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胎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13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轮胎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属于维修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汽车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大部分重型汽车的工作环境较恶劣,因此车辆的刹车片磨损的非常严重,需要经常更换和维护,在对轮胎进行保养,或者更换刹车片时必须将轮胎拆掉,然后才能进行维护和更换,在大型汽修厂中有专门的拆卸轮胎的设备,但是毕竟大型维修厂是少数的,中小型的维修厂居多,但是中小型的维修厂如果购置专门的轮胎拆卸设备成本较高,而且并不实用。因此大部分中小厂在拆卸轮胎时多采用在轮胎底部涂抹润滑剂,然后人工将其拖拽下来的办法,由于轮胎非常笨重,采用这种办法至少需要使用两名工人进行拖拽,浪费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低;而且这种强行拖拽的办法很容易伤害半轴,如果造成半轴损坏那么维修成本就会很高。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的、适用于各种规模维修厂的轮胎拆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使用它可以轻松的将重型汽车的轮胎拆下,并且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轮胎的拆卸工作,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坏汽车的半轴,具有很好的推广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包括车体、动力装置、托举机构和行走机构,车体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行轨道和将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构成,托举机构设于滑行轨道上且与滑行轨道滑动连接,动力装置固定设置在其中一根连接杆上,并通过动力传输装置与托举机构连接,行走机构固定在车体的底部。前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中,托举机构包括A托举杆和B托举杆,A托举杆和B托举杆的两端均设有滚动轴承,A托举杆和B托举杆两端的滚动轴承均设于滑行轨道上,且与滑行轨道滑动连接;A托举杆和B托举杆的杆体上均设有滚轮;A托举杆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A连接板,A连接板上设有带螺纹的通孔,B托举杆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B连接板,B连接板上设有通孔,带螺纹的通孔和通孔与动力传输装置连接。前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中,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丝杆、齿轮、A定位挡板和B定位挡板,丝杆贯穿于带螺纹的通孔和通孔,且位于通孔的一端设有A定位挡板和B定位挡板,A定位挡板和B定位挡板分别位于B连接板的两侧,丝杆与带螺纹的通孔螺接,丝杆位于带螺纹的通孔的一端与齿轮相啮合,齿轮固定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前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中,动力装置为电机。前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中,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轮。前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中,其中一根滑行轨道的中部设有拖拽拉杆。前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中,拖拽拉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有动力装置、托举机构和行走机构,托举机构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将车轮托起,只需使用一名工作人员拉动拖拽拉杆即可将轮胎拆下,比传统的拆卸方法节省了一半的劳动力,而且工作速度大幅提高,并且不会损坏汽车的半轴,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托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动力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动力装置,2-托举机构,3-行走机构,4-滑行轨道,5-连接杆,6-动力传输装置,7-拖拽拉杆,8-A托举杆,9-B托举杆,10-滚动轴承,11_滚轮,12-A连接板,13-带螺纹的通孔,14-B连接板,15-通孔,16-丝杆,17-齿轮,18-A定位挡板,19-B定位挡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包括车体、动力装置1、托举机构2和行走机构3,车体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行轨道4和将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构成,托举机构2设于滑行轨道4上且与滑行轨道4滑动连接,动力装置I固定设置在其中一根连接杆5上,并通过动力传输装置6与托举机构2连接,行走机构3固定在车体的底部。动力装置I为电机。行走机构3为万向轮。其中一根滑行轨道4的中部设有拖拽拉杆7,拖拽拉杆7采用长度可调的伸缩杆。如图2所示,托举机构2包括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的两端均设有滚动轴承10,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两端的滚动轴承10均设于滑行轨道4上,且与滑行轨道4滑动连接;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的杆体上均设有滚轮11 ;A托举杆8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A连接板12,A连接板12上设有带螺纹的通孔13,B托举杆9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B连接板14,B连接板14上设有通孔15,带螺纹的通孔13和通孔15与动力传输装置6连接。如图3所示,动力传输装置6包括丝杆16、齿轮17、A定位挡板18和B定位挡板19,丝杆16贯穿于带螺纹的通孔13和通孔15,且位于通孔15的一端设有A定位挡板18和B定位挡板19, A定位挡板18和B定位挡板19分别位于B连接板14的两侧,丝杆16与带螺纹的通孔13螺接,丝杆16位于带螺纹的通孔13的一端与齿轮17相啮合,齿轮17固定在动力装置I的输出轴上。工作原理:在拆卸轮胎时,先使用千斤顶将车体支撑起来使需要拆卸的车轮离开地面,然后将本发明放置在车轮下,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开始转动,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带动丝杆16转动,在丝杆16的带动下,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做相对运动,在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此时会挤压汽车轮胎,使汽车轮胎向上运动,当汽车轮胎脱离半轴时,使电机停止转动,然后拉动拖拽拉杆7,将车轮从半轴上卸下,整个工作过程只需一名工人就可轻松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动力装置(I)、托举机构(2)和行走机构(3),车体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行轨道(4)和将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构成,托举机构(2)设于滑行轨道(4)上且与滑行轨道(4)滑动连接,动力装置(I)固定设置在其中一根连接杆(5)上,并通过动力传输装置(6)与托举机构(2)连接,行走机构(3)固定在车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托举机构(2)包括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的两端均设有滚动轴承(10),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两端的滚动轴承(10)均设于滑行轨道(4)上,且与滑行轨道(4)滑动连接;A托举杆(8)和B托举杆(9)的杆体上均设有滚轮(11) ;A托举杆(8)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A连接板(12),A连接板(12)上设有带螺纹的通孔(13),B托举杆(9)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B连接板(14),B连接板(14)上设有通孔(15),带螺纹的通孔(13)和通孔(15)与动力传输装置(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输装置(6)包括丝杆(16)、齿轮(17)、A定位挡板(18)和B定位挡板(19),丝杆(16)贯穿于带螺纹的通孔(13)和通孔(15),且位于通孔(15)的一端设有A定位挡板(18)和B定位挡板(19),A定位挡板(18)和B定位挡板(19)分别位于B连接板(14)的两侧,丝杆(16)与带螺纹的通孔(13)螺接,丝杆(16)位于带螺纹的通孔(13)的一端与齿轮(17)相啮合,齿轮(17)固定在动力装置(I)的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I)为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为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滑行轨道(4)的中部设有拖拽拉杆(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拖拽拉杆(7)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轮胎拆卸装置,包括车体、动力装置(1)、托举机构(2)和行走机构(3),车体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行轨道(4)和将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构成,托举机构(2)设于滑行轨道(4)上且与滑行轨道(4)滑动连接,动力装置(1)固定设置在其中一根连接杆(5),并通过动力传输装置(6)与托举机构(2)连接,行走机构(3)固定在车体的底部。本发明可以轻松的将重型汽车的轮胎拆下,并且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轮胎的拆卸工作,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坏汽车的半轴,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文档编号B60B29/00GK103085592SQ20111033186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杨国栋 申请人:杨国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