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77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目前,后排坐垫没有防下潜功能;坐垫不能翻转,坐垫下部没有储物空间;座椅肘靠安装在车身上,靠背角度一般不能调节,头枕一般为只有一个档位;装配时间长、不方便拆卸、零件重量重、成本高而且强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解决了坐垫不能翻转,坐垫下部没有储物空间的问题,并且活动和调节方便,提高了整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四分座椅,所述四分座椅包括四分靠背总成和四分坐垫总成,所述四分靠背总成的下部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总成的前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总成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构成了第一储物空间,所述四分靠背总成的背部均与行李厢面可解除式共面。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四分靠背总成包括四分靠背骨架总成、四分肘靠骨架总成、四分靠背海绵和四分肘靠海绵;所述四分肘靠骨架总成设置在所述四分靠背骨架总成的一侧;所述四分靠背海绵固定设置在所述四分靠背骨架总成前部,所述四分肘靠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四分肘靠骨架总成上。

所述四分靠背骨架总成包括四分靠背弯管和四分靠背支撑板,所述四分靠背弯管固定在所述四分靠背支撑板上,所述四分靠背弯管的上部设有四分靠背头枕管;所述四分靠背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上连接板,两端的所述第一上连接板上均设有第一靠背调角器总成,与两端的所述第一上连接板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下连接板,所述第一下连接板均与所述车架固定;左侧的所述第一下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解锁装置,所述第一解锁装置通过第一拉索依次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靠背调角器总成;所述四分肘靠骨架总成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一下连接板上。

所述四分靠背弯管的下部设有四分靠背横管,所述四分靠背横管上设有四分靠背支撑杆,所述四分靠背支撑杆与车厢地面可解除式接触。

所述四分靠背横管的两侧均设有儿童座椅挂钩和儿童座椅挂钩加强板。

所述四分坐垫总成包括四分坐垫骨架总成、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和四分坐垫海绵,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的上部,所述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的前部与所述车架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和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上。

所述四分坐垫翻转机构包括四分翻转骨架、两个第一安装脚和第一翻转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脚均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四分翻转骨架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脚中,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四分翻转骨架的后端部之间;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上,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与所述四分翻转骨架的中部可解除式连接。

所述四分翻转骨架的中部设有第一挂钩支撑板,所述第一挂钩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止锁挂钩,所述四分翻转骨架通过所述第一止锁挂钩与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可解除式连接;所述四分翻转骨架的后端部设有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的两端设有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与所述第二旋转臂可转动连接。

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包括四分坐垫骨架弯管,所述四分坐垫骨架弯管的前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坐垫横管,所述第一坐垫横管上设有第一坐垫前支撑管,所述四分坐垫骨架弯管的中部设有第一防下潜管,所述第一防下潜管与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坐垫前支撑管和所述第一防下潜管之间设有第一挂钩安装板,所述第一挂钩安装板下部设有第一挂钩本体,所述第一挂钩本体与所述第一止锁挂钩可解除式钩接,所述第一挂钩本体与第一挂钩解锁拉带连接。

所述第一坐垫横管上向下设置有第一坐垫限位钩,所述第一坐垫限位钩的下部与所述车架可解除式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四分座椅,所述四分座椅包括四分靠背总成和四分坐垫总成,所述四分靠背总成的下部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总成的前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总成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构成了第一储物空间,所述四分靠背总成的背部均与行李厢面可解除式共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四分靠背总成与车架转动连接,能够调整四分靠背总成的角度,可以增强乘坐的舒适感。并且,四分靠背总成可以向前折叠到水平位置,这样,四分靠背总成的背面可以与行李厢面处于同一平面,进而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进一步,四分坐垫总成均与车架转动连接,使得四分坐垫总成能够向前转开,露出四分坐垫总成的底部与车架之间的第一储物空间,便于在第一储物空间内存放物品,扩大了座椅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座椅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另一种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六分座椅,所述六分座椅包括六分靠背总成和六分坐垫总成,所述六分靠背总成的下部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坐垫总成的前下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坐垫总成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构成了第二储物空间;所述六分靠背总成的背部均与行李厢面可解除式共面。

