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增程器的双质量飞轮及混合动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966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增程器的双质量飞轮及混合动力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应用增程器的车辆中,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其输出的动力经由飞轮、扭转减震器缓冲,传递给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或直接驱动电动机带动车辆行驶,或将电能输送给电池储存,然后再由电池带动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在整个过程中,发动机不需要与发电机进行动力切断,即不需要分离,因此可以取消离合器部分的分离机构,只保留扭转减震器及连接花键部分。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质量飞轮及扭转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扭转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和图2,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沿动力传输的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单质量飞轮10和扭转减震器12,曲轴连接在单质量飞轮10的另一侧。扭转减震器12包括主动部分121、从动部分122和扭转弹簧123,主动部分121通过连接螺栓(图中未示)与单质量飞轮10相固定,主动部分121与从动部分122通过扭转弹簧122柔性连接,从动部分122与电机转子(图中未示)通过花键相连。发动机的动力经单质量飞轮10传递给扭转减震器12的主动部分121,动力再经过扭转弹簧123,过滤掉动力传动过程中的动力冲击、震动,将平稳的动力传递给从动部分122,从动部分122再通过花键连接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转子,使发电机发电。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连接发动机与发电机时,采用单质量飞轮加扭转减震器的连接方式,即从发动机到发电机的传动系统,扭转减震器集成在从动端,因扭转减震器需要单独设置且具有一定的质量,不仅占用传动系的轴向空间且增大传动端的转动惯量,另外单质量飞轮的减震效果有限,给驾乘人员的舒适度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増程器中发动机与发电机连接时存在的减震效果不足、结构复杂且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增程器的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包括第一质量块、第二质量块和扭转减震弹簧,扭转减震弹簧设置在第一质量块内,第一质量块用于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第二质量块用于与发电机的电机转子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质量块与第二质量块之间通过扭转减震弹簧柔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质量块内设有安装槽,扭转减震弹簧安装在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安装槽和扭转减震弹簧的数量分别为多个,扭转减震弹簧分别安装在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多个安装槽环绕第一质量块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质量块内设有用于与发电机的电机转子连接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一质量块与第二质量块之间相互贴合且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连接设有如上所述的双质量飞轮。

进一步地,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只用于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可降低从发动机到发电机的传动系的共振区间,具有优越的减震性,另外,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扭转减震弹簧集成在第一质量块,不仅简化了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其结构简单且可靠性增强,同时减轻了第二质量块的质量,可降低第二质量块的转动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质量飞轮及扭转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扭转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的其中一角度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3,一种适用于增程器的双质量飞轮,包括第一质量块21、第二质量块31和扭转减震弹簧41(图5),扭转减震弹簧41设置在第一质量块21内,第一质量块21用于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第二质量块31用于与发电机的电机转子51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块21与第二质量块31之间通过连接在其中心的轴承(图中未示)进行连接,即第一质量块21与第二质量块31同心设置,通过轴承定位,避免使第一质量块21或第二质量块31在其径向或轴向发生不期望的移动,也避免了两个飞轮的圆平面不平行的问题。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的其中一角度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的另一角度剖视图。请参图4至图5,第一质量块21内设有安装槽211,本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块21内设有多个安装槽211,该至少一个安装槽211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形成,扭转减震弹簧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扭转减震弹簧41对应安装在多个安装槽211内,多个安装槽211环绕第一质量块21设置。

第一质量块21与第二质量块31之间通过扭转减震弹簧41柔性连接。扭转减震弹簧4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质量块21上,扭转减震弹簧4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质量块31上,通过扭转减震弹簧41的伸缩实现动力从第一质量块21到第二质量块31的传输。

进一步地,请参图3,第二质量块31内设有用于与发电机的电机转子51连接的安装孔311,本实施例中,第二质量块31与电机转子51例如通过花键进行连接。

在车辆进行动力传输时,发动机(图中未示)的动力经曲轴传递到双质量飞轮中的第一质量块21,动力再经过其内部的扭转减震弹簧41,扭转减震弹簧41过滤掉动力传动过程中的动力冲击、震动,将平稳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质量块31,第二质量块31再通过花键连接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转子51,使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或直接驱动电动机带动车辆行驶,或将电能输送给电池储存,然后由电池带动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双质量飞轮。该车辆包括发动机(图中未示)、发电机(图中未示)以及连接在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包括第一质量块21、第二质量块31,发动机的动力从第一质量块21传递至第二质量块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可降低从发动机到发电机的传动系的共振区间,具有优越的减震性;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扭转减震弹簧41集成在第一质量块21内,简化了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其结构简单且可靠性增强,能减少轴向空间,另外,因扭转减震弹簧41设置在第一质量块21上,可降低第二质量块31的转动惯量。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