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和包括其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499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和包括其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和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目前,为方便乘客放置随身物品,通常都会在汽车上设置各式收纳槽。然而目前的收纳槽都是通过注塑形式与其他部件一体成型,例如汽车座椅上与汽车座椅的旁侧板一体成型的手机槽。这种注塑形式的收纳槽不仅手感差,还容易划伤手机、眼镜等物品,若有细小的物体掉落进入,也不易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汽车的收纳槽,当有细小物体掉落收纳槽时不易清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包括:

连接桩,设置于汽车车厢内部;

槽体;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桩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槽体;

内衬,设置于所述槽体内部,与所述槽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上述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中:

所述内衬,采用硅胶材料制备得到。

可选地,上述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中:

所述内衬,其内表面上延水平方向成型有多条凸起线。

可选地,上述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所述连接桩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三连接座,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槽体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处,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槽体外表面的第二位置处,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三连接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中,还包括:

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槽体外表面的第三位置处。

可选地,上述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中:

所述槽体,其开口处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弧形凸缘,所述弧形凸缘的圆心位于所述槽体上方;

所述内衬,其外表面靠近其开口处成型有凸筋,当所述内衬处于所述槽体内部时,所述凸筋的下表面与所述弧形凸缘接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旁侧板和上述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其中:

所述旁侧板,包括上平面和侧平面,所述上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收纳装置,其连接桩设置于所述侧平面的内侧,其槽体的开口端与所述上平面的所述第一开口重合。

可选地,上述汽车座椅中:

所述旁侧板,其上平面上的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向下延伸,与所述收纳装置内衬的凸筋的上表面接触。

可选地,上述汽车座椅中,还包括座椅骨架和支撑件;

所述槽体,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

可选地,上述汽车座椅中,还包括充电插座,其中:

所述旁侧板,其上平面还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充电插座,其充电插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和包括其的汽车座椅,其中收纳装置包括连接桩、连接件、槽体和内衬,内衬与槽体可拆卸连接,而槽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连接桩固定后使槽体固定于汽车车厢内。上述装置中,由于槽体和内衬可拆卸连接,当有细小的物体掉落进内衬时,可将内衬拆卸下来倾倒掉落进内衬的物体,便于保持槽体内部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旁侧板和收纳装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旁侧板和收纳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旁侧板和收纳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旁侧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桩1、槽体3、内衬2和连接件4。其中,连接桩1设置于汽车车厢内部,槽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所述连接桩1固定连接以将槽体3固定于汽车车厢内部,所述槽体3可设置成任意形状的,例如圆柱形、长方体、多面体等。在槽体3内部还设置有内衬2,内衬2与槽体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包括连接桩1、槽体3、内衬2和连接件4,内衬2与槽体3可拆卸连接,而槽体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连接桩1固定后使槽体3固定于汽车车厢内。上述装置中,由于槽体3和内衬2可拆卸连接,当有细小的物体掉落进内衬2时,可将内衬2拆卸下来倾倒掉落进内衬2的物体,便于保持槽体3内部的清洁。

上述方案中,所述槽体3可采用pp材料制备得到,所述内衬2可由硅胶、橡胶等质地柔软的材料制备得到,质地柔软的材料不易磨损放入收纳装置中的物品。另外,如图2所示,内衬2的内表面上延水平方向成型有多条凸起线21,当用户取出内衬2进行清洗时,凸起线21可增加手指与内衬2之间的摩擦力,可方便用户将内衬2从槽体3中取出。

