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611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构造,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在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未完全锁止的状态下打开。具备:滑动门面板(6),其对车体(2)的后部门开口部的前侧区域进行开闭;摆动门面板(7),其与滑动门面板(6)一起对后部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进行开闭;开度检测机构(30),其检测滑动门面板(6)的开度,推定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以及把手空拉机构(31),其设于摆动门面板(7),在摆动门面板(7)成为全闭状态时,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无效。若开度检测机构(30)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则把手空拉机构(31)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有效。
【专利说明】车辆用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滑动开闭式的滑动门面板与摆动开闭式的摆动门面板的车辆用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作为现有的车辆用门构造,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2011-46271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用门构造。日本特开2011-46271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用门构造具备:滑动门面板,其对后部门开口部的前侧区域进行开闭;以及摆动门面板,其与滑动门面板一起对后部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进行开闭。滑动门面板经由滑动机构沿车体的前后滑动移动。在滑动门面板处于全开且与摆动门面板重叠的状态下,摆动门面板经由铰接机构相对于车体转动。另外,车辆用门构造具备滑动限制机构,在滑动门面板成为全开状态而与摆动门面板重叠时,该滑动限制机构将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连结(锁止)。
[0003]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车辆用门构造中,即使在滑动门面板几乎成为全开状态并且滑动门面板处于能够与摆动门面板一起转动的状态,若在未锁定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状态下打开摆动门面板,则也滑动门面板晃动、或者在摆动门面板的转动过程中滑动门面板相对于摆动门面板移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构造,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在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未完全锁止的状态下打开。
[0005]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在具备对设于车体的侧部或者后部的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进行开闭的滑动门面板、以及与滑动门面板一起对门开口部的第二区域进行开闭的摆动门面板的车辆用门构造中,上述车辆用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摆动门用把手,其用于打开摆动门面板;锁止装置,其在滑动门面板成为规定开度而与摆动门面板重叠时,将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锁止;操作动作控制装置,其在摆动门面板成为全闭状态时,使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无效;以及锁止检测装置,其检测通过锁止装置实现的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若通过锁止检测装置检测到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则操作动作控制装置使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有效。
[0006]在这种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中,由于在摆动门面板全闭时,当未检测到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时,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无效,因此即使操作摆动门用把手,也无法打开摆动门面板。另一方面,由于在摆动门面板全闭时,当检测到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时,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有效,因此通过操作摆动门用把手,能够打开摆动门面板。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在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未锁止的状态下打开。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止检测装置是对滑动门面板打开至规定开度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开度检测装置。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检测滑动门面板打开至规定开度来判断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开度检测装置具有:检测用部件,其设于滑动门面板;卡合部件,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摆动门面板,并在规定开度与检测部件卡合;以及连接部件,其连接卡合部件与操作动作控制装置。在该情况下,当打开滑动门面板时,检测部件与卡合部件接触从而卡合部件转动,则检测到滑动门面板成为规定开度,从而使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有效。这样能够将开度检测装置以机械式的方式简单地构成。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摆动门面板设有沿滑动门面板的开闭方向延伸的滑轨,在滑动门面板设有被滑轨引导的引导体,检测用部件是引导体。在该情况下,利用既设的引导体与卡合部件接触的情况,就检测到滑动门面板打开至规定开度的情况,因此无需增加部件件数。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滑动门面板设有向摆动门面板侧突出的突起部,检测用部件是突起部。