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液自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877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液自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用自动离合器,属汽车技术领域。
离合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为了方便驾驶,各种各样的自动离合器被制造出来。比较简单的自动离合器是采用离心控制的干式摩擦片式离合器,这种离合器的主要缺点是结合不紧,打滑,使用寿命短,尤其不适宜于重型车辆采用。液力变扭器热容量高,但构成复杂不易制造,且传递效率低,不适宜于大多数车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静液压传递动力。能够克服传统自动离合器的各种不足,适宜于各种机动车辆使用的自动离合器——静液自动离合器。
本发明的要点表现为用转子1、嵌入转入凹槽30内的抛板2和移动壳3构成液力泵,利用离心调整阀6、滑动阀5、控制油路的开启和关闭,调整移动壳以内油液的压强,利用移动壳3的惯性偏移力矩,移动壳偏移程度和油液的作用,产生移动壳和转子,转子上的抛板之间的作用力,达到结合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是这样的。一种静液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由前端盖10、外壳9、中间板11、后端盖12组成离合器的外壳,中间板11将离合器内部分成两个工作室,两工作室内部构成完全相同,相邻的移动壳3外表面上的转轴20相距180度,两个工作室之间的油液由中间板油孔18贯通,在移动壳3的外表面上,与转轴20相对位置有一矩形突棱21,突棱两侧各有一回程弹簧7支撑,弹簧7的另一端支撑于外壳9的内壁上,弹簧7的螺管内有一柱形限位柱22,移动壳上的转轴20置于外壳9的圆孔内,移动壳3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移动壳3的两端平面分别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移动壳3将工作室分成内腔室和外腔室,移动壳3的上平面有一环型凹槽23,环形凹槽内有一环形滑动阀5,滑动阀5在环型凹槽23内呈滑动配合,环型凹槽23的两壁上分布着油孔25、26、滑动阀5上分布着油孔32、滑动阀5与环型凹槽23以及油孔25、26、32构成的油通路,滑动阀5的外表面上有一个三角形突起29,位于移动壳3外表面上的矩形突棱21上端面的凹槽34内,矩形突棱21的外端面有一径向孔31,孔内有一柱形离心调整阀6,离心调整阀6在径向孔31内呈径向滑动配合,它的一端与滑动阀5上的三角形突起29构成千斤,小弹簧8的一端支撑在移动壳3的矩形突棱凹槽34内面,另一端支撑在滑动阀5的三角形突起29一面,离心调整阀6的另一端呈锥形,它与外壳3上的锥窝构成千斤,移动壳3以内的中央位置有一圆形转子1、转子的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10、后端盖12、中间板11呈滑动配合,转子1的中央孔壁有花键33,转子的外沿分布着凹槽30,槽内嵌入抛板2,抛板2在凹槽30内呈径向滑动,抛板2分别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抛板2的内端由位于转子1端面上的凹槽内的定位圈4支撑,另一端与移动壳3的内壁呈滑动配合,定位圈4在转子1端面凹槽内呈径向滑动配合,移动壳3的下端面有左、右两边不相通的不闭合环型凹槽24,凹槽内壁上分布着油孔27,油孔27贯通内腔室中各抛板之间的油液。
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合器的外壳9、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由螺栓13紧固于发动机的飞轮上,外壳9、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移动壳3及移动壳3上的付件构成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转子1、抛板2、定位圈4构成离合器的动力输出端。转子1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离合器内注入油液。离合器内压力过高时通过由15、16、17构成的压力调整阀向外排放。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离合器外壳随发动机一体旋转。移动壳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使移动壳在惯性作用下绕转轴发生偏移,移动壳偏移带动抛板和定位圈偏移,造成由抛板转子外沿和内圈内表面所夹的空间之间的体积不再相等。抛板与内圈有相对滑动,使空间有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的变化,油液将产生作用力,阻碍其变化。油液产生作用力作用在转子抛板上,通过转子,转子上的花键对外输出扭矩,作用在移动壳上,使移动壳继续克服回程弹簧的作用力向外偏移。直至到最大程度,对外输出的扭矩最大,移动壳处于中央位置时,抛板与内圈滑动,因无体积变化,对外不输出扭矩、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离心调整阀的两端分别与内室和外室的油液相通,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内室和外室油压差的作用,同时又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还受到弹簧通过滑动阀对它的作用。内室油液的变化作用在离心调整阀上,使离心调整阀克服离心力的作用发生径向移动,带动滑动阀滑动,滑动阀的移动,通过它上面的油孔使移动壳上的油孔与内圈上的油孔构成的油路开启,使内室的油压在规定的范围内,滑动阀位移量决定了油路的开启程度。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离心调整阀所受到的离心力较少,油液的作用力不足以使移动壳克服回程弹的作用力,移动壳不发生偏移,对外不输出扭矩,当离合器受到大于其最大输出扭矩的阻力时,油路将会自动开启到最大程度,使内室油液的作用不再增大,对外输出扭矩的阻力时,油路将会自动开启到最大程度使内室油液的作用不再增大,对外输出的扭矩不再增大。离合器在转速减低时,移动壳惯性和回程弹簧的作用下向中央位置偏移,以实现分离目的。综上所述本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变化所控制,油封的作用是防止离合器内的油液外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附图2是附
