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723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视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视显示装置主要由显示器与反射组件构成,位于车辆内部邻近前挡风玻璃的位置,显示器用于产生显示画面并输出包含有实体画信息的可见光,可见光通过反射组件的反射,投射到车辆的前方形成驾驶员可以直视的虚像,以便于驾驶者平视前方,不需要低头,即可获得需要的信息,从而增加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反射组件包括用于对光线进行反射的凹面反射镜、对凹面反射镜起支撑作用并将其安放在仪表台上的底座,通过翻转凹面反射镜就可以调整可视虚像的位置。由于汽车驾驶员的身高不一致,且即便是同一个驾驶员,其坐姿改变时也会影响视线的角度,此时,就需要通过调整凹面反射镜的倾斜角度来改变驾驶员可视虚像的高低来适应驾驶员视线角度的调整,现有技术中需要驾驶员需要身体前倾并通过手与底座/凹面反射镜直接接触进行调整,此种状态下的调整在驾驶员恢复正常坐姿后,可视虚像的高度依旧无法满足驾驶员直视可视虚像,且如果在行车过程中需要调整凹面反射镜,人手的直接接触调节会带来安全性隐患,操作麻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凹面反射镜需要人手直接接触才能调节角度,操作麻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及由凹面反射镜、底座和用于将凹面反射镜与底座连接的连接件组成的反射组件,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件转动的凹槽;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转轴,及用于转动所述转轴的转动机构;所述连接件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齿轮、MCU控制芯片、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的电机、与电机相连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检测单元。

所述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角度检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三齿轮、与MCU控制芯片连接的角度传感器及与角度传感器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所述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行显示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并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所述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用于固定所述反射组件的底盘。

所述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平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面反射镜通过转动机构实现无需驾驶员手接触的倾斜度的调整,使得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视线的高低和坐姿来相应调整可视虚像的位置,避免了驾驶员身体前倾并通过手与底座/凹面反射镜直接接触进行调整时可视虚像在驾驶员恢复正常坐姿后依旧无法满足驾驶员直视的现象,也避免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直接用手接触调整凹面反射镜倾斜度时造成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5是正常状态下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驾驶员手触调节凹面反射镜倾斜度状态下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主要应用于汽车上,如图1-图4所示,包括:显示器和反射组件1,显示器可以安装在靠近后视镜、遮阳挡、挡风玻璃、仪表台等的位置,可以在反射组件1下方加设底盘2将反射组件1固定在仪表台上,底盘2可以为吸盘等可以拆卸从而变换反射组件1安装位置的装置。所述反射组件1包括凹面反射镜、底座4和用于将凹面反射镜3与底座4连接的连接件5,连接件5的一端与凹面反射镜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5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转轴6,及用于转动所述转轴6的转动机构7。所述底座4上设置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位于所述底座4的中间,所述转轴6穿过所述第一凹槽41,即所述转轴6有一部分暴露在所述底座4外从而方便所述连接件5与其连接,并为所述连接件5的前后转动提供空间,且所述连接件5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41的高度。所述连接件5在所述第一凹槽41内的前后转动带动所述凹面反射镜3前后转动,从而实现可视虚像位置的调整。

较佳的,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转轴6可以为一体化连接,当所述转轴6转动时,所述连接件5随其转动;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转轴6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6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1内的部分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5插入的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连接件5的宽度,所述开口凹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件5的宽度,且在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开口凹槽的结合处设置一垫圈,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件5在所述开口凹槽内的晃动,从而更好的实现所述连接件5随所述转轴6的转动。

较佳的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只能由驾驶员对所述转动机构7的控制来实现凹面反射镜3的倾斜度调节。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6上的第一齿轮73、MCU控制芯片71、与所述MCU控制芯片71连接的电机72、与所述电机72相连并与所述第一齿轮73啮合的第二齿轮74。所述第一齿轮73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转轴6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7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在所述转轴6上后与所述转轴6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即所述第一齿轮73与所述转轴6的配合使得在所述第一齿轮73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转轴6与其同时转动,且所述第一齿轮73与所述转轴6的转动角度及方向均相等。所述MCU控制芯片71接收外界控制信号后,控制电机72进行相应方向及角度的转动,电机72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74同时产生同方向同角度的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齿轮74啮合的第一齿轮73的转动,实现对凹面反射镜3倾斜度的相应调整。

所述凹面反射镜3通过所述转动机构7实现无需驾驶员手接触的倾斜度的调整,使得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视线的高低和坐姿来相应调整可视虚像的位置,避免了驾驶员身体前倾并通过手与底座4或凹面反射镜3直接接触进行调整时可视虚像在驾驶员恢复正常坐姿后依旧无法满足驾驶员直视的现象,也避免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直接用手接触调整凹面反射镜3倾斜度时造成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MCU控制芯片71进行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为电机72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72的转动角度及转动方向。较佳的,所述控制装置为一遥控器,并与所述MCU控制芯片71进行无线连接,为所述MCU控制芯片71发送无线信号。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前转增按键及后转增按键,驾驶员每按一下前转增按键,所述凹面反射镜3即朝向驾驶员倾斜,且倾斜角度逐渐增大;驾驶员每按一下后转增按键,所述凹面反射镜3即朝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为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在智能手机上集成用于对所述凹面反射镜3的倾斜度进行调节的应用软件。

所述控制装置也可以通过线路与所述MCU控制芯片71进行电连接,实现控制信号的有线传输。

较佳的实施例二,如图5-图6所示,所述凹面反射镜3依旧可以在非行驶时通过驾驶员用手接触后进行倾斜度调节。所述第一齿轮7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齿轮73通过第二通孔穿设在所述转轴6上,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6的直径。所述转轴6上设置有离合组件8,离合组件8与所述第一齿轮73连接,所述离合组件8用于将第一齿轮73与转轴6相分离。当驾驶员使用手直接接触来掰动凹面反射镜3时,所述转轴6受到非正常的较大外力,所述离合组件8将所述第一齿轮73与所述转轴6分离,使得转轴6在外力下转动时无法带动第一齿轮73转动,从而避免与第一齿轮73相啮合的第二齿轮74的转动,保护第一齿轮73及第二齿轮74构成的传动链不受破坏,也保护电机72不受外力的破坏。

所述底座4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轴6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检测单元9。所述角度检测单元9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6上的第三齿轮91、与所述MCU控制芯片71连接的角度传感器92、以及与所述角度传感器92连接的第四齿轮93,所述第三齿轮91与所述第四齿轮93相啮合。所述转轴6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三齿轮91与所述第四齿轮93构成的传动链的传动,所述角度传感器92与所述第四齿轮93连接,因此可以感应到所述第四齿轮93的转动方向及转动角度,从而获取到所述凹面反射镜3的倾斜方向及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MCU控制芯片71连接,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底座4外,并用于对所述转轴6的转动角度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及由凹面反射镜、底座和用于将凹面反射镜与底座连接的连接件组成的反射组件,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件转动的凹槽;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转轴,及用于转动所述转轴的转动机构;所述连接件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而转动。通过遥控转动机构实现无需驾驶员手接触的凹面反射镜的倾斜度调整,使得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视线的高低和坐姿来相应调整可视虚像的位置,避免了驾驶员身体前倾并通过手与底座/凹面反射镜直接接触进行调整时可视虚像在驾驶员恢复正常坐姿后依旧无法满足驾驶员直视的现象,也避免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直接用手接触调整凹面反射镜倾斜度时造成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