在该情况下,利用突起部与卡合部件接触的情况,就检测到滑动门面板打开至规定开度的情况。此时,通过将突起部设于滑动门面板的适当位置,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滑动门面板打开至规定开度的情况。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摆动门面板设有沿滑动门面板的开闭方向延伸的滑轨,在滑动门面板设有被滑轨引导的引导体,突起部设于滑动门面板的比引导体靠第一区域侧。通过将突起部设于滑动门面板的比引导体靠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侧,相应地,卡合部件被设于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侧。因此,由于在操作动作控制装置配置于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侧时连接部件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充分抑制由开度检测装置引起的检测误差。
[0012]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在未完全锁止滑动门面板与摆动门面板的状态下打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0014]图2是表示打开滑动门面板以及摆动门面板的情形的立体图。
[0015]图3是简要表示图1所示的滑动支承机构以及门面板锁止机构的俯视图。
[0016]图4是表示配置开度检测机构以及把手空拉机构的配置位置的图。
[0017]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开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的图。
[0018]图6是沿图5的V1-VI线的剖视图。
[0019]图7是表示图4所示的把手空拉机构的结构的图。
[0020]图8是表示在利用开度检测机构检测到滑动门面板成为规定开度时把手空拉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
[0021]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来表示图5所示的开度检测机构的变形例的图。
[0022]图10是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来表示图9所示的开度检测机构的变形例的图。
[0023]图11是表示配置图10所示的开度检测机构的配置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4]以下,针对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夕卜,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同等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5]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在该图中,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I适用于车体2的侧部。在车体2的侧部形成有前部门开口部3和后部门开口部4,其中,上述前部门开口部3位于前部座椅的侧方;上述后部门开口部4位于设于前部座椅的后方的行李箱的侧方。前部门开口部3利用前门面板5来进行开闭。
[0026]后部门开口部4利用滑动开闭式的滑动门面板6和摆动开闭式的摆动门面板7来进行开闭。如图2的(a)、(b)所示,滑动门面板6构成为,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开闭位于后部门开口部4的前侧的第一区域。在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规定开度(在本例中为全开)的状态下,滑动门面板6位于摆动门面板7的外侧而与摆动门面板7重叠(参照图2 (b))。
[0027]在滑动门面板6全开而成为与摆动门面板7重叠的状态下,如图2 (C)所示,摆动门面板7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车体2转动,从而与滑动门面板6 —起对位于后部门开口部4的后侧的第二区域进行开闭。
[0028]在滑动门面板6的外表面设有滑动门用外侧把手8,在滑动门面板6的内表面设有滑动门用内侧把手9。滑动门用外侧把手8以及滑动门用内侧把手9是用于打开滑动门面板6的把手。在摆动门面板7的前端部,设有用于打开摆动门面板7的摆动门用把手10。
[0029]车辆用门构造I具备:滑动支承机构IIA?11C,它们将滑动门面板6支承为能够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以及转动支承机构12,其将摆动门面板7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体2转动。
[0030]滑动支承机构IIA具有:上部滑轨13,其在车体2的上部设为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门面板6的开闭方向)延伸;以及滚子14,其设于滑动门面板6的前端上部,并且在滑动门面板6开闭时被上部滑轨13引导。滑动支承机构IlB具有:下部滑轨15,其在车体2的下部设为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滚子16,其设于滑动门面板6的前端下部,并且在滑动门面板6开闭时被下部滑轨15引导。滑动支承机构IlC具有:中间滑轨17,其在摆动门面板7设为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引导体18,其设于滑动门面板6的后端部,并且在滑动门面板6开闭时被中间滑轨17引导。此外,针对引导体18的构造,之后详细说明。
[0031]如图2 (C)所示,滚子14、16被托架21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其中,上述托架21分别安装于滑动门面板6的前端上部以及前端下部。在托架21安装有弹簧锁22。
[0032]转动支承机构12具有上下两个铰链24,上述上下两个铰链24将设于车体2的后端部的后立柱23与摆动门面板7连结为能够转动。
[0033]另外,车辆用门构造I还具备上下两个门面板锁止机构25,在将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规定开度,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成为重叠状态时,上述上下两个门面板锁止机构25将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锁止。
[0034]还如图3所示,门面板锁止机构25由两个上述弹簧锁22与两个撞针26构成,其中,上述两个弹簧锁22分别安装于滑动门面板6的前端上部以及前端下部;上述两个撞针26分别安装于摆动门面板7的前端上部以及前端下部,并能够与弹簧锁22卡合。[0035]若将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规定开度(在本例中为全开位置),并且弹簧锁22与撞针26卡合(参照图3),则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成为锁止状态。此外,通过借助滑动门用外侧把手8或者滑动门用内侧把手9而进行的打开滑动门面板6的打开操作,从而实现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解除。
