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2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该交通工具座椅组件能够执行简 单的进入功能。
背景技术
一些常规的交通工具座椅可向前移动和/或向前倾斜,以方便进入到交 通工具的后部部分。在某些交通工具座椅中,座椅不能被锁定在进入位置 (entry position )。而且,用于控制交通工具座椅移动到宽敞位置(easy position)的机构可能是相对复杂的,且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不方便的,这是 因为使用者不能辨别什么时候锁被释放以及什么时候座椅是可移动的。本 发明解决这些和其它问题。

发明内容
这里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交通工 具座椅装置包括座部部件,该座部部件适合于可滑动地连接到交通工具, 并设计成在就座位置和进入位置之间移动。靠背连接到座部部件,并设计 成相对于座部部件围绕轴A在就座位置和倾斜的进入位置之间枢轴旋转。 锁定机构连接到座部部件和靠背。该锁定机构设计成将靠背可释放地锁定在倾斜的进入位置。该锁定机构具有槽形链接件(slotted link),当靠背枢 轴旋转时,槽形链接件相对于座部部件保持固定。该槽形链接件具有锁定 边缘。该锁定机构还具有与靠背一起移动的锁定组(lockinggroup)。锁定组 设计成使得它可接触锁定边缘。锁定组具有主元件,主元件设计成相对于 靠背围绕轴B枢轴旋转。锁定组还具有锁定杆,锁定杆设计成相对于主元 件围绕轴C枢轴旋转,锁定杆设计成接合锁定边缘。


这里的描述参考了附图,其中在这几个视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相 同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2是供图1所示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使用的锁定机构处于释放位置和 锁定位置的示意图3是图2所示锁定机构在锁定机构释放期间的示意图4至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处于不 同移动状态的侧视图;以及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这里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式;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 式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而本发明可按各种各样的和可替代的形式实施。 图形未必按比例绘制, 一些特征可纟皮放大或者缩小,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 节。因此,这里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定性的,而是仅 仅作为用于权利要求的代表性基础和/或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多方面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 一锁定杆以枢轴方式 连接到锁定组的主元件,其中主元件枢轴地安装在靠背上。锁定杆因而通过两个枢轴链接与靠背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实施方式不是 很复杂,且制造得相对易于操作,并允许交通工具座椅固定在进入位置。 在锁定被释放时,锁定杆在锁定组的主元件上的枢轴连接允许锁定组伸展 或者折叠到一起,这取决于制造的连接类型。锁定组的伸展或折叠到一起 又将锁定组带进其中锁定组可非常轻易地从锁定边缘被释放的位置。这里 受到的摩擦力比常规的锁定系统受到的摩擦力更低。这样,进一步简化了
交通工具座椅的操作。而且,主元件和锁定杆形成铰链接合(knuckle joint), 尽管容易释放,但是借助于铰链接合可产生特别大的保持力,以用于锁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被锁定在进入位置时,可通过移动锁定组的主 元件来释放座椅,其中主元件的动作导致锁定杆从锁定边缘释放。因为主 元件被作为释放动作的起动点,所以与锁定杆作为释放动作的起动点的实 施方式对比,可以实现改进的杠杆作用。
