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轿厢内地毯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186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轿厢内地毯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轿厢内地毯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轿厢内地毯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毯通常覆在车辆内钣金地板上,要求地毯不仅能增加汽车的豪华感和舒适感,还要具有优良的阻燃、抗污、隔音、隔热等性能和与车辆内钣金地板的高度贴合性能,以给驾驶者及乘客一个静音的舒适环境;现在市场上的地毯,为了达到隔音、隔热及与车辆内钣金地板的高度贴合性能通常较重,不利于减轻汽车重量,降低汽车自身损耗;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汽车轿厢内地毯及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轿厢内地毯及汽车,通过具有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所述前排座位地毯分区、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和所述后排座位地毯分区的所述地毯本体,以及各分区下对应设置的各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轿厢内地毯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轿厢内地毯,包括设置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XPE层、定型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粘合于所述定型胶层上的针刺地毯布或簇绒地毯布其中之一。

进一步,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前脚踏地毯分区;位于该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依次设置有EPP层和位于该EPP层下的第一直立棉层;所述EPP层和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均与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一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

进一步,所述地毯本体上还设有前排座位地毯分区;位于该前排座位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前排座位位置对应铺设。

进一步,所述地毯本体上还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该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三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进一步,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后排座位地毯分区;位于该后排座位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四直立棉层;所述第四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后排座位位置对应铺设。

进一步,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10-30mm。

进一步,所述地毯本体一体模压制成。

进一步,所述XPE层厚度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设置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所述无纺布层、所述XPE层、所述定型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粘合于所述定型胶层上的所述针刺地毯布或所述簇绒地毯布其中之一的设计;所述无纺布层与车辆内钣金地板间摩擦力较大,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毯与车辆内钣金地板更好的贴合,不易滑动;所述针刺地毯布或所述簇绒地毯布在增加司机和乘客驾车或乘车时的舒适度的同时,不掉毛、不掉色还具有防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各层材料均较轻,使各层材料组成的地毯本体在具有优良的隔音、隔热效果的同时,单位面积重量仍轻于市场上现有地毯的50%以上,有效减轻了汽车自重,降低汽车自身损耗;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材料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依次设置有所述EPP层和位于所述EPP层下的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EPP层和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均与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一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的设计;所述EPP层和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部位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且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具有高回弹、高抗压和隔音的性能,有效阻隔踩踏时产生的声音和车体外部声音,即使驾驶员踩油门或刹车、坐在副驾驶的乘客用力踩踏地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毯都可以迅速回弹,给踩踏人的脚提供缓冲,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隔离声音,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或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上还设有所述前排座位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前排座位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前排座位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二直立棉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前排座位位置对应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有效阻隔车体外部声音,且前排座椅发生晃动时也不会产生声音,为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人员提高驶员的驾驶体验或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

4、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上还设有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三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后脚踏部位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且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具有高回弹、高抗压和隔音的性能,有效阻隔踩踏时产生的声音和车体外部声音,即使坐在后排的乘客用力踩踏地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毯都可以迅速回弹,给踩踏人的脚提供缓冲,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隔离声音,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

5、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所述后排座位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排座位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四直立棉层;所述第四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后排座位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四直立棉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后排座位位置对应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有效阻隔车体外部声音,且后排座椅发生晃动时也不会产生声音,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

