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杠支架及车辆的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81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险杠支架及车辆的车身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支架及车辆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不仅要求汽车具备卓越的机械性能,同时还要求其具有美观的造型和良好的舒适性。汽车的保险杠和相邻零件的匹配效果直接影响到汽车外型的整体效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因此汽车厂商对汽车保险杠与其相邻的零件的配合要求很高。保险杠和翼子板相邻,二者匹配固定需牢固可靠,否则会影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配合质量。

保险杠与翼子板的安装通常采用将安装保险杠的保险杠支架与翼子板相固定,现有的保险杠支架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保险杠支架1’为金属支架,保险杠支架1’的结构与保险杠2’的翻边21’相对应,在安装过程中,先通过第一铆钉3’将保险杠支架1’铆接在保险杠2’的翻边21’上,然后通过螺母4’推入翼子板5’的安装孔内,最后用螺钉6’依次将保险杠支架1’和保险杠2’固定在翼子板5’的螺母4’上。这种安装方式需先安装保险杠2’,才能安装大灯,给车辆安装带来不便,同时由于中部无法紧固,从而使保险杠2’和翼子板5’之间配合不好,存在很大间隙。

另一种如图2所示,保险杠支架1’为塑料支架,保险杠支架1’的结构与翼子板5’下方用于将翼子板5’与车身相固定的连接板51’相对应,在安装过程中,先通过第二铆钉7’将保险杠支架1’的左右两端铆接在连接板51’上,然后将保险杠2’与保险杠支架1’固定连接,从而使保险杠2’固定在翼子板5’上。这种安装方式由于通过将保险杠支架1’的左右两端直接固定在连接板51’上,保险杠支架1’的顶部11’与翼子板5’之间匹配不好,存在间隙,随着使用时间增加,保险杠支架1’的顶部11’与翼子板5’之间会松动,从而使保险杠支架1’、保险杠2’和翼子板5’之间的缝隙越大,同时保险杠支架1’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保险杠、保险杠支架与翼子板之间存在间隙大,以及保险杠支架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保险杠支架及车辆的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保险杠支架,包括与翼子板向下延伸的翻边相对应的保险杠支架本体,所述保险杠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翻边连接的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两个用于与保险杠连接的悬臂倒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悬臂倒钩相互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台,所述悬臂倒钩设置在所述凹台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台包括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和所述第六连接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与所述悬臂倒钩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头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用于支撑所述保险杠。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尾设置有螺母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翼子板、所述螺母孔和所述保险杠用于将所述翼子板、所述保险杠支架和所述保险杠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孔为方形孔,所述螺母孔内设置有簧片螺母,所述簧片螺母用于卡住所述螺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所述翼子板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还包括如前所述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翻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保险杠支架与所述翻边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悬臂倒钩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保险杠与所述保险杠支架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悬臂倒钩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的第二端头设置有防止所述翼子板裂开的凹陷部,所述保险杠的第三端头设置与所述凹陷部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保险杠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头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支撑所述第二安装板。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翻边弯曲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的第二端尾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折耳,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翻边的所述第二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尾之间,所述折耳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保险杠支架的第一端尾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翼子板和所述保险杠固定连接的螺母孔,所述螺母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对应,保险杠的第三端尾设置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四通孔相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保险杠支架和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螺母孔和所述第五通孔依次与所述翼子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保险杠支架本体与翼子板向下延伸的翻边相对应,并在保险杠支架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翻边连接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两个用于与保险杠连接的悬臂倒钩,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使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之间装配紧密,然后通过悬臂倒钩将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连接,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的缝隙,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其中一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另一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凸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凹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第二凸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螺母孔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车辆的车身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车辆的车身结构沿a-a向的截面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车辆的车身结构沿b-b向的截面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车辆的车身结构沿c-c向的截面图;

图13是图9所示的车辆的车身结构沿d-d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保险杠支架;11’-顶部;2’-保险杠;

21’-翻边;3’-第一铆钉;4’-螺母;

5’-翼子板;51’-连接板;6’-螺钉;

7’-第二铆钉;1-保险杠支架;11-保险杠支架本体;

