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309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如今,具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以其具有高舒适性、操作便捷、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国内很多汽车厂商在不断努力地自主开发拥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目前自动变速器的种类主要包括共轴式自动变速器和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 中,共轴式自动变速器大部分以多排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为主,但是多排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用到的操控机构(包括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等)数量比较多,而且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则相对较为简单,且大部分采用三轴式设计,沿轴向在三个轴之间并排设置多个齿轮组,轴上还设置多个离合器,通过有选择使多个离合器动作,可使输入的动力分别由各齿轮组进行动力传递,但是这种三轴式的设计通常会使得整个自动变速器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随着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数增加,齿轮组以及离合器的数量都会随之增加,这样轴向的长度也相应地增加,而且由于离合器本身的径向和轴向的尺寸比较大,因此这样可能导致整个自动变速器更加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能够提供体积较小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内设有液力变矩器,其中,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液力变矩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沿轴向并排设置有传动比不同的多个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的主动轮和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一侧的轴上设有离合器,且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离合器,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主动轮,实现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入轴的结合和分离;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有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变速执行元件动作,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形成多个不同的动力传动比。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由以太阳轮、行星架以及内齿圈为三个旋转要素的单排行星齿轮组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包括第四离合器、第一制动器;所述三个旋转要素的第一旋转要素连接所述输出轴、第二旋转要素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三旋转要素连接有活动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
优选地,所述多个齿轮组包括第一至第三前进挡齿轮组和倒挡齿轮组。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至第三离合器;所述倒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与相邻所述第三前进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倒挡齿轮组中与相邻所述第三前进挡齿轮组之间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结合器,通过所述结合器与相邻从动轮的结合和分离实现所述相邻从动轮与所述输出轴的结合和分离。其中,所述第一前进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前进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前进挡齿轮组与所述第二前进挡齿轮组之间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其中,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太阳轮,且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所述内齿圈,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输出齿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上设有外齿圈,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所述液力变矩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外齿圈。此外,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本体以及上述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设在所述车身本体的底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其中所述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且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沿轴向并排设置有传动比不同的多个齿轮组,通过有选择地使离合器与所述齿轮组中的主动轮结合,可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入轴结合,进而使得输入到所述输入轴的动力可以分别由各齿轮组传递到所述输出轴上,由于所述输出轴上还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有多个变速执行元件,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变速执行元件动作,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形成多个不同的动力传动比,因此所述输出轴上的动力可以由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输出多个不同的动力,这样从一方面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采用两轴式设计,可以较好地减小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体积,而且通过在两个轴上布置齿轮传动结构以及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并且有选择使离合器与变速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即可实现动力的传递;另一方面,结合多个齿轮组的传动比以及行星齿轮机构可形成的多个传动比,两者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数量的动力传动比,进而可以实现更多挡位(例如六挡以上)的设置,这样相比纯粹的平行轴式的齿轮传动机构,增加行星齿轮机构来实现更多挡位的设置可以避免布置过多的离合器和齿轮组,进而也可以减小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体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优选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差速器连接的示意图4为图3所示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中第一至第四离合器与第一制动器在各挡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I-液力变矩器,20-输入轴,21-输出轴,210-输出齿轮,22-惰轮轴,3-结合器,40-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1-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2-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3-倒挡齿轮组,40a、41a、42a、43a-主动轮,40b、41b、42b、43b_ 