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26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碰撞等时展开来保护乘坐者的车辆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一种乘坐者保护装置(气囊装置),在车辆的门开口部的上方范围内 以折叠状态配置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从充气机喷出气体,由此,使气囊向下方鼓出来 保护乘坐者。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记载,一种侧气囊装置,配置在门和窗部的周缘上的 前支柱部和上边梁导轨部的范围内,在该侧气囊装置中,为了容易确认气囊的设置状态,在 折叠状态的气囊的周围设置扭转识别机构。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有如下记载,在气囊以折叠状态形成的气囊主体模块上,设 置有能够判别气囊的扭转的标记,并且,在于长度方向上局部覆盖气囊主体模块的覆盖部 件上,设置有能够判别气囊的扭转的标记。另一方面,被折叠成细长状的气囊是细长且容易挠曲的形状,因此,尤其是安装到 车身上之前的品质管理易变得困难。由此,将折叠的气囊在其全长范围内收容在树脂制的 罩体,从而容易进行处理。(1)日本专利第3113977号公报(2)日本专利第3894482号公报用于使气囊向下方鼓出并展开的充气机大多被插入到向折叠的气囊的上方突出 形成的筒状的导入部中。然而,由于突出形成的导入部容易扭转,因此,在将充气机插入导入部的状态下, 若将折叠的气囊收容在罩体中,则有可能在导入部扭转的状态下被收容。另外,若在将气囊 组装入罩体的状态(模块化的状态)下输送气囊装置,则导入部可能因此时的振动等发生 扭转。若导入部扭转,则来自充气机的气体不能顺畅地导入气囊内,从而气囊不能顺畅 地展开,根据情况,导入部还有可能从充气机脱落。但是,由于包含导入部在内的气囊的上 部被罩体覆盖,因此,难以确认导入部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而研发,其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气囊装置,其能够容易地 确认被收容在罩体内的气囊的导入部的状态。本发明的车辆用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具有供充气机插入并导入气体的导入部 和朝向车室内下方鼓出并展开的一般部;并列地收容所述导入部和所述一般部的罩体,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中的与所述导入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观察窗。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罩体中的与所述导入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观察窗,因此, 在将气囊收容在罩体中之后,能够从观察窗确认导入部是否扭转。
此外,优选观察窗是形成在罩体上的贯通孔。另外,优选结合所述充气机和所述导入部的带被配置在从所述观察窗能看到的位置上。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结合所述充气机和所述导入部的带配置在从所述观察窗能被看到的位置上,所以能够从观察窗确认结合充气机和所述导入部的带的状态。另外,优选在所述导入部中的从所述观察窗能够看到的位置上设置与所述一般部 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缝制线。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导入部中的从所述观察窗能够被看到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 述一般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缝制线,所以,通过对缝制线的延伸方向和一般部的延伸 方向进行比较,能够容易地判断在导入部上是否发生了扭转。另外,优选在与所述缝制线交叉的所述观察窗的端缘部设置用于表示所述导入部 的扭转的允许范围的记号。根据所述结构,小的扭转被允许,并且如果缝制线的端部被收在记号的宽度的范 围内,则能够容易地判断为合格。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确认被收容在罩体中的气囊的导入部的扭转。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气囊装置的侧视图,是从车辆的左侧观察配置在车辆 的右侧的车辆用气囊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展开状态的气囊的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B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观察窗部分的俯视图,图4(a)表示导入部没有扭转的状态,图4(b)表示导 入部扭转的状态,图4(c)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附图标记的说明A车辆用气囊装置1 罩体11 纵壁12 横壁13 槽部14 开口部15鼓出部16观察窗3 气囊31 一般部32导入部33缝制线35 带4充气机
41充气机主体42导入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气囊装置的侧视图,是从车辆的左侧观察被配置在车 辆的右侧的车辆用气囊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展开状态的气囊的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1 的B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观察窗部分的俯视图,图4(a)表示导入部没有扭转的状态, 图4(b)表示导入部扭转的状态,图4(c)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此外,在说明中,表示方向时,以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为基准进行说明。另外,车辆 用气囊装置A分别被设置在车辆M的左右两侧,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被配置在车辆M的右 侧的车辆用气囊装置A进行说明,由于结构相同,对于左侧的车辆用气囊装置A省略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气囊装置A是在车辆M碰撞时等展开来保护乘坐者的装置,其 主要由气囊3、将该气囊3以折叠状态收容的罩体1、使气囊3展开的充气机4构成。气囊 3、罩体1和充气机4被模块化并能一体地进行处理。车辆用气囊装置A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车辆M的车门D的上方。具体地,车辆 用气囊装置A从前支柱21沿上边梁导轨20被设置在车辆M的车内侧。车辆用气囊装置A 通过设置在罩体1的上部的多个托架5被安装在车辆M上。车辆用气囊装置A被未图示的 支柱装饰物及车顶装饰物覆盖。如图2及图3所示,气囊3是通过来自充气机4的气体而鼓出、展开的部件,具有 侧面观察呈大致长方形的袋状的一般部31 ;插入充气机4并用于将气体导入一般部31内 的筒状的导入部32。气囊3例如是将2张片材缝合成袋状而形成的。在通常时,一般部31在折叠成褶皱状的状态下被收容在罩体1的槽部13内。一 般部31通过设置在罩体1的长度方向的适当位置上的多个带状体(未图示)以折叠状态 被捆束在罩体1上。另外,在碰撞时,一般部31通过来自充气机4的气体,沿车门D的车内 侧侧面,从车门D的上方向下方鼓出并展开。