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制动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43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制动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
现在的气制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擦衬片的磨损,制动间隙常常发生改变,而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如制动间隙过大,使制动距离增大,将延长制动的滞后时间;若同一轴两轮制动间隙不同,将使两轮的制动力不匀,使汽车制动时发生跑偏,摆尾现象,影响行车安全。现用的蜗轮、蜗杆副机构的调整臂不能达到自动调整制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气制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各摩擦衬片的磨损量,自动调整制动间隙,使各轮的制动间隙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下面技术方案来实现该自动调整臂是在现有的蜗轮、蜗杆副机构调整臂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的。它包括气室推杆(1)、调整臂(2)、蜗杆(3)、蜗轮(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叉头(5),它是气室推杆的尾端加长部份;连杆(6),其一端与叉头5尾端相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齿条7相连;齿条(7),其一端与连杆(6)相连接,另一端与一棘轮(8)相啮合;棘轮(8)套联在蜗杆(4)上;扭簧(9),固置于棘轮与蜗杆之间;置于调整臂侧壁上的,活动棘爪(10)与棘轮配合,极簧(11)被夹压在齿条与调整臂侧壁的之间。
当汽车行驶中,摩擦片磨损,制动间隙过大时,气室推杆(1)的加长部份,即叉头(5)将带动连杆(6),再带动齿条(7)移动,由于制动力的作用,蜗轮、蜗杆副传动摩擦阻力较大,所以齿条移动就带动棘轮(8)转动并扭转扭簧(9),当制动释放时,齿条(7)向下移动,而棘轮(8)在活动棘爪(10)的作用下,不能回转,此时,蜗轮、蜗杆副因制动释放而使摩擦阻力减小,在扭簧(9)的作用下,蜗杆转动,带动蜗轮旋转,从而实现自动调整制动间隙。
由于附加了棘轮、棘爪机构,使得制动间隙能自动调整,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使行车安全、可靠,并且该机构简单,成本低,易制作,必定能普及。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A-A视图。

图1、图2所示,它包括气室推杆1、调整臂2、蜗杆3、蜗轮4,在气室推杆1与调整臂2的铰接端,将气室推杆1延续加长出一部份,即叉头5,叉头5的尾端与一连杆6的一端相铰连,连杆6的另一端与一齿条7相铰连,齿条7伸入调整臂2腔内,与套联在蜗杆4上的棘轮8相啮合,一活动棘爪10安置在调整臂的侧壁上,与棘轮8相触合,在齿条与调整臂之间夹压着一弓形极簧11。当汽车行驶使用时,当摩擦片磨损,制动间隙过大时,叉头5将带动连杆6,再带动齿条7向上移动,由于制动力的作用,蜗轮、蜗杆副传动摩擦阻力较大,所以齿条就会带动棘轮8并使扭簧9转过一个角度,当制动释放时,齿条7向下移动,而棘轮8在活动棘爪10的作用下,不能回转,而此时,蜗轮、蜗杆副因制动释放而使摩擦阻力减少,在扭簧9的作用下,蜗杆转动,带动蜗轮旋转,再带动执行机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由于齿条、棘轮的开口齿距是一定的,扭簧扭转的角度也是一定的,所以带动蜗杆、蜗轮转动的角度都是一定的,则保证了执行机构调整间隙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气制动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气室推杆(1)、调整臂(2)、蜗杆(3)、蜗轮(4),其特征在于在气室推杆(1)的尾端,即与调整臂(2)的铰接端,有一加长部份--叉头(5),用来连接一连杆(6);连杆(6)一端与叉头(5)相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一齿条(7)相活动连接;齿条(7)伸入调整臂内,一端与连杆(6)相连,另一端与一棘轮(8)相啮合;棘轮(8)套联住蜗杆(4);在棘轮(8)与蜗杆(4)之间固置一扭簧(9);在调整臂(2)的壁上有一棘爪(10)与棘轮(8)相配合;在齿条(7)与调整臂(2)的壁之间夹压有一极簧(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制动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它主要是在现有蜗轮、蜗杆调整臂基础上进行改进,附加一套棘轮机构,使得这种调整臂能在行驶过程中根据摩擦片的磨损量来自动调整制动间隙,能保证车辆制动时不摆尾,不跑偏,均匀、平稳、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0T11/16GK2176946SQ9322258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8日
发明者蔡富旗 申请人:蔡富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