[0036]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下,上下的滚子14、16从上部滑轨13以及下部滑轨15的后端部(滚子导入部)脱离。因此,滑动门面板6借助门面板锁止机构25和中间滑轨17以及滚子18仅被支承于摆动门面板7,从而滑动门面板6能够一体地与摆动门面板7转动。
[0037]并且,车辆用门构造I还具备上下两个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上述上下两个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在使摆动门面板7全闭时将摆动门面板7相对于车体2锁止。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由锁止部件28与撞针29 (参照图2 (c))构成,其中,上述锁止部件28分别安装于摆动门面板7的上部以及下部;上述撞针29分别安装于车体2的上部以及下部,并能够与锁止部件28卡合。
[0038]若将摆动门面板7置于全闭状态,则锁止部件28借助弹簧(未图示)的力向车体2侧移动而与撞针29卡合,从而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成为锁止状态。通过借助摆动门用把手10打开摆动门面板7的打开操作,实现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的锁止解除。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通过沿箭头A方向抬起摆动门用把手10,能够解除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的锁止。
[0039]在这种车辆用门构造I中,在从滑动门面板6以及摆动门面板7的全闭状态打开滑动门面板6以及摆动门面板7时,首先使滑动门面板6向车体2的后侧滑动,打开至规定开度(参照图2的(a)、(b))。然后,在该状态下,使摆动门面板7转动、打开(参照图2(c))。
[0040]然而,为了避免在关闭摆动门面板7时上部滑轨13与滚子14接触、下部滑轨15与滚子16接触,有时将滑轨13、15的后端部的位置设定为:在滑动门面板6成为全开状态之前,滚子14从上部滑轨13脱离,并且滚子16从下部滑轨15脱离。在该情况下,通过将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接近全开,从而滚子14从上部滑轨13脱离且滚子16从下部滑轨15脱离,并且若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锁止的状态下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则滑动门面板6成为仅借助中间滑轨17被支承于摆动门面板7的状态。因此,若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锁止的状态下打开摆动门面板7,则滑动门面板6可能会发生晃动。
[0041]另外,即使在滑动移动滑动门面板6的过程中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由于滚子14被上部滑轨13支承且滚子16被下部滑轨15支承,虽然摆动门面板7不会与滑动门面板6一起转动,但是若发生维持锁止部件28与撞针29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之类不好的状况,则滑动门面板6有可能会发生晃动。
[0042]因此,为了解决这种不好的状况,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I还具备开度检测机构30以及把手空拉机构31。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省略了开度检测机构30以及把手空拉机构31。
[0043]开度检测机构30是通过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成为规定开度来推定已成为门面板锁止机构25将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锁止的锁止状态的机构。开度检测机构30的一部分由设于滑动门面板6的上述引导体18构成。
[0044]如图5以及图6所示,引导体18安装于大致L字型的臂32的前端部。臂32以沿车体2的外侧(摆动门面板7侧)延伸的方式与滑动门面板6连结为能够转动。引导体18具有被中间滑轨17引导的前后一对水平滚子33以及垂直滚子34。垂直滚子34配置于一对水平滚子33之间。水平滚子33被轴部35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其中,上述轴部35安装于臂32的上侧。垂直滚子34被轴部37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其中,上述轴部37经由托架36安装于臂32的下侧。
[0045]另外,开度检测机构30具有:卡合杆38,其经由轴部38a以能够摆动(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摆动门面板7,并能够与引导体18的轴部37的头部37a卡合;以及连接部件39,其连接该卡合杆38与把手空拉机构31。卡合杆38的前端部分通过在中间滑轨17的外侧部形成的切口部17a进入中间滑轨17内。连接部件39例如由线缆、线材、杆形成,并与卡合杆38的基端部连结。
[0046]这种开度检测机构30构成为,在轴部37的头部37a与卡合杆38接触从而将卡合杆38推入时,滑动门面板6成为规定开度(此处为全开),从而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成为锁止状态(参照图3)。
[0047]具体而言,在使滑动门面板6向车体2的后侧滑动从而打开滑动门面板6时,如图5 Ca)所示,在引导体18的轴部37的头部37a与卡合杆38接触之前的阶段中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未成为规定开度(全开),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成为锁止状态。另一方面,如图5 (b)所示,在引导体18的轴部37的头部37a与卡合杆38接触从而将卡合杆38推入时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成为规定开度(全开),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成为锁止状态。此时,卡合杆38转动,并且连接部件39成为向把手空拉机构31侧被拉动的状态。此外,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锁止的状态下,卡合杆38例如借助弹簧(未图示)的作用力保持在如图5 Ca)所示的通常状态。
[0048]把手空拉机构31是在摆动门面板7成为全闭状态时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无效的机构,换句话说,是即使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也是的摆动门面板7打不开的方式使摆动门用把手10空拉的机构。把手空拉机构31设于摆动门面板7的摆动门用把手10的附近位置(参照图4)。
