方向所示的斜后上方。详细情况在后文中描述,根据本结构,通过利用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3的气囊模块30的保持功能(或定位功能),可以顺利地进行将气囊模块30收容到收容部21中的作业以及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一侧的作业。
并且,根据本结构,在凹陷部23的适当位置保持气囊模块30时,该保持状态的气囊模块30位于第一延伸部20a及第二延伸部20b之间的阶梯部的前侧。因此,根据保持在凹陷部23中的气囊模块30覆盖阶梯部的第一状态和解除该覆盖的第二状态的目测结果,可判断该气囊模块30向第二延伸部20b一侧突出。即,在不能目测阶梯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气囊模块30覆盖阶梯部的第一状态,气囊模块30的后端面越过阶梯部而向第二延伸部20b一侧突出。此时,能够判定为气囊模块30未位于适当位置上。另一方面,在能够目测全部阶梯部的情况下,判断为气囊模块30未覆盖阶梯部的第二状态,气囊模块30的后端面没有越过阶梯部并且未向第二延伸部20b一侧突出。此时,能够判定为气囊模块30位于适当位置上。通过判断气囊模块30向第二延伸部20b一侧突出,能够防止该气囊模块30被覆盖收容部21的气囊罩夹住。关于阶梯部的目测性,可通过在该阶梯部上加工着色线来提高阶梯部的目测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由于是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3的结构,因而可实现对收容状态(不工作时)的气囊模块30的保护。并且,在该座椅底板20上安装有覆盖收容有气囊模块30的收容部21的气囊罩(图示省略),通过该气囊罩可进一步提高对处于收容状态的气囊模块30的保护。
如图2所示,气囊模块30至少包括气囊31、气体发生器(又称“充气机”)32、保持器33。该气囊模块3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气囊模块”。
气囊31构成以规定折叠方式折叠后进行收容,并且在发生事故时接受由气体发生器32产生的气体的供给而展开膨胀的气囊体。具体而言,气囊31在发生事故时抵抗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而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由此,能够阻止或抑制下述的所谓“前潜现象”在就座于车辆座椅100上的车辆乘员佩戴安全带的安全带佩戴状态下,随着发生事故时该车辆乘员腰部的向前移动,该车辆乘员沿着座椅面钻过安全带的现象。在此所称的气囊3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气囊”,由气体发生器32构成本发明中的“气体供给部”。
保持器33构成收容气体发生器32的部件。该保持器3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保持器”。在该保持器33上设有用于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底部框架12一侧的固定用螺栓34。通过该固定用螺栓34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底部框架12一侧。具体而言,在将气囊模块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状态下,可在贯通座椅底板20和托架13的通孔22中插入固定用螺栓34。因此,通过使插入设置于通孔22上的固定用螺栓34与螺母36相互连接(啮合),可以将保持器33、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这三个部件相互连接而固定(又称为连接固定)成一体。在这种情况下,螺母36可以是与托架13分体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与托架13一体接合的结构。并且,作为通孔22,可以适当选择圆孔、长孔、狭缝等形状。在此所称的固定用螺栓3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连接固定部件”及“固定用螺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用螺栓34的螺栓轴的延伸方向和沿着图2中的箭头40的方向的气囊31的展开方向基本一致。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用螺栓34的连接力有效地用作抵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气囊载荷的力。
在此,参照图3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将气囊模块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业以及将该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一侧的作业。
图3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业的概要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气囊模块30的收容作业中,首先,气囊模块30一侧的固定用螺栓34,使该气囊模块30朝向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地向收容部21移动。
接着,关于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一侧的作业,例如可以至少使用图4至图6所示的三个步骤来进行。其中,图4至图6均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第一步骤中,在使气囊模块30的气体发生器32一侧处于下侧的状态下,从座椅底板20的上方朝向凹陷部23(第一延伸部20a)插入气囊模块30。由此,形成如图5所示的气囊模块30的临时保持状态。此时,固定用螺栓34的螺栓轴大致向左右方向延伸。
接着,如图5所示,在第二步骤中,在使临时保持状态的气囊模块30的模块下部35抵接到第一延伸部20a与第二延伸部20b之间的阶梯部上的状态下,以该阶梯部作为转动支点,使气囊模块30向图5中的箭头41方向旋转。通过该旋转使固定用螺栓34靠近通孔22。由此,如图6所示,形成将固定用螺栓34插入到通孔22中的插入状态。在考虑使固定用螺栓34容易插入的情况下,优选采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作为通孔22。
