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的铆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729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脚轮的铆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轮的铆合结构,其包括角座、轮座及直轴,令直轴的下段置于轮座的直轴槽,并使其底端凸缘置于直轴槽底端的容置槽内,令直轴的上段穿设角座的中心孔后,将直轴的顶端铆合,使轮座与角座相互枢设。借此结构,其角座与轮座的结合以自动化方式将直轴置入轮座,再以自动化方式将其顶端铆合于角座顶部,使轮座与角座枢设,整个组装铆合的过程简易快速,且结合后更稳固。
【专利说明】脚轮的铆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铆合结构,尤指一种可以自动化方式组装,组装快速简易,可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支出的脚轮的铆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按,一般脚轮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其即专利证书第M464345号脚轮之铆合结构改良,其包括一组装组件40,该组装组件40包含有组装区41),该组装区41设有一固定孔43,该固定孔43末端形成有一固定末孔端42,其中该固定末孔端42可借由铆合组装一独立式脚轮;其组装时借由一连轴枢件75穿设脚轮架70的组装部72、下盘体83、环承盘82、上盘体81及组装组件40组装区41的固定孔43后,以连轴枢铆件76作彼此固定铆合,此种组装方式,由于其必须借连轴枢件75 —一穿设各组件后,再与连轴枢铆件76彼此固定铆合,组设铆合过程必须借由人力进行,组装速度缓慢,每日所能完成的数量少,相对造成时间成本及人力成本的浪费。
[0003]鉴于此,本发明人乃基于多年从事产业的经验及经多方测试,而发明出一种异于习用的脚轮的铆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轮的铆合结构,其可以使角座与轮座的结合更快速省力,且结合后更稳固。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轮的铆合结构,其中包括角座、轮座及直轴,其中角座具有垂直中心孔;轮座具有横向的轮轴孔及垂直的直轴槽,该直轴槽末端具有供容置直轴末端凸缘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直轴槽相通,直轴的下段置入轮座的直轴槽,使直轴底端的凸缘卡置于直轴槽末端的容置槽内,直轴的上段穿设角座的中心孔后,将直轴的顶端铆合于角座,使轮座与角座相互枢设。
[0006]采用上述方案后,经由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其角座及轮座的结合以自动化方式将直轴置入轮座,再以自动化方式将其顶端铆合于角座顶部,使轮座与角座枢设,整个组装铆合的过程简易快速,且结合后更稳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习用的立体分解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实用新型脚轮的铆合结构(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其包括角座10、轮座11及直轴12,其中角座10具有垂直中心孔101 ;轮座11具有横向的轮轴孔110及垂直的直轴槽111,该直轴槽111末端具有供容置直轴12末端凸缘120的容置槽112,该容置槽112与直轴槽111相通,令直轴12的下段121置于轮座11的直轴槽111,使直轴12底端的凸缘120置于直轴槽111末端的容置槽112内并卡止,令直轴12的上段122穿设角座10的中心孔101后,将直轴12的顶端铆合于角座10,使轮座11与角座10相互枢设。
【权利要求】
1.一种脚轮的铆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座、轮座及直轴,其中角座具有垂直中心孔,轮座具有横向的轮轴孔及垂直的直轴槽,该直轴槽末端具有供容置直轴末端凸缘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直轴槽相通,直轴的下段置入轮座的直轴槽,使直轴底端的凸缘卡置于直轴槽末端的容置槽内,直轴的上段穿设角座的中心孔后,将直轴的顶端铆合于角座,使轮座与角座相互枢设。
【文档编号】B60B33/00GK204077237SQ20142038622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蔡博全 申请人:蔡博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