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027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稳定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谋求应力集中的抑制、螺柱脱落负荷的提高以及环状部件的定轴芯的精度的提高的稳定连杆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第1子组件(101)的球座(120)插入壳体(130)的球座容纳部(133),将环状部件(140)配置于球座(120)的开口侧,从而形成第2子组件(102)。使止动基底部(141)抵接于球座(120)的开口端面(125)。使止动基底部(141)中的随着向着轴线方向的开口侧而扩大直径的外周缘部锥面(143)和壳体(130)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抵接。使用按压部件而将铆接部(135)向着内侧铆接,由此,铆接部(135)能够经由环状部件(140)而按压球座(120)的开口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设在汽车等车辆的稳定连杆,尤其涉及用于确保螺柱脱落负荷的铆接 方法的改良。 稳定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稳定连杆是将悬架装置的臂或撑杆和稳定装置连结的球窝接头零件。图1是表示 车辆的前车轮侧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悬架装置1设在左右轮胎4,具备臂11和汽缸12。 臂11的下端部固定于支撑轮胎4的轴的轴承部,汽缸12能够相对于臂11而进行弹性位移。 在臂11,设有安装有稳定连杆3的托架13。悬架装置1支承施加于轮胎4的车体的重量。 稳定装置2具备具有大致U字形状的杆21,经由衬套22而安装于车体。稳定装置2确保车 辆的辊刚性。
[0003] 稳定连杆3设在悬架装置1的托架13和稳定装置2的杆21的端部,稳定连杆3 彼此由支撑杆70连结。稳定连杆3将悬架装置1接收来自路面的输入时产生的负荷传递 至稳定装置2。
[0004] 图2是表不稳定连杆3的一部分的构成的具体不例的侧截面图。稳定连杆3具备 球头螺柱30、球座40、壳体50以及防尘罩60。
[0005] 球头螺柱30具有一体成形的螺柱部31和球部32。螺柱部31具有锥部33、直线 部34以及螺纹部35。锥部33成为球部32的上端部。在直线部3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形 成有凸缘部36和凸部37。防尘罩60的上端部61抵接于直线部34中的凸缘部36与凸部 37之间而固定。悬架装置1侧的稳定连杆3的螺纹部35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于臂11的托 架13,稳定装置2侧的稳定连杆3的螺纹部35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于杆21。
[0006] 球座40和壳体50构成万向地轴支承球头螺柱30的轴支承部件。球头螺柱30的 球部32压入球座40。壳体50容纳球座40。防尘罩60的下端部62被夹持在球座40和壳 体50的凸缘部41、51彼此之间。
[0007] 在球座40的底面部,通过热铆接方法而形成热铆接部42。具体而言,热铆接部42 是通过使用热铆接机而利用加热来使球座40的销部变形而得到的树脂部。热铆接部42通 过壳体50的底部的孔部52而突出,其前端部卡合于壳体50的下表面部。球座40到壳体 50的固定通过热铆接部42而进行(例如专利文献1)。
[0008] 可是,在热铆接方法中,由于树脂制的热铆接部42露出于外部,因而有可能由于 强酸附着或异物碰撞而引起热铆接部42被破坏,而且,由于热铆接部42的形成部位等存在 大的制约,因而存在不可期望螺柱脱落负荷的大幅的提高等问题。
[0009] 于是,为了消除热铆接方法引起的上述问题,代替使用热铆接方法,考虑这样的方 法(壳体铆接方法):通过将壳体上端部的铆接部向着球座的上端部这一方铆接,从而由铆 接部按压并固定球座上端部。
[0010] 然而,在壳体铆接方法中,由于由壳体的铆接部直接固定球座的开口侧,因而铆接 部引起的负荷(铆接负荷)直接作用于球座的开口侧。因此,球座被过度地压迫,不能适当 地确保球座与球头螺柱的位置关系,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变得不稳定。结果,转矩等特性有可 能变得不稳定。
[0011] 于是,本 申请人:提出使环状部件介于壳体的铆接部与球座的开口侧之间(例如专 利文献2)。环状部件具有止动基底部和止动锥部,止动锥部形成于止动基底部的内周侧,从 止动基底部以随着从轴线方向的开口侧离开而缩小直径的方式倾斜。
[0012] 在使用这样的环状部件的壳体铆接方法中,使止动基底部抵接于球座的开口端 面,使止动锥部抵接于球座的止动锥用斜面部,将壳体的铆接部向着内侧铆接。由此,壳体 的铆接部能够经由环状部件而按压球座的开口侧。
[00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6-117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156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环状部件的壳体铆接方法中,为了有效地抑制铆接部负荷向球座的输入,在壳 体的侧面部中的球座容纳部与铆接部之间设有呈截面U字状的阶梯差部,使环状部件的止 动基底部的内周端面嵌合于该阶梯差部。在该情况下,铆接负荷经由环状部件的止动基底 部而由壳体的阶梯差部支撑。
