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7564阅读:3835来源:国知局
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车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卸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卸车的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自卸车本身的结构特点,在进行货物卸载的过程中会由于装载货物的不均造成受力失衡而发生侧翻。传统的自卸车需要操作工人进行手工操作,无法对举升过程中发生的侧倾现象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导致车辆发生侧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用于改善手动操纵系统无法及时应对自卸车在举升过程中发生侧翻的问题,降低自卸车侧翻造成的车辆损毁及人员受伤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器和倾角传感器,执行机构通过控制器与倾角传感器连接;

其中,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自卸车车厢举升过程中车厢的倾斜状态,控制器用于接收倾角传感器的信号并反馈至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用于改变车厢举升或者下降的状态。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执行机构安装于自卸车气控系统管路或液压油路上,用于控制液压油缸中液压油的回流。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倾角传感器安装于自卸车车架上。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控系统还包括气控分配阀和控制气阀,气控分配阀通过举升气路管道和下降气路管道与控制气阀连接,控制气阀通过助力器与液压油泵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泵和/或气控分配阀与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路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执行机构与控制气阀之间的举升气路管道上还安装有限位阀。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控分配阀还通过慢降气路管道与慢降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还包括储气筒,所述储气筒通过气路管道分别与控制气阀和慢降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液压油泵为齿轮泵。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电源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执行机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自卸车举升过程中将要发生侧翻情况时及时调整举升状态,下降车厢,降低重心,避免车厢继续举升发生的侧翻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合理的结构控制实现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经济实用性高的效果,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液压油箱;2、液压油泵;3、气控分配阀;4、液压油缸;5、限位阀;6、控制气阀;7、慢降控制阀;8、执行机构;9、控制器;10、倾角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包括执行机构8、控制器9和倾角传感器10,执行机构8通过控制器9与倾角传感器10连接;

其中,倾角传感器10用于检测自卸车车厢举升过程中车厢的倾斜状态,控制器9用于接收倾角传感器10的信号并反馈至执行机构8,执行机构8用于改变车厢举升或者下降的状态。所述倾角传感器10安装于自卸车车架上。

实施例2: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其中气控系统中的气路管道包括举升气路管道和下降气路管道,执行机构8为电磁阀,安装于举升气路管道和下降气路管道上,通过改变气控系统中的举升气路管道和下降气路管道来实现控制液压油缸4的举升和下降。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3: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其中所述执行机构8为电磁阀,电磁阀安装于自卸车中的液压油路上,通过液压油路的切换实现液压油缸4中液压油的供给与回流,从而改变液压油缸4的举升与下降。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4: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其中所述气控系统还包括气控分配阀3和控制气阀6,气控分配阀3通过举升气路管道和下降气路管道与控制气阀6连接,控制气阀6通过助力器与液压油泵2连接。所述液压油泵2分别通过液压管道与液压油箱1和气控分配阀3连接,气控分配阀3通过液压管道与液压油缸4连接。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5:一种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其中所述执行机构8与控制气阀6之间的举升气路管道上还安装有限位阀5。所述气控分配阀3还通过慢降气路管道与慢降控制阀7连接。所述自卸车自动防侧翻装置还包括储气筒,所述储气筒通过气路管道分别与控制气阀6和慢降控制阀7连接。所述液压油泵2为齿轮泵。所述控制器9包括单片机、电源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执行机构8连接。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鉴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控制器9处理来自倾角传感器10的检测信号,并将该处理信号反馈至与之连接的执行机构8来实现气控系统或者液压系统中的举升与下降管路切换,从而控制自卸车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缸4中液压油的供给与回流,实现举升过程中自卸车车厢降低重心防止侧翻。

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液压油泵2和液压油缸4,液压油泵2通过液压管路分别与液压油箱1和液压油缸4连接,液压油泵2通过做功实现液压油箱1中的液压油通过管路进入到液压油缸4中,液压油缸4受到液压管路中液压油的压力从而实现车厢的举升作业。当液压油缸4中的液压油开始回流时,车厢会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而逐渐下降,回复至举升前的状态。执行机构8的作用在于切换液压油路供给液压油缸4的状态,通过举升过程中执行机构8的动作实现液压油缸4中液压油的回流实现自卸车车厢防侧翻功能。