所述六分靠背总成包括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六分肘靠骨架总成、中扶手骨架、六分靠背海绵和六分肘靠海绵;所述六分肘靠骨架总成设置在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一侧;所述中扶手骨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左侧部;所述六分靠背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和中扶手骨架上,所述六分肘靠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六分肘靠骨架总成上。

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包括六分靠背弯管和六分靠背支撑板,所述六分靠背弯管固定在所述六分靠背支撑板上,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上部设有六分靠背头枕管;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上连接板,两端的所述第二上连接板上均设有第二靠背调角器总成,与两端的所述第二上连接板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下连接板,所述第二下连接板均与所述车架固定;右侧的所述第二下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解锁装置,所述第二解锁装置通过第二拉索依次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靠背调角器总成;所述六分肘靠骨架总成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二下连接板上。

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下部设有六分靠背横管,所述六分靠背横管上设有六分靠背支撑杆,所述六分靠背支撑杆与车厢地面可解除式接触,所述六分靠背横管的两侧均设有儿童座椅挂钩和儿童座椅挂钩加强板。

所述六分靠背横管与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顶部之间设有六分靠背纵管,所述六分靠背纵管位于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左侧部位置处,所述中扶手骨架连接于六分靠背纵管与所述六分靠背弯的左侧管体之间。

位于所述中扶手骨架上方的所述六分靠背弯管上设有中间靠背头枕管。

所述六分坐垫总成包括六分坐垫骨架总成、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和六分坐垫海绵,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的上部,所述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的前部与所述车架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坐垫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和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外。

所述六分坐垫翻转机构包括六分翻转骨架、两个第二安装脚和第二翻转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安装脚均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脚中,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后端部之间;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上,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与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中部可解除式连接。

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中部设有第二挂钩支撑板,所述第二挂钩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止锁挂钩,所述六分翻转骨架通过所述第二止锁挂钩与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可解除式连接;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后端部设有第三旋转臂,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的两端设有第四旋转臂,所述第三旋转臂与所述第四旋转臂可转动连接。

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包括六分坐垫骨架弯管,所述六分坐垫骨架弯管的前端部之间设有第二坐垫横管,所述第二坐垫横管上设有第二坐垫前支撑管,所述第二坐垫横管与所述六分坐垫骨架弯管的顶部管体之间设有连接纵管,所述六分坐垫骨架弯管的中部设有第二防下潜管,所述第二防下潜管与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坐垫前支撑管和所述第二防下潜管之间设有第二挂钩安装板,所述第二挂钩安装板下部设有第二挂钩本体,所述第二挂钩本体与所述第二止锁挂钩可解除式钩接,所述第二挂钩本体与第二挂钩解锁拉带连接。

所述第二坐垫横管上向下设置有第二坐垫限位钩,所述第二坐垫限位钩的下部与所述车架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二坐垫限位钩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二坐垫限位钩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第二坐垫横管上。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六分靠背总成与车架转动连接,能够调整六分靠背总成的角度,可以增强乘坐的舒适感。并且,六分靠背总成均可以向前折叠到水平位置,这样,六分靠背总成的背面可以与行李厢面处于同一平面,进而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进一步,六分坐垫总成与车架转动连接,使得六分坐垫总成能够向前转开,露出六分坐垫总成的底部与车架之间的第二储物空间,便于在第二储物空间内存放物品,扩大了座椅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座椅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坐垫总成和六分坐垫总成向前翻转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坐垫总成和六分坐垫总成向前翻转,四分靠背总成和六分靠背总成向前翻转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靠背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靠背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坐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坐垫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四分坐垫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六分靠背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六分坐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的六分坐垫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

