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系统的轮毂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46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ABS系统的轮毂单元。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现有的轮毂为了与轴类零件方便连接,通过在轮毂与轴类零件之间还需要借助额外的紧固件进行连接。

但是,现有的紧固件为常见的螺栓等,虽然其连接比较牢固,但是,外露的螺栓需要借助额外的零件将其罩住,导致其结构复杂,或者影响其结构紧凑性。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4674293U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后桥半轴密封的单胎全浮式后桥轮毂结构。该后桥轮毂结构,包括轮毂轴管、后轮毂、半轴、轮毂锁片、锁紧螺母、轮毂外油封、轮毂螺母;所述轮毂轴管位于后轮毂的连接端内的一端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半轴穿过锁紧螺母,所述轮毂外油封安装在半轴的外圆周面与锁紧螺母的内孔之间;所述轮毂锁片套装在轮毂轴管上,所述轮毂锁片位于锁紧螺母与第一轴承之间,所述轮毂螺母套装在轮毂轴管上,且与轮毂轴管螺纹配合;所述轮毂螺母位于轮毂锁片与第一轴承之间;所述后轮毂的安装端的内腔与轮毂轴管的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油封装置。

可以看出,采用上述专利的轮毂结构,能够提高油封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

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其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性比较高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ABS系统的轮毂单元,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侧部靠近其端部处具有凸出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沿其周向具有若干贯穿的法兰孔,还包括一连杆,上述连杆内端位于法兰孔处,连杆外端伸出本体,所述连杆内端与法兰盘之间具有连接结构,在上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连杆内端与法兰盘之间能形成周向固连,所述连杆内端还具有凸出的挡肩,上述挡肩抵靠在法兰孔端口处。

本体与轴类零件连接时,在连杆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其连接稳定性。

具体而言,连杆上的挡沿使得连杆能稳定的卡接在法兰盘上,同时,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能使连杆与本体形成稳定的周向固连。也就是说,假如本轮毂单元发生松动时连杆必须相对于本体转动,但是,在上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完全消除了这种可能性,从而条了其连接稳定性。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连杆和法兰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个设置。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还包括呈圆筒状的连接筒,上述连接筒的两端均具有凸出的挡沿,上述连接筒位于法兰孔内且两个挡沿分别抵靠在法兰盘的两侧处。

连接筒能避免连杆与法兰盘直接接触,即使连接筒磨损后,可以对其单独更换,有效的降低了其使用成本以及延长了整个轮毂单元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的连接筒为橡胶材料。

柔性的连接筒便于连杆与轴类零件连接。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的挡沿与连接筒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连接筒端口处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的过渡部为连接筒端口处的倒角。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的过渡部为连接筒端口处的圆角。

过渡部的设置能使连杆顺畅的插入连接筒内。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连杆侧部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上述的连接结构为若干条沿连杆轴向设在的凸条,上述凸条周向均布在连接部处。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连杆侧部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上述连接结构为呈螺旋形凸出于连接部处的凸条。

凸出的连接部上具有凸出的凸条,通过凸条增加与连接筒之间的摩擦力,最终保证连杆与法兰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当然,无论是多个直条形凸条还是一根螺旋形的凸条都能使连杆与法兰盘形成稳定连接。相对于直条形凸条而言,螺旋形的凸条其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的连接部与连杆为分体式结构,上述连接部呈圆筒状且套在连杆外侧。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连接部与连杆通过胶水相固连。

在上述的ABS系统的轮毂单元中,所述连接部与连杆通过焊接相固连。

分体式结构的连接部与连杆加工制造简便,降低了整个轮毂单元的加工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ABS系统的轮毂单元由于只包括本体和连杆,因此,其结构比较简单。

同时,连接部以及连接部上的凸条能提高连杆与法兰盘的连接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另外,由于ABS系统本身结构比较复杂,本轮毂单元结构简单,提高了整个ABS系统的结构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ABS系统的轮毂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a、法兰盘;2、连杆;2a、挡肩;3、连接筒;3a、挡沿;3b、过渡部;4、连接部;4a、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ABS系统的轮毂单元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侧部靠近其端部处具有凸出的法兰盘1a,所述法兰盘1a上沿其周向具有若干贯穿的法兰孔,还包括一连杆2,上述连杆2内端位于法兰孔处,连杆2外端伸出本体1,所述连杆2内端与法兰盘1a之间具有连接结构,在上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连杆2内端与法兰盘1a之间能形成周向固连,所述连杆2内端还具有凸出的挡肩2a,上述挡肩2a抵靠在法兰孔端口处。

还包括呈圆筒状的连接筒3,上述连接筒3的两端均具有凸出的挡沿3a,上述连接筒3位于法兰孔内且两个挡沿3a分别抵靠在法兰盘1a的两侧处。

所述的连接筒3为橡胶材料。

所述的挡沿3a与连接筒3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连接筒3端口处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3b。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部3b为连接筒3端口处的倒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过渡部3b为连接筒3端口处的圆角也是可行的。

所述连杆2侧部具有凸出的连接部4,上述的连接结构为若干条沿连杆2轴向设在的凸条4b,上述凸条4b周向均布在连接部4处。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所述连杆2侧部具有凸出的连接部4,上述连接结构为呈螺旋形凸出于连接部4处的凸条。

所述的连接部4与连杆2为分体式结构,上述连接部4呈圆筒状且套在连杆2外侧。

所述连接部4与连杆2通过胶水相固连。根据实际情况,所述连接部4与连杆2通过焊接相固连也是可行的。

本体与轴类零件连接时,在连杆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其连接稳定性。

具体而言,连杆上的挡沿使得连杆能稳定的卡接在法兰盘上,同时,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能使连杆与本体形成稳定的周向固连。也就是说,假如本轮毂单元发生松动时连杆必须相对于本体转动,但是,在上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完全消除了这种可能性,从而条了其连接稳定性。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连杆和法兰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个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