从动轮,43c-惰轮,420-前进挡结合套(LCS),430-倒挡结合套(RCS),50-第一离合器(Cl),51-第二离合器(C2),52-第三离合器(C3), 6-行星齿轮机构,60-太阳轮,61-行星架,62-内齿圈,70-第四离合器,71-第一制动器,8-发动机,9-差速器,90-外齿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为本发明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内设有液力变矩器I,其中,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20和输出轴21,所述输入轴20连接所述液力变矩器I ;所述输入轴20和所述输出轴21之间沿轴向并排设置有传动比不同的多个齿轮组(40、41、42、43),所述齿轮组(40、41、42、43)包括设在所述输入轴20上的主动轮(40a、41a、42a、43a)和设在所述输出轴21上的从动轮(40b、41b、42b、43b),位于所述主动轮一侧的轴上设有离合器,且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离合器,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主动轮的结合和分离,实现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入轴20的结合和分离;所述输出轴21上连接有行星齿轮机构6,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连接有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70、71),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变速执行元件(70、71)动作,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形成多个不同的动力传动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所述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20和输出轴21,且所述输入轴20和所述输出轴21之间沿轴向并排设置有传动比不同的多个齿轮组,通过有选择地使离合器与所述齿轮组中的主动轮结合,可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入轴20结合,进而使得输入到所述输入轴20的动力可以分别由各齿轮组传递到所述输出轴21上,由于所述输出轴21上还设有行星齿轮机构6,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连接有多个变速执行元件,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变速执行元件动作,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形成多个不同的动力传动比,因此所述输出轴21上的动力可以由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输出多个不同的动力,这样从一方面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采用两轴式设计,可以较好地减小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体积,而且通过在两个轴上布置齿轮传动结构以及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并且有选择使离合器与变速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即可实现动力的传递;另一方面,结合多个齿轮组的传动比以及行星齿轮机构6可形成的多个传动t匕,两者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数量的动力传动比,进而可以实现更多挡位(例如六挡以上)的设置,这样相比纯粹的平行轴式的齿轮传动机构,增加行星齿轮机构6来实现更多挡位的设置可以避免布置过多的离合器和齿轮组,进而也可以减小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体积。另外,行星齿轮机构6可以采用多排行星齿轮组或单排行星齿轮组,但是就目前而言,多排行星齿轮组普遍存在加工工艺性较差的问题,而且成本较高,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由以太阳轮60、行星架61以及内齿圈62为三个旋转要素的单排行星齿轮组形成,这样由于单排行星齿轮组中的齿轮加工工艺要求较低,可以使国内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量产化得到较为有效的支持。由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为单排行星齿轮组,因此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可以包括第四离合器70、第一制动器71 ;所述三个旋转要素的第一旋转要素连接所述输出轴21、第二旋转要素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70和所述第一制动器71、第三旋转要素连接有活动设在所述输出轴21上的输出齿轮210,这样可以使单排行星齿轮组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动力传动比,具体地,当第四离合器70动作,第一制动器71不动作,此时第四离合器70使得第二旋转要素与输出轴21结合,当输出轴21旋转时,第一、二旋转要素随输出轴21同步转动,因此第三旋转要素带动输出齿轮210也随之一起同步转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行星 齿轮机构6中,如果任意两个旋转要素同速同方向转动,第三个旋转要素的转速和方向必然和前两个旋转要素相同,即此时传动比i = I ;当第一制动器71动作,第四离合器70不动作,此时第二旋转要素固定不动,这样第一旋转要素可以与第三旋转要素形成一个确定的传动比,且传动比i > 1或1 < 1,当第一旋转要素随输出轴21同步转动时,第三旋转要素带动输出齿轮210以一定的转速转动,进而将动力输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等更多数量的前进挡齿轮组,再根据上述单排行星齿轮组可以形成两个不同的传动比,这样便可以使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实现四个前进挡或六个前进挡或八个前进挡的设置,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优选设置六个前进挡,即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齿轮组包括第一至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0、41、42)和一个倒挡齿轮组43,其中倒挡齿轮组43中主动轮43a和从动轮43b之间啮合有固定在惰轮轴22上的惰轮43c。这样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离合器(50、51、52);所述倒挡齿轮组43中的主动轮43a可以与相邻所述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中的主动轮42a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52 ;所述倒挡齿轮组43中与相邻所述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之间的所述输出轴21上设有结合器3,通过所述结合器3与相邻从动轮(42b或43b)的结合和分离实现所述相邻从动轮(42b或43b)与所述输出轴21的结合和分离,具体地,倒挡齿轮组43的从动轮43b设有可与所述结合器3连接的倒挡结合套430,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的从动轮42b上也设有可与所述结合器3连接的前进挡结合套420。从上述看出,倒挡齿轮组43中的主动轮43a和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中的主动轮42a连接同一个离合器(第三离合器52),这样可以减少离合器的布置,具体地,当结合器3与前进挡结合套420结合时,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中的从动轮42b与输出轴21结合,在第三离合器52动作时,动力输出轴21上的动力可由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进行传递;当结合器3与倒挡结合套430结合时,倒挡齿轮组43中的从动轮43b与输出轴21结合,在第三离合器52动作时,动力输出轴21上的动力可由倒挡齿轮组43进行传递。