[0015] 关于这样的壳体的阶梯差部引起的止动基底部的内周端面的固定形状,出于稳定 连杆的性能提商(例如应力集中的抑制、螺柱脱落负荷的提商以及环状部件的定轴芯(定 位)的精度提高)的观点,期望更优选的形状。
[0016]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2的壳体铆接方法中,由于固定形状是截面U字状,因而存 在2处铆接引起的弯曲的折线部,那些折线部有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的原因。另外,在沿螺 柱脱落方向施加负荷时,将止动基底部的内周侧端部举起至轴线方向开口侧的方向的旋转 力起作用,但在该情况下,受到该旋转力的面成为阶梯差部的轴线方向面,因而难以产生对 该旋转力的阻力。因此,难以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而且,环状部件的定轴芯 (定位)依存于球座的止动锥部,但由于球座是树脂制,因而出于加工精度的观点,定位的 精度提高存在界限。
[0017]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应力集中的抑制、螺柱脱落负荷的提高以 及环状部件的定轴芯的精度的提高的稳定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0018]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球部的球头螺柱和从侧面 部的开口侧起按照顺序具有开口端面、斜面部、悬垂部以及球容纳部的球座的工序;成形出 从侧面部的开口侧起按照顺序具有铆接部和球座容纳部的壳体,在壳体的成形中,在铆接 部与球座容纳部之间,形成随着向着轴线方向的开口侧而扩大直径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的 工序;成形出具有止动基底部的环状部件,在环状部件的成形中,在止动基底部的外周部的 与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外周缘部锥面的工序;通过将球头螺柱的球部插入球座的球容 纳部,从而形成由球头螺柱和球座构成的第1子组件的工序;通过将第1子组件的球座插入 壳体的球座容纳部,将环状部件配置于球座的开口侧,从而形成第2子组件,在环状部件的 配置中,使止动基底部抵接于球座的开口端面的工序;以及使用按压部件,将第2子组件的 壳体的铆接部向着内侧铆接,由铆接部经由环状部件而按压球座的开口侧的工序,其中,在 第2子组件的形成中,使环状部件的止动基底部的外周缘部锥面与壳体的止动基底用斜面 部抵接。
[0019] 在本发明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中,将壳体的铆接部向着内侧铆接,由此,铆接部 能够经由环状部件而按压球座的开口侧。因此,由于未由壳体的铆接部直接固定球座的开 口侧,因而当然能够使转矩等特性稳定,能够防止球座从壳体脱离,因此,能够确保螺柱脱 落负荷。
[0020] 在此,在本发明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中,在第2子组件的形成中,使环状部件的 止动基底部的外周缘部锥面和壳体的侧面部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抵接。止动基底用斜面部 呈现随着向着轴线方向的开口侧而扩大直径的锥形状,在铆接部和止动基底用斜面部的边 界部,能够减薄其板厚,因而在对铆接部进行铆接时,该边界部成为弯曲的起点部。在该情 况下,由于仅该边界部成为弯曲的折线部,因而能够减少成为应力集中的原因的折线部,并 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弯曲位置的定位。
[0021] 另外,能够在环状部件的定轴芯(定位)中使用壳体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在该 情况下,通过使壳体成为金属制,从而能够谋求止动基底用斜面部的加工精度的提高,因而 能够谋求环状部件的定轴芯的精度的提高。而且,在例如沿螺柱脱落方向施加负荷时,在 将止动基底部的内周侧端部举起至轴线方向开口侧的方向的旋转力起作用的情况下,止动 基底用斜面部,与截面U字状的现有的阶梯差部的轴线方向面不同,不与轴线方向平行,而 且,能够将其面积设定得较大,因而能够有效地产生对该旋转力的阻力。因此,能够谋求螺 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
[0022] 本发明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能够为了提高各种特性而使用各种构成。例如,能 够使用这样的方式:在环状部件的成形中,在止动基底部的内周侧形成有止动锥部,在止动 锥部中的开口侧的缘部,形成有内周缘部锥面,在环状部件的配置中,使止动锥部抵接于球 座的斜面部。
[0023] 能够使用将外周缘部锥面的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60°以下的方式。能 够使用将环状部件的止动基底部中的与球座的开口端面接触的部分的径方向长度设定为 止动基底部的板厚以上的方式。能够使用这样的方式:作为环状部件,成形出在开放端面彼 此之间具有空间部的C字状部件或1对对开部件,将所述空间部的周方向长度设定为整体 的周方向长度的25%以下。