为了将槽体3稳定地固定于汽车车厢内,所述连接件4可包括多个连接块,相应地,连接桩1也可包括多个连接座,连接块和连接座的数量依据槽体3的形状和槽体3的设置位置确定。例如,如图2所示,槽体3的形状采用长方体,并将槽体3固定于汽车车门门内板5的平面区域处,当把长方体槽体3固定于门内板5上时,长方体槽体3的一个面紧贴门内板5,若以长方体槽体3紧贴门内板5的一面为正面,则可在长方体槽体3的两个侧面以及下底面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块41、第二连接块42和第三连接块43,相应地,在门内板5上相应的位置设置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第三连接座13,当长方体槽体3紧贴门内板5时,第一连接块41可与第一连接座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42可与第二连接座1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43可与和第三连接座13固定连接,具体地,可在第一连接块41、第二连接块42和第三连接块43中分别设置通孔,在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第三连接座13上分别设置与通孔匹配的带有内螺纹的凹槽,如此可通过螺丝将长方体槽体3固定于门内板5上。上述方案中,选取槽体3的外表面的三个位置分别设置连接块,可将槽体3稳固地固定于汽车车厢内。再例如,如图3所示选用圆柱体形的槽体3,圆柱体槽体3的外表面上延圆柱体径向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1和第二连接块42,在圆柱体槽体3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块43,在门内板5上相应的位置设置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第三连接座13,当圆柱体槽体3紧贴门内板5时,第一连接块41可与第一连接座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42可与第二连接座1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43可与和第三连接座13固定连接,以此固定圆柱体槽体3。另外,如图2或3所示,还可在长方体槽体3紧贴门内板5的一面上设置隔离件31,隔离件31的设置可填补长方体槽体3与门内板5之间的空隙,减少槽体3受力时产生的形变。

槽体3和内衬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内衬2的开口端向外水平延伸出凸缘,挡住槽体3的开口端。再例如,如图4所示,槽体3的开口处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弧形凸缘,且弧形凸缘的圆心位于所述槽体3上方,内衬2外表面靠近其开口处成型有凸筋22,当所述内衬2处于所述槽体3内部时,所述凸筋22的下表面与所述弧形凸缘接触。通过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将内衬2从槽体3内部取出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如图5所示,包括旁侧板102和上述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的收纳装置101,所述旁侧板102是安装在座椅外侧的装饰板,包括上平面和侧平面,所述上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6,收纳装置101的连接桩1设置于所述侧平面的内侧,收纳装置101的槽体3的开口端与所述上平面的所述第一开口6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座椅,将收纳装置101设置于旁侧板102上,且收纳装置101槽体3的开口与旁侧板102的上平面的第一开口6重合,如此当用户坐在汽车座椅上时,可便于用户放置随身物品。且收纳装置101的内衬2与槽体3的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地将内衬2从槽体3中取出进行清洗,内衬2采用柔软的材料制备得到,可有效保护手机、眼镜等物品不被划伤。

收纳装置101槽体3与旁侧板102连接时,也可采用多个连接块和连接座,例如,如图6所示,选用长方体型的槽体3,长方体槽体3的一面紧贴旁侧板102侧平面的内侧,以长方体槽体3紧贴旁侧板102的一面为正面,则在长方体槽体3的两个侧面和下地面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块41、第二连接块42和第三连接块43,相应地,在旁侧板102侧平面内侧相应的位置设置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第三连接座13,当长方体槽体3紧贴侧平面时,第一连接块41可与第一连接座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42可与第二连接座1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43可与和第三连接座13固定连接。

另外,如图6所示,所述槽体3紧贴旁侧板102侧平面的一面上设置有隔离件31,隔离件31的设置可填补槽体3与旁侧板102之间的空隙,避免当旁侧板102受外力作用时向内发生凹陷。且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座椅骨架和支撑件,收纳装置101的槽体3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所述支撑件可采用长方体、圆柱体等任意形状,以上述长方体槽体3为例,上述长方体槽体3的正面紧贴旁侧板102侧平面的内侧,而长方体槽体3的背面通过支撑件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使用可保证座椅内部结构的硬度,保证座椅在使用时不变形。

如图7所示,所述收纳装置101槽体3的开口处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弧形凸缘,且弧形凸缘的圆心位于所述槽体3上方,收纳装置101内衬2的外表面靠近其开口处成型有凸筋22,当所述内衬2处于所述槽体3内部时,所述凸筋22的下表面与所述弧形凸缘接触,而旁侧板102上平面上的所述第一开口6的边缘向下延伸,与所述收纳装置101内衬2的凸筋22的上表面接触,如此,所述内衬2的凸筋22被夹在槽体3的弧形凸缘和旁侧板102第一开口6的边缘之间,依靠槽体3的弧形凸缘和第一开口6的边缘卡住内衬2的凸筋22,避免内衬2处于槽体3中时发生滑动。

如图8所示,所述旁侧板102上平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7,所述充电插座8的充电插口与所述第二开口7的边缘平齐。充电插座8采用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车厢的供电电源连接,用户将手机置于收纳装置101中时,可通过充电插座为手机充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