最后,如图6所示,在第三步骤中,通过相互连接固定用螺栓34和螺母36,形成保持器33、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相互连接固定而形成一体的状态(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通过利用固定用螺栓34连接固定气囊模块30、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可以由连接固定成一体的座椅底板20和托架13承受发生事故时的气囊展开膨胀的压力、即气囊模块工作时的载荷。
此时,由于通过在座椅底板20的板厚加上与该座椅底板20连接固定的托架13的板厚,能够提高该座椅底板的强度,因而除了可以相应地抑制座椅底板20的板厚以外,还能够确保车辆座椅100所需要的强度。即,通过保持器33、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的共同协作,能够实现车辆座椅100的轻量化并能够确保强度。另外,在考虑抑制座椅底板20的板厚的规格的情况下,关于座椅底板20的板厚d1和托架13的板厚d2,优选根据d1≤d2的关系进行设定。
并且,通过连接固定能够防止因座椅底板20和托架13之间的接触等而产生噪音,并且通过提高座椅底板20的强度,能够提高车辆座椅100的乘坐感觉。
并且,由于采用了通过连接固定方式将座椅底板20固定到托架13上的结构,所以不通过焊接等即可将座椅底板20固定到左侧侧面框架12a及右侧侧面框架12b上,因而能够简化车辆座椅100的制造工序。
通过依次执行上述第一至第三步骤,能够顺利地进行将气囊模块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0一侧的作业。特别是,在第二及第三步骤中,在利用固定用螺栓34将气囊模块30连接到座椅底板一侧的期间,通过使保持在凹陷部23中的气囊模块30的模块下部35始终抵接到第一延伸部20a与第二延伸部20b之间的阶梯部上,可以对气囊模块30进行定位,因而能够提高该气囊模块30的装配性。
其他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考虑进行各种应用、变形。例如还能够实施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的以下各个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20中,虽然记载了收容气囊模块30的收容部21向斜后上方开口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座椅底板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采用图7至图9所示的各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120及气囊模块1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120中,收容气囊模块130的收容部121形成向上方开口的结构。在收容于该收容部121中的气囊模块130中,在保持器33的下部安装有固定用螺栓34。因此,在使固定用螺栓34向下的状态下从收容部121的上方插入气囊模块130,并将固定用螺栓34插入通孔22中而进行连接。由此,将气囊模块1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120一侧。在该气囊模块130中,发生事故时展开膨胀的气囊31的展开方向为图7中的箭头42所示的车辆上方,该方向与固定用螺栓34的螺栓轴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
并且,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220及气囊模块2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8所示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220中,收容气囊模块230的收容部221形成向上方开口的结构。收容部221为沿上下方向产生高低差的阶梯构造,将深度相对较深的位置作为收容保持器33的第一收容区域221a,将深度相对较浅的位置作为收容比保持器33靠上的气囊31部分的第二收容区域221b。在收容于该收容部221中的气囊模块230中,在保持器33的下部安装有固定用螺栓34。因此,在使固定用螺栓34向下的状态下从收容部221的上方插入气囊模块230,并将固定用螺栓34插入到通孔22中而进行连接,从而将气囊模块230安装固定到座椅底板220一侧。在该气囊模块230中,发生事故时展开膨胀的气囊31的展开方向为图8中的箭头42所示的车辆上方,该方向与固定用螺栓34的螺栓轴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
并且,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320及气囊模块33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图9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座椅底板320,具有与座椅底板20相同的收容部21,并且还具有左右一对收容部24、24。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收容于该收容部21中的气囊模块330中,在保持器33上设有左右一对螺栓用托架33a、33a,各螺栓用托架33a在收容于各收容部24中的状态下,通过固定用螺栓34及螺母36连接固定到座椅底板320及托架13上。在该气囊模块330中,与气囊模块30的情况相同地,发生事故时展开膨胀的气囊31的展开方向为图10中的箭头40方向所示的斜后上方。
