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642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该汽车座椅滑移装置中锁定机构包括沿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的联动杆、沿左右延伸的轴线铰接在活动滑轨上的传动板以及固定滑轨上开设的前后间隔分布的定位锁槽,两个固定滑轨上的传动板之间桥接固连有U型的握把,联动杆和传动板平行间隔布置,在联动杆上固设有向外悬伸的锁舌,并在联动杆和活动滑轨之间装配有解锁弹簧,在联动杆的外周上止旋装配有定位挡板。在需要前后移动座椅时,操作人员可在上下方向抬动握把,以使固连在握把上的传动板让开定位挡板,同时解锁弹簧驱使联动杆转动,以在联动杆的带动下使得锁舌从定位锁槽内拔出,从而提高了整个滑移装置中锁定机构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售的汽车上的前排座椅底部都装配有滑移装置,以通过滑移装置来调节主副驾驶位上座椅的前后位置,尤其对乘坐在主驾驶位上的驾驶员来说,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体形来调节主驾驶位上座椅的前后位置,以便于驾驶员更好的操纵方向盘、踏板和变速杆等操纵件。而现有的滑移装置包括两条左右间隔设置的滑轨机构和各个滑轨机构上装配的锁定机构,每个滑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身的地板架上的固定滑轨和前后导向移动装配在固定滑轨上的活动滑轨,而锁定机构包括活动滑轨上装配的锁销和复位弹簧、固定滑轨上开设有一排供锁销限位插装的定位销孔以及用于牵引两个活动滑轨上的锁销同步动作的牵引拉线,在使用时,坐在前排座椅上的人员通过拉动牵引拉线,以使得锁销克服复位弹簧的压动力而从固定滑轨上的定位销孔内被拔出,活动滑轨和固定滑轨之间的锁止状态解除,操作人员可顺利的推动座椅前后移动;在移动到位后,操作人员松开牵引拉线,使得锁销在复位弹簧的压动力作用下再次限位插装在定位销孔中,以锁定活动滑轨和固定滑轨之间的相对位置。但是因牵引拉线在使用寿命和柔韧性的影响下,长期使用会出现牵引拉线松弛的现象,所以在驾驶员拉动牵引拉线时,两个活动滑轨上的锁销常常不能同步动作,以致汽车上的前排座椅不能顺利的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汽车座椅滑移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影响操作人员的正常驾驶和乘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滑轨机构和两个滑轨机构上分别对应装配的锁定机构,所述滑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在车架上的固定滑轨和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固定滑轨上的活动滑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绕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的联动杆、绕左右延伸的轴线铰接在活动滑轨上的传动板以及固定滑轨上开设的前后间隔分布的定位锁槽,两个固定滑轨上的传动板之间桥接固连有握把,联动杆和传动板平行间隔布置,在联动杆上固设有向外悬伸、以用于插入定位锁槽内的锁舌,并在联动杆和活动滑轨之间装配有用于向联动杆施加使锁舌从定位锁槽内拔出的压动扭矩的解锁弹簧,在联动杆的外周上止旋装配有用于在握把向下摆动时被传动板压迫而通过联动杆带动锁舌插装在定位锁槽内、在握把向上抬起时随着传动板的让开而在解锁弹簧的作用下通过联动杆将锁舌从定位锁槽中拔出的定位挡板。
[0006]所述固定滑轨为顶部在左右方向相背翻折的T型滑轨,所述活动滑轨的底部设有止脱装配在固定滑轨上的T型滑槽。
[0007]所述锁舌通过连接板固连在联动杆的外周上,锁舌为连接板的底部向左或向右弯折的爪部。
[0008]所述的每个联动杆上固设的锁舌有两个以上,各个锁舌在前后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0009]所述解锁弹簧为联动杆的外周上装配的扭簧。
[0010]所述的两个锁定机构处于两个滑轨机构相对两侧的位置处。
[0011]所述传动板上开设有前后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定位挡板上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沿。
[0012]本实用新型中锁定机构包括绕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的联动杆、绕左右延伸的轴线铰接在活动滑轨上的传动板以及固定滑轨上开设的前后间隔分布的定位锁槽,两个固定滑轨上的传动板之间桥接固连有握把,联动杆和传动板平行间隔布置,在联动杆上固设有向外悬伸的锁舌,并在联动杆和活动滑轨之间装配有解锁弹簧,在联动杆的外周上止旋装配有定位挡板。在使用时,定位挡板在传动板的压迫下,使得联动杆上固设的锁舌始终插装在固定滑轨上的定位锁槽内,从而使得固定滑轨和活动滑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在一起;在需要前后移动座椅时,操作人员可在上下方向抬动握把,以使固连在握把上的传动板让开定位挡板,同时解锁弹簧驱使联动杆转动,以在联动杆的带动下使得锁舌从定位锁槽内拔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锁定机构通过刚性的握把来实现锁定和解锁,而刚性的握把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长期使用会逐渐松弛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个滑移装置中锁定机构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联动