[0024] 能够使用将环状部件的止动锥部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在30°以上 且60°以下的范围内的方式。另外,能够使用这样的方式:如果将与球座的斜面部的接触 面的端点处的止动锥部的内径设为dl,将球头螺柱的球部的球直径设为d2,则环状部件的 内径dl和球头螺柱的球直径d2满足数1的算式
[数1] d2X0. 88 彡 dl 彡 d2X0. 98。
[0025] 本发明的稳定连杆,其特征在于,通过本发明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而得到,具备 球头螺柱、球座、壳体以及环状部件。本发明的稳定连杆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稳定连杆的制 造方法同样的效果。
[0026] 本发明的稳定连杆能够使用各种构成。例如,能够使用这样的方式:在将环状部件 的止动基底部的外周缘部锥面的径方向长度设为L2、将所铆接的壳体的铆接部的端面与止 动基底部的外周缘部的开口侧的间隔设为L3、将壳体的铆接部的端面与球头螺柱的球部的 最外径部的间隔设为L4、将外周缘部锥面的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Θ 2、将球头螺 柱的球直径设为d2、将球头螺柱的螺柱脱落负荷设为P、将壳体和环状部件的材质的拉伸 强度中的较低的一方的强度设为σ B的情况下,止动基底部的径方向长度L2满足数2的算 式
[数2] ? 丄 σΒ - cos62
[0027]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稳定连杆或其制造方法,能够得到能够谋求应力集中的抑制、螺柱脱落 负荷的提商以及环状部件的定轴芯的精度的提商等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表示车辆的前车轮侧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0029] 图2是表示现有的稳定连杆的概略构成的侧截面图。
[0030] 图3(ΑΓ(Β)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的各工 序的侧截面图。
[0031] 图4(A)、(Β)是表示继图3之后的各工序的侧截面图。
[0032] 图5(A)、(Β)是表示继图4之后的各工序的侧截面图。
[0033] 图6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环状 部件的构成,(Α)是整体的侧截面图,(Β)是用于说明各部位的优选的尺寸的右半部分的侧 截面图。
[0034] 图7(A)、(Β)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中使 用的环状部件的具体示例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0035] 图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 稳定连杆的概略构成的侧截面图。
[0036]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稳定连杆的包括环状部件的部分的概略构成的放大侧截面 图。
[0037] 符号说明 100…稳定连杆,101…第1子组件,102…第2子组件,110…球头螺柱,111…螺柱部, 112…球部,120…球座,120Α…开口部,121…侧面部,122…底部,124…悬垂部,125…开口 端面,126…止动锥用斜面部(斜面部),123…球容纳部,120…球座,130…壳体,130Α…开 口部,131…侧面部,132…底部,133…球座容纳部,134…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5…铆接部, 140…环状部件,140Α…空间部,141…止动基底部,142…止动锥部,143…外周缘部锥面, 144…内周缘部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Γ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侧截面图。图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一 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稳定连杆的概略构成的侧截面图。在本 实施方式的稳定连杆100中,对与图2的稳定连杆3同样的构成标记相同符号,省略其说 明。
[0039] 首先,例如,准备图3(A)所示的球头螺柱110、球座120以及壳体130,准备图6所 示的环状部件140。
[0040] 球头螺柱110由例如金属构成,并且,具有一体成形的螺柱部111和球部112。螺 柱部111具有锥部33、直线部34、螺纹部35、凸缘部36以及凸部37。
