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590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支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有一个用于支承至少一个头枕支撑杆(13a、13b)的容纳部(A),其中,所述容纳部(A)构成至少一个用于引导和支承支撑杆(13a、13b)的引导通道(29),所述支承装置具有可固定在容纳部(A)上的挡板装置(19),其中,所述挡板装置(19)包括第一定心机构(23),所述第一定心机构与装置(10)的第二定心机构(42)协同作用,以使构造在挡板装置(19)中的导向通道(43)的中轴线m1与引导通道(29)的中轴线m2中心对齐。其特征在于,挡板装置(19)具有第一定位机构(35),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与支承装置的第二定位机构(30)协同作用,以使挡板装置的(19)绕中轴线m1并且相对于容纳部(A)的旋转位置固定。
【专利说明】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头枕的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所述头枕包括一个借助至少一个支撑杆支承在车辆座椅上的头靠件。所述头靠件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支撑杆或两个单独的支撑杆或也包括一个带有两个支撑杆端部的支撑杆弓架。每个支撑杆保持在支承装置的至少一个容纳件的支承容纳部中。所述支承装置固定在车辆座椅的结构上。所述支承装置尤其是固定在车辆座椅的背靠上。所述支承容纳部构成至少一个用于引导和支承其中至少一个支撑杆的引导通道。所述支撑杆可运动地支承在所述引导通道中并且可以例如锁定在至少一个位置上。
[0003]所述车辆座椅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的开口被支撑杆穿过。在将支撑杆安装在支承装置中时,所述支撑杆穿过软垫的开口并引入到引导通道中。一个挡板装置可固定在容纳部上,以将所述支撑杆经过在软垫中的开口导向引导通道并且从视觉上遮挡在软垫中的开口。
[0004]所述挡板装置构成一个导向通道,通过所述导向通道将所述支撑杆导向容纳部的引导通道。此外,所述挡板装置包括第一定心机构,所述第一定心机构与容纳件的第二定心机构协同作用,以使构造在挡板装置中的导向通道的中轴线ml与容纳部的引导通道的中轴线m2中心对齐。
[0005]挡板装置的安装通常是困难的,因为通过在软垫中的开口无法看见所述支承装置。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头枕装置,在所述头枕装置中可简单地安装挡板装置。
[0007]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头枕装置实现。
[0008]所述挡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与支承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机构协同作用。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可以例如这样地协同作用,以致只有当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嵌接时,挡板装置才可以运动到其支座中并且必要时锁定在那里。
[0009]为所述第一定心机构例如配设一个插接台肩,所述插接台肩可以与一个为第二定心机构的配设的插接支座嵌接。所述插接台肩例如构造为与所述插接支座互补。
[0010]所述插接台肩例如同轴于导向通道的中轴线地构造。所述插接台肩例如构造成筒形的,尤其是构造成圆筒形的。所述插接台肩可以例如沿插入方向设有圆锥形的外壁,由此,所述插接台肩可更容易地运动到支承装置的支座中。
[0011]所述挡板装置例如包括止挡,所述止挡限定插接台肩的插入深度。所述止挡例如构造成环接片。它包括止挡面,所述止挡面可运动到与支承装置的对应面接触。
[0012]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插接台肩相对于止挡沿插入方向伸出。以这种方式,所述插接台肩在安装时首先与支承装置的插接支座接触并且将挡板装置的导向通道与支承装置的引导通道中心对齐。
[0013]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例如偏心于中轴线地构造。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例如这样构造,以致只有在挡板装置对于支承装置的一个确定的相对位置才可以运动到处于嵌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定心机构运动到处于嵌接并且安装者也已通过旋转将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运动到处于嵌接后,可以例如沿插入方向将所述挡板装置运动如此程度,直至止挡与支承装置的端面接触。安装者由此得知,挡板装置处于其支座中。
