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77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的安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成本意识的提高,汽车的总装线要求少工装,少人工工时。现代汽车总装线上,安装后保险杠的过程中,一般需安装保险杠安装支架用于固定保险杠,以期达到保险杠的安装的稳定与可靠,同时满足与后行李箱盖的间隙的外观匹配效
果O在安装后保险杠的安装支架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后围板的冲压件的冲孔的 相对公差,以及保险杠的匹配要求,需要将用于定位Z向的公差相对放大。因此需要增加安装工装来调整支架的安装,从而增加安装工时与工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用于将保险杠固定于车身的同时确保与行李箱盖的定位,该保险杠集成支架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具有与所述保险杠的平面平行的臂;从所述臂朝向所述保险杠突伸出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具有形成为铰链结构的基点的弯折部;从所述臂朝向所述保险杠突伸出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臂的延伸方向保持间隔开,所述卡扣具有凸出部;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筋的自由端与所述行李箱盖接触;所述自由端在外力的作用下以所述弯折部为基点朝向所述卡扣弯曲;当处于弯曲状态时,所述定位筋的自由端被所述凸出部卡制。所述保险杠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于车身。所述定位筋的径向宽度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是变化的,所述弯曲部具有最小径向宽度。所述定位筋的弯折部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宽度大致相同。所述定位筋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宽度是所述弯折部的径向宽度的一半。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卡扣之间的间距大致等于定位筋的自由端与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集成支架,通过定位筋的结构可以减小支撑零件对车身安装工具的要求;在车身支架与车身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车身钣金保证车身支架定位的功能,却不需要增加车身总装线工装与工时。安装完毕后,定位筋折弯,安装在收纳定位筋的卡扣中,不影响相关零件的安装与外观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集成支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地减少工装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集成支架的原理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集成支架的功能、特点。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集成支架用于将保险杠固定于车身的同时确保与行李箱盖的定位。该保险杠集成支架包括保险杠支架1,定位筋2和卡扣3。该保险杠支架I与车身(例如车身钣金,翼子板,侧围等)固定连接。该保险杠支架I与车身的固定连接可以多种实现形式,例如采用镶嵌连接或螺栓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保险杠支架I通过螺栓连接于车身,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安装迅 速和定位准确的目的。该保险杠支架I具有与保险杠4的平面平行的臂5,在该臂5上设置有分别朝向保险杠4突伸出的定位筋2和卡扣3,该定位筋2与卡扣3沿着臂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保险杠4的方向)彼此间隔开。定位筋2通过第一末端2a从臂5延伸,第二末端2b为自由端。在展开状态下,该定位筋2的第二末端2b与第一末端2a之间的距离大于保险杠4与第一末端2a之间的距离,具体在图2中,第二末端2b高于保险杠4。该自由端,即第二末端2b与行李箱盖6直接接触,以实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集成支架与行李箱盖6的定位作用,减少车身制造焊接公差。定位筋2的径向宽度沿着其长度延伸方向可以是变化的,即定位筋2在第一末端2a和第二末端2b之间的径向宽度是不同的。因此,定位筋2在第一末端2a和第二末端2b之间具有宽度最小的部分2c,此后称为弯折部2c,以便于定位筋2以该弯折部2c为基点形成铰链结构,该弯折部2c与第一末端2a之间的距离小于保险杠4与第一末端2a之间的距离,具体到图2中,弯折部2c低于保险杠4。该弯折部2c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除了弯折部2c之外的部分,定位筋2具有大致相同的径向宽度。应该理解,定位筋2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宽度可以根据应用进行调整,例如分别从两端朝着弯折部2c逐渐减小。卡扣3通过第一末端3a从臂5延伸,第二末端3b为自由端。该第二末端3b具有面对定位筋2的凸出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定位筋2的第二末端2b以弯折部2c为基点朝向卡扣3弯曲,相应地,当该第二末端2b与卡扣3接触时,卡扣3成悬臂状轻微变形,并利用该卡扣3的第二末端3b处的突出部卡制定位筋2的第二末端2b。弯折状态下的定位筋2(如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2' )的第二末端2b被该凸出部卡制,其卡接量保证该定位筋2不弹出即可。因此,定位筋2与卡扣3之间的间距优选为与定位筋2的第二末端2b与弯折部2c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定位筋2的第二末端2b与行李箱盖6直接接触的径向宽度为Imm,弯折部2c的径向宽度为O. 5mm。[00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 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用于将保险杠固定于车身的同时确保与行李箱盖的定位,其特征在于,该保险杠集成支架包括 与车身固定连接的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具有与所述保险杠的平面平行的臂; 从所述臂朝向所述保险杠突伸出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具有形成为铰链结构的基点的弯折部; 从所述臂朝向所述保险杠突伸出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臂的延伸方向保持间隔开,所述卡扣具有凸出部; 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筋的自由端与所述行李箱盖接触;当处于弯曲状态时,所述定位筋的自由端被所述凸出部卡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险杠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于车身。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险杠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的径向宽度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是变化的,所述弯曲部具有最小径向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的弯折部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宽度大致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宽度是所述弯折部的径向宽度的一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宽度是1mm,所述弯折部的径向宽度是O. 5mm。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险杠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卡扣之间的间距大致等于定位筋的自由端与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集成支架,用于将保险杠固定于车身的同时确保与行李箱盖的定位,该保险杠集成支架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具有与所述保险杠的平面平行的臂;从所述臂朝向所述保险杠突伸出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具有形成为铰链结构的基点的弯折部;从所述臂朝向所述保险杠突伸出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臂的延伸方向保持间隔开,所述卡扣具有凸出部;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筋的自由端与所述行李箱盖接触;所述自由端在外力的作用下以所述弯折部为基点朝向所述卡扣弯曲;当处于弯曲状态时,所述定位筋的自由端被所述凸出部卡制。该保险杠集成支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地减少工装成本。
文档编号B60R19/24GK202593432SQ2012202845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许易, 何文科 申请人: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