[0041] 球座120由例如Ρ0Μ(聚缩醛)等的树脂构成,并且,具有例如侧面部121、底部122 以及球容纳部123,在球座120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120A。球容纳部123是由侧面部121 的内周面和底部122的上表面形成的球面状凹部。在球容纳部123的上端部,形成有突出至 径方向内侧的悬垂部124。悬垂部124防止球部112从球容纳部123脱离。在侧面部121 的上表面,形成有例如作为平坦面的开口端面125。在悬垂部124与开口端面125之间,形 成有止动锥用斜面部126 (斜面部)。止动锥用斜面部126以随着向着轴线方向下方而缩小 直径的方式倾斜。
[0042] 壳体130通过对例如金属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等成形而得到。壳体130具有例如 侧面部131、底部132以及球座容纳部133,在壳体130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130A。壳体 130的侧面部131具有侧面本体,在该侧面本体的上端部,形成有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和 铆接部135。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以从侧面本体的上端部向着上方扩大直径的方式倾斜。 铆接部135从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的上端部向着上方沿轴线方向以截面直线状延伸。铆 接部135具有例如与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的上端部相同的内径和外径,具有比侧面本体 更薄的板厚。在壳体130, 一体成形有由例如金属构成的支撑杆150 (仅在图8中图示)。
[0043] 环状部件140通过对例如金属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等成形而得到。或者,环状部 件140通过树脂成形而得到。在该情况下,作为树脂,优选使用强度和硬度比球座120更高 的树脂。环状部件140,例如,如图6(A)所示,具有止动基底部141,该止动基底部141是在 中央部具有孔部的平板部。优选在止动基底部141的内周侧形成有止动锥部142。止动锥 部142例如以随着从止动基底部141向着轴线方向下侧缩小直径的方式倾斜。
[0044] 在止动基底部141,在外周部的下表面侧(与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外周缘 部锥面143 (倒角部)。外周缘部锥面143例如以随着向着轴线方向上侧扩大直径的方式倾 斜,连接至止动基底部141的截面直线状的外周侧面。在止动锥部142中,优选在内周部的 上表面侧(开口侧)形成有内周缘部锥面144 (倒角部)。内周缘部锥面144例如形成为相 对于止动锥部142的上表面而倾斜,连接至止动锥部142的截面直线状的内周侧面。在该 情况下,内周缘部锥面144例如沿着轴线方向延伸。
[0045] 环状部件140优选例如具有开放端面,在开放端面彼此之间形成有空间部。作为 这样的环状部件140,使用例如图7(A)所示的C字状部件或图7(B)所示的1对对开部件。 使用C字状部件的情况比使用对开部件的情况更容易安装。优选将C字状部件的开放端面 彼此之间的空间部140A的周方向长度和对开部件的端面彼此之间的2个空间部140A、140A 的周方向长度设定为包括本体部(实心部)和空间部140A的整体的周方向长度的25%以 下。
[0046] 接下来,将球头螺柱110的球部112从球座120的开口部120A插入而压入球座 120的球座容纳部133。由此,例如,如图3(B)所示,形成由球头螺柱110和球座120构成 的第1子组件101。
[0047] 接下来,将第1子组件101的球座120从壳体130的开口部130A插入并压入壳体 130的球座容纳部133,将环状部件140从壳体130的开口部130A插入,配置于球座120的 开口侦彳。由此,例如,如图4㈧所示,形成由第1组件101、壳体130以及环状部件140构成 的第2子组件102。
[0048] 关于环状部件140的插入,由于能够例如使球头螺柱110的锥部33通过环状部件 140的空间部140A而配置于孔部,因而没有必要使环状部件140通过球头螺柱110的凸缘 部36。关于环状部件140的配置,使环状部件140的止动基底部141抵接于球座120的开 口端面125,使止动锥部142抵接于球座120的止动锥用斜面部126。在该情况下,使止动 基底部141的外周缘部锥面143抵接于壳体130的侧面部131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
[0049] 关于环状部件140的各部位的尺寸,如果将例如图4(A)、6(B)所示的与球座120 的止动锥用斜面部126的接触面的端点处的止动锥部142的内径设为dl,将球头螺柱110 的球部112的球直径设为d2,则优选使环状部件140的内径dl和球头螺柱110的球直径 d2满足数1的算式
[数1] d2X0. 88 彡 dl 彡 d2X0. 98。
[0050] 在球头螺柱110的球部112插入时,将球部112强制地压入球容纳部123,从而使 例如球座120的悬垂部124扩大直径。在该情况下,如果将球座120的开口部120A的开口 径设定得较小,则即使在球部112插入时球座120伸长,也有可能使球座120的开口部120A 产生龟裂。作为球座120的材质,如果考虑一般使用的Ρ0Μ (聚缩醛)的容许伸长率,则有必 要将球座120的开口部120A的开口径设定为球直径d2的0. 88倍以上(d2 X 0. 88以上),因 而与此相对应地,有必要使环状部件140的止动锥部142的内径dl成为球直径d2的0. 88 倍以上(d2X0. 88以上)。另一方面,如果考虑环状部件140的制造精度等,则为了使环状 部件140的止动锥部142可靠地达到球头螺柱110的球部112的球直径,环状部件140的 内径dl有必要设定为球直径d2的0. 98倍以下(d2X0. 98以下)。