其中,图11是表示将气囊模块330收容到座椅底板3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业的概要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在气囊模块330的收容作业中,首先,气囊模块330一侧的固定用螺栓34,使该气囊模块330朝向座椅底板320的收容部24地向收容部21移动。然后,在贯通座椅底板320及托架13的通孔22中插入固定用螺栓34后,通过使固定用螺栓34和螺母36相互连接而形成保持器33、座椅底板320以及托架13相互连接固定的状态。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记载了构成具有规定板厚的板状(在图1中为弯曲板状)的托架13,但是相当于该托架13的部件的构造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具体而言,作为代替托架13的部件,也可以采用下述构成体在将形成筒状的管状部件压扁而形成平板状的部件上设置连接用的通孔的构成体、在架设于多个管状部件上的板状部件上设置连接用的通孔的构成体、在拧成箱状或通过折弯加工而形成箱状的部件上设置连接用的通孔的构成体等。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记载了气囊展开膨胀时气囊的展开方向于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气囊的展开方向也可以与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交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构成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座座椅、副驾驶座的车辆座椅100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特征部分也可以应用于包括驾驶座座椅、副驾驶座座椅在内的各种车辆座椅例如后部座椅的结构中。在这种情况的车辆中,包含汽车、飞机、船舶、电车、公共汽车、卡车等使车辆乘员乘坐而进行移动的各种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装载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垫下方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侧面框架、在座垫下方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侧面框架以及在座垫下方连接所述左侧侧面框架与所述右侧侧面框架的托架;座椅底板,在所述座垫下方,配置于所述左侧侧面框架与所述右侧侧面框架之间,并具有气囊模块收容部;气囊模块,具有气囊,被保持在所述气囊模块收容部中,并且被设定为在发生事故时所述气囊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以抵抗处于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以及连接固定部件,连接固定所述气囊模块、所述座椅底板以及所述托架;利用所述连接固定部件连接固定所述气囊模块、所述座椅底板以及所述托架,从而在发生事故时由所述连接固定成一体的所述座椅底板和所述托架承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包括所述气囊、在发生事故时产生气囊膨胀用气体并提供给所述气囊的气体供给部、收容所述气体供给部的保持器以及安装到所述保持器上并构成所述连接固定部件的固定用螺栓;在将所述保持器一侧的所述固定用螺栓插入到贯穿所述座椅底板和托架的通孔中的状态下,利用该固定用螺栓的连接力连接固定所述保持器、所述座椅底板以及所述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所述气囊的展开方向与所述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约束就座于所述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安全带;在就座于所述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佩戴了所述安全带的安全带佩戴状态下,利用搭载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所述气囊模块阻止该车辆乘员随着发生事故时该车辆乘员腰部向前移动而要沿着座椅面钻过所述安全带的动作。
5.一种气囊模块,设置在下述车辆座椅中,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垫下方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侧面框架;在座垫下方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侧面框架;在座垫下方连接所述左侧侧面框架与所述右侧侧面框架的托架;以及在所述座垫下方,配置于所述左侧侧面框架与所述右侧侧面框架之间,并具有气囊模块收容部的座椅底板;所述气囊模块具有气囊,被收容到所述气囊模块收容部中,并且被设定为在发生事故时所述气囊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以抵抗处于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气囊模块连接固定到所述座椅底板以及所述托架上的连接固定部件,利用所述连接固定部件连接固定所述气囊模块、所述座椅底板以及所述托架,从而在发生事故时由所述连接固定成一体的所述座椅底板和所述托架承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气囊、在发生事故时产生气囊膨胀用气体并提供给所述气囊的气体供给部、收容所述气体供给部的保持器以及安装到所述保持器上并构成所述连接固定部件的固定用螺栓;在将所述保持器一侧的所述固定用螺栓插入到贯穿所述座椅底板和托架的通孔中的状态下,利用该固定用螺栓的连接力将所述保持器连接固定到所述座椅底板和所述托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气囊展开膨胀时的所述气囊的展开方向与所述固定用螺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车辆、气囊模块,特别是在装载有下述结构的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中,当发生事故时气囊抵抗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的车辆乘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而从座垫下方向上方展开膨胀,提供了一种对提高气囊模块的装配性有效的技术。本发明的车辆座椅(100)形成下述结构连接固定气囊模块(30)、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从而在发生事故时由连接固定成一体的座椅底板(20)和托架(13)承受气囊展开膨胀时的压力。
文档编号B60R21/23GK101028809SQ20071008440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吉川浩通, 昼田辉彦 申请人:高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