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187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悬架杆系结构通过将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一衬套连接,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二衬套连接,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从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第一杆体的U型槽内,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的两个竖板之间,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两个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从而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实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并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专利说明】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悬架杆系结构是组成多连杆悬架结构的重要部件,多连杆悬架结构由三根或三根以上悬架杆系结构构成,并且能提供多个方向的控制力,保证车轮具有更加可靠的行驶轨迹。为了使车轮和地面尽最大可能保持垂直以及减小车身的倾斜,一般需要通过调节悬架杆系结构的长度来调整车轮的前束以及外倾角。
[0003]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悬架杆系结构是通过偏心螺栓结构设计,具体为: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衬套,一端的衬套通过偏心螺栓与车身连接,另一端的衬套通过普通螺栓与制动器总成连接,杆体长度固定,通过偏心螺栓来调整悬架杆系结构与车身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
[0004]然而,采用偏心螺栓结构设计的悬架杆系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偏心螺栓结构设计的悬架杆系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悬架杆系结构,包括:U型的第一杆体、U型的第二杆体、开设有第一过孔的第一支撑板、开设有第二过孔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使用的两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包括平行伸出的两个竖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一端之间的横板;
[0007]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一衬套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二衬套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所述第一杆体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以及所述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
[0008]在上述悬架杆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紧固件。
[0009]在上述悬架杆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焊接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紧固件。
[0010]在上述悬架杆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母。
[0011]在上述悬架杆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
[0012]在上述悬架杆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
[0013]在上述悬架杆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母。
[00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所述第一衬套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衬套通过螺栓与制动器总成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杆系结构及汽车,通过第一杆体101的一端与第一衬套103连接,第二杆体102的一端与第二衬套104连接,第二杆体102的另一端从第一杆体101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第一杆体101的U型槽内,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的两个竖板之间,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从而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实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并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杆系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悬架杆系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9]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杆系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悬架杆系结构包括:u型的第一杆体101、U型的第二杆体102、开设有第一过孔的第一支撑板105、开设有第二过孔的第二支撑板106、连接件107以及与连接件107配合使用的两个第一紧固件108,第一杆体101和第二杆体102分别包括平行伸出的两个竖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一端之间的横板。
[0020]第一杆体101的一端与第一衬套103连接,第二杆体102的一端与第二衬套104连接,第二杆体102的另一端从第一杆体101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第一杆体101的U型槽内,第一支撑板105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101的两个竖板之间,第二支撑板106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02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件107依次穿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之间的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
[0021]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的两端别连接有一个衬套,一端的衬套通过偏心螺栓与车身连接,另一端的衬套通过普通螺栓与制动器总成连接,并且杆体长度固定,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与车身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前束、外倾值的目的。然而,采用偏心螺栓结构设计的悬架杆系结构复杂,使安装、维护不方便。而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悬架杆系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杆体组成,即第一杆体101和第二杆体102,并将第二杆体102的另一端从第一杆体101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第一杆体101的U型槽内,第一支撑板105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101的两个竖板之间,第二支撑板106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02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件107依次穿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之间的第一紧固件10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需要调节悬架杆系结构的长度时,首先将螺母螺接在连接件107的一端且靠近第二衬套104,再将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向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之间的中心旋转,以松开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并旋转连接件107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总体长度,在旋转连接件107时,需靠外力保证螺母不转动而只转动连接件107,使悬架杆系结构的总体长度达到所需的长度后,再将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分别向靠近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拧紧,以固定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从而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实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采用该结构后,第一衬套103可以通过普通螺栓与车身连接,第二衬套104也可以通过普通螺栓与制动器总成连接,无需使用偏心螺栓与车身连接,从而使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架杆系结构,通过第一杆体101的一端与第一衬套103连接,第二杆体102的一端与第二衬套104连接,第二杆体102的另一端从第一杆体101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第一杆体101的U型槽内,第一支撑板105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101的两个竖板之间,第二支撑板106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02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件107依次穿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之间的第一紧固件10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从而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实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并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002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悬架杆系结构的示意图。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且与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紧固件109。需要调节悬架杆系结构的长度时,由于第二紧固件109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且与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只需将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向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之间的中心旋转,以松开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并旋转连接件107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总体长度,在旋转连接件107时,由于第二紧固件109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且与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因此不需靠外力保证第二紧固件109不转动,即可以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总体长度,使悬架杆系结构的总体长度达到所需的长度后,再将两个第一紧固件108分别向靠近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拧紧,以固定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从而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实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通过将第二紧固件109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且与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使安装及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时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0024]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106的一侧且与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紧固件109。
[0025]进一步的,第二紧固件109为螺母。
[0026]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05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101的两个竖板之间。
[0027]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106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02的两个竖板之间。
[0028]进一步的,连接件107为螺栓,第一紧固件108为螺母。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及的悬架杆系结构,第一衬套103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衬套104通过螺栓与制动器总成连接。
[0030]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应用上述的悬架杆系结构,通过第一杆体101的一端与第一衬套103连接,第二杆体102的一端与第二衬套104连接,第二杆体102的另一端从第一杆体101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第一杆体101的U型槽内,第一支撑板105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101的两个竖板之间,第二支撑板106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02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件107依次穿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之间的第一紧固件10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从而通过调整悬架杆系结构的杆体长度,实现调整车轮的前束、外倾值的目的,并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的第一杆体、U型的第二杆体、开设有第一过孔的第一支撑板、开设有第二过孔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使用的两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包括平行伸出的两个竖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一端之间的横板; 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一衬套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二衬套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U型口伸入到所述第一杆体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以及所述第二过孔后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过孔对齐的位置处焊接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母。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杆系结构,所述第一衬套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衬套通过螺栓与制动器总成连接。
【文档编号】B60G7/00GK204172632SQ201420590658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侯建勇, 彭锋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