[0051] 例如,优选将图6(B)所示的止动锥部142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θ 1设定 在3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将止动基底部141中的与球座120的开口端面125 接触的部分的径方向长度L1设定为止动基底部141的板厚t以上。优选将外周缘部锥面 143的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Θ 2设定为60°以下。
[0052] 接下来,通过使用例如具备下模具和上模具的成套冲模,从而将壳体130的铆接 部135铆接。具体而言,作为下模具,如图4 (ΒΓ5 (B)所示,使用具有凹部81A的下模具81。 使第2子组件102的壳体130嵌合于下模具81的凹部81A而固定。作为上模具,使用例如 图4(ΒΓ5(Β)所示的按压部件82~84。
[0053] 图4 (Β)所示的按压部件82具有支撑部82Α和按压部82Β。支撑部82Α,在使按压 部件82沿向着下模具81的方向(附图的箭头方向)移动时,滑动至例如第2子组件102 的壳体130的侧面部131。按压部82B是用于将壳体130的铆接部135向着内侧弯折的锥 部,按压部82B的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为例如45°。
[0054] 图5 (A)所示的按压部件83具有支撑部83A和按压部83B。支撑部83A具有与支 撑部82A同样的功能。按压部83B,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为例如20°这点与按压部82B 不同,除此以外与按压部82B同样。
[0055] 图5 (B)所示的按压部件84具有支撑部84A和按压部84B。支撑部84A具有与支 撑部82A同样的功能。按压部84B,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为例如0°这点与按压部82B 不同,除此以外与按压部82B同样。此外,按压部82B~84B相对于径方向而倾斜,其角度不 限定于上述值,设定为按照该顺序而阶段性地变小即可。
[0056] 使用这样的按压部82B~84B来将壳体130的铆接部135以向着内侧阶段性地弯折 的方式铆接。由此,铆接部135能够将环状部件140的止动基底部141固定于球座120的 开口侧。结果,止动基底部141能够按压球座120的开口端面125,并且,止动锥部142能够 按压球座120的止动锥用斜面部126。
[0057] 接下来,例如,如图8所示,将防尘罩160装配于第2子组件102。在该情况下,使 防尘罩160的上端部161抵接于球头螺柱110的直线部34中的凸缘部36与凸部37之间 而固定。使防尘罩160的下端部162抵接于壳体130的侧面部131的外周面而固定。由此, 得到稳定连杆100。
[0058] 在将例如图6(B)所示的环状部件140的止动基底部141的外周缘部锥面143的 径方向长度设为L2、将例如图8所示的被铆接的壳体130的铆接部135的端面与止动基底 部141的外周缘部的开口侧的间隔设为L3、将壳体130的铆接部135的端面与球头螺柱110 的球部112的最外径部的间隔设为L4、将球头螺柱110的螺柱脱落负荷设为P、将壳体130 和环状部件140的材质的拉伸强度中的低的一方的强度设为σΒ的情况下,优选使止动基 底部141的外周缘部锥面143的径方向长度L2满足数2
[数2] ? 丄 \nxd2j \L3j .τ 0 "^^^ cos02
[0059] 例如,如图9所示,在沿螺柱脱落方向(附图的箭头方向)施加负荷P的情况下, 环状部件140的止动基底部141的上表面与壳体130的铆接部135的右端面的接触部分作 为支点(符号Q的框内所示的交点)而起作用,根据杠杆的原理,从外周缘部锥面143至壳 体130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产生按压力F2。在该情况下,如果按压力F2引起的外周缘 部锥面143处的表面压力超过强度σ B,则有可能使壳体130或环状部件140产生压坏或变 形。为了有效地抑制那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优选满足数3的算式,根据数3的算式而得到 数2的算式
[数3] ? 丄 池 cos62
[0060] 关于数2的算式,在例如将螺柱脱落负荷P设为4000N、将球直径d2设为1mm、将 间隔比(L4/L3)设为0. 5、将倾斜角度Θ 2设为45°、将低的一方的强度σ B设为300N/mm2 的情况下,径方向长度L2成为0· 19mm以上。
[0061]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铆接部135向着内侧铆接,使得铆接部135 能够经由环状部件140而按压球座120的开口侧。因此,由于未由壳体130的铆接部135 直接固定球座的开口侧,因而能够防止球座120从壳体130脱离,因此,能够确保螺柱脱落 负荷。
