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9980发布日期:2021-03-23 10:5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气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大部分安全气囊应用于汽车上,原理是使用化学品爆炸产生气体,已达到保护人的目的。但是大部分中低端汽车不具备后排气囊和膝部气囊,气囊的成本高,不能多次使用。

因此,设计一种碰撞感应简单有效,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可以实施较好的声控触发与碰撞触发和合理利用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排斥反应的安全防撞气囊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可以实现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包括可折叠气囊、碰撞感应装置、电磁排斥装置、电磁开关阀、声控振动反应装置和继电器,

所述可折叠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垫、可折叠气囊柱组和第二气囊垫,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之间设置所述可折叠气囊柱组;

所述碰撞感应装置包括圆形绝缘塑料底板、弹簧、导电圆球、铜材质超薄圆管和圆形绝缘塑料顶板,所述圆形绝缘塑料底板的上表面沿周向的边缘与所述圆形绝缘塑料顶板的下表面沿周向的边缘之间固定若干个所述铜材质超薄圆管,所述圆形绝缘塑料底板的圆心处固定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所述导电圆球;

所述电磁排斥装置包括底部外壳、电磁线圈、磁芯、顶部外壳和超薄永磁铁片,所述底部外壳上设置所述电磁线圈,所述底部外壳上相对于所述电磁线圈内设置所述磁芯,所述底部外壳上设置有顶部外壳,所述顶部外壳的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矩阵排列的超薄永磁铁片;

所述碰撞感应装置与所述声控振动反应装置并联后与所述继电器组成一个串联电路,所述电磁开关阀与所述电磁线圈串联后与所述继电器组成另一个串联电路。

较佳地,所述可折叠气囊柱组由若干个可折叠气囊柱组成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与第三圆环构成。

较佳地,所述可折叠气囊柱为垂直设计的柱状气泡柱,按照从外往内排列时,由高到底再到高排列组成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与第三圆环。

较佳地,所述磁芯设置在第三圆环之内,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之间。

较佳地,所述可折叠气囊连接有用于供气的存储压缩气体瓶,所述存储压缩气体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所述电磁开关阀。

较佳地,所述铜材质超薄圆管与所述导电圆球一个与对应电路的正极连接,另一个与对应电路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安全防撞气囊装置,设置的弹簧附着的底部是一个圆形绝缘塑料底板,并在弹簧的顶部设计有一个导电圆球负重,在弹簧的外围包围可导电的铜材质超薄圆管;在电路中,铜材质超薄圆管和弹簧分别连接电导线,将碰撞感应装置垂直与地表,通过改变弹簧的摆动幅度刚性以及负重的导电圆球的重量,调整使碰撞感应装置在相对40km/h的速度以上出现急停时,可导致导电圆球与铜材质超薄圆管组成的铜面接触通电,其电路连接主电路继电器作为主电路电源开关,此时主电路通电,主电路中的电磁开关阀通电后,与电磁开关阀连接的存储压缩气体瓶迅速往可折叠气囊内充气,实现安全防撞,实施较好的碰撞出发,碰撞感应简单有效;通过设置声控振动反应装置与碰撞感应装置并联设置,声控振动反应装置的触发设定在140db,例如在事故时惊吓大叫,可以实现人为发声触发;实现较好的声控触发与碰撞触发。

2、该安全防撞气囊装置,通过设置电磁排斥装置,其中的电磁排斥装置包括底部外壳、电磁线圈、磁芯、顶部外壳和超薄永磁铁片,主电路通电时,电流通过电磁线圈,这时磁芯与超薄永磁铁片接触面发生同级排斥反应,这样顶部外壳和超薄永磁铁片,将会在排斥力的作用下与底部外壳、电磁线圈、磁芯弹开,合理利用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排斥反应,提供比可折叠气囊柱组更强的减震支撑。

3、该安全防撞气囊装置,通过设置可折叠气囊,其中的可折叠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垫、可折叠气囊柱组和第二气囊垫,第一气囊垫与第二气囊垫之间设置可折叠气囊柱组,当触发完毕后,可以放气折叠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可折叠气囊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可折叠气囊柱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碰撞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电磁排斥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电磁排斥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电磁排斥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可折叠气囊;11-第一气囊垫;12-可折叠气囊柱组;121-第一圆环;122-第二圆环;123-第三圆环;13-第二气囊垫;2-碰撞感应装置;21-圆形绝缘塑料底板;22-弹簧;23-导电圆球;24-铜材质超薄圆管;25-圆形绝缘塑料顶板;3-电磁排斥装置;31-底部外壳;32-电磁线圈;33-磁芯;34-顶部外壳;35-超薄永磁铁片;4-电磁开关阀;5-声控振动反应装置;6-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撞气囊装置,包括可折叠气囊1、碰撞感应装置2、电磁排斥装置3、电磁开关阀4、声控振动反应装置5和继电器6,