[0014]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偏心于挡板装置的和引导通道的中轴线地构造,定位机构在其处于嵌接时构成一个防旋转装置,所述防旋转装置防止挡板装置相对于中轴线的相对旋转。
[0015]第一定位机构例如构造成可与第二定位机构嵌接的销,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由互补的空隙构成。
[0016]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机构例如配属于止挡。它们可以例如成型在所述止挡上。
[0017]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支承装置包括锁定装置,其中,第一锁定机构配属于挡板装置,而第二锁定机构配属于支承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机构可以例如由协同作用的锁止机构构成。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头枕的头枕装置,所述头枕借助至少一个支撑杆支承在车辆座椅的背靠上。
[001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可容易地安装的头枕装置。
[0020]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2所述特征的头枕装置实现。
[0021 ] 所述头枕装置包括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支承装置。
[0022]关于优点和特性,涉及对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借助一个在图中示意示出的实施例得出其他优点。其中,
[0024]图1是具有头枕的车辆座椅的前视图,所述头枕支承在一个固定在车辆座椅上的支承装置中,
[0025]图2是根据图1的车辆座椅的后视图,
[0026]图3是根据图1的支承装置作为结构组件的前视图,其中,未示出车辆座椅以及头枕,
[0027]图4是根据图3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0028]图5是根据图3的支承装置,其中,安装有挡板装置,
[0029]图6是根据图4的支承装置,其中,安装有挡板装置,
[0030]图7是根据图6中的视向箭头VII的视图,
[0031]图8是根据图6中的剖切线VII1-VIII的剖视图,
[0032]图9是根据图3中的视向箭头IX的视图,
[0033]图10是根据图3中的视向箭头X的视图,
[0034]图11是根据图5中的剖切线X1-XI的剖视图。
[0035]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即使加上或去掉小写字母也标记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在图1中示出一个具有头枕12的车辆座椅11。所述车辆座椅11具有一个靠背,所述靠背设有一个用于支承乘坐者的倚靠面17。所述头枕12包括一个具有头部倚靠面16以及支撑杆13a和13b的头靠件15,其中,支撑杆13a支承在支承装置10的支承容纳部14a中而支撑杆13b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容纳部14b中。每个支承容纳部14a和14b包括一个引导通道29。支撑杆13a和13b借助一个止锁装置可止锁且又可拆卸地保持在支承装置10中。支承容纳部14a和14b牢固地与一个容纳件A连接,所述容纳件固定在车辆座椅11的结构上。
[0037]图2示出车辆座椅11以及支承装置10的后视图。一个按键18设定用于解锁止锁装置,当要将头枕从支承装置10的支承容纳部14a和14b取出时。
[0038]为清晰起见,在图1和2中仅示意地通过虚线示出车辆座椅11的软垫33。支承装置10包括挡板装置19,所述挡板装置可固定在容纳件A上。借助挡板装置19将支撑杆13a和13b穿过软垫33。此外,利用挡板装置19遮挡在软垫33中用于支撑杆13a和13b的开口。遮挡的目的在于,避免损伤风险并且给使用者以高品质的印象。
[0039]根据图7、8和9,每个挡板装置19包括一个具有环形止挡21的筒形颈部20、一个构造成环形凸缘的挡板区域22和一个插接区域23。挡板区域22搭接在软垫33中的开口34的边缘并且压在软垫33的外面上。同轴地绕挡板装置19的导向通道43的中轴线ml构造的插接区域23设置在一个支座42中,所述支座与容纳部14的引导通道29邻接。环形的止挡21压在端面28上。
[0040]颈部20构造成管,从而一个具有中轴线ml的导向通道43穿过挡板装置19延伸。若插接区域23与支座42嵌接,导向通道的中轴线ml与引导通道的中轴线m2重合。
[0041]每个挡板装置19包括两个定位销35,所述定位销构造在环形的止挡21上并且沿插入方向zl相对于环形的止挡21伸出。定位销35与容纳部14a或14b的空隙30嵌接。
