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13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电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对客车底盘线束实施保护报警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电气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客车线束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再加上市场对客车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客车空间布置的难度与日俱增,留给线束系统安装的空间十分有限。由于处于客车电气系统关键部分的底盘线束承载了车辆最重 要的电源供应、动力链数据驱动等功能,且线束种类数量多、体积大,走线空间有限,底盘线束部分的安装可靠性及安全性也逐渐成为客车电气设计的难点。传统底盘线束部分的安装可靠性及安全性存在以下几个先天不足一、由于底盘线束往往包含了大电流供电线路,当底盘线束由于某个安装点保护不到位与车架发生了摩擦,线束保护层磨破导致大电流供电线路产生局部短路情况时,主回路的保险丝无法及时熔断,短路点产生持续火花从而导致车辆火灾事故;二、由于底盘线束往往包含了车辆主要动力链(发动机、变速箱等)的通讯控制线束,一旦底盘线束受损,某一通讯控制线路故障,将会造成车辆停运等严重事故,并且由于故障点可能存在的区域较大,将会给排查故障点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三、由于安装空间结构的限制,往往不同功能的底盘线束捆扎在一起,一旦某一线束短路受损殃及周边其余线束,将会给将来事故原因调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以保证其可靠性及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客车底盘线束实施保护报警功能的装置,以解决传统底盘线束部分的安装可靠性及安全性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的装置,包括底盘线束及通讯检测部分,所述底盘线束包括波纹管及其内部的导线,波纹管内还设有将导线及波纹管隔开的导电金属薄膜层,所述通讯检测部分包括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与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相连的显示屏以及报警信号采集节点,报警信号采集节点还与所述导电金属薄膜层连接。具体地,前述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⑶包括CAN收发器、CAN控制器、微处理器及内存,所述CAN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相连,CAN收发器分别与CAN控制器、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相连组成CAN总线网络通信。进一步地,每条底盘线束包括多段导电金属薄膜层,每条底盘线束由多段导电金属薄膜层相应分成多个具有不同编号的保护报警区域,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对应一个保护报警区域,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的采集管脚在所述线束报警系统ECU中具有唯一的编号以利于报警信号的归类和保护报警区域定位。[0012]前述报警信号采集节点包括采样接口电路,采样接口电路与其所属保护报警区域的底盘线束的导电金属薄膜层连接,随时监控导电金属薄膜层与底盘车架的电位差并通过CAN总线网络通信将监控数据随时发送给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上述底盘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的数量可根据车辆线束布置的范围大小和保护报警区域的划分进行灵活决定,节点的数量越多,则每个节点对应的保护报警区域越小,对线束故障点的定位也越准确。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占-
^ \\\ · 该结构的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在底盘线束的波纹管内增加导电金属薄膜层,利用导电金属薄膜层与底盘车架之间的电位差数值判断线束是否处于磨损状态,并导入一个由多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和显示屏组成的线束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CAN通讯技术进行通信,实时监测每个监测点的电位差信息,并与经验数值进行比较,一旦判定为短路状态,系统ECU便会通过显示屏提示司机注意故障信息和故障点所属保护报警区域及编号,并把该故障信息记录在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内存中,故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控客车底盘线束安全状态,并对线束磨损报警信号进行采集、显示和储存并对故障点进行准确定位,使客车底盘线束安全时刻处于监控之下,可以在新产品样车阶段对线束安装薄弱点进行排查,同时可以及时找到故障发生高频点并确定故障线束类另O,避免了线束安装隐患在批量产品车上的爆发,规避了车辆线束起火和售后故障排查的风险。另外,该报警装置结构及方法简单、实用、可靠,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图I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线束增加导电金属薄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讯检测部分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包括底盘线束及通讯检测部分,参照图1,底盘线束包括波纹管11及其内部的导线12,波纹管11内还设有将导线12及波纹管11隔开的导电金属薄膜层13 ;参照图2,通讯检测部分2包括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⑶21、与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⑶21相连的显示屏22以及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还与所述导电金属薄膜层13连接,其中,每条底盘线束包括多段导电金属薄膜层13,每条底盘线束由多段导电金属薄膜层13相应分成多个具有不同编号的保护报警区域,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对应一个保护报警区域,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的采集管脚在所述线束报警系统ECU21中具有唯一的编号以利于报警信号的归类和保护报警区域定位。参照图3,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⑶21包括CAN收发器211、CAN控制器212、微处理器213及内存214,所述CAN控制器212与微处理器213相连,CAN收发器211分别与CAN控制器212、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相连组成CAN总线网络通信。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包括采样接口电路,采样接口电路与其所属保护报警区域的底盘线束的导电金属薄膜层13连接,随时监控导电金属薄膜层13与底盘车架的电位差并通过CAN总线网络通信将监控数据随时发送给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21,底盘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的数量可根据车辆线束布置的范围大小和保护报警区域的划分进行灵活决定,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的数量越多,则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对应的保护报警区域越小,对线束故障点的定位也越准确。如图4所示,假设车辆底盘线束包含线束A、B、C、D、E,根据车辆线束布置的范围大小划分保护报警区域的为四个区域,分别为车头区、车中I区、车中2区和车尾区,采用罗马字符I、II、III、IV表示,每个区域设置一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分别为报警信号采集节点 231、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2、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3、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4,每个节点的每个采集管脚在报警系统中都有唯一的编号以利于报警信号的归类和保护报警区域定位,如B线束在II区域与车架摩擦,波纹管保护层破裂时,导电金属薄膜层与车架直接接触,报警信号采集节点232的B管脚所检测的与底盘车架的电压差便会小于预设的经验数值0,该数值通过CAN通讯实时传输到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21,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21便会通过显示屏22提示司机注意故障信息和故障点位置信息是处于II区域的B线束,并把该故障信息记录在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21内存214中。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线束及通讯检测部分,所述底盘线束包括波纹管及其内部的导线,波纹管内还设有将导线及波纹管隔开的导电金属薄膜层,所述通讯检测部分包括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与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相连的显示屏以及报警信号采集节点,报警信号采集节点还与所述导电金属薄膜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⑶包括CAN收发器、CAN控制器、微处理器及内存,所述CAN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相连,CAN收发器分别与CAN控制器、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相连组成CAN总线网络通信。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底盘线束包括多段导电金属薄膜层,每条底盘线束由多段导电金属薄膜层相应分成多个具有不同编号的保护报警区域,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对应一个保护报警区域。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的采集管脚在所述线束报警系统ECU中具有唯一的编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采集节点包括采样接口电路,采样接口电路与其所属保护报警区域的底盘线束的导电金属薄膜层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客车底盘线束保护报警装置包括底盘线束及通讯检测部分,底盘线束的波纹管内设有导电金属薄膜层,通讯检测部分包括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显示屏以及报警信号采集节点,报警信号采集节点与导电金属薄膜层连接;该报警装置的报警信号采集节点监控导电金属薄膜层与底盘车架的电位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电位差小于经验数值,线束保护报警系统ECU则提示司机注意故障信息和故障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控客车底盘线束安全状态并对线束磨损报警及故障点进行准确定位,可在新产品样车阶段对线束安装薄弱点进行排查,避免线束安装隐患在批量产品车上的爆发,规避了车辆线束起火和售后故障排查的风险。
文档编号B60R16/02GK202783028SQ2012205309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黄磊, 余鑫, 李伟, 白玉美 申请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