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139发布日期:2019-06-05 22:4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车辆空调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空调系统在吹送热风时,采用PTC等加热装置对气流进行加热。车辆空调系统未设置调节加热装置的温度的设备,当车辆空调系统的出风口堵塞或风机故障时,由于加热装置持续发热,造成加热装置干烧,过高的温度会损坏加热装置,甚至烧毁车辆空调系统的其他部件。

因此,为防止加热装置温度过高,需要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实时检测和监控加热装置的温度,相关技术是将温度感应装置伸入至空调吹风通道内,以通过感知空调内气流温度而间接测量加热装置的温度,该技术中的温度感应装置还用于检测出风口温度。由于温度感应装置没有直接与加热装置接触,温度感应装置测量的气流温度明显低于加热装置的实际温度(相差几十摄氏度),如果风机故障导致无风时,温度感应装置检测的温度会相差的更多,从而温度感应装置无法准确得知加热装置的温度,加热装置过热时对加热装置的降温保护响应较慢,容易导致加热装置过热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准确测量加热单元的温度的车辆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空调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至少一个温度感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加热单元,每个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单元之间,以测量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单元的最高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温度感应装置不通过检测气流温度间接得知加热单元的温度,温度感应装置能更准确测量加热装置的温度,由此可以及时得知加热单元过热,从而能够及时对加热单元实施降温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本体,所述加热本体形成有空调吹风通道,所述多个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空调吹风通道处。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导热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块封堵部分所述空调吹风通道且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单元之间,所述导热块背离气流流动的一侧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加热单元设有多个翅片,所述导热块还与所述翅片连接。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导热管和加热条,所述加热条设置在所述导热管内,所述导热块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单元的导热管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多个所述加热单元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所述加热单元与第二组所述加热单元并联设置,第一组所述加热单元与第二组所述加热单元一一间隔交替设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为一个且连接在相邻的第一组的一个所述加热单元与相邻的第二组的一个所述加热单元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通讯,以根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传递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壳体,所述加热本体与所述控制器间隔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通过线束连接,所述隔热壳体内部在所述隔热壳体的边缘设有线束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线束设置在所述线束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适于对所述加热装置吹送气流,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连接,以控制所述风机的风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能更准确测量加热装置的温度,由此可以及时得知加热单元过热,从而能够及时对加热单元实施降温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空调系统100,加热装置1,加热本体10,空调吹风通道101,加热单元11,第一组加热单元111,第二组加热单元112,翅片113,导热管114,隔热壳体12,线束安装槽121,温度感应装置2,导热块21,温度传感器22,控制器3,线束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10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加热装置1和至少一个温度感应装置2。加热装置1包括多个加热单元11,多个加热单元11间隔设置。气流在车辆空调系统100内吹向车辆空调系统100的出风口的过程中,气流流经加热装置1时,多个加热单元11可以对气流进行加热,气流在被加热后可以从出风口吹向车辆的驾驶舱内,以对驾驶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如图1所示,每个温度感应装置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之间,以测量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的最高温度。由此,在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的一个失效而无法加热,或者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的一个温度过高时,或者两个加热单元11同时温度过高时,温度感应装置2可以及时感知温度较高的加热单元11的温度,从而可以及时对加热单元11进行降温,以保证加热单元11在合适的温度内正常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100,通过将温度传感器2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之间,温度感应装置2不通过检测气流温度间接得知加热单元11的温度,从而温度感应装置2能更准确测量加热装置1的温度,由此可以及时得知加热单元11过热,能够及时通过控制器3自动或人工对加热单元11实施降温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1具有加热本体10(在一些示例中,加热本体10可以为加热片),加热本体10形成有空调吹风通道101,多个加热单元11设置在空调吹风通道101处。由此,当气流流经空调吹风通道101时,多个加热单元11对气流进行加热,以使气流的温度升高至指定温度。更加具体地,加热本体10设置成格栅状,格栅的网孔可以形成空调吹风通道101,多个加热单元11设置在格栅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温度感应装置2包括导热块21和温度传感器22,导热块21封堵部分空调吹风通道101,且导热块21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例如导热块21为铝块、铜块、铁块等金属块),导热块21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之间,从而两个加热单元11发出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至导热块21上,温度传感器22设在导热块21上以测量导热块21的温度。

相对于气流温度,导热块21可以准确地反映与导热块21连接的两个加热单元11的最高温度,从而温度传感器22可以准确反映与导热块21连接的两个加热单元11的最高温度。

