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和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959发布日期:2019-02-12 21:3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和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和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用风冷电机控制器通过两个风扇对散热片进行强制冷却,两个风扇安装于压铸的风扇罩内,风扇罩又通过压铸的过渡壳体与散热片连接,风扇罩外侧使用两个保护网防止风扇被异物撞击。风扇系统使用的零部件比较多,装配复杂,重量较大,而且散热片在两个风扇中间处形成涡流,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具有改进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所述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片组的两侧,所述壳体内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散热片组之间形成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渐缩型进风道,并且所述散热片组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相对所述进风口而言内凹的凹槽;以及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间隔的风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通过在气流入口部位形成渐缩的风道腔,消除气流死区的同时缩短了冷空气到达电机控制器(示例说明)生热部位的距离,同时通过形成凹槽,消除了多个风扇之间的涡流,提高了气流流速,总体提高了对电机控制器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较宽而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较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为“V”形且包括左侧槽部和右侧槽部,所述风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风扇与所述左侧槽部对应,另外一个所述风扇与所述右侧槽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侧槽部与所述右侧槽部关于所述凹槽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风扇也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中心线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盖板,所述壳体本体包括:一对侧壁和连接在一对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盖板连接在一对所述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底壁相对,所述盖板、一对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合围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矩形框体结构的两端分别敞开以形成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片组的多个所述散热片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的位于所述进口风的一端设置有盖板固定点,所述盖板固定点与所述风机组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侧壁的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侧壁折边,两个所述侧壁折边相对延伸,所述风机组件还与两个所述侧壁折边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壁具有朝向所述风机组件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相对所述底壁倾斜设置,所述延伸壁处的进风道部分构造为所述渐缩型进风道,所述延伸壁上还设置有延伸壁固定点,所述延伸壁固定点与所述风机组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包括散热片组1、壳体2和风机组件3。

如图1所示,壳体2内设置有散热片组1,散热片组1主要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11组成,多个散热片11可以等间距分布,相邻的两个散热片11之间形成了空气流动通道。壳体2上具有进风口25和出风口24,进风口25和出风口24分别位于散热片组1的两侧,从进风口25进入的空气通过散热片11后带走散热片11的热量,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24吹出。

壳体2内在进风口25与散热片组1之间形成有进风道,进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渐缩型进风道4,换言之,进风道可以从头至尾整体形成为渐缩型进风道4,或者进风道的其中一段或间隔的多段构造为渐缩型进风道4。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示例中,进风道的一段可以是渐缩型进风道4。通过设置渐缩型进风道4,在消除气流死区的同时缩短了冷空气到达散热片11的距离,提高了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散热片组1的靠近进风口25的一侧形成有相对进风口25而言内凹的凹槽26,该凹槽26可以通过切削加工。风机组件3安装在壳体2的进风口25处,风机组件3包括:多个沿凹槽26的宽度方向间隔的风扇31。