此外,带状体(未图示)随着一般部31的鼓 出、展开而断裂。导入部32突出形成在一般部31的上部。导入部32例如是将2张片材缝合成筒 状而形成的。导入部32从侧面观察呈大致倒L字形状,从一般部31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后, 向后方弯曲约90度。此外,如图2所示,在气囊3的上部,卡合片34、34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形成。 卡合片34、34与从形成在罩体1的上部的小孔突出且用于将气囊3悬挂在车辆M上的悬挂 零件(未图示)卡合。如图3所示,在导入部3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直线状的缝制线33。在本实施方式 中,沿导入部32的上侧的棱线形成缝制线33。缝制线33与一般部31的延伸方向(也就是 说车辆M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缝制线33具有作为用于确认导入部32是否扭转 的记号(标记)的功能。在导入部32上插入有充气机4的导入管42。导入部32在插入了导入管42的状态下,从其外侧用带35捆紧,而不能从导入管42上脱落。如图1及图3所示,充气机4由在车辆M碰撞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主体41和将产 生的气体导入气囊3的导入管42构成。充气机主体41被固定在车辆M的后柱(quarter piller)23上。导入管42是截面圆形状的管,从充气机主体41的上端沿后柱23延伸设置 到气囊3的上方。导入管42的位于气囊3侧的端部42a沿气囊3的上表面弯曲,并被插入 导入部32。如图1及图3所示,罩体1是用于收容折叠状态的气囊3的部件,是截面大致呈二 字状的细长部件。罩体1具有一对纵壁11、11;连接该纵壁11、11的上端的横壁12。罩体 1将气囊3保持在由该一对纵壁11、11和横壁12围成的槽部13内。罩体1并列地收容气 囊3的一般部31和导入部32。更详细地,导入部32以与一般部3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状 态被收容在罩体1的槽部13内。罩体1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抑制折叠的气囊3的挠曲变 形。罩体1以使开口部14朝下的状态被安装在车辆M上。折叠的气囊3从该开口部 14朝下鼓出、展开。如图3所示,在罩体1中的、与导入部32和导入管42的连接部对应的部分上,形 成有与其他部分相比向上方鼓出的鼓出部15。也就是说,导入部32和导入管42的连接部 被该鼓出部15覆盖。在鼓出部15的上表面,形成有俯视为长方形状的贯通孔即观察窗16。从观察窗 16可以看见导入部32的缝制线33和带35。也就是说,即使在将罩体1安装到气囊3上之 后,也能用肉眼从观察窗16确认导入部32的状态。下面,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气囊装置A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导入部32没有扭转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形成在导入部32的外周面的缝 制线33成为与一般部31的延伸方向(即,车辆M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并从观察 窗16露出。换言之,从观察窗16观察导入部32时,在看到缝制线33与一般部31的延伸 方向大致平行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导入部32没有扭转。另一方面,导入部32扭转的情况如图4(b)所示,形成在导入部32的外周面的缝 制线33成为与一般部31的延伸方向(即,车辆M的前后方向)交叉(非平行)的状态,并 从观察窗16露出。换言之,从观察窗16观察导入部32时,在看到缝制线33与一般部31 的延伸方向交叉(非平行)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导入部32扭转。另外,带35被设置在从观察窗16能够看到的位置,因此,能够确认带35是否松动 或脱落等。另外,由于利用缝制线33作为确认导入部32是否扭转的记号(标记),所以能够 通过一个工序进行导入部32的制造和记号的设置,气囊装置A的生产效率提高。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气囊装置A,即使在将折叠状态的气囊3收容到罩 体1中之后,在安装到车辆M上之前,都能够用肉眼确认导入部32和带35的状态。因此, 能够防止车辆用气囊装置A以不适当的状态组装到车辆M上,能够保证车辆用气囊装置A 的非故障性。以上,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 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贯通孔形成了观察窗16,但也可以在贯通孔上嵌入透明部件,也可以安装盖部件能够开闭地构成。这样,能够防止其他部件与导入部32接触而 发生扭转。另外,也可以通过双色成形,由透明材料形成鼓出部15的一部分(例如上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导入部32的缝制线33是否与一般部31平行来确认 导入部32是否扭转,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允许小的扭转。例如,如图4(c)所示,也可以在观察窗16的前后的端缘部以规定宽度设置记号7、 7,如果缝制线33的端部被收纳在该记号7、7的宽度的范围内,则判断为合格。另外,也可 以以规定宽度形成观察窗16自身的宽度。
权利要求
一种车辆用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具有供充气机插入并导入气体的导入部和朝向车室内下方鼓出并展开的一般部;并列地收容所述导入部和所述一般部的罩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中的与所述导入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观察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充气机和所述导入部 的带被配置在从所述观察窗能看到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入部中的从所述观 察窗能看到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一般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缝制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缝制线交叉的所述观 察窗的端缘部设置有用于表示所述导入部的扭转允许范围的记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气囊装置,其能够容易地确认被收容在罩体中的气囊的导入部的状态。车辆用气囊装置(A)具有气囊(3),其具有供充气机(4)插入并导入气体的导入部(32)和向车室内下方鼓出并展开的一般部(31);并列地收容导入部(32)和一般部(31)的罩体(1),其中,在罩体(1)中的与导入部(32)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观察窗(16)。
文档编号B60R21/20GK101821135SQ20088011129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9日
发明者冲本浩平, 横田匡俊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高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