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充气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28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层充气内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充气内胎。
背景技术
充气胎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气垫船等交通工具以及缓冲装置上。气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尖锐器物扎破而导致补胎或换胎,不但给相关设备的使用带来麻烦,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充气内胎,可以避免换胎补胎带来的不方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充气内胎,包括至少两层内胎,所述内胎之间层层嵌套;所述每个内胎均设有一个充气嘴。所述充气嘴按照内胎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内胎由橡胶材料制成。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设置多层气胎层数,并且每层内胎都有各自独立的充气嘴。当外面的第一层充气胎坏掉后,第二层充气可发挥作用;当第二层坏掉后,第三层充气还可发挥作用,以此类推,从而实现逐层使用的效果,避免了换胎补胎带来的不方便。

图1是多层充气内胎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层充气内胎,包括至少两层内胎,所述内胎之间层层嵌套;所述每个内胎均设有一个充气嘴。所述充气嘴按照内胎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内胎由橡胶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其中A为第一层充气内胎,B为第二层充气内胎,C为第三层充气内胎,I为第一层充气内胎的充气嘴,2为第二层充气内胎的充气嘴,3为第三层充气内胎的充气嘴。第一次使用时,通过充气嘴I给第一层充气内胎A充气;在第一层充气内胎坏掉以后,通过充气嘴2给第二层充气内胎B充气,使第二层充气内胎发挥作用,当第二层充气内胎坏掉后,通过充气嘴3给第三层充气内胎C充气,使其发挥作用,以此类推。具体的层数可根据应用场合以及具体使用要求来确定。使用时,还可以先给最外两层充气内胎A和充气内胎B都充好气。如果最外层充气内胎A坏了,第二层充气内胎B还可以继续工作。方便时,再将第三层充气内胎C充气,以作备用,以此类推。还可以对每一层充气内胎都充好气。如果第一层充气内胎A坏了,第二层充气内胎B可以立即代替充气内胎A发挥作用继续工作;当第二层充气内胎B也坏了,第三层充气内胎C可以立即代替充气内胎B发挥作用继续工作,以此类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充气内胎,包括至少两层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之间层层嵌套;所述每个内胎均设有一个充气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充气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由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充气内胎,包括至少两层内胎,所述内胎之间层层嵌套;所述每个内胎均设有一个充气嘴。所述充气嘴按照内胎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编号。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换胎补胎带来的不方便。
文档编号B60C5/22GK203019982SQ2012206530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凡军, 陈潇扬, 陈革, 闫红霞, 李姝佳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