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2中移动壳3上平面正视图及油孔25、26、27、28的位置图;附图4是移动壳3与滑动阀5的配合图及油孔25、26、32的位置示意图;附图5是附
图1中转子1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2中移动壳3下平面正视图。图中1-转子、2-抛板、3-移动壳、4-定位圈、5-滑动阀、6-离心调整阀、7-回程弹簧、8-小弹簧、9-外壳、10-前端盖、11-中间板、12-后端盖、13-螺栓、14-放油螺丝、15-压力调整阀壳、16-阀球、17-小弹簧、18-中间板油孔、19-油封、20-转轴、21-矩型突棱、22-限位柱、23-环型凹槽、24-不闭合环型凹槽、25-油孔、26-油孔、27-油孔、28-油孔、29-三角型突起、30-凹槽、31-径向孔、32-油孔、33-花键、34-矩形突棱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合和分离平衡,传递效率高,能吸收震动,防止过载损害,热容量高构造简单,性能可靠,对提高汽车的性能简化操作有重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中可根据发动机功率大小,通过改变离合器的直径、厚度、移动壳的偏移度及油液压强等办法来获得最适合的最大输出扭矩,在离合器的直径和厚度受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增加腔室的组数来达到理想的匹配。
实施例中,各部件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可参照内燃发动机的部件要求进行,如内圈的内表面,抛板与内圈的摩擦面应视同缸体的内壁和活塞环的上表面,定位圈可采用类似于活塞环方式。矩形凸棱外壳可设置一接触点,以保证移动壳偏移到一定角度后不再继续增加弹簧的负担。上述这些基本要求的实现,可使本发明所述的离合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一显著的提高。
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构成完全相同的腔室,只是移动壳上的转轴位置相差180度,以解决装置的动平衡,两腔室隔板上的油孔,将两腔室的外室油液贯通。
权利要求1.一种静液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由前端盖10、外壳9、中间板11、后端盖12组成离合器的外壳,中间板11将离合器内部分成两个工作室,两工作室内部构成完全相同,相邻的移动壳3外表面上的转轴20相距180度,两个工作室之间的油液由中间板油孔18贯通,在移动壳3的外表面上,与转轴20相对位置有一矩形突棱21,突棱两侧各有一回程弹簧7支撑,弹簧7的另一端支撑于外壳9的内壁上,弹簧7的螺管内有一柱形限位柱22,移动壳上的转轴20置于外壳9的圆孔内,移动壳3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移动壳3的两端平面分别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移动壳3将工作室分成内腔室和外腔室,移动壳3的上平面有一环型凹槽23,环形凹槽内有一环形滑动阀5,滑动阀5在环型凹槽23内呈滑动配合,环型凹槽23的两壁上分布着油孔25、26、滑动阀5上分布着油孔32、滑动阀5与环型凹槽23以及油孔25、26、32构成的油通路,滑动阀5的外表面上有一个三角形突起29,位于移动壳3外表面上的矩形突棱21上端面的凹槽34内,矩形突棱21的外端面有一径向孔31,孔内有一柱形离心调整阀6,离心调整阀6在径向孔31内呈径向滑动配合,它的一端与滑动阀5上的三角形突起29构成千斤,小弹簧8的一端支撑在移动壳3的矩形突棱凹槽34内面,另一端支撑在滑动阀5的三角形突起29一面,离心调整阀6的另一端呈锥形,它与外壳3上的锥窝构成千斤,移动壳3以内的中央位置有一圆形转子1、转子的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10、后端盖12、中间板11呈滑动配合,转子1的中央孔壁有花键33,转子的外沿分布着凹槽30,槽内嵌入抛板2,抛板2在凹槽30内呈径向滑动,抛板2分别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抛板2的内端由位于转子1端面上的凹槽内的定位圈4支撑,另一端与移动壳3的内壁呈滑动配合,定位圈4在转子1端面凹槽内呈径向滑动配合,移动壳3的下端面有左、右两边不相通的不闭合环型凹槽24,凹槽内壁上分布着油孔27油孔27贯通内腔室中各抛板之间的油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性能可靠的车用自动离合器。特征由前端盖10外壳9后端盖12组成外壳,中间板11将其分为相同的两工作室。移动壳3外与转轴20相对位置有矩形突棱21,其两侧有回程弹簧7支撑于外壳内壁,弹簧的螺管内有限位柱22,转轴20置于外壳9的孔内,移动壳将工作室分为内外腔室。内腔中央位置有转子1,转子外沿分布凹槽30内嵌入抛板2,抛板2的内端由位于转子1端面上凹槽内的定位圈4支撑,另一端与移动壳内壁吻合构成。
文档编号B60K17/02GK2256384SQ96227028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1日
发明者秦广才 申请人:秦广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