其中,所述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中的主动轮40a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50 ;所述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中的主动轮41a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51。具体地,在第一离合器50动作时,动力输出轴21上的动力可由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进行传递;在第二离合器51动作时,动力输出轴21上的动力可由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进行传递。另外,由于行星齿轮机构6可以提供两种动力传动比,因此第一至第三齿轮组(40,41,42)中的每个齿轮组对应两个挡位,也就是第一至第三离合器(50、51、52)中的每个离合器对应两个挡位,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离合器的利用率。为了使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内部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合理化,结合图2或图3,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将所述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与所述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之间的所述输出轴21上设有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对于纯粹的六挡共轴式自动变速器(即多排行星系齿轮机构的自动变速器),由于多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在多排行星齿轮机构中采用的用油元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会相对比较多,因此电子控制策略也较为复杂,而且在自动换挡时对电磁阀精密度和响应及时性的要求均比较高,同时还使得这种共轴式 自动变速器的造价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为了可以较好地避免上述问题,通过结合前面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挡平行轴式自动变速采用简单的齿轮传动机构和单排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对于齿轮传动机构,通过有选择地使第一至第三离合器(50、51、52)动作来实现各齿轮组的动力传递,这种方式的电子控制策略较为简单;对于单排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通过有选择地使第四离合器70和第一制动器71动作来实现单排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形成不同的动力传动比,这种方式的电子控制策略也较为简单;这样综合来看,相对于结构复杂以及造价成本较高的六挡共轴式自动变速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五个用油元件(第一至第四离合器50、51、52、70,第一制动器71)便可以实现六个挡位的自动换挡,不仅在结构方面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可以较大限度地简化电子控制策略,降低标定和软件方面等的要求,在成本方面也比较经济合理。为了能够使各前进挡的传动比设置地较为合理,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齿轮机构6,优选地将所述输出轴21连接所述太阳轮60,且所述输出轴21上设有所述第四离合器70,所述第四离合器70和所述第一制动器71连接所述内齿圈62,所述行星架61连接所述输出齿轮210。当第四离合器70动作,第一制动器71不动作,此时第四离合器70使得内齿圈62与输出轴21结合,当输出轴21旋转时,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随输出轴21同步转动,因此行星架61带动输出齿轮210也随之一起同步转动,此时传动比i = I ;当第一制动器71动作,第四离合器70不动作,此时内齿圈62固定不动,这样太阳轮60可以与行星架61形成一个确定的传动比,且传动比i > 1,而且由于行星架61为当量齿数最多的旋转要素,太阳轮60则是齿数最少的旋转要素,因此此时的传动比i为最大传动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参照图3,包括发动机8和差速器9,所述差速器9上设有外齿圈90,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所述液力变矩器I连接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端,所述输出齿轮210啮合所述外齿圈90,由于平行轴式的自动变速器体积变小,因此可以使得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在动力总成中占用相对较小的空间,比较有利于动力总成中其他部件的布置,进一步优化了动力总成的空间布局。此外,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本体以及上述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设在所述车身本体的底部。由于动力总成中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且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而言,优选六个前进挡位,六个前进挡位对应的六个传动比之间紧密衔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动力衔接顺畅性,提高换挡的舒适性,同时也可以增加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的乐趣;另一方面,由于一挡至六挡的传动比范围比较宽,因此使车辆在行驶时,可以较好地发挥发动机的动力特性,进而使车辆表现出较好的动力性,改善车辆在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性。结合图3、图4以及上述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六个挡位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中各个挡位的工作传递路线如下一挡(Dl)第一离合器50、第一制动器71动作,此时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的主动轮 40a与输入轴20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固定不动,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依次由太阳轮60、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由于输出齿轮210与差速器9的外齿圈90啮合,因此输出齿轮210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二挡(D2)第一离合器50、第四离合器70动作,此时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的主动轮40a与输入轴20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与输出轴21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第一前进挡齿轮组40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同时传递到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上,因此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同时将动力由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输出齿轮210最后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三挡(D3)第二离合器51、第一制动器71动作,此时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的主动轮41a与输入轴20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固定不动,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依次由太阳轮60、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输出齿轮210最后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四挡(D4)第二离合器51、第四离合器70动作,此时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的主动