6、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一体模压制成的设计,结构牢固、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的主视图(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地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轿厢内地毯,包括设置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地毯本体1,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101、XPE层102、定型胶层103;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粘合于所述定型胶层上的针刺地毯布104。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胶层上覆所述针刺地毯布,当然也可以选择所述定型胶层上覆所述簇绒地毯布;所述针刺地毯布是采用涤纶或丙纶短纤维,经过梳棉再铺排成网状,让不同的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缠结固着使织物规格化,再经过针刺等工艺针刺成型的坯布;所述簇绒地毯布又叫机械簇绒地毯布是在化学纤维织物底布上用排针机械栽绒,形成圈绒或割绒毯面的机制地毯布;所述针刺地毯布或所述簇绒地毯布均具有不掉毛、不掉色和防滑的特点,可增加司机或乘客驾车或乘车时的舒适度,增加驾车或乘车体验。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前脚踏地毯分区201;位于该前脚踏地毯分区201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依次设置有EPP层105和位于该EPP层105下的第一直立棉层106;所述EPP 层和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均与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一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本实施例中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为汽车轿厢内主、副驾驶前方的位置,在汽车轿厢底盘上为凹陷的;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为当本实用新型铺设于汽车轿厢内时,所述地毯本体上汽车前排主、副驾驶座位前方的位置,即坐主、副驾驶位置的人的脚的活动区域;所述前脚踏分区的形状根据不同汽车型号确定,具体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位置的凹陷的形状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上还设有前排座位地毯分区202;位于该前排座位地毯分区202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直立棉层107;所述第二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前排座位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二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本实施例中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前排座位位置为汽车轿厢内主、副驾驶位置下方的位置,在汽车轿厢底盘上为凹陷的;所述前排座位地毯分区为当本实用新型铺设于汽车轿厢内时,所述地毯本体上主、副驾驶座位下方对应的位置;所述前排座位地毯分区的形状根据不同汽车型号确定,具体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汽车轿厢底盘上前排座位位置对应的凹陷的形状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上还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203;位于该后脚踏地毯分区203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三直立棉层108,所述第三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三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本实施例中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位置为汽车轿厢内后排座位前方的位置,在汽车轿厢底盘上为凹陷的;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为当本实用新型铺设于汽车轿厢内时,所述地毯本体上汽车后排座位前方的位置,即坐后排座位的人的脚的活动区域;所述后脚踏分区的形状根据不同汽车型号确定,具体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汽车轿厢底盘后脚踏位置的凹陷的形状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后排座位地毯分区204;位于该后排座位地毯分区204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四直立棉层109;所述第四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后排座位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四直立棉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本实施例中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后排座位位置为汽车轿厢内后排座位位置下方的位置,在汽车轿厢底盘上为凹陷的;所述后排座位地毯分区为当本实用新型铺设于汽车轿厢内时,所述地毯本体上后排座位下方对应的位置;所述后排座位地毯分区的形状根据不同汽车型号确定,具体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汽车轿厢底盘上前排座位位置对应的凹陷的形状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10-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10mm。本实施选择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相同,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厚度范围内任意设置所述第一直立棉层的厚度、所述第二直立棉层的厚度、所述第三直立棉层的厚度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一体模压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一体模压制成的设计,形成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厚度为10-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选择所述XPE层厚度为1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为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5立方米——3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本实施例其中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3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型胶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热塑性丙烯酸酯胶粘剂其中之一,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热塑性丙烯酸酯胶粘剂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轿厢内地毯的制作方法为:根据汽车轿厢内第一脚踏部位的形状和尺寸剪裁出与汽车第一脚踏部位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和所述EPP层;根据汽车轿厢内后排脚踏部位的形状和尺寸剪裁出与汽车后排脚踏部位相匹配的所述后排直立棉层;将所述第一直立棉层和所述后排直立棉层涂抹环保胶后分别放置于压制模具的底模对应的位置上,再按次序覆上所述地毯本体的各层,将盛有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后排直立棉层、所述无纺布层、所述XPE层、所述定型胶层和所述针刺地毯布的底模防止在烘箱中180°加热1min后,在所述底模上覆上模进行冷压,待冷却成型后取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其轿厢内地毯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该汽车轿厢内地毯较市场上的其他地毯轻70%以上,减小了汽车自身质量,有利于提高车速,减少汽车运行时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轿厢内地毯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10-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20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厚度为10-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选择所述XPE层厚度为2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为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5立方米——3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本实施例其中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1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其汽车轿厢内地毯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该汽车轿厢内地毯较市场上的其他地毯轻60%以上,减小了汽车自身质量,有利于提高车速,减少汽车运行时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轿厢内地毯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10-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的厚度均为30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厚度为10-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选择所述XPE层厚度为3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为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5立方米——3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本实施例其中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5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轿厢内地毯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该汽车轿厢内地毯较市场上的其他地毯轻50%以上,减小了汽车自身质量,有利于提高车速,减少汽车运行时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

不同厚度的所述XPE层和所述直立棉层,以及所述XPE层中XPE的不同发泡程度占市场上现有汽车轿厢内地毯的质量的百分比:

从表中可知,所述XPE层的厚度越小,所述第一直立棉层、所述第二直立棉层、所述第三直立棉层和所述第四直立棉层直立棉层的厚度越小,组成的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的质量较现在市场上的汽车轿厢内地毯的质量越小。

从上表中可知选择的聚乙烯电子交联发泡至XPE的发泡程度越大,组成的所述汽车轿厢内地毯的质量较现在市场上的汽车轿厢内地毯的质量越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