为了能够移动主元件,对照实施方式,可在交通工具座椅上设置驱动 元件。驱动元件可设计成使得当座椅锁定件被释放时,使用者通过驱动元 件体验触觉反馈,以便使用者此时可将座椅靠背移动到其就座位置。驱动 元件可包括开关和电发动机,借助于开关和电发动机,可移动驱动元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可包括鲍登缆绳(Bowden cable)以及控制 件,该控制件位于使用者易于触到的位置之一。使用者的触觉反馈可通过 鲍登缆绳产生。
如果这种鲍登缆绳设置成移动主元件的话,那么鲍登缆绳在主元件上 的作用点可设置成使得当对鲍登缆绳施加拉力时,主元件移动,以便锁定 杆的枢轴从槽形链接件移开。通过将锁定杆的枢轴从槽形链接件移开,锁 定杆和槽形链接件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
锁定组的主元件可安装并设置成使得驱动元件的开动,例如,由于没 有足够地拉动鲍登缆绳,可引起重力引起的定位,在这样的定位中,锁定 杆接合槽形链接件的锁定边缘。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当座椅处于适合于锁
定的位置时,锁定组自己移动进入锁定位置。
锁定杆可相对于锁定组的主元件^皮预拉。这样,锁定杆能呈现一种其 中整个锁定组特别容易移动的优选位置。尤其,锁定杆可相对于由槽形链接件定向的主元件祐:预拉。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提供止块,以限制锁定
杆相对于主元件的移动。这样的锁定可确保特别稳妥的锁定过程,且由于 预拉,这样的锁定还可以防止锁定杆和锁定组的主元件之间。卡哒作响。
槽形链接件可安装成使得当靠背倾斜到进入位置时,其相对于座部部件 保持固定。这样,锁定组可沿槽形链接件移动,直到其到达锁定位置。因此, 槽形链接件相对于座部部件的固定安装实现了牢靠且安全的锁定过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槽形链接件的至少一个区域对应于以靠背的枢轴 作为中间点的圓形区域。这样,可特别接近地沿槽形链接件导向锁定组, 使得不需要特别大的移动来锁定。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界定槽形链接件的锁定边缘的角之中的至少一个 角是圓形的。凹入的圓形角可通过使锁定杆和锁定边缘之间实现较大的接 触区域而有利于锁定过程。凸出的圓形角可简化锁定的释》丈。
为了有利于锁定过程、防止干扰以及减小摩擦力,朝向槽形链接件的 锁定杆的端部也可以是圓形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锁定杆凸出的圓形部分的曲率半径与槽 形链接件的凹入的圆形角的曲率半径的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槽形链接件 的凹入的圓形角的曲率半径的尺寸大。这确保了锁定杆在槽形链接件上最 大极限的两点得到接触,这是因为在锁定释放时摩擦力小的原因。在交通 工具座椅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锁定组的主元件可在槽形链接件旁的平面中 移动。这样,防止了主元件在槽形链接件上扭曲以及因而发生的交通工具 座椅的固定。在一些变化形式中,主元件在靠近由槽形链接件界定的平面 的平面内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锁定杆在其中也定位了槽形链接件的锁定边缘的 平面中移动,使得锁定杆与锁定边缘接合,且当释放时可沿锁定边缘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靠背和锁定杆的枢轴彼此平行。在这样的配置中,靠 背的倾斜移动可与锁定杆的锁定或者释放耦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元件的枢轴平行于靠背的枢轴和/或锁定杆的枢 轴。在这样的配置中,当锁定或者释放了锁定时,这些元件的移动可彼此 相配合。主元件的枢轴和靠背的枢轴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靠背的枢轴和槽形 链接件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构型中,主元件能够相对于槽形链接 件自由地移动,且对于合适的驱动,主元件可以引入锁定杆的释放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锁定杆的枢轴距靠背的枢轴比距槽形链接件的顶 点更远。当倾斜靠背时,整个锁定組可移动到可以锁定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处于锁定位置时,靠背的枢轴与锁定杆的枢轴 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背的枢轴与锁定边缘外部角之间的距离。这种关系可以 通过锁定组的主元件的合适的枢轴旋转而引起。这样的关系确保锁定组不 会被无意地从其锁定构型释放。