所述可折叠气囊1包括第一气囊垫11、可折叠气囊柱组12和第二气囊垫13,所述第一气囊垫1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13之间设置所述可折叠气囊柱组12;

所述碰撞感应装置2包括圆形绝缘塑料底板21、弹簧22、导电圆球23、铜材质超薄圆管24和圆形绝缘塑料顶板25,所述圆形绝缘塑料底板21的上表面沿周向的边缘与所述圆形绝缘塑料顶板25的下表面沿周向的边缘之间固定若干个所述铜材质超薄圆管24,所述圆形绝缘塑料底板21的圆心处固定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上端固定所述导电圆球23;

所述电磁排斥装置3包括底部外壳31、电磁线圈32、磁芯33、顶部外壳34和超薄永磁铁片35,所述底部外壳31上设置所述电磁线圈32,所述底部外壳31上相对于所述电磁线圈32内设置所述磁芯33,所述底部外壳31上设置有顶部外壳34,所述顶部外壳34的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矩阵排列的超薄永磁铁片35;

所述碰撞感应装置2与所述声控振动反应装置5并联后与所述继电器6组成一个串联电路,所述电磁开关阀4与所述电磁线圈32串联后与所述继电器6组成另一个串联电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气囊柱组12由若干个可折叠气囊柱组成的第一圆环121、第二圆环122与第三圆环123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气囊柱为垂直设计的柱状气泡柱,按照从外往内排列时,由高到底再到高排列组成第一圆环121、第二圆环122与第三圆环1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芯33设置在第三圆环123之内,所述电磁线圈32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121与所述第二圆环12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气囊1连接有用于供气的存储压缩气体瓶,所述存储压缩气体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所述电磁开关阀4。

本实施例中,所述铜材质超薄圆管24与所述导电圆球23一个与对应电路的正极连接,另一个与对应电路的负极连接。

技术效果:该安全防撞气囊装置,设置的弹簧22附着的底部是一个圆形绝缘塑料底板21,并在弹簧22的顶部设计有一个导电圆球23负重,在弹簧22的外围包围可导电的铜材质超薄圆管24;在电路中,铜材质超薄圆管24和弹簧22分别连接电导线,将碰撞感应装置2垂直与地表,通过改变弹簧22的摆动幅度刚性以及负重的导电圆球23的重量,调整使碰撞感应装置2在相对40km/h的速度以上出现急停时,可导致导电圆球23与铜材质超薄圆管24组成的铜面接触通电,其电路连接主电路继电器6作为主电路电源开关,此时主电路通电,主电路中的电磁开关阀4通电后,与电磁开关阀4连接的存储压缩气体瓶迅速往可折叠气囊1内充气,实现安全防撞,实施较好的碰撞出发,碰撞感应简单有效;通过设置声控振动反应装置5与碰撞感应装置2并联设置,声控振动反应装置5的触发设定在140db,例如在事故时惊吓大叫,可以实现人为发声触发;实现较好的声控触发与碰撞触发。该安全防撞气囊装置,通过设置电磁排斥装置3,其中的电磁排斥装置3包括底部外壳31、电磁线圈32、磁芯33、顶部外壳34和超薄永磁铁片35,主电路通电时,电流通过电磁线圈32,这时磁芯33与超薄永磁铁片35接触面发生同级排斥反应,这样顶部外壳34和超薄永磁铁片35,将会在排斥力的作用下与底部外壳31、电磁线圈32、磁芯33弹开,合理利用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排斥反应,提供比可折叠气囊柱组12更强的减震支撑。该安全防撞气囊装置,通过设置可折叠气囊1,其中的可折叠气囊1包括第一气囊垫11、可折叠气囊柱组12和第二气囊垫13,第一气囊垫11与第二气囊垫13之间设置可折叠气囊柱组12,当触发完毕后,可以放气折叠重复使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