[0042]在颈部20的外面24上构造有一个第一固定机构25,所述固定机构为了将挡板装置19固定在容纳部14a的或容纳部14b的上端部区域26而与一个第二固定机构27可拆卸地嵌接。所述第一固定机构25和第二固定机构27是锁定装置的部分。
[0043]第一固定机构25包括一个钩形的台肩38,所述台肩借助一个弹性可形变的接片31保持在颈部20上。钩形的台肩38包括一个端部区域40以及一个端部区域41。接片31构造为弹性可形变的,从而可以使第一固定机构25沿方向ul和u2摆动。
[0044]第二固定机构27固定在容纳部14a或14b的端面28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一个接片39,该接片被钩形的台肩38从下方扣住。
[0045]支承装置在车辆座椅上的安装如下地进行。首先将容纳件A固定在车辆座椅11上。根据图3和4,在固定支承装置10后,容纳部14a和14b的上端部区域26从车辆座椅11的座椅结构的开口 32伸出。接着给车辆座椅11设置以软垫33。在容纳部14a和14b的位置处,软垫33具有开口 34。
[0046]接着可以将挡板装置19穿过开口 34并且安装到容纳部14a和14b上。为此,沿方向zl将插接区域23导入到支座42中,其中,导向通道43的中轴线ml与引导通道29的中轴线m2中心对齐。然后将挡板装置19绕中轴线ml旋转如此程度,直至各定位销35与空隙30处于嵌接。挡板装置19随后继续沿方向zl可运动。
[0047]在挡板装置19沿方向zl运动时,第一固定机构的相对于运动方向zl倾斜的斜面36与第二固定机构的接触面37接触,其中,使第一固定机构25沿方向ul摆动。一旦第一固定机构25的钩形的台肩38经过第二固定机构27的一个径向伸出的接片39,第一固定机构25由其弹性回位力沿方向u2向回摆动,并且钩形的台肩38形锁合地从下方扣住接片39 (见图7和8)。挡板装置19因此固定在容纳部14a或14b上。
[0048]通过将一个力F施加到第一固定机构25的区域40上,可以将挡板装置19从容纳部14a拆下。第一固定机构25随后沿方向ul摆动,并且台肩38与接片39的嵌接被解除。于是可以沿方向z2拆卸挡板装置19。
【权利要求】
1.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有一个用于支承至少一个头枕支撑杆(13a、13b)的容纳部(A),其中,所述容纳部㈧构成至少一个用于引导和支承支撑杆(13a、13b)的引导通道(29),所述支承装置具有可固定在容纳部(A)上的挡板装置(19),其中,所述挡板装置(19)包括第一定心机构(23),所述第一定心机构与装置(10)的第二定心机构(42)协同作用,以使构造在挡板装置(19)中的导向通道(43)的中轴线ml与引导通道(29)的中轴线m2中心对齐,其特征在于,挡板装置(19)具有第一定位机构(35),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与支承装置的第二定位机构(30)协同作用,以使挡板装置(19)绕所述中轴线ml且相对于容纳部(A)的旋转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装置(19)包括止挡(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心机构包括插接台肩(23)。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心机构包括用于插接台肩(23)的支座(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台肩(23)同轴于导向通道(43)的中轴线ml地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台肩(23)构造成筒形的,尤其是构造成圆筒形的。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台肩(23)相对于止挡(21)沿插入方向(zl)伸出。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5)偏心于导向通道(43)的中轴线(ml)地构造。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构造成销。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5)沿插入方向(zl)相对于止挡(21)伸出。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装置(19)借助锁定装置可固定在容纳部(A)上,其中,第一锁定机构配属于挡板装置(19)而第二锁定机构配属于容纳部(A)。
12.具有头枕(12)的头枕装置,所述头枕借助至少一个支撑杆(13a、13b)支承在车辆座椅(11)上,头枕装置具有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于支承头枕(12)的支承装置(10)。
【文档编号】B60N2/48GK104417405SQ20141038696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S·S·格拉夫, J·拉布 申请人:格瑞玛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