在锁定位置中,在锁定杆和锁定边缘之间的接触点、锁定杆的枢轴、 以及主元件的枢轴可在垂直于枢轴的平面中形成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可有 利于力的分布,力的分布可实现格外刚性且稳妥的锁定过程。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降低这些元件之间的摩擦力,并 使得交通工具座椅装置的操作尤其易于执行,锁定杆的表面和/或锁定边缘 设置有减小摩擦的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可进一步设计成使得其可从就座位置枢 轴旋转到稳定的进入位置,以便实现锁定组围绕"过度倾斜"位置的移动, 当锁定杆随靠背枢轴旋转而与锁定边缘接合时,这种运动可在靠背向后倾 斜时引起座椅的锁定。
为了进一步改进对交通工具座椅的锁定机构的操纵,可以设置控制锁 定组的主元件的控制链接件。当控制链接件设置为平行于用于锁定的槽形 链接件时,任选的控制链接件可组合到交通工具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链接件具有保持部分和斜面部分。这样,它 可以实现若千功能。保持部分可用于将锁定组的主元件保持在距用于锁定 的槽形链接件特定距离处。斜面部分又可以用于在其移动期间将锁定组的 主元件从用于锁定的槽形链接件分离。保持部分和斜面部分两者都可具有 凸出形状。因为保持部分和斜面部分在角或边缘处彼此转移,存在用于交 通工具操作者的触觉反馈的可能性。因为保持元件自身沿控制链接件滑动,主元件的移动完全不需要通过 它来控制。而是可以设置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凸出物,该凸出物减少摩擦, 其^L设计成沿控制链接件滑动。
控制链接件也可设计为刚性元件或柔性元件。为了防止锁定机构的阻 挡,控制链接件可以具有一定量的柔性。例如,其可被设计为片弹簧。尽 管它的柔性,控制链接件往往仍具有对锁定组的主元件施加足够大的力的 能力。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1的实施方式。座椅包括座部
部件2和靠背3,靠头物4连接到靠背3上。枢轴承6相应地设置在两个 横向安装凸缘5上。枢轴承6界定水平枢轴A,靠背3可相对于座部部件 2围绕枢轴A枢轴旋转。尤其,靠背3可从实线显示的就座位置和虚线显 示的进入位置枢轴旋转,其中在就座位置,靠背3保持竖立,而进入位置 向前倾斜。在进入位置中,进入后部座椅是方便的。
交通工具座一奪1刚性地锁定在就座位置。为了将靠背3移动到进入位 置,可以释放此锁定。靠背3可临时锁定在进入位置。这便于交通工具乘 坐者的进入或出去。
指示为7的一般的锁定机构可设置用于将交通工具座椅1临时锁定在 进入位置。该锁定机构7包括锁定的槽形链接件8,该槽形链接件8不参 与靠背3的枢轴旋转运动。例如,槽形链接件8可刚性地安装在与座部部 件2相对的安装凸缘5上。槽形链接件8具有锁定边缘9。
锁定机构7还包括与靠背3 —起移动的锁定组10。锁定组10包括主 元件ll,主元件11通过枢轴B枢轴地连接到靠背3。锁定组10还包括锁 定杆12,锁定杆12通过又一枢轴C (见图2 )枢轴地连接到主元件11。 主元件11与锁定杆12形成通过枢轴C连接的铰链接合。穿过靠背3的鲍 登缆绳13 ^皮设置为锁定机构7的驱动元件。鲍登缆绳13连接到锁定组10 的主元件ll,并由在靠背3上端上的控制件14操作。尤其,控制件14可 被向上拉,以便通过鲍登缆绳13来促使主元件11围绕枢轴B枢轴旋转。 也可以考虑将电驱动锁定机构作为鲍登缆绳的备选方案。另一方面,如果 优选由鲍登缆绳驱动,那么控制件14还可定位在靠背3的不同部分上。图2显示了锁定机构7的示意图。槽形链接件8具有一其上的外部边缘距 靠背3的枢轴A的距离为常量rl的部分。在锁定边缘9上,从枢轴A到 槽形链接件8的外部表面的距离增加到r2,作为槽形链接件8的顶点。锁 定边缘9的下端以凹入的内部角19为界,而上端以凸出的外部角20为界, 这两个角都^皮描绘为圓形。在外部角20的另一侧上,或者在槽形链接件 的顶点的另一侧上,距枢轴A的距离再次由槽形链接件的外部表面15所 限制。
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枢轴地安装在靠背3上,并位于具有轴B的枢 轴链接件之上。枢轴B平行于靠背3的枢轴A。锁定杆12通过枢轴C枢 轴地连4妄到主元件11,而枢轴C同样平行于这两个枢轴A和B。螺旋弹 簧16连接主元件11和锁定杆12,并在背向槽形链接件8的方向在锁定杆 12上施加预拉力。尤其,弹簧16顶着设置在主元件11上的止块17拉锁 定杆12。
