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耳式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743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挡耳式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尤其涉及一种挡耳式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安装在车上后,安装螺栓或者安装螺帽一般都收纳在螺孔内。这样做有利于保护螺孔不受一般的外力损害,延长汽车轮毂的使用寿命。但是这样的汽车轮毂在高速旋转时,由于向心力的作用,空气或者雨水会沿着汽车轮毂的径向向汽车轮毂的外侧运动,甚至高速的气流或者水流中还会夹带着颗粒状或者胶状的杂物,这样就会冲击轮辋,进而损伤轮辋,导致气密性变差或者汽车轮毂变形,严重的影响了汽车轮毂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的挡耳式汽车轮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挡耳式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轮辋和设置在轮辋内的轮辐;所述轮辐上均匀设置6个通孔,所述通孔沿轮毂本体轴向的截面为近似的梯形,所述梯形的4个角经倒角后,呈弧形;所述梯形的长边靠近轮毂本体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外侧设置有沿轮毂本体轴向向外凸起的挡耳,所述挡耳至少围住梯形的长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挡耳之间通过弧形凸起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凸环。本技术在通孔外侧设有挡耳,能够挡住高速行驶时,沿汽车轮毂径向高速运动的杂物,避免冲击轮辋。因而保护了轮辋不受这类冲击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汽车轮胎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挡耳相互之间相通过弧形凸起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凸环,不仅进一步挡住高速运动的杂物,同时也增加了汽车轮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但是没有增加空气阻力,也就是说,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总之,本技术安全性好、换热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本挡耳式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I,所述轮毂本体I包括轮辋2和设置在轮辋2内的轮辐3 ;所述轮辐3上均匀设置6个通孔4,所述通孔4沿轮毂本体I轴向的截面为近似的梯形,所述梯形的4个角经倒角后,呈弧形;所述梯形的长边6靠近轮毂本体I径向外侧;在所述通孔4外侧设置有沿轮毂本体I轴向向外凸起的挡耳5,所述挡耳5至少围住梯形的长边6,本实施例中,挡耳5围住长边6和梯形的两个腰长的一半,即挡耳5围住长边6,也围住了梯形的两个侧边的大约一半的部分。所述挡耳5之间通过弧形凸起7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凸环。
权利要求1.一种挡耳式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I ),所述轮毂本体(I)包括轮辋(2)和设置在轮辋(2 )内的轮辐(3 );所述轮辐(3 )上均匀设置6个通孔(4 ),所述通孔(4 )沿轮毂本体(I) 轴向的截面为近似的梯形,所述梯形的4个角经倒角后,呈弧形;所述梯形的长边(6)靠近轮毂本体(I)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4)外侧设置有沿轮毂本体(I)轴向向外凸起的挡耳(5),所述挡耳(5)至少围住梯形的长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耳式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耳(5)之间通过弧形凸起(7)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凸环。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耳式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轮辋和设置在轮辋内的轮辐;轮辐上均匀设置6个通孔,所述通孔沿轮毂本体轴向的截面为近似的梯形,所述梯形的4个角经倒角后,呈弧形;所述梯形的长边靠近轮毂本体径向外侧;在所述通孔外侧设置有沿轮毂本体轴向向外凸起的挡耳,所述挡耳至少围住梯形的长边。所述挡耳之间通过弧形凸起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封闭的凸环。本技术保护了轮辋不受高速杂物的损伤,提高了汽车轮胎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挡耳相互之间相通过弧形凸起相连,形成封闭的凸环,能够挡住高速运动的杂物,也增加了汽车轮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总之,本技术安全性好、换热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60B3/10GK202826956SQ2012203830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童海青, 童长青, 韦进, 岑国华 申请人:江苏耀中铝车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