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094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纯电动汽车是单纯用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汽车,采用合理的驱动系统布置形式来充分发挥电动机驱动的优势是尤其重要的。此外,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电动汽车内难免要用到很多的电器及电子系统,在这些系统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线束:电源线、信号控制线等,由于线束是电子信号的传输载体,是连接各类电器、电子设备的纽带,因此汽车线束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如此,在影响电动车电磁兼容问题的因素中,导线占有重要的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动力系统布置标准化、节约成本且将整车的动力线束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前舱区域的动力系统以及设置在车身底板区域的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总成及设置在动力总成上方的电器模块;

所述动力总成包括沿车身横向排布的驱动电机及减速器,该动力总成通过支架组支撑安装在车身前舱区域,所述支架组由支撑连接前横梁与驱动电机的前悬置支架、支撑连接车身前总围与驱动电机的后悬置支架以及支撑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纵梁的侧悬置支架组成;

所述电器模块分为两层,上层包括沿车身横向排布的蓄电池、电机控制器及高压保险箱,下层为DC/DC,所述高压保险箱上连接有一快充线束,所述快充线束端部具有一安装于格栅上面的快充插座;所述电器模块还包括一设置在电机控制器后方的整车控制器VCU;

所述后地板区域还具有一慢充电结构,所述慢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机及安装在车身一侧的慢充插座,该慢充结构通过沿动力电池侧面和前面布线的慢充线束与高压保险箱及动力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驱动总成上具有一电器支架总成,所述电器支架总成上方安装有蓄电池、电机控制器及高压保险箱,其下方放置有DC/DC。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上位于快充插座位置具有一铰链连接的充电盖。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总正总负接口设置在动力电池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电机控制器、高压保险箱、DC/DC等设备之间存在着很多线束连接,将其集中设置在前舱区域,驱动电机与减速器形成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布置时靠近动力总成,这样UVW这3根线束能保证比较短的距离,合理的利用空间保证线束的长度不至于太长,进而影响EMC实验的通过性;通过合理的布置能够将整车的动力线束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应用到各个车型,布局中充分考虑EMC实验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2)动力总成是车辆核心部件,既是动力来源,也是影响车辆性能的主要激励源;为了保证动力总成正常工作而又不影响驾乘者的舒适感,通过电机前后悬置支架和一侧的悬置支架连接到车身上,保障动力总成的正常工作,起到支撑、减振、限位的作用;

(3)具有快充和慢充两种充电结构,方便消费者选择使用;为满足暴雨下能进行充电保证一定的防雨性在设计快充结构时将快充插座安装与格栅上面,且在格栅上铰接有充电盖;

(4)动力电池的输出正负电压,通过高压保险箱向外部设备输出高压电源,这样高压箱布置时靠近动力电池输出端 比较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前置前驱即动力总成前置、前轮驱动(Front engine Front drive,简称FF),这是绝大多数轿车上比较盛行的驱动型式,但货车和大客车基本上不采用该型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四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布置于车身底部,车身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划分为车身前舱区域、车身底板区域及后地板区域,车身前舱区域前部横向设置有前横梁6,后部设置有车身前围总成,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身纵梁,前置前驱电动车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前舱区域的动力系统以及设置在车身底板区域的动力电池9;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总成及设置在动力总成上方的电器模块。

如图2、图3所示,动力总成包括沿车身横向排布的驱动电机12及减速器15,该动力总成驱动传动轴7,使电动车前行,通过支架组支撑安装在车身前舱区域,支架组由支撑连接前横梁6与驱动电机12的前悬置支架13、支撑连接车身前总围与驱动电机12的后悬置支架14以及支撑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纵梁的侧悬置支架18组成;通过电机前、后悬支架13、14和一侧悬置支架18与车身使用螺栓连接,悬置支架不但起到支撑作用,还有限位减振作用;此外,与该动力总成一侧与车身之间还具有一闲置空间,该空间内安放有一空调压缩机16。

电器模块分为两层,上层包括沿车身横向排布的蓄电池1、电机控制器2及高压保险箱5,下层为DC/DC17,电器模块还包括一设置在电机控制器2后方的整车控制器VCU8;为了合理利用空间保证线束的长度不至于太长,保障EMC实验的通过,电器模块由电器支架4支撑、分隔为两层,电器支架4上层沿车身横向安装有蓄电池1、电机控制器2及高压保险箱5,下层放置有DC/DC17,电器模块还包括一整车控制器VCU8,高压保险箱5安装在驱动电机12和动力电池9之间,起到保护动力电池9的作用;电机控制器2控制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动作;整车控制器VCU8位于电机控制器2后方,安装在车身前围板总成上,它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控制下层的各部件控制器的动作,驱动汽车正常行驶;各电器设备之间的线束连接较多,将其利用电器支架4集中放置在同一区域内,不仅节约线束,而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电磁兼容性。

高压保险箱5上连接有一快充线束,快充线束端部具有一安装于格栅上面的快充插座3;为满足暴雨下能进行充电保证一定的防雨性在设计快充结构时将快充插座3安装于格栅上面,格栅上具有铰接且覆盖在快充插座3的充电盖。

为满足不同的充电需求,后地板区域还具有一慢充电结构,慢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机11及安装在车身一侧的慢充插座10,慢充插座10位于原汽车加油口位置附近,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该慢充结构通过沿动力电池9侧面和前面布线的慢充线束与高压保险箱5及动力电池9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