[0049]如图7所示,把手空拉机构31具有三个板状部件40?42。板状部件40被轴部43轴支承于摆动门面板7。在板状部件40的一端部,连结有开度检测机构30的连接部件39。在板状部件40的另一端侧部分,形成有沿板状部件4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导向孔44。
[0050]板状部件41配置为沿相对于板状部件40交叉的方向延伸。板状部件41被轴部45轴支承于摆动门面板7。在板状部件41的一端部,连结有与摆动门用把手10连接的线材等连接部件46。在板状部件41的另一端侧部分,形成有大致L字形状的导向孔47。导向孔47由沿板状部件4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大致长圆形状的孔部47a和沿相对于板状部件41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弯曲状的孔部47b构成。
[0051]板状部件42配置为沿相对于板状部件40交叉的方向延伸。板状部件42被轴部45轴支承于摆动门面板7。在板状部件42的轴部45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结有与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连接的线材等连接部件48。在板状部件42形成有沿板状部件4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圆形状的导向孔49。
[0052]这些板状部件40?42相互重叠地配置。板状部件41配置于板状部件40、42之间。在板状部件40?42的导向孔44、47、49贯通销50。
[0053]在这种把手空拉机构31中,如图5 (a)所示,在通过开度检测机构30未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时,如图7 (a)所示,导向孔47的孔部47a和导向孔49重叠,并且导向孔44和导向孔47在孔部47a中的轴部45侧的端部重叠,在上述状态下,导向孔44和导向孔47的孔部47b几乎在同一线上延伸。此时,销50位于导向孔47的孔部47a中的轴部45侧的端部。
[0054]在处于该状态时,若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则如图7 (b)所示,连接部件46被拉动从而板状部件41转动并倾斜。此时,销50沿导向孔47的孔部47b相对地移动(退避)。因此,由于板状部件42不会随着板状部件41的转动而转动,因此与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连接的连接部件48不会被拉动。即,即使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摆动门用把手10也为空拉状态。因此,由于通过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实现的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的锁止状态不会被解除,因此无法打开摆动门面板7。
[0055]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若通过开度检测机构30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则连接部件39向把手空拉机构31侧被拉动。因此,如图8 Ca)所示,板状部件40转动,从而导向孔47的孔部47a与导向孔49重叠,并且导向孔44与导向孔47在孔部47a的连接部件48侧的端部重叠。此时,销50位于导向孔47的孔部47a的连接部件48侧的端部。
[0056]在处于该状态时,若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则如图8 (b)所示,连接部件46被拉动从而板状部件41转动并倾斜。此时,由于销50无法沿导向孔47的孔部47b退避,因此板状部件42随着板状部件41的转动也转动并倾斜,从而与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连接的连接部件48被拉动。即,解除了摆动门用把手10的空拉状态。因此,由于解除了通过摆动门面板锁止机构27实现的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的锁止状态,因此能够打开摆动门面板7。
[0057]根据以上,在通过开度检测机构30未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规定开度时,利用把手空拉机构31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无效。另一方面,在通过开度检测机构30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规定开度时,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有效。
[0058]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开了滑动门面板6时,且在通过开度检测机构30未检测到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时,由于利用把手空拉机构31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无效了,因此即使操作摆动门用把手10,也无法打开摆动门面板7。由此,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7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锁止的状态下打开。另外,还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成为锁止不完全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滑动门面板6发生晃动。
[0059]另外,由于将引导体I8的轴部37的头部37a这一既设部件构成为开度检测机构30的一部分,因此抑制了部件件数增加,并且还不会损失行李箱空间。
[0060]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来表示图5所示的开度检测机构30的变形例的图。在该图中,本变形例的开度检测机构60具有固定于滑动门面板6的内侧侧面的检测用的突起部61。突起部61配置为进入中间滑轨17内。另外,突起部61配置于滑动门面板6的引导体18的前侧(后部门开口部4的第一区域侧)。
[0061]另外,与上述开度检测机构30相同地,开度检测机构60具有设于摆动门面板7的卡合杆38以及连接部件39。卡合杆38是与突起部61卡合的部件。[0062]这种开度检测机构60构成为,在突起部61与卡合杆38接触从而按压卡合杆38时,滑动门面板6成为规定开度,并且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通过门面板锁止机构25而成为锁止状态(参照图3)。
[0063]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7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锁止的状态下打开的情况、以及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成为锁止不完全的状态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滑动门面板6发生晃动。