1…四分坐垫总成 2…六分坐垫总成 3…四分靠背总成 4…六分靠背总成 5…行李厢面 6…第一储物空间 7…第二储物空间 8…四分靠背骨架总成 9…四分肘靠骨架总成 10…四分靠背弯管 11…四分靠背支撑板12…四分靠背头枕管 13…第一上连接板 14…第一靠背调角器总成 15…第一下连接板 16…第一解锁装 17…第一拉索 18…四分靠背横管 19…四分靠背支撑杆20…儿童座椅挂钩 21…儿童座椅挂钩加强板 22…四分坐垫骨架总成 23…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 24…四分翻转骨架 25…第一安装脚 26…第一翻转连接杆 27…第一挂钩支撑板 28…第一止锁挂钩 29…第一旋转臂30…第二旋转臂 31…四分坐垫骨架弯管 32…第一坐垫横管 33…第一坐垫前支撑管 34…第一防下潜管 35…第一挂钩安装板 36…第一挂钩本体 37…第一挂钩解锁拉带 38…第一坐垫限位钩 39六分靠背骨架总成 40…六分肘靠骨架总成 41…中扶手骨架 42…六分靠背弯管43…六分靠背支撑板 44…六分靠背头枕管 45…第二上连接板 46…第二靠背调角器总成 47…第二下连接板48…第二解锁装置 49…第二拉索 50…六分靠背横管51…六分靠背纵管 52…中间靠背头枕管 53…六分靠背支撑杆 54…六分坐垫骨架总成 55…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 56…六分坐垫骨架弯管 57…第二坐垫横管 58…第二坐垫前支撑管 59…连接纵管 60…第二防下潜管61…第二挂钩本体 62…第二挂钩解锁拉带 63…第二坐垫限位钩 64…支撑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六分坐垫翻转机构与四分坐垫翻转机构结构类似,不再另附附图说明。