鲍登缆绳13在主元件11上的连接点18设置成使得当在鲍登缆绳13 上作用指向上的拉力时,锁定杆12的枢轴C移动远离槽形链接件8。
主元件11的枢轴B距枢轴A具有距离RB,当靠背3围绕枢轴A枢 轴旋转时,该距离不会改变。如杲靠背3的锁定机构在其就座位置时一皮释 放,靠背3可围绕旋转轴A向前倾斜。靠背3的旋转轴A和主元件11的 枢轴B之间的距离RB因此保持不变。靠背3可向前倾斜(图2中的左边), 直到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到达虚线显示的位置为止。在这种情况,靠背 3定位在"过度倾斜"位置。如果此时使用者拉一下鲍登缆绳13 (解锁靠 背3所需要的),则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围绕枢轴B旋转,这与在适当 的情况下由重力作用或者合适的预拉力确定的一样。该枢轴旋转运动使得 锁定杆12的枢轴C和整个锁定杆12靠近到使锁定杆将槽形链接件8与半 径为rl的弯曲部分接合。
靠背3可从过度倾斜位置移动到后部,直到锁定杆12的端部与锁定 边缘9接合,并防止靠背3的进一步旋转运动。锁定机构9的锁定位置在 图2中显示为锁定组10的中间位置。在该锁定位置,锁定杆12位于槽形 链接件8的锁定边缘9和止块17之间的固定位置。因为锁定杆12的凹进的圆形端部的曲率半径稍微大于凹进角19的曲率半径,所以槽形链接件8
和锁定杆12之间的接触仅在两接触点(或接触线)存在。图2显示了在 锁定位置处锁定杆12和锁定边缘9之间的接触点作用在锁定杆12上的法 向力FN。法向力FN约束锁定杆12,并促使锁定杆12围绕枢轴C按逆时 针方向旋转。这又推动锁定杆12顶着止块17。这种关系是可能的,因为 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当锁定组IO处于其锁定位置时,枢轴B、 C的中间 点以及锁定杆12和锁定边缘9之间的接触点位于三角形顶点上。由于铰 链接合通过锁定杆12和主元件11形成,因此可以产生非常大的锁定力。
图3显示了当锁定被释放时的锁定机构7。通过使用者拉动鲍登缆绳 13,锁定机构7开始释放。张力使得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围绕其枢轴B 枢轴旋转。主元件11的枢轴旋转以这样的方式发生,即锁定杆12的枢轴 C升高远离靠背3的枢轴A并远离槽形链接件8。此移动由箭头Pll显示。
当主元件11在逆时针方向枢轴旋转时,在某些情况下,靠背3已经开 始移回到其就座位置。但是,锁定杆12在其枢轴C和锁定边缘9之间保 持夹紧,因此可以不参与主元件11的释放运动。尽管如此,锁定杆12可 相对于主元件11围绕其枢轴C沿P12所指方向枢轴旋转。螺旋弹簧16在 锁定杆12的枢轴旋转期间伸长。因为锁定杆12的前端的圓形的曲率半径 大于槽形链接件8的内部角19的曲率半径,所以仅在锁定杆12和槽形链 接件8的两个不连续点之间产生接触。因而,摩擦力因锁定杆12的枢轴 旋转而非常小。
一旦主元件11已经沿向上方向充分地枢轴旋转,或者锁定杆12已经 相对于主元件11沿P12方向充分地枢轴旋转,锁定杆就能够滑过槽形链 接件8的外部角,或者顶点20。从这点开始,锁定组10以及靠背3围绕 枢轴A沿枢轴方向P3自由移动。然后,靠背3可被带回到其竖立的就座 位置。 一旦锁定杆12与槽形链接件8脱离,由于弹簧16施加的张力,锁 定杆12枢轴旋转,直到它向上移动顶着止块17。当鲍登缆绳13上的张力 作用终止时,由于重力的原因,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围绕枢轴B继续枢 轴旋转,并最终到达如图2中右边所示的位置。
12通过在就座位置使用者拉动鲍登缆绳13上的控制件14来执行根据本
发明的座椅的操作。这首先释放靠背3的锁定机构,并使靠背3能够倾斜 移动。此外,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向上升起。
使用者将靠背3倾斜至"过度倾斜"位置(图2中锁定组10的点线 位置),并停止对鲍登缆绳13施加拉力。锁定组10围绕枢轴B枢轴旋转, 直到锁定杆12与槽形链接件8接合。靠背3从过度倾斜位置枢轴旋转回 到进入位置,直到锁定杆12接合锁定边缘9。此时,锁定机构7处于其锁 定位置,使得座椅1的靠背3刚性地且牢固地保持在进入位置中。
在交通工具乘坐者进入或出去后,使用者又一次拉动鲍登缆绳13,因 此促使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沿Pll方向旋转。在这点使用者可及时开始 将靠背3向后旋转至其竖立位置中。锁定杆12围绕其枢轴C枢轴旋转, 直到其与槽形链接件8脱离,并且整个靠背3可再次-波带入其竖立的就座 位置。
