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振动噪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汽车后桥振动、减 少车内噪声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己经被人们普遍使用。但汽车在行驶过程 中,发动机从低转速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扭振会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后桥, 并引起后桥的振动,再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车架、车身,在车内产生了一种低 频的轰鸣声,使车内乘客感觉很不舒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的噪 声及振动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人们希望能有一种装置来减小发动机扭振过程 中产生的振动及噪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通过衰减 后桥峰值频率的振动、吸收后桥峰值频率的振动能量,达到降低后桥振动幅度、 减小车内轰鸣声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由安装支架、质量铁块、阻尼橡胶圈、螺栓和轴 套构成,其中,所述安装支架由面板和支板构成,且面板与支板垂直固定连接
在一起,支板两面均设有与阻尼橡胶圈外径相适应的凹陷,质量铁块上设有凸 起,凸起部分的直径略小于阻尼橡胶圈内径,阻尼橡胶圈置于支板两面的凹陷 内,轴套置于阻尼橡胶圈内,质量铁块紧贴在阻尼橡胶圈外,质量铁块的凸起 部分置于阻尼橡胶圈内,螺栓将支板、质量铁块、阻尼橡胶圈和轴套固定在一起。
所述轴套的长度为质量铁块紧贴在阻尼橡胶圈外后两个凸起间的距离。
所述阻尼橡胶圈与质量铁块的接触面积为6 — 10cm2,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的 质量为3. 0 — 3. 4kg,可以减少35 — 55Hz频率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本实用新型的固有频率设计为与后桥一阶扭 转振动频率相同,并通过面板固定安装在后桥上,当发动机加速过程的扭振通
过传动系统传递到后桥,且其振动频率达到后桥一阶扭转振动频率时,汽车后 桥减震装置就开始共振,阻尼橡胶圈吸收大部分的振动能量,降低后桥的振动 幅度,减小车内的轰鸣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衰减后桥峰值频率的振动、吸收后桥峰值
频率的振动能量,能够达到降低后桥振动幅度、减小车内轰鸣声的功效,改善 车内乘客乘座的舒适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局部剖视图中,l安装支架、2质量铁块、3螺栓、4阻尼橡胶圈、5轴套、6支板、 7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描述
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由安装支架l、质量铁块2、阻尼橡胶圈4、螺栓 3和轴套5构成,其中,安装支架1由面板7和支板6构成,且面板7与支板6 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板6两面均设有与阻尼橡胶圈4外径相适应的凹陷, 质量铁块2上设有凸起,凸起部分的直径略小于阻尼橡胶圈4内径,阻尼橡胶圈4置于支板6两面的凹陷内,轴套5置于阻尼橡胶圈4内,质量铁块2紧贴 在阻尼橡胶圈4外,质量铁块2的凸起部分置于阻尼橡胶圈4内,螺栓3将支 板6、质量铁块2、阻尼橡胶圈4和轴套5固定在一起,轴套5的长度为质量铁 块2紧贴在阻尼橡胶圈4外后两个凸起间的距离。
阻尼橡胶圈4与质量铁块2的接触面积为8cm2。
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的质量为3. 2kg。
本实施例的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的固有频率为45Hz,与后桥一阶扭转振动频 率相同,并通过面板固定安装在后桥上,当发动机加速过程的扭振通过传动系 统传递到后桥,且其振动频率达到45Hz时,汽车后桥减震装置就开始共振,阻 尼橡胶圈吸收了大部分的振动能量,降低后桥的振动幅度,减小车内的轰鸣噪
jil 。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由安装支架(1)、质量铁块(2)、阻尼橡胶圈(4)、螺栓(3)和轴套(5)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由面板(7)和支板(6)构成,且面板(7)与支板(6)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板(6)两面均设有与阻尼橡胶圈(4)外径相适应的凹陷,质量铁块(2)上设有凸起,凸起部分的直径略小于阻尼橡胶圈(4)内径,阻尼橡胶圈(4)置于支板(6)两面的凹陷内,轴套(5)置于阻尼橡胶圈(4)内,质量铁块(2)紧贴在阻尼橡胶圈(4)外,质量铁块(2)的凸起部分置于阻尼橡胶圈(4)内,螺栓(3)将支板(6)、质量铁块(2)、阻尼橡胶圈(4)和轴套(5)固定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5) 的长度为质量铁块(2)紧贴在阻尼橡胶圈(4)外后两个凸起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后桥减震装置,用于降低汽车后桥振动、减少车内噪声。由安装支架、质量铁块、阻尼橡胶圈、螺栓和轴套构成,阻尼橡胶圈置于支板两面的凹陷内,轴套置于阻尼橡胶圈内,质量铁块紧贴在阻尼橡胶圈外,质量铁块的凸起部分置于阻尼橡胶圈内,螺栓将支板、质量铁块、阻尼橡胶圈和轴套固定在一起。通过衰减后桥峰值频率的振动、吸收后桥峰值频率的振动能量,能够达到降低后桥振动幅度、减小车内轰鸣声的功效,改善车内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文档编号B60G13/00GK201296150SQ20082019940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孙政伟, 段龙杨, 凡 章 申请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