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43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格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位于轿车前部的进气格栅是轿车的脸面,因此它的造型设计越来越受到各厂家的重视。进气格栅在汽车运行时可以引导空气进入页子板下,对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起到冷却作用,对它的基本要求是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进气格栅通常由格栅本体和装饰条构成,现有技术中,为了追求进气格栅的美观而常常忽略其整体强度,或者导致格栅本体和装饰条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有的格栅本体为改善造型还会引起模具结构的复杂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进气格栅,通过优化格栅本体及其与电镀装饰框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实现增强进气格栅的整体强度和通风效果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气格栅,它由电镀装饰框及格栅本体构成;所述电镀装饰框覆盖于该格栅本体的外面并与其卡接;所述格栅本体内具有若干竖直设置且均匀分布的肋条;所述肋条的壁厚均匀且横截面呈L型;所述电镀装饰框的内侧上部设有若干卡钩,该卡钩的尾端设有用于与电镀装饰框相连的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且所 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相对设置;所述格栅本体的上部设有与前述卡钩相应的定位脚,以及与该定位脚相对设置的压紧脚;所述卡钩伸向格栅本体并卡住定位脚,所述压紧脚从上面压紧卡钩;所述电镀装饰框的内侧下部设有若干第一卡脚,所述格栅本体的下部设有与前述若干第一卡脚相应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卡脚穿过前述第一过孔卡住格栅本体;所述格栅本体的下部还具有与前述第一卡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卡脚,所述电镀装饰框的下部设有与前述第二卡脚相应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卡脚穿过第二过孔卡住电镀装饰框。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进气格栅,通过优化格栅本体及其与电镀装饰框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增强进气格栅的整体强度和通风效果的目的。具体而言:

1、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进气格栅由电镀装饰框及格栅本体构成,其不但结构新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其截面厚度均匀、易于成型,且不易产生外观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中电镀装饰框的内侧上部通过卡钩与格栅本体上部相应的定位脚卡接,并通过压紧脚从上面压紧卡钩;此种卡紧结构装配简单,能保证格栅本体和电镀装饰框的牢固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中电镀装饰框的内侧下部的第一卡脚穿过格栅本体下部的第一过孔,同时,格栅本体下部的第二卡脚穿过电镀装饰框下部的第二过孔,由此不但可以使电镀装饰框的下部与格栅本体的下部连接更为牢固,还可以降低用于制造电镀装饰框及格栅本体的模具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边部分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边部分的背面视图。

图4为图3中B-B位置的剖面图。

图5为图3中C-C位置的剖面图。

图6为图3中D-D位置的剖面图。

图7为图3中Z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H-H位置的剖面图。

图9为图3中G-G位置的剖面图。

图中:1-格栅本体,11-定位脚,12-压紧脚,13-第二卡脚;2-电镀装饰框,21-卡钩,22-第一支脚,23-第二支脚,24-第一卡脚;3-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格栅,它由电镀装饰框2及格栅本体构1成;所述电镀装饰框2覆盖于该格栅本体1的外面并与其卡接;所述格栅本体1内具有若干竖直设置且均匀分布的肋条3;所述肋条的壁厚均匀且横截面呈L型;所述电镀装饰框2的内侧上部设有若干卡钩21,该卡钩21的尾端设有用于与电镀装饰框相连的的第一支脚22和第二支脚23,且所述第一支脚22和第二支脚23相对设置;所述格栅本体1的上部设有与前述卡21钩相应的定位脚11,以及与该定位脚11相对设置的压紧脚12;所述卡钩21伸向格栅本体1并卡住定位脚11,所述压紧脚12从上面压紧卡钩21;所述电镀装饰框2 的内侧下部设有若干第一卡脚24,所述格栅本体1的下部设有与前述若干第一卡脚24相应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卡脚24穿过前述第一过孔卡住格栅本体1;所述格栅本体1的下部还具有与前述第一卡脚24相对设置的第二卡脚13,所述电镀装饰框2的下部设有与前述第二卡脚13相应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卡脚13穿过第二过孔卡住电镀装饰框2。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