111-第一通孔;112-悬臂倒钩;113-第一凸台;

1131-第一连接板;1132-第二连接板;1133-第三连接板;

114-凹台;1141-第四连接板;1142-第五连接板;

1143-第六连接板;115-第一端头;116-第二凸台;

117-第一端尾;118-螺母孔;1181-簧片螺母;

2-翼子板;21-翻边;211-第二通孔;

212-第二端头;213-凹陷部;214-凹槽;

215-第二端尾;216-折耳;2161-第四通孔;

3-保险杠;31-第一安装板;311-第三通孔;

32-第三端头;33-第二安装板;34-第三端尾;

35-第三安装板;351-第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与翼子板向下延伸的翻边相对应的保险杠支架本体11,保险杠支架本体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与翻边连接的第一通孔111,以及至少两个用于与保险杠连接的悬臂倒钩112。

具体的,为了降低成本,保险杠支架的材质为塑料,同时使保险杠支架具有柔韧性,从而使保险杠能够插入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之间的缝隙。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保险杠支架本体11、第一通孔111和悬臂倒钩112一体成型,减少开模次数,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保险杠支架,通过保险杠支架本体与翼子板向下延伸的翻边相对应,并在保险杠支架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翻边连接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两个用于与保险杠连接的悬臂倒钩,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使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之间装配紧密,然后通过悬臂倒钩将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连接,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的缝隙,结构简单,成本低。

较佳地,第一通孔111与悬臂倒钩112相互间隔排列。

具体的,为了使翼子板和保险杠配合得更加紧密,在保险杠支架的第一端头115设置一个悬臂倒钩112,然后依次设置一个第一通孔111、两个悬臂倒钩112、一个第一通孔111和一个悬臂倒钩112,通过第一通孔与悬臂倒钩间隔排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翼子板、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如图3所示,保险杠支架本体11上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台113,第一通孔11设置在第一凸台113上。

具体的,为了使保险杠支架与翻边配合地更加紧密,在保险杠支架本体11上设置向上凸起的第一凸台113,通过第一凸台113与翻边连接,减少保险杠支架与翼子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凸台113包括第一连接板1131、第二连接板1132和第三连接板1133,第一连接板1131和第三连接板1133分别垂直于第二连接板1132,第一通孔11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132上。

具体的,在第二连接板1132上设置第一通孔111,使用时,使第二连接板1132与翻边固定连接,从而将保险杠支架与翼子板固定连接,减少保险杠支架与翼子板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如图3所示,保险杠支架本体11上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台114,悬臂倒钩112设置在凹台114内。

具体的,通过在保险杠支架本体11上设置向下凹陷的凹台114,在增加保险杠支架本体11的强度的同时防止悬臂倒钩112破损,造成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连接不稳定,减少保险杠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凹台114的水平表面低于凸台113的水平表面,使保险杠支架本体11能够让出与保险杠的安装空间,增加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贴合度,减少保险杠与翼子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凹台114包括第四连接板1141、第五连接板1142和第六连接板1143,第四连接板1141和第六连接板1143分别垂直于第五连接板1142,第五连接板1142与悬臂倒钩112相互平行。通过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增强保险杠支架本体的强度,并防止悬臂倒钩破损。

优选地,如图3和图6所示,保险杠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头115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台116,第二凸台116用于支撑保险杠。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第二凸台116顶起保险杠,使保险杠的端头与翻边的端头装配之后配合更加紧密,减少保险杠与翼子板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如图3和图7所示,保险杠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尾117设置有螺母孔118,螺栓依次穿过翼子板、螺母孔118和保险杠用于将翼子板、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固定连接。通过螺母孔与螺栓配合,使翼子板、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的端尾固定连接,减少翼子板和保险杠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螺母孔118为方形孔,螺母孔118内设置有簧片螺母1181,簧片螺母1181用于卡住螺栓。