[0062]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子组件102的形成中,使环状部件140的止动基底 部141的外周缘部锥面143和壳体130的侧面部131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抵接。止动 基底用斜面部134呈现随着向着轴线方向的开口侧而扩大直径的锥形状,在铆接部135和 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的边界部,能够减薄其板厚,因而在对铆接部135进行铆接时,该边 界部成为弯曲的起点部。在该情况下,由于仅该边界部成为弯曲的折线部,因而能够减少成 为应力集中的原因的折线部,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弯曲位置的定位。
[0063] 另外,能够在环状部件140的定轴芯(定位)中使用壳体130的止动基底用斜面 部134。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壳体130成为金属制,从而能够谋求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的 加工精度的提高,因而能够谋求环状部件140的定轴芯的精度的提高。而且,在例如沿螺柱 脱落方向施加负荷时,在将止动基底部141的内周侧端部举起至轴线方向开口侧的方向的 旋转力F1 (图6 (B))起作用的情况下,止动基底用斜面部134,与截面U字状的现有的阶梯 差部的轴线方向面不同,不与轴线方向平行,而且,能够将其面积设定得较大,因而能够有 效地产生对该旋转力的阻力。因此,能够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
[0064] 尤其是,由于使止动锥部142抵接于球座120的止动锥用斜面部126,因而止动锥 部142能够相对于球头螺柱110的球部112的最外径部而悬垂。而且,在止动锥部142中, 能够沿向球座120的止动锥用斜面部126的按压方向产生变形阻力,能够谋求刚性的提高。 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球头螺柱110的球部112对球座120的悬垂部124的破坏。因此,能 够有效地防止球头螺柱110从球座120脱离,能够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 [0065] 在该情况下,使环状部件140介于壳体130的铆接部135与球座120的开口侧之 间,没有必要使壳体130的铆接部135悬垂,因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壳体130的铆接部135与 球头螺柱110的螺柱部111之间的空间角度Θ3(图8)。结果,能够充分地确保球头螺柱 110的摇动角。而且,通过在环状部件140的止动锥部142形成有内周缘部锥面144,从而 能够有效地缓和环状部件140的止动锥部142的内周缘部与球头螺柱110的干涉,因而能 够充分地确保球头螺柱110的摇动角。
[0066] 通过将外周缘部锥面143的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Θ 2(图6(B))设定为60° 以下,从而能够谋求阻力的大幅的提商,因而能够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商。另 夕卜,通过将止动基底部141中的与球座120的开口端面125接触的部分的径方向长度L1 (图 6 (Β))设定为止动基底部141的厚度t (图6 (Β))以上,从而在沿螺柱脱落方向施加负荷时, 能够在止动基底部141中有效地产生对旋转力F1的阻力,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旋转方向截 面处的旋转(倾斜)。结果,能够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止动基底部141 的外周缘部锥面143的径方向长度L2满足数2的算式,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螺柱脱 落方向的负荷而产生的按压力F2(图9)所引起的壳体130和环状部件140的压坏或变形。 [0067] 而且,作为环状部件140,使用在开放端面彼此之间形成有空间部140A的C字状 部件或1对对开部件,因而当然能够将球头螺柱110的球部112强制地压入球座120的球 容纳部123,在环状部件140的插入中,没有必要使球头螺柱110的螺柱部111的凸缘部36 通过,结果,能够将球头螺柱110的螺柱部111的凸缘部36的外径设定得较大。
[0068] 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环状部件140的空间部140A的周方向长度设定为包括本体部 (实心部)和空间部140A的整体的周方向长度的25%以下,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经由环状 部件140的铆接部135对球座120的按压,因而能够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
[0069] 此外,环状部件140的内径dl (图6(B))和球头螺柱110的球直径d2满足数1的 算式,由此,当然能够谋求螺柱脱落负荷的进一步的提高,如果鉴于球座120的开口径和环 状部件140的制造精度,则满足数1的算式是优选的。另外,通过将环状部件140的止动锥 部142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Θ1(图6(B))设定在3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 从而能够有效地谋求止动锥部142处的变形阻力引起的刚性提高。
