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16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零部件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的方便程度,许多车型上都安装了电动调光装置,驾驶员在车厢内可根据需要调节车灯的照射方向。目前这种装置大多以调光电机作为动力,通过电机轴和轴端的球头,由球头带动车灯反光碗上的连接件,如圆卡、螺钉座等来驱动车灯转动,例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一种名为“汽车灯具电动调光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 201198980Y,
公开日2009-02-25),内容是一种汽车灯具电动调光机构,包括轴端带有球头调节杆的调光电机和设在近光灯光组上的球头螺钉座,调光电机固定在灯壳的背面,球头调节杆穿过灯壳,其球头部分与球头螺钉座连接。上述结构的电动调光装置在使用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调光电机球头很容易从反光碗圆卡等连接件中脱落,导致调光装置失效,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车辆的电动调光装置存在的由于连接件的脱落导致调光功能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经过改进的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反光碗圆卡、套接于反光碗圆卡内的调光电机球头以及一端与调光电机球头固定连接的电机轴,所述反光碗圆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卡脚,所述单向卡脚位于反光碗圆卡的开口处与调光电机球头之间,所述单向卡脚包括与反光碗圆卡的内壁弹性连接的连接端、朝向调光电机球头方向的活动端。在常规的反光碗圆卡中增加了一个弹性连接的单向卡脚,能够阻止调光电机球头从反光碗圆卡中脱落却不会影响调光电机球头的安装,大大提高了调光电机球头在反光碗圆卡中的抗拉能力。作为优选,所述调光电机球头在与电机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环绕电机轴并与电机轴垂直。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端的端面与所述平面平行。将单向卡脚与调光电机球头的接触面由曲面改成相互平行的平面,增加了二者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了车灯调光装置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其中I-反光碗圆卡,2-调光电机球头,3-电机轴,4-单向卡脚,5-平面,6-连接端,7-活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反光碗圆卡I、调光电机球头2和电机轴3,电机轴3的一端与调光电机球头2固定连接,调光电机球头2在与电机轴3连接位置设置有平面5,平面5环绕电机轴3并与电机轴3垂直,调光电机球头2套接于反光碗圆卡I内,反光碗圆卡I的开口处与调光电机球头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单向卡脚4,单向卡脚4的连接端6与反光碗圆卡I的内壁弹性连接,单向卡脚4的活动端7朝向调光电机球头2方向且活动端7的端面与平面5平行。在常规的反光碗圆卡I中增加了一个弹性连接的单向卡脚4,能够阻止调光电机球头2从反光碗圆卡I中脱落却不会影响调光电机球头2与反光碗圆卡I的安装,将单向卡脚4与调光电机球头2的接触面由曲面改成相互平行的平面,增加了二者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反光碗圆卡(I)、套接于反光碗圆卡(I)内的调光电机球头(2)以及一端与调光电机球头(2)固定连接的电机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碗圆卡(I)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卡脚(4),所述单向卡脚(4)位于反光碗圆卡(I)的开口处与调光电机球头(2)之间,所述单向卡脚(4)包括与反光碗圆卡(I)的内壁弹性连接的连接端(6)、朝向调光电机球头(2)方向的活动端(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电机球头(2)在与电机轴(3)连接位置设置有平面(5),所述平面(5)环绕电机轴(3)并与电机轴⑶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7)的端面与所述平面(5)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零部件的连接结构,目的是解决目前车辆的电动调光装置存在的由于连接件的脱落导致调光功能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经过改进的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具体方案是一种车灯调光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反光碗圆卡、套接于反光碗圆卡内的调光电机球头以及一端与调光电机球头固定连接的电机轴,所述反光碗圆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卡脚,所述单向卡脚位于反光碗圆卡的开口处与调光电机球头之间,所述单向卡脚包括与反光碗圆卡的内壁弹性连接的连接端、朝向调光电机球头方向的活动端。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车灯调光装置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文档编号B60Q1/076GK202561655SQ2012200736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安祺, 孙志韬, 程文安, 郑伟 申请人: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