如图1-11所示,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四分座椅,所述四分座椅包括四分靠背总成3和四分坐垫总成1,所述四分靠背总成3的下部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总成1的前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总成1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构成了第一储物空间6,所述四分靠背总成3的背部均与行李厢面5可解除式共面。四分靠背总成3与车架转动连接,能够调整四分靠背总成3的角度,可以增强乘坐的舒适感。并且,四分靠背总成3可以向前折叠到水平位置,这样,四分靠背总成3的背面可以与行李厢面5处于同一平面,进而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进一步,四分坐垫总成1均与车架转动连接,使得四分坐垫总成1能够向前转开,露出四分坐垫总成1的底部与车架之间的第一储物空间6,便于在第一储物空间6内存放物品,扩大了座椅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座椅的适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靠背总成3包括四分靠背骨架总成8、四分肘靠骨架总成9、四分靠背海绵和四分肘靠海绵;所述四分肘靠骨架总成9设置在所述四分靠背骨架总成8的一侧;所述四分靠背海绵固定设置在所述四分靠背骨架总成8前部,所述四分肘靠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四分肘靠骨架总成9上。这样,四分肘靠骨架总成9与四分靠背骨架总成8固定,不需要单独进行安装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四分靠背海绵和四分肘靠海绵将分别将分靠背骨架总成和四分肘靠骨架总成9包围起来,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靠背骨架总成8包括四分靠背弯管10和四分靠背支撑板11,所述四分靠背弯管10固定在所述四分靠背支撑板11上,所述四分靠背弯管10的上部设有四分靠背头枕管12;所述四分靠背弯管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上连接板13,两端的所述第一上连接板13上均设有第一靠背调角器总成14,与两端的所述第一上连接板13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下连接板15,所述第一下连接板15均与所述车架固定;左侧的所述第一下连接板15上设有第一解锁装16置,所述第一解锁装16置通过第一拉索17依次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靠背调角器总成14;所述四分肘靠骨架总成9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一下连接板15上。这样,拉动第一解锁装16置,可以带动通过第一拉索17连接的两个第一靠背调角器总成1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上连接板13带动四分靠背弯管10和四分靠背支撑板11转动,实现了对四分靠背弯管10和四分靠背支撑板11的角度调节功能。四分靠背弯管10 的上部设有四分靠背头枕管12,四分靠背头枕管12上可以套设四分靠背头枕管12海绵,以起到可以支撑乘客头部的作用。同时,在四分靠背弯管10和四分靠背支撑板11的调节过程中,四分靠背头枕管12也实现了多角度的调节。四分靠背骨架总成8翻转到与行李厢面5处于同一平面时,进而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靠背弯管10的下部设有四分靠背横管18,所述四分靠背横管18上设有四分靠背支撑杆19,所述四分靠背支撑杆19与车厢地面可解除式接触。这样,四分靠背横管18的设置提高了四分靠背弯管10的结构强度,而且四分靠背支撑杆19在四分靠背弯管10直立的情况下可以与车厢地面接触,起到对四分靠背弯管10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四分靠背弯管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靠背横管18的两侧均设有儿童座椅挂钩20和儿童座椅挂钩20加强板。这样,通过儿童座椅挂钩20可以将儿童座椅装配在四分座椅上,而儿童座椅挂钩20加强板提高了儿童座椅挂钩20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对儿童座椅装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见附图1-1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四分坐垫总成1包括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和四分坐垫海绵,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的上部,所述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的前部与所述车架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四分坐垫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和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上。这样,在打开第一储物空间6时,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先相对于四分坐垫翻转机构向前翻转,完成第一次翻转;而接着四分坐垫翻转机构相对于车架本体再向前翻转,完成第二次翻转。通过两次翻转可以使得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和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打开的角度更大,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和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也能够更大程度上向前倾,进而使得第一储物空间6可以完全的暴露出来,便于从中取放物品。其中,四分坐垫海绵包围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和四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23,提高了四分坐垫总成1的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坐垫翻转机构包括四分翻转骨架24、两个第一安装脚25和第一翻转连接杆26,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脚25均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四分翻转骨架24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脚25中,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26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四分翻转骨架24的后端部之间;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26上,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与所述四分翻转骨架24的中部可解除式连接。这样,第一安装脚25与车架固定,第一安装脚25的前部设有翻边,四分翻转骨架24的前部弯管转动连接在翻边内,进而实现四分翻转骨架24与车架的可转动连接。第一翻转连接杆26与四分翻转骨架24转动连接,而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与第一翻转连接杆26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相对于四分坐垫翻转机构的可转动连接。其中,普通状态下,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与四分翻转骨架24的中部连接,从而保证了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不会相对于四分坐垫翻转机构翻转;而当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 与四分翻转骨架24的中部连接解除时,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可以相对于四分坐垫翻转机构进行翻转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翻转骨架24的中部设有第一挂钩支撑板27,所述第一挂钩支撑板27上设有第一止锁挂钩28,所述四分翻转骨架24通过所述第一止锁挂钩28与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可解除式连接;所述四分翻转骨架24的后端部设有第一旋转臂29,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26的两端设有第二旋转臂30,所述第一旋转臂29与所述第二旋转臂30可转动连接。这样,通过第一旋转臂29与第二旋转臂30之间的转动连接,而实现四分翻转骨架24与第一翻转连接杆26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转动连接更加灵活,便于操作。而其中,四分翻转骨架24上第一止锁挂钩28的设置,也便于完成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与四分翻转骨架24之间的连接或者解除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包括四分坐垫骨架弯管31,所述四分坐垫骨架弯管31的前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坐垫横管32,所述第一坐垫横管32上设有第一坐垫前支撑管33,所述四分坐垫骨架弯管31的中部设有第一防下潜管34,所述第一防下潜管34与所述第一翻转连接杆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坐垫前支撑管33和所述第一防下潜管34之间设有第一挂钩安装板35,所述第一挂钩安装板35下部设有第一挂钩本体36,所述第一挂钩本体36与所述第一止锁挂钩28可解除式钩接,所述第一挂钩本体36与第一挂钩解锁拉带37连接。这样,通过第一防下潜管34与第一翻转连接杆26固定连接,完成了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与四分坐垫翻转机构之间的固定。并且,第一挂钩本体36与第一止锁挂钩28完成了可解除式的钩接,进一步,第一挂钩解锁拉带37可以控制第一挂钩本体36与第一止锁挂钩28之间的钩接或者打开,便于乘客操作。再者,在四分坐垫骨架弯管31的中部设置第一防下潜管3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起到承重的作用,并具有在整车进行碰撞试验时防止乘员下潜的作用,提高了座椅安全性。同时,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上还设有支撑钢丝64,支撑钢丝64和弯管结构配合,没有用过多的板件成型件,简化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第一坐垫横管32上向下设置有第一坐垫限位钩38,所述第一坐垫限位钩38的下部与所述车架可解除式相抵。这样,第一坐垫限位钩38焊接在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上,起到对四分坐垫骨架总成22支撑的作用,在整车碰撞时可以限制坐垫向前移动。