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不直接与槽形链接件8锁定在一起。因为在根 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中,只有锁定杆12直接与槽形链接件8锁定在 一起,所以当通过鲍登缆绳施加合适的拉力时,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可 立即开始其枢轴旋转运动。因为锁定杆12在压力下不会沿锁定边缘9滑 动,而是仅仅围绕其枢轴C旋转,所以只有较小的摩擦力阻止主元件11 的释;^文运动。此外,通过将锁定组设计为铰链接合,可以在锁定机构中产 生非常大的保持力。因此,这里描述的交通工具座椅l的实施方式实现了 靠背3在其进入位置的稳定的牢固锁定,以及对于使用者方面来说实现了 相对小的努力释放动作。
图4显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1的锁定机构7的第二实 施方式。此实施方式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主要在于,除了 锁定的槽形链接件以外,还设置了用于控制锁定组10的主元件11的运动 的控制链接件30。这里,在图4中所示的控制链接件30被设计为具有五 个边的平面元件。其刚性地连接到座部部件2的安装凸缘5。其配置成使 得其直接定位在槽形链接件8的旁边,但是在座椅1的内侧或外侧上平行 于槽形链接件8偏离。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链接件30通过保持部分31和斜面部 分32施加控制,保持部分31和斜面部分32在角或者边缘33处彼此相交。 从下面的描述中将变得很清楚,保持部分31和斜面部分32在控制主元件 的运动中实现了不同的功能。在这里显示的保持部分31和斜面部分32两 者都是凸出形状,斜面部分32的曲率半径比保持部分31的曲率半径小。
在图4中显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链接件30不直接与锁定组10的平 面主元件相互作用。而是,在主元件上设置螺杆34,该螺杆34不仅作为 紧固件和主元件11上的锁定杆12的枢轴C,而且作为在主元件11的平面 上凸出的相对较大的头部。形成为凸出物的螺杆34的头部在其外侧上比 主元件11的外部轮廓具有相对较小的曲率半径。因此,当螺杆34的头部 沿控制链接件30滑动时,仅仅产生相当小的摩擦力,因此托起锁定组10 的主元件11。
图4至图8显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序列的五个局部部分。图4显 示了处于其就座位置的交通工具座椅1。座椅的靠背3处于其竖立且可能 稍微向后倾斜的位置。在这种状态,螺杆34的头部靠在控制链接件的保 持部分31上。由于这种接触,锁定机构7的主元件11围绕其枢轴B在逆 时针方向枢轴旋转,以致锁定杆12不再保持与锁定的槽形链接件8接触。 这里所示的弹簧16是缠绕在螺杆34的头部周围的螺旋弹簧,借助于弹簧 的预拉,弹簧16确保锁定杆12相对于主元件11围绕其枢轴C沿逆时针 方向枢轴旋转,即,处于其释放位置。
图5显示了图4锁定机构7处于交通工具座椅1的靠背3已经围绕枢 轴A沿向前方向枢轴旋转某一角度的情况。这关于第一实施方式已经解释 了 ,锁定组10的枢轴B沿弧围绕交通工具1的枢轴A移动。由于主元件 11的重量,以及可能仍然由将主元件11向下拉的张力支持,所以主元件 11沿控制链接件30的轮廓而行,事实是凸出物34接合控制链接件30。在 图5中,螺杆的凸出物34已经被移动超过在控制链接件30的保持部分31 和斜面部分32之间的边缘33。当凸出物34与保持部分31接触时,主元 件11几乎不围绕其枢轴B旋转。但是, 一旦凸出物34超过边缘33,凸出 物34可接近座椅1的枢轴A。由于其重力或拉力,在图5中,主元件11此时围绕其枢轴B顺时针枢轴旋转。在由控制链接件30界定的运动期间, 螺杆34的凸出形状的头部与凸出的保持部分31或者凸出的斜面部分32 接触。因为它们之间的接触被局限于单点上,所以摩擦力小。
图6显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元件7。这已经在图 2和图3的帮助下描述过了 ,锁定组的锁定杆12被带入与锁定槽形链接件 8的锁定边缘9接触。由于斜面部分32的空间位置,凸出物34在从图5 到图6的靠背3进一步枢轴旋转运动期间已经移动远离斜面部分32。在某 一点某刻靠背3的运动中,主元件ll的运动不再由控制链接件30界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此点此刻与锁定杆12与锁定槽形链接件8接触的点 和时刻一才羊。