轮41a与输入轴20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与输出轴21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第二前进挡齿轮组41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同时传递到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上,因此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同时将动力由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输出齿轮210最后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五挡(D5)第三离合器52、第一制动器71动作,结合器3与前进挡结合套420相结合,此时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的主动轮42a与输入轴20结合、从动轮42b与输出轴21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固定不动,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依次由太阳轮60、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输出齿轮210最后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六挡(D6)第三离合器52、第四离合器70动作,结合器3与前进挡结合套420相结合,此时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的主动轮42a与输入轴20结合、从动轮42b与输出轴21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与输出轴21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第三前进挡齿轮组42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同时传递到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上,因此太阳轮60和内齿圈62同时将动力由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输出齿轮210最后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倒挡(R挡)第三离合器52、第一制动器71动作,结合器3与倒挡结合套430相结合,此时倒挡齿轮组43的主动轮43a与输入轴20结合、从动轮43b与输出轴21结合,行星齿轮机构6的内齿圈62固定不动,动力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到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将动力由倒挡齿轮组43传递到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再将动力依次由太阳轮60、行星架61传递到输出齿轮210上,输出齿轮210最后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空挡(N挡)/泊车挡(P挡)第一至第四离合器(50、51、52、70)以及第一制动器71均不动作,液力变矩器I带 动输入轴20转动,但并不传递动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内设有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液力变矩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沿轴向并排设置有传动比不同的多个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的主动轮和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一侧的轴上设有离合器,且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离合器,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主动轮的结合和分离,实现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入轴的结合和分离; 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有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变速执行元件动作,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形成多个不同的动力传动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由以太阳轮、行星架以及内齿圈为三个旋转要素的单排行星齿轮组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包括第四离合器、第一制动器;所述三个旋转要素的第一旋转要素连接所述输出轴、第二旋转要素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三旋转要素连接有活动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轮组包括第一至第三前进挡齿轮组和倒挡齿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至第三离合器; 所述倒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与相邻所述第三前进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 所述倒挡齿轮组中与相邻所述第三前进挡齿轮组之间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结合器,通过所述结合器与相邻从动轮的结合和分离实现所述相邻从动轮与所述输出轴的结合和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进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 所述第二前进挡齿轮组中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进挡齿轮组与所述第二前进挡齿轮组之间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所述行星齿轮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太阳轮,且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所述内齿圈,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输出齿轮。
9.一种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上设有外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所述液力变矩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外齿圈。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设在所述车身本体的底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为能够提供体积较小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而发明。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内设有液力变矩器、相互平行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沿轴向并排设置有传动比不同的多个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的主动轮和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一侧的轴上设有离合器,且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离合器;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有所述多个变速执行元件,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变速执行元件动作,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形成多个不同的动力传动比。本发明主要适用在车辆中。
文档编号B60K17/10GK102808918SQ2012102960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张韫韬, 张倩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