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汽车座椅滑移装置是一种中解锁式的C型滑轨装置,其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滑轨机构和两个滑轨机构上分别对应装配的锁定机构,每个滑轨机构又包括固定在车身的地板架上的固定滑轨9和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在固定滑轨9上的活动滑轨1,而两个锁定机构处于两个滑轨机构的相对侧位置处,每个锁定机构包括绕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在活动滑轨I上的联动杆2、联动杆2的外周上固设的定位挡板8和锁舌板3、联动杆2的后端装配的解锁弹簧7、活动滑轨I上绕左右延伸的轴线铰接的传动板6、固定滑轨9的侧面固连的L型的外栏板91以及外栏板91上开设的前后间隔排布的定位锁槽92,两个锁定机构中的传动板6之间桥接固连有U型的握把5,而活动滑轨I的顶部固连有L型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的前侧边沿向下翻折至联动杆2背向活动滑轨I的一侧,即在固定架11上具有向下翻折的翻沿,传动板6通过铰轴铰接在该固定架11的翻沿上,铰轴与传动板6的连接部位处于导向槽的后端位置处,以通过铰轴4封闭导向槽的后端。定位挡板8固定在联动杆2的外周上而形成凸轮结构,定位挡板8的底部朝背离固定滑轨9的方向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在导向槽内的导向沿。锁舌板3是由L型的连接板和爪状的锁舌构成的,连接板固连在联动杆2的的外周上,而锁舌为连接板的底部向靠近固定滑轨9的方向翻折的爪部,且每个锁舌板3上有三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锁舌。
[0016]固定滑轨9为顶部在左右方向相背翻折的T型滑轨,活动滑轨I的底部设有止脱装配在固定滑轨9上的T型滑槽,以使活动滑轨I扣配在固定滑轨9的顶部,且固定滑轨9上的外栏板91从活动滑轨I的外侧露出。
[0017]本实施例中解锁弹簧7选用扭簧,而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在使用时,在解锁弹簧7始终向联动杆2施加使锁舌从定位锁槽92内拔出的扭矩,但是因定位挡板8被传动板6挡住,所以在传动板6的压迫下,锁舌保持插装在定位锁槽92内;在需要将座椅前后移动时,操作人员向上轻轻抬起握把5,连动板前端也随着握把5以铰轴4为固定点向上旋转,定位挡板8随同联动杆2在解锁弹簧7的作用下旋转,因定位挡板8、联动杆2和锁舌板3固连在一起,所以联动杆2会带动锁舌板3上的锁舌从定位锁槽92内拔出,达到解锁的效果,此时固定滑轨9可前后自由滑动,完成座椅的前后滑动调节功能。
[0018]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挡板通过导向沿导向装配在传动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板也可以活动挡止在定位挡板的侧面。
[0019]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锁弹簧为扭簧,在其他实施例中,解锁弹簧也可以是普通的压
簧、拉簧等弹簧。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滑轨机构和两个滑轨机构上分别对应装配的锁定机构,所述滑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在车架上的固定滑轨和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固定滑轨上的活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绕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的联动杆、绕左右延伸的轴线铰接在活动滑轨上的传动板以及固定滑轨上开设的前后间隔分布的定位锁槽,两个固定滑轨上的传动板之间桥接固连有握把,联动杆和传动板平行间隔布置,在联动杆上固设有向外悬伸、以用于插入定位锁槽内的锁舌,并在联动杆和活动滑轨之间装配有用于向联动杆施加使锁舌从定位锁槽内拔出的压动扭矩的解锁弹簧,在联动杆的外周上止旋装配有用于在握把向下摆动时被传动板压迫而通过联动杆带动锁舌插装在定位锁槽内、在握把向上抬起时随着传动板的让开而在解锁弹簧的作用下通过联动杆将锁舌从定位锁槽中拔出的定位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轨为顶部在左右方向相背翻折的T型滑轨,所述活动滑轨的底部设有止脱装配在固定滑轨上的T型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通过连接板固连在联动杆的外周上,锁舌为连接板的底部向左或向右弯折的爪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联动杆上固设的锁舌有两个以上,各个锁舌在前后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弹簧为联动杆的外周上装配的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锁定机构处于两个滑轨机构相对两侧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上开设有前后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定位挡板上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沿。
【文档编号】B60N2/08GK203528330SQ20132070684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边新桩, 任中锋, 尚建丽, 张鹏, 王全安 申请人:郑州泰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