参见附图1-1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六分座椅,所述六分座椅包括六分靠背总成4和六分坐垫总成2,所述六分靠背总成4的下部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坐垫总成2的前下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坐垫总成2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构成了第二储物空间7;所述六分靠背总成4的背部均与行李厢面5可解除式共面。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六分靠背总成4与车架转动连接,能够调整六分靠背总成4的角度,可以增强乘坐的舒适感。并且,六分靠背总成4均可以向前折叠到水平位置,这样,六分靠背总成4的背面可以与行李厢面5处于同一平面,进而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进一步,六分坐垫总成2与车架转动连接,使得六分坐垫总成2能够向前转开,露出六分坐垫总成2的底部与车架之间的第二储物空间7,便于在第二储物空间7内存放物品,扩大了座椅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座椅的适用性。

参见附图1-1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六分靠背总成4包括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六分肘靠骨架总成40、中扶手骨架、六分靠背海绵和六分肘靠海绵;所述六分肘靠骨架总成40设置在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一侧;所述中扶手骨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左侧部;所述六分靠背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和中扶手骨架上,所述六分肘靠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六分肘靠骨架总成40上。这样,六分肘靠骨架总成40与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固定,不需要单独进行安装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六分靠背海绵和六分肘靠海绵将分别将分靠背骨架总成和六分肘靠骨架总成40包围起来,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同时,中扶手骨架可转动连接于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左侧部,可以调整中扶手骨架相对于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的角度,即,中扶手骨架既可以转动到与六分靠背骨架总成之间成90度的水平位置,以便于方式物品,优选地,还可以在中扶手骨架上设置水杯的方式槽;还可以转动到与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相一致的位置,以便于在多名乘客乘坐时,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六分靠背骨架总成翻转到与行李厢面5处于同一平面时,进而加大了行李厢的空间面积,增大了行李存放空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包括六分靠背弯管和六分靠背支撑板43,所述六分靠背弯管固定在所述六分靠背支撑板43上,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上部设有六分靠背头枕管44;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上连接板45,两端的所述第二上连接板45上均设有第二靠背调角器总成46,与两端的所述第二上连接板45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下连接板47,所述第二下连接板47均与所述车架固定;右侧的所述第二下连接板47上设有第二解锁装置48,所述第二解锁装置48通过第二拉索49依次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靠背调角器总成46;所述六分肘靠骨架总成40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二下连接板47上。这样,拉动第二解锁装置48,可以带动通过第二拉索49连接的两个第二靠背调角器总成46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上连接板45带动六分靠背弯管和六分靠背支撑板43转动,实现了对六分靠背弯管和六分靠背支撑板43的角度调节功能。六分靠背弯管的上部设有六分靠背头枕管44,六分靠背头枕管44上可以套设六分靠背头枕管44海绵,以起到可以支撑乘客头部的作用。同时,在六分靠背弯管和六分靠背支撑板43的调节过程中,六分靠背头枕管44也实现了多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六分靠背弯管的下部设有六分靠背横管50,所述六分靠背横管50上设有六分靠背支撑杆53,所述六分靠背支撑杆53与车厢地面可解除式接触,所述六分靠背横管50的两侧均设有儿童座椅挂钩20和儿童座椅挂钩加强板21。这样,六分靠背横管50的设置提高了六分靠背弯管的结构强度,而且六分靠背支撑杆53在六分靠背弯管直立的情况下可以与车厢地面接触,起到对六分靠背弯管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六分靠背弯管的结构强度。通过儿童座椅挂钩20可以将儿童座椅装配在六分座椅上,而儿童座椅挂钩加强板21提高了儿童座椅挂钩20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对儿童座椅装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六分靠背横管50与所述六分靠背弯管42的顶部之间设有六分靠背纵管51,所述六分靠背纵管51位于所述六分靠背弯管42的左侧部位置处,所述中扶手骨架41连接于六分靠背纵管51与所述六分靠背弯的左侧管体之间。这样,六分靠背纵管51的设置加强了六分靠背弯管42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了中扶手骨架41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位于所述中扶手骨架41上方的所述六分靠背弯管42上设有中间靠背头枕管52。这样,当多名乘客乘坐时,中扶手骨架41可以转动到与六分靠背骨架总成39相一致的位置,六分靠背弯管42上设有的中间靠背头枕管52可以起到支撑乘客头部的作用,当然,可以在中间靠背头枕管52上包围中间靠背头枕管52海绵,以提高乘坐和依靠的舒适性。