如图1所示,导热块21背离气流流动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安装在导热块21上。换言之,温度传感器22位于导热块21朝向车辆空调系统100的出风口的一侧,气流可以从导热块21背离温度传感器22的一侧向导热块21安装温度传感器22的一侧流动。由此,温度相对较低的气流不会直接吹到温度传感器22,防止温度传感器22与气流发生热量交换导致温度传感器22表面温度降低,保证温度传感器22准确地测量加热单元11的温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每个加热单元11均设有多个翅片113,翅片113可以增加加热单元11的加热面积,导热块21还与翅片113连接,由此导热块21与加热单元11的连接面积更大,导热块21与加热单元11固定更牢靠,温度感应装置2的工作更可靠。更加具体地,导热块21还可以由部分翅片113熔融固化后形成,由此,无需再另外准备导热块21,导热块21的制造更方便。

具体地,如图1所示,每个加热单元11包括导热管114和加热条,加热条设置在导热管114内,加热条可以加热,导热块21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的导热管114之间。导热管11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将加热条发出的热量传递至导热块21和气流,提高对气流的加热能力以及温度传感器22对加热条温度的测量准确度。更加具体地,加热条为PTC加热条。

更加具体地,多个导热管114互相平行设置,每个导热管114的多个翅片113分为两组且相对设置在导热管114沿径向相对的两侧,每组翅片113均沿导热管114的长度方向延伸,每组的相邻的两个翅片113之间形成气流通过的间隙,即形成空调吹风通道101。导热管114可以加热条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翅片113,翅片113进一步在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翅片113之间时对气流进行加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加热单元11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加热单元111与第二组加热单元112之间并联设置,每组的多个加热单元11之间串联设置,第一组加热单元111与第二组加热单元112一一间隔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可以分别属于第一组加热单元111以及第二组加热单元112。由此,温度感应装置2可以为一个,温度感应装置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之间时,可以同时对两组加热单元11的工作温度进行测量,从而及时得知至少一组加热单元11出现温度偏高的情况。车辆空调系统100的结构简单。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辆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3,控制器3可以与温度感应装置2通讯,温度感应装置2测量的相邻的两个加热单元11中最高的温度信息可以发送至控制器3,控制器3可以根据温度感应装置2传递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单元11的温度,从而控制器3可以在加热单元11温度过高时及时自动对加热单元11进行降温。由此,车辆空调系统100的工作可靠,更加智能化。

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1包括隔热壳体12,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隔热壳体12为塑料壳体。加热本体10与控制器3间隔设置在隔热壳体12上,由此,隔热壳体12可以防止加热本体10发出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控制器3,防止控制器3温度过高而损坏。

如图1所示,控制器3与温度感应装置2通过线束4连接,温度感应装置2(例如温度传感器22)测量的温度信息通过线束4传递至控制器3。隔热壳体12内部在隔热壳体12的边缘设有线束安装槽121,至少部分线束4设置在线束安装槽121内。由此,隔热壳体12可以对线束安装槽121的线束4进行保护,防止加热本体10发出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线束安装槽121的线束4而烧毁线束4。

更加具体地,由之前内容可知,线束安装槽121内的温度较低,在线束安装槽121内部的线束4部分可以采用普通线材,伸出线束安装槽121并与加热本体10上的温度感应装置2连接的线束4部分由于距离加热本体10较近,温度较高,可以采用耐高温线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3可以采用PID算法控制加热单元11的温度。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控制器3还与加热单元11连接,当控制器3从温度感应装置2得出加热单元11温度过高时,控制器3可以降低电机等部件对加热单元11的加热功率,以降低加热单元11的温度。

在另一些具体的示例中,车辆空调系统100还包括风机,风机适于对加热装置1吹送气流,控制器3与风机连接,当控制器3从温度感应装置2得出加热单元11温度过高时,控制器3可以增大风机的风速,以增强气流对加热单元11的散热效率。

在又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控制器3可以同时与加热单元11、风机和温度感应装置2连接,当控制器3从温度感应装置2得出加热单元11温度过高时,控制器3可以降低电机等部件对加热单元11的加热功率,同时控制器3可以增大风机的风速,以降低加热单元11的温度。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车辆空调系统100,能更准确测量加热装置1的温度,由此可以及时得知加热单元11过热,从而能够及时对加热单元11实施降温保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