图7显示了在其释放运动期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从图6开 始,这种释放运动借助于鲍登缆绳13 (见图2、图3 )推动连接点18并引 起主元件11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枢轴B的枢轴运动而驱动。因为锁定杆12 与锁定边缘9接触,因此锁定杆12围绕其枢轴C枢轴旋转,使得锁定组 IO被伸展。在此过程中,螺旋弹簧16伸长。
在图7中,靠背3已经在向后的方向倾斜,以致凸出物34再次落在 控制链接件30的斜面部分32上。如果靠背3进一步顺时针枢轴旋转,凸 出物34滑动到此时作为"斜面"的斜面部分32上,直到其超过边缘33 到达保持部分31。在此种情况中,凸出物34直接定位在图8所示的边缘 33上。控制链接件30上的边缘33的方位选择成使得在凸出物刚好到达边 缘33时,锁定杆12与锁定的槽形链接件8脱离。在此点由螺旋弹簧16 施加的预拉力促进锁定杆12在逆时针方向围绕其枢轴C枢轴旋转,并因 此进一步移动远离锁定的槽形链接件8。靠背3的进一步枢轴旋转运动最 终确保了锁定机构7以及整个交通工具座椅1返回到图4所示的就座位置。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运动的可 能顺序,交通工具座椅1可具有根据上述特征的实施方式之一的锁定机构 7。在较远的右边,交通工具座椅1显示处于其就座位置,其中其靠背3 处于对于使用者舒服的就座位置,该就座位置通常是竖立的,或者略微倾 斜到后部。如上所述,交通工具座椅l的靠背3可以相对于座部部件围绕其枢轴A从此就座位置向前倾斜。靠背3借助于锁定机构7锁定在其向前 倾斜的位置。
在锁定靠背3之后,或者甚至在靠背3枢轴旋转期间,交通工具座椅 1可以沿交通工具底板中的轨道40沿向前方向移动,直到它到达如图9左 边所示的进入位置。(为了清楚,图9中的交通工具座椅1显示为比实际 交通工具的情形更远地移动到左边。)
当交通工具座椅1处于其进入位置时,锁定机构7将靠背3保持在其 向前倾斜的位置。因此防止了靠背3沿向后方向枢轴旋转,并确保了乘客 进入或者出去可用的最大可能空间。
如果交通工具座椅1再次被带入其就座位置中,则使用者沿轨道40 进一步滑动座椅至后部,直到座部部件2再次定位在右边所示的起始位置。 在此过程中,阻挡装置可设置成赋予座椅1 "记忆功能",使得它记住其初 始的就座位置。为了使得座椅l返回到其最初的位置,如果需要的话,在 驱动控制件和拉动鲍登缆绳13之前,使用者必须首先释放座椅1和轨道 40之间的锁定,也释放靠背3的锁定机构7。最后,当座部部件再次定位 在其开始位置时,使用者可将靠背3倾斜至在右边所示的其就座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可按源于所示实施方式的很多方法进行 修改。例如,可以在靠背3的一侧或两侧上设置锁定机构7。所示的锁定 机构部件以及座椅的剩余部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设想锁定组10的主 元件11可在锁定位置被预拉,使得当施加到鲍登缆绳13的力终止时,其 立即移动到锁定位置。也是可以去除鲍登缆绳。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并不表示这些实施 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所有可能形式。更准确地说,在说明书中使用 的词汇是描述性的词汇而非限定性的词汇,且应理解,可以做出各种改变 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包括座部部件,其适合于可滑动地连接到交通工具,并设计成在就座位置和进入位置之间移动;靠背,其连接到所述座部部件,并设计成相对于所述座部部件围绕轴A在就座位置和倾斜的进入位置之间枢轴旋转。锁定机构,其连接到所述座部部件和所述靠背,所述锁定机构设计成将所述靠背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倾斜的进入位置,所述锁定机构具有槽形链接件,当所述靠背枢轴旋转时,所述槽形链接件相对于所述座部部件保持固定,所述槽形链接件具有锁定边缘,所述锁定机构还具有锁定组,所述锁定组与所述靠背一起运动,所述锁定组设计成使得其可接触所述锁定边缘,所述锁定组具有主元件,所述主元件设计成相对于所述靠背围绕轴B枢轴旋转,所述锁定组还具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设计成相对所述主元件围绕轴C枢轴旋转,所述锁定杆设计成接合所述锁定边缘。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靠背可通过所 述主元件的移动从所述倾斜的进入位置被释放。