[0064]另外,由于对应于突起部61的安装位置,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卡合杆38配置于车体2的前侧,因此连接部件39仅缩短该量。因此,能够充分抑制开度检测机构60的检测误差。
[0065]图10是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来表示图9所示的开度检测机构60的变形例的图。在该图中,如图11 Ca)所示,本变形例的开度检测机构70设于滑动门面板6以及摆动门面板7的前端上部。
[0066]具体而言,在滑动门面板6的前端上部的内侧侧面,固定有检测用的突起部71。在摆动门面板7的前端上部,设有上述的卡合杆38以及连接部件39。卡合杆38是与突起部71卡合的部件。
[0067]这种开度检测机构70构成为,在突起部71与卡合杆38接触从而按压卡合杆38时,滑动门面板6成为规定开度,并且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通过门面板锁止机构25而成为锁止状态(参照图3)。
[0068]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防止摆动门面板7在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未锁止的状态下打开的情况、以及摆动门面板7与车体2成为锁止不完全的状态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滑动门面板6发生晃动。
[0069]此外,如图11 (b)所示,开度检测机构70也可以设于滑动门面板6以及摆动门面板7的前端下部。
[0070]以上,虽然针对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几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图5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引导体18的轴部37的头部37a为与卡合杆38卡合的检测用部件,但例如也可以将与卡合杆38卡合的检测用的关起部设于头部37a。
[007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开度检测机构30、60、70仅配置于滑动门面板6的侧面,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开度检测机构设于滑动门面板6的其他部位。通过将开度检测机构设于门面板锁止机构25的附近,能够提高对滑动门面板6打开至规定开度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精度。
[007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设有通过检测滑动门面板6成为规定开度从而推定利用门面板锁止机构25实现了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的开度检测机构30、60、70,但是,作为检测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的锁止状态的装置,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检出是否在弹簧锁22内配置有撞针26的传感器,在检出在弹簧锁22内配置有撞针26时,检测为滑动门面板6与摆动门面板7成为锁止状态,并利用把手空拉机构31使摆动门用把手10的操作有效。
[0073]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滑动门面板6构成为,对位于后部门开口部4的前侧的第一区域进行开闭,摆动门面板7构成为,与滑动门面板6 —起对位于后部门开口部4的后侧的第二区域进行开闭,但是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还能够适用于下述情况:滑动门面板6构成为,对位于后部门开口部4的后侧的第一区域进行开闭,摆动门面板7构成为,与滑动门面板6—起对位于后部门开口部4的前侧的第二区域进行开闭。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还能够适用于具有对设于车体2的后部的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滑动门面板以及摆动门面板的车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门构造,其具备对设于车体的侧部或者后部的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进行开闭的滑动门面板、以及与所述滑动门面板一起对所述门开口部的第二区域进行开闭的摆动门面板,所述车辆用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摆动门用把手,其用于打开所述摆动门面板; 锁止装置,其在所述滑动门面板成为规定开度从而与所述摆动门面板重叠时,将所述滑动门面板与所述摆动门面板锁止; 操作动作控制装置,其在所述摆动门面板成为全闭状态时,使所述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无效;以及 锁止检测装置,其检测通过所述锁止装置实现的所述滑动门面板与所述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 若通过所述锁止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滑动门面板与所述摆动门面板的锁止状态,则所述操作动作控制装置使所述摆动门用把手的操作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检测装置是对所述滑动门面板打开至所述规定开度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开度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度检测装置具有:检测用部件,其设于所述滑动门面板;卡合部件,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摆动门面板,并在所述规定开度与所述检测用部件卡合;以及连接部件,其连接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操作动作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摆动门面板设有沿所述滑动门面板的开闭方向延伸的滑轨, 在所述滑动门面板设有被所述滑轨弓I导的引导体, 所述检测用部件是所述引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门面板设有向所述摆动门面板侧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检测用部件是所述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摆动门面板设有沿所述滑动门面板的开闭方向延伸的滑轨, 在所述滑动门面板设有被所述滑轨弓I导的引导体, 所述突起部设于所述滑动门面板的比所述弓I导体靠所述第一区域侧。
【文档编号】B60J5/04GK103568789SQ20131034370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尾岛嘉男, 丸山克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