参见附图1-1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六分坐垫总成2包括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和六分坐垫海绵,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的上部,所述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的前部与所述车架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坐垫海绵包围设置在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和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外。这样,在打开第二储物空间7时,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先相对于六分坐垫翻转机构向前翻转,完成第一次翻转;而接着六分坐垫翻转机构相对于车架本体再向前翻转,完成第二次翻转。通过两次翻转可以使得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和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打开的角度更大,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和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也能够更大程度上向前倾,进而使得第二储物空间7可以完全的暴露出来,便于从中取放物品。其中,六分坐垫海绵包围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和六分坐垫翻转机构总成55,提高了六分坐垫总成2的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六分坐垫翻转机构包括六分翻转骨架、两个第二安装脚和第二翻转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安装脚均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脚中,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后端部之间;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上,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与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中部可解除式连接。这样,第二安装脚与车架固定,第二安装脚的前部设有翻边,六分翻转骨架的前部弯管转动连接在翻边内,进而实现六分翻转骨架与车架的可转动连接。第二翻转连接杆与六分翻转骨架转动连接,而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与第二翻转连接杆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相对于六分坐垫翻转机构的可转动连接。其中,普通状态下,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与六分翻转骨架的中部连接,从而保证了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不会相对于六分坐垫翻转机构翻转;而当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与六分翻转骨架的中部连接解除时,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可以相对于六分坐垫翻转机构进行翻转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中部设有第二挂钩支撑板,所述第二挂钩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止锁挂钩,所述六分翻转骨架通过所述第二止锁挂钩与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可解除式连接;所述六分翻转骨架的后端部设有第三旋转臂,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的两端设有第四旋转臂,所述第三旋转臂与所述第四旋转臂可转动连接。这样,通过第三旋转臂与第四旋转臂之间的转动连接,而实现六分翻转骨架与第二翻转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转动连接更加灵活,便于操作。而其中,六分翻转骨架上第二止锁挂钩的设置,也便于完成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与六分翻转骨架之间的连接或者解除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包括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所述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的前端部之间设有第二坐垫横管57,所述第二坐垫横管57上设有第二坐垫前支撑管58,所述第二坐垫横管57与所述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的顶部管体之间设有连接纵管59,所述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的中部设有第二防下潜管60,所述第二防下潜管60与所述第二翻转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坐垫前支撑管58和所述第二防下潜管60之间设有第二挂钩安装板,所述第二挂钩安装板下部设有第二挂钩本体61,所述第二挂钩本体61与所述第二止锁挂钩可解除式钩接,所述第二挂钩本体61与第二挂钩解锁拉带62连接。这样,通过第二防下潜管60与第二翻转连接杆固定连接,完成了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与六分坐垫翻转机构之间的固定。并且,第二挂钩本体61与第二止锁挂钩完成了可解除式的钩接,进一步,第二挂钩解锁拉带62可以控制第二挂钩本体61与第二止锁挂钩之间的钩接或者打开,便于乘客操作。再者,在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 的中部设置第二防下潜管6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起到承重的作用,并具有在整车进行碰撞试验时防止乘员下潜的作用,提高了座椅安全性。同时,六分坐垫骨架弯管56上还设有支撑钢丝64,支撑钢丝64和弯管结构配合,没有用过多的板件成型件,简化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第二坐垫横管57上向下设置有第二坐垫限位钩63,所述第二坐垫限位钩63的下部与所述车架可解除式相抵。这样,第二坐垫限位钩63焊接在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上,起到对六分坐垫骨架总成54支撑的作用,在整车碰撞时可以限制坐垫向前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第二坐垫限位钩63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二坐垫限位钩63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第二坐垫横管57上。由于,六分座椅的第二坐垫横管57较长,需要多个第二坐垫限位钩63共同起到支撑作用,而多个第二坐垫限位钩63等间距分布也可以均匀分担受力。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做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