具体的,在使用时,通过螺栓与簧片螺母1181配合,能够快速将翼子板、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固定连接,同时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缝隙。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8和图9所示,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车辆的车身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翼子板2和保险杠3,翼子板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21,还包括如前所述的保险杠支架1,翻边21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1,保险杠支架1与翻边21通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211固定连接,保险杠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1,第一安装板31上设置有与悬臂倒钩112相对应的第三通孔311,保险杠3与保险杠支架1通过第三通孔311和悬臂倒钩112固定连接。

具体的,使用时,保险杠支架1与翻边21通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211铆接或者螺栓连接,使保险杠支架1固定在翻边21上,其组装后的截面图如图11所示,然后通过悬臂倒钩112钩住第三通孔311,使保险杠3与保险杠支架1固定连接,其组装后的截面图如图1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车身结构,通过在翼子板的翻边上设置与保险杠支架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在保险杠上设置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与保险杠支架上的悬臂倒钩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连接,使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之间装配紧密,然后通过第三通孔与悬臂倒钩固定连接,使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之间装配紧密,从而使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装配紧密,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的缝隙,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优选地,如图8所示,翻边21的第二端头212设置有防止翼子板2裂开的凹陷部213,保险杠3的第三端头32设置与凹陷部213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板33,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三通孔311,保险杠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头115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台116,第二凸台116支撑第二安装板33。

具体的,第一安装板31与第二安装板33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防止翼子板2裂开,需在翻边21的第二端头212设置凹陷部213,保险杠3的第三端头32设置与凹陷部213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板33,第二安装板33上设置有悬臂倒钩相配合的第三通孔311,第二安装板33填充凹陷部213让出的空间,通过第二安装板33安装到翼子板2的下方,减少翼子板2和保险杠3之间的缝隙。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第二安装板33与凹陷部213之间会松动,通过在保险杠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头115设置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台116,使第二安装板33装配到凹陷部213之后,第二凸台116顶起第二安装板33,其组装后的截面图如图10所示,通过第二安装析32、第二凸台116和翼子板2的配合防止第二安装板33与凹陷部213松动,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如图8所示,翻边2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翻边21弯曲的凹槽214。

具体的,当翼子板2设计成多个曲面时,多个曲面交汇处的翻边21会起皱弯曲,通过在翻边21上设置凹槽214,防止翻边弯曲,使翼子板的外观工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翻边21上设置凹槽214,为了使翼子板2与保险杠3配合更加紧密,保险杠支架1对应的位置设置悬臂倒钩112,保险杠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1,第一安装板3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11,通过悬臂倒钩112和第三通孔311使凹槽214处的保险杠支架1和保险杠3配合更加紧密,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翻边21的第二端尾215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折耳216,凹槽214设置在翻边21的第二端头212和第二端尾215之间,折耳216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161,保险杠支架1的第一端尾117设置有用于将翼子板2和保险杠3固定连接螺母孔118,螺母孔118与第四通孔2161相对应,保险杠3的第三端尾34设置有第三安装板35,第三安装板35上设置有与第四通孔2161相对应的第五通孔351,保险杠支架1和保险杠3通过第四通孔2161、螺母孔118和第五通孔341依次与翼子板2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三安装板35与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3相互平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保险杠3上的第三端头32设置一个第二安装板33,保险杠3的中部和第三端尾34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安装板31,在保险杠3的第三端尾34设置一个与第一安装板31相互平行的第三安装板35。当保险杠3插入到保险杠支架1和翼子板2之间的凹槽214之后,用螺栓从折耳216的内侧依次穿过第四通孔2161、螺母孔118和第五通孔341,然后通过簧片螺母1181卡住螺栓,使翼子板2的端尾与保险杠支架1和保险杠3连接更加紧密,减少翼子板2与保险杠3之间的缝隙,其组装后的截面图如图13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保险杠支架及车辆的车身结构,通过保险杠支架本体与翼子板向下延伸的翻边相对应,并在保险杠支架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翻边连接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两个用于与保险杠连接的悬臂倒钩,在翼子板的翻边上设置与保险杠支架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在保险杠上设置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与保险杠支架上的悬臂倒钩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连接,使保险杠支架和翼子板之间装配紧密,然后通过悬臂倒钩和第三通孔固定连接,使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之间装配紧密,减少翼子板与保险杠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的缝隙,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