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还包括驱动元件,以 移动所述主元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元件包括 鲍登缆绳。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鲍登缆绳连接 到所述主元件,使得当所述鲍登缆绳被驱动时,所述主元件以移动轴C离 开所述槽形链接件的方式移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靠背可通过所 述主元件的移动从所述倾斜的进入位置被释放,所述交通工具座椅装置还 包括驱动元件,以移动所述主元件,其中所述主元件设计成通过重力移动,使得在所述驱动元件没有驱动时,所述主元件移动到所述锁定杆接合所述 锁定边缘的位置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主元件在锁定 位置中被预拉。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相对于 所述主元件被预拉。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还包括止块构件,当 所述座部部件设置在所述就座位置时,所述止块构件设置成靠近所述座部 部件。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槽形链接件的 区域包括一沿距轴A不变的半径rl界定的圓形弧。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锁定边缘以两 个角为界,且其中所述两个角中的至少一个是圓形的。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的靠近 所述槽形链接件的部分是圓形的。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锁定边缘以两 个角为界,其中所述两个角中的至少一个是圓形的和凹入的,且其中所述 锁定杆的靠近所述槽形链接件的部分是圆形的和凸出的,且其中所述锁定 杆的凸出圆形部分的曲率半径不小于凹入圓形角的曲率半径。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与所述 锁定边缘共面,且其中所述锁定杆在所述锁定边缘的平面内枢轴旋转。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轴A和轴C实质上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轴A、轴B和轴C 实质上彼此平行。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轴A和轴B之间的 距离超过轴A和所述槽形链接件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当所述靠背处于 所述就座位置中时,轴C距轴A的距离大于距所述顶点的距离。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当所述靠背处于所 述倾斜的进入位置时,轴A和轴C之间的距离小于轴A和所述锁定边缘 外部角之间的3巨离。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迷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还包括支撑在所述槽 形链接件上的控制链接件,所述控制链接件设计成控制所述主元件的运 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座椅。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包括座部部件,该座部部件适合于可滑动地连接到交通工具,并设计成在就座位置和进入位置之间移动。靠背枢轴地连接到座部部件,并围绕轴A在就座位置和倾斜的进入位置之间枢轴旋转。锁定机构将靠背可释放地锁定在倾斜的进入位置。该锁定机构具有相对于座部部件保持固定的槽形链接件。该槽形链接件具有锁定边缘。锁定组与靠背一起移动,并设计成接触锁定边缘。锁定组具有主元件,该主元件相对于靠背围绕轴B枢轴旋转。锁定杆设计成相对于主元件围绕轴C枢轴旋转,并设计成接合锁定边缘。
文档编号B60N2/02GK101314331SQ20081010864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斯坦尼斯劳·安德烈·维科劳斯基 申请人:李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