【权利要求】
1. 一种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具有球部的球头螺柱和从侧面部的开口侧起按照顺序具有开口端面、斜面部、悬 垂部以及球容纳部的球座的工序; 成形出从侧面部的开口侧起按照顺序具有铆接部和球座容纳部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 成形中,在所述铆接部与所述球座容纳部之间,形成随着向着轴线方向的开口侧而扩大直 径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的工序; 成形出具有止动基底部的环状部件,在所述环状部件的成形中,在所述止动基底部的 外周部的与所述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外周缘部锥面的工序; 通过将所述球头螺柱的所述球部插入所述球座的所述球容纳部,从而形成由所述球头 螺柱和所述球座构成的第1子组件的工序; 通过将所述第1子组件的所述球座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球座容纳部、将所述环状部件 配置于所述球座的开口侧,从而形成第2子组件,在所述环状部件的配置中,使所述止动基 底部抵接于所述球座的所述开口端面的工序;以及 使用按压部件,将所述第2子组件的所述壳体的所述铆接部向着内侧铆接,由所述铆 接部经由所述环状部件而按压所述球座的所述开口侧的工序, 在所述第2子组件的形成中,使所述环状部件的所述止动基底部的所述外周缘部锥面 与所述壳体的止动基底用斜面部抵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状部件的成形中,在所述止动基底部的内周侧形成有止动锥部,在所述止动 锥部中的所述开口侧的缘部,形成有内周缘部锥面, 在所述环状部件的配置中,使所述止动锥部抵接于所述球座的所述斜面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周缘部锥面 的相对于径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60°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环状 部件的所述止动基底部中的与所述球座的所述开口端面接触的部分的径方向长度设定为 所述止动基底部的板厚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环 状部件,成形出在开放端面彼此之间具有空间部的C字状部件或1对对开部件,将所述空间 部的周方向长度设定为整体的周方向长度的25%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2飞的任一项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将与所 述球座的所述斜面部的接触面的端点处的所述止动锥部的内径设为dl,将所述球头螺柱的 所述球部的球直径设为d2,则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dl和所述球头螺柱的球直径d2满足数 1的算式 [数1] d2X0. 88 彡 dl 彡 d2X0. 98。
7. 根据权利要求2飞的任一项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环状 部件的所述止动锥部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在3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 内。
8. -种稳定连杆,其特征在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稳定连杆的制 造方法而得到,具备所述球头螺柱、所述球座、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环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定连杆,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环状部件的所述止动基底 部的所述外周缘部锥面的径方向长度设为L2、将所述被铆接的壳体的所述铆接部的端面与 所述止动基底部的外周缘部的开口侧的间隔设为L3、将所述壳体的所述铆接部的所述端面 与所述球头螺柱的所述球部的最外径部的间隔设为L4、将所述外周缘部锥面的相对于径方 向的倾斜角度设为Θ 2、将所述球头螺柱的球直径设为d2、将所述球头螺柱的螺柱脱落负 荷设为P、将所述壳体和所述环状部件的材质的拉伸强度中的较低的一方的强度设为σΒ 的情况下,所述止动基底部的所述径方向长度L2满足数2的算式 [数2] ? 丄 \-π;χ<12/ \L3) σΒ - cos02
【文档编号】B60G21/055GK104114882SQ20138000957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黒田茂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