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悬置及具有该发动机悬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935发布日期:2019-02-12 21:35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悬置及具有该发动机悬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悬置及具有该发动机悬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安装在发动机与车身之间,用于改善发动机振动向车身的传递,在某些特定激励频率下发动机悬置振动难以满足预期时,通常会在发动机悬置上加装动力吸振器。

动力吸振器是一种单自由度吸振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动力吸振器的共振,来消耗主振系统的振动能量,减小主振系统的振动大小,改善主振系统的NVH特性。

动力吸振器主要通过质量块、弹性橡胶、底板组成。根据动力吸振器频率计算公式:f=√(k/m)/2π得知,决定动力吸振器性能的设计参数主要为质量块的质量m和弹性橡胶的刚度k。

弹性橡胶存在压缩刚度和剪切刚度两种,压缩刚度的设计和控制较为容易,剪切刚度的设计和控制较为困难,故通常都是将动力吸振器的轴向(橡胶的压缩刚度方向)作为共振设计方向。

现有技术方案中,动力吸振器的轴向大多都于发动机悬置的Z向(也即车辆的高度方向)重合,故主要能改善发动机悬置Z向的振动。当需要解决发动机悬置X向(即车辆的长度方向)的振动问题时,需要设计和控制吸振器弹性橡胶的剪切刚度,对吸振器的设计和生产稳定性控制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及具有该发动机悬置的车辆,该发动机悬置能够较好地吸收发动机悬置X方向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包括主振系统、支架及动力吸振器,所述主振系统及所述动力吸振器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吸振器的周向与车辆的X方向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质量块、弹性橡胶、底板及连接板,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及所述底板沿车辆的X方向依次相连,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弹性橡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所述底板及所述连接板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所述底板及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固定螺栓从所述质量块远离所述弹性橡胶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所述底板及所述连接板后与固定螺母相连,继而将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及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焊接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一体形成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所述底板及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通孔内开设有内螺纹,连接螺栓从所述质量块远离所述弹性橡胶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质量块、所述弹性橡胶及所述底板后通过所述内螺纹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动力吸振器的轴向与车辆的X方向重合,能够利用动力吸振器中弹性橡胶的压缩刚度,在车辆运动时吸收发动机悬置X向的振动,因而不需要再对动力吸振器中弹性橡胶的剪切刚度进行设计与控制。当发动机悬置受特定频率下X向的激励而产生较大振动时,其振动能量通过连接板传递至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轴向固有频率与该激励频率一致,故而引发动力吸振器在发动机悬置X向共振,此共振消耗了发动机悬置X向的振动能量,改善了发动机悬置下振动特性,最终减小了发动机悬置振动向车身的传递。因此,能够较好地吸收发动机悬置X方向的振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及具有该发动机悬置的车辆,该发动机悬置能够较好地吸收发动机悬置X方向的振动。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及图2所示,该发动机悬置包括主振系统10、支架20以及动力吸振器30,主振系统10及动力吸振器30均设置于支架20上,其中动力吸振器30的轴向与车辆的X方向(即车辆的长度方向)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动力吸振器30的轴向与车辆的X方向重合,能够利用动力吸振器30中弹性橡胶32的压缩刚度,在车辆运动时吸收发动机悬置X向的振动,因而不需要再对动力吸振器30中弹性橡胶32的剪切刚度进行设计与控制,因此,能够较好地吸收发动机悬置X方向的振动。

进一步地,动力吸振器30包括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底板33及连接板34,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及底板33沿车辆的X方向依次相连,也即,弹性橡胶32设置于质量块31与底板33之间,底板33远离弹性橡胶32的一侧固定于连接板34上,连接板34固定于支架20上。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底板33及连接板34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底板33及连接板34上均开设有通孔(图未示出),固定螺栓41从质量块31远离弹性橡胶32的一侧依次穿过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底板33及连接板34后与固定螺母42相连,继而将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及底板33固定于连接板34上。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装配,固定螺母42可以直接焊接于连接板34远离底板33的一侧上。

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发动机悬置为铝合金悬置时,连接板34可以一体成型于支架20上,在连接板34的通孔内可以开设有内螺纹,当固定螺栓41穿过质量块31、弹性橡胶32及底板33后直接通过内螺纹固定于连接板34上,以完成动力吸振器30各部件的固定。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动力吸振器30的轴向与车辆的X方向重合,能够利用动力吸振器30中弹性橡胶32的压缩刚度,在车辆运动时吸收发动机悬置X向的振动,因而不需要再对动力吸振器30中弹性橡胶32的剪切刚度进行设计与控制。当发动机悬置受特定频率下X向的激励而产生较大振动时,其振动能量通过连接板34传递至动力吸振器30,动力吸振器30轴向固有频率与该激励频率一致,故而引发动力吸振器30在发动机悬置X向共振,此共振消耗了发动机悬置X向的振动能量,改善了发动机悬置下振动特性,最终减小了发动机悬置振动向车身的传递。因此,能够较好地吸收发动机悬置X方向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