通过设置相对进风口25内凹的凹槽26,可以有效消除多个风扇31之间的涡流,改善多个风扇31之间的涡流影响,提高了气流流速,进一步改善了散热效果,使得待散热部件如车辆电机控制器能够得到更佳的散热效果。附加地,凹槽26结构的设置还能为风扇31的安装预留一定空间,使得散热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通过在气流入口部位形成渐缩的风道腔,消除气流死区的同时缩短了冷空气到达电机控制器(示例说明)生热部位的距离,同时通过形成凹槽26,消除了多个风扇31之间的涡流,提高了气流流速,总体提高了对电机控制器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凹槽26靠近进风口25的一侧较宽,而远离进风口25的一侧较窄,这样强化了气流流速,削弱涡流影响,提升散热效果。进一步,凹槽26为“V”形且包括左侧槽部261和右侧槽部262,对应地,风扇31可以是两个,其中一个风扇31与左侧槽部261对应,另外一个风扇31则与右侧槽部262对应,这样进一步减弱了多个风扇31之间的涡流影响,气流流速更快,散热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优选地,左侧槽部261与右侧槽部262关于凹槽26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该中心线可以是“V”形结构的中心线,两个风扇31也对称地分布在中心线的左右两侧。这样两侧气流流动方式以及流速趋于一致,涡流效应降至最低,流速提升最快,散热效果最好。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片11中最中间的散热片11距离进风口25(所在平面)的距离最远,进一步,从最中间的散热片11开始,两侧的任意一个散热片11与进风口25的距离与该任意一个散热片11和中间散热片11的距离负相关地变化,也就是说,距离中间散热片11越近,则距离进风口25越远,距离中间散热片11越远,则距离进风口25越近,从而中间的散热片11距离进风口25最远,而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片11距离进风口25的距离最近,这样以中间的散热片11为分界点,每一侧的多个散热片11与进风口25的距离呈线性变化,如从外向内是逐渐减小的,由此形成了对称地“V”形凹槽26结构。

下面对壳体2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包括壳体本体和盖板23,壳体本体包括一对侧壁21和连接在一对侧壁21之间的底壁22,盖板23连接在一对侧壁21之间且与底壁22相对,盖板23、一对侧壁21和底壁22合围成矩形框体结构,该矩形框体结构的两端分别敞开以形成进风口25和出风口24。盖板23的两侧可以延伸形成有盖板折边231,盖板折边231则分别与对应的侧壁21固定,如螺接或焊接。

散热片组1的多个散热片11的邻近出风口24的一端可以是平齐的,优选与出风口24所在平面平齐,这样散热装置100更加规整,紧凑。

下面描述风机组件3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例如,盖板23的位于进风口25的一端设置有盖板固定点232,盖板固定点232与风机组件3固定,如螺接或焊接等,此为一个维度的固定。又如,每个侧壁21的位于进风口25的一端设置有侧壁折边211,两个侧壁折边211相对延伸,风机组件3与两个侧壁折边211固定,其中每一个侧壁折边211与风机组件3进行固定算作一个维度的固定,因此两个侧壁折边211与风机组件3同时固定可作为第二和第三维度的固定,侧壁折边211与风机组件3的风机罩32上的风机罩折边322可以采用多个螺栓固定。再如,底壁22具有朝向风机组件32延伸的延伸壁221,延伸壁221上可以设置有延伸壁固定点212,延伸壁固定点212与风机组件3固定,此为第四维度的固定。

通过四个维度对风机组件3和壳体2进行紧固,固定效果更好,固定力矩更加均匀、对称,减小了风机组件3的风扇罩32以及风扇31的振动和噪声。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上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或三个维度进行固定,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结合图1,延伸壁221相对底壁22是倾斜设置的,延伸壁221处对应的进风道部分可以构造为上述实施例的渐缩型进风道4,当然形成渐缩型进风道4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这里只是示意性地描述了其中一种,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或者暗示。

另外,图1所示的风机组件3包括风扇31和一体冲压形成的风扇罩32(包括冲压形成的过滤网321),同时散热片组1和壳体本体可以通过铝合金一体加工成型,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零部件相比现有技术成本减少,装配效率高。

整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散热片11的结构,减小了原来双风扇31并联引起的涡流,消除了风道死区的同时缩短了冷空气到达电机控制器生热部位的距离,在电机控制器最大功率运行时可以将散热片11降低10℃左右、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可靠性,体积和重量减小约15%、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冲压成形的风扇罩32直接安装于壳体本体,该冲压风扇罩32代替原来的压铸风扇罩32、压铸过渡壳体2和两个保护网,安装便利,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电机控制器的重量和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盖板23增加一个盖板固定点232如压接螺母,用以实现冲压风扇罩32的四维固定,比原来的压铸过渡壳的单侧固定减振效果更好,进而降低了电机控制器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散热装置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