在自卸车中,液压系统的控制采用气控系统控制,即在液压油泵2与液压油缸4之间的液压管路上安装有气控分配阀3,气控分配阀3中气路的切换即可实现液压油缸4的举升与下降。

所述气路控制系统包括如下部件,分别为气控分配阀3、限位阀5、控制气阀6和慢降控制阀7,其中气控分配阀3上包括用于接入和输出液压管路的接口、包括用于举升的气路管道接口TIP、用于下降的气路接口LOW、用于慢降的气路接口,其中用于举升的气路管道接口TIP通过气路管道和限位阀5连接后接于控制气阀6上,用于下降的气路接口LOW通过气路管道接于控制气阀6上。

所述控制气阀6包括用于连接举升气路的接口TIP、用于连接下降气路的接口LOW和用于连接助力器的接口PTO,其中,用于连接助力器的接口PTO通过管道与助力器连接,助力器通过传动轴与液压油泵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气阀6和慢降控制阀7是通过储气筒来提供动力来源的,其中慢降控制阀7通过气路管道与气控分配阀3上的用于慢降的气路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厢倾斜程度的倾角传感器10,用于执行动作的执行机构8,倾角传感器10经过通信电缆、控制器9与执行机构8连接。控制器9和执行机构8均与汽车自身系统的24V电源连接。执行机构8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中选用电磁阀为执行机构8,分别接于气控分配阀3与控制气阀6之间的气路管道上,用以实现举升过程和车厢下降过程的气路状态转换。

正常状态下,操作人员通过自卸车上的控制系统操纵控制气阀6,实现通过气控分配阀3的举升气路和助力器带动传动轴驱动液压油泵2工作,液压油泵2从液压油箱1中吸入液压油并通过液压管路传递至液压油缸4,从而使得液压油缸4实现对车厢的顶升。

倾角传感器10用于感应自卸车车厢在举升过程中向车身侧方向的倾斜角度。控制器9接收到倾角传感器10的传递过来的信号后与内部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倾角传感器10传递回来的信号值小于控制器9内部设定的数值,则控制器9不向执行机构8传递动作信号。如果在举升过程中倾角传感器10传递至控制器9内的信号大于设定的数值,则控制器9会将该信号进行处理后反馈至执行机构8,执行机构8动作切断举升气路并转接至下降气路,通过下降气路使得液压油缸4缓慢下降,液压油缸4的下降带动自卸车整体重心的下降,从而避免自卸车侧翻的危险。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9包括用于处理与比较信号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采用单片机,如工业控制中常用的51系列单片机、ARM系列单片机等,该类型单片机自身具有存储数据的单元,能够设定相应数值并根据数值进行比对判断。如附图2所示,采用的为STM32单片机。上述各装置的供电电源均采用车载24V电路供电。单片机接收到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后经过处理,将处理后的反馈信号经过执行电路传递至执行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执行机构为执行机构8构成的电磁阀组。

以气控系统为例,在车厢举升过程中倾角传感器10检测并反馈回控制器9的倾斜角度信号接近设定的临界值时,控制器9接收并比较该信号与内置的临界数值,并将该信号处理后经继电器控制电路传递至执行机构8。执行机构8采用电磁阀,电磁阀接收到该电信号后线圈得电执行开启与闭合动作,关闭气控分配阀3的举升气路,打开气控分配阀3的下降气路。关闭气控分配阀3的举升气路后,举升气路中的剩余压缩气体经过执行机构8排出。转接到气控分配阀3的下降气路后,气路中的气体经过下降气路管道进入到控制气阀6中,控制气阀6断开取力器与液压油泵2的连接,液压油泵2和液压油缸4中的液压油通过气控分配阀3回到液压油箱1。液压油缸4因为液压油的回流使得油缸内的压